楼主: fgq5910
1592 1

专家解读: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为何久推不转?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07 个
通用积分
247.6408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12月14日 10:27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话题缘起: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过于依赖物资消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发展方式问题突出暴露出来,使得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当前更显刻不容缓。***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的经济工作“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日前省委召开的传达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常委会议也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核心任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重要手段”。因此,落实“促转变”,除了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重要一环。

  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转变”的强大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利用先进技术成果建立起来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其引致的旺盛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谁抓住了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广东必须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及时搞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实践证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由于产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差异,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新兴产业的构成也有所不同。只有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结合自身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及时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失时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促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领先发展的态势。随着生产要素的提高和环境资源约束的增加,广东必须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以及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基础和潜在优势,广东应该搞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海洋开发、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应包括重大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引进培养、创新体系构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建设等;发展目标尽可能量化,明确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等事项,确保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极。
  大力推进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应用
  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基础之上,特别是必须拥有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广东可围绕发展上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争取每年有30—50项有实用价值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应注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推进现有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扩大粤港科技联合招标规模,积极发展产学研联盟,切实加强支柱产业研究院和专业镇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珠三角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通过吸引大量新兴产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入驻,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密集型城市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空间载体。
  积极延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新兴产业往往是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在实现自身快速扩张的同时,必须通过产业链的有效延伸,达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驶入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良性轨道的目的。围绕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广东应着力延伸新兴产业链。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可以对新兴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可坚持布局科学合理、产业相对集聚、用地节约集约的原则,通过规划和建设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空间集中。突出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提供良好的孵化和创业环境。搞好外引内联,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国内有关重点企业加大专业招商力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新兴项目及其配套产业项目,促进世界或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进驻,推进产业聚集,促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簇群形成。
  加强对新兴战略型产业的引导和扶持
  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欧美国家,还是以****主导型经济为主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多都会对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必要的培育和扶持,包括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加大对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的资金投入等。广东应充实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行政推动和政策引导,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以及高端人才与团队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引导银行、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这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或返还等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实施“创新采购”制度,建立****采购链条,将创新采购与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自主创新产品首购等相关政策相结合,全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熊国平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
 经济增长方式为何久推不转
  在过去30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大量资本、能源和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推动,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这种增长方式被包括国际知名学者在内的许多学者描述为“不可持续的增长”。支持这种判断的理论基础并不复杂。经济增长理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证明,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是技术进步而非生产要素。在中国,则把其具体化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担心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中国一直致力于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上,尽管有一股卸磨杀驴的味道,但是最需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中国的增长方式久而不转?
  不能简单地以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判别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劣
  经济增长源泉有三类:生产要素投入;微观管理和要素配置;科技创新。这三类源泉对经济增长相对贡献程度的不同组合,就是经济增长方式。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而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原始创新。正基于此,人们通常把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视为粗放型或者外延型的增长方式,认为这是不好的增长方式。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实际上,没有实现要素充分就业的增长方式,一定是不好的增长方式;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增长方式,不一定是不好的增长方式。原因很简单。一个经济体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应该是充分就业的而不是闲置的。我们无法想象,在中国,劳动力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方式是好的增长方式。一个经济体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更应该充分就业而不是闲置的。在中国,资本相对稀缺,如果现有的经济增长没有实现稀缺资本的充分利用,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很难被认为是好的。

  技术进步根植于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经济增长方式根植于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
  经济体不断积累生产要素并投入生产、扩大市场规模,是好的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内生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还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内生技术进步理论都认为,市场规模大小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进入新千年后,人们进一步发现,不仅技术进步是内生的,而且技术进步的方向也是内生的,即技术进步的方向是偏向充分利用积累速度相对更快的生产要素。这意味着,技术进步根植于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经济增长方式根植于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发展中国家不必强求、也不可能强求拥有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增长方式转变并非单纯的技术进步问题,而是企业有没有依赖技术进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激励问题
  从现实看,发展中国家往往渴求和发达国家一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本质的区别。发达国家的产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高端,如果发展经济、进行产业升级,那么路在何处?****没有先验信息,企业也没有先验信息,理性的选择自然是市场主导,是骡子是马由市场检验。发展中国家呢,她的产业显然远没达到世界产业链的最高端,如果进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到何方、经济如何发展是有路线图的。这说明,在发展中国家,做功课的****是具有发展经济的先验信息的。在中国,****发展经济的激励很强,同时拥有发展经济的资源和先验信息,想不主导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是很难的。但有激励、有资源、有信息,并不能够确保****能成功主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是市场如何配置资源、管理和技术等增长泉源。毕竟,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
  企业是市场上资源配置的主体,其关心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而非增长方式的优劣好坏。这意味着,对自负盈亏的企业而言,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是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而非目的。当****所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无法成为大多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手段时,自然不会成为企业的选择。实际上,增长方式转变,并非单纯的技术进步问题,而是企业有没有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实现利润最大的激励问题。如果企业缺乏持续创新的激励,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总之,经济增长方式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简单地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判别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徐现祥 作者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教授)
 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前提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优化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
  ***经济工作会议已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努力方向定调:明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将是在进一步巩固应对金融危机成果的同时,努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所以要强调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性,是因为我国经济近年来虽然增长很快,但在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上都存在着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又好又快发展的实现。而之所以要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因为搞好自主创新工作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因此,“促转变”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扩消费具有持续动能
  我国经济结构在需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依赖外需,内需严重不足。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又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在这些地区大量从事外向型经济活动的企业中,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居多,其生产活动大多处于制造业、服务业的低端环节,工人工资不高,社会保障水平也较低。以这些企业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地方经济,出现了一方面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得红红火火,另一方面低工资、低消费能力人口不断聚集,最终导致这些地区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市场消费乏力,不得不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多地放在对出口的依赖上。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起,只有当地****和企业真正重视自主创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将本地的产业链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不断延伸,从而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呐能力,使城乡居民的收入从整体上随着GDP增长而相应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也将因此不断增加,扩大内需也就有了持续动能。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产业结构以及其他供给方面结构调整的成败
  如果从供给方面看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容,其核心工作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因为如果没有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基本前提,即使想调整就业、城乡、区域、分配等结构也无法做到。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供给方面结构调整的核心工作,就要努力改变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和物质消耗获得发展动力的现状,在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努力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内各行各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不断升级,使产业结构调整做到既动态化又常态化。而要做好这些调整工作,就需要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努力做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备国际竞争力。具体地说需要企业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水平方面不断下功夫,这些都是搞好自主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能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产业结构,进而也决定着经济发展中其他供给方面结构调整工作的成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应当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保增长的重任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在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扩内需、调结构上下了一番工夫,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有少数地区将自主创新工作与应对金融危机工作对立起来,不知不觉地又走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老路上,一些地方出现了低层次产业发展增多的现象,这虽然能暂时缓解增长下降过快、财政收入下滑的困难,但从长远看却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实现。因此,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理解搞好自主创新对于扩内需、调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搞好2010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蔡兵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 专家解读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中国 经济增长 专家 解读

沙发
hock 发表于 2009-12-14 12:15: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em17]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7 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