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3766 4

[产业组织理论] 比较优势与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86 个
通用积分
244.3294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内容摘要:考察中国近代经济史,本文发现近代中国不同产业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进步道路。有的产业(如纺纱、造船、钢铁、采矿、铁路、邮电通信等)技术进步一步到位,整体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有些产业(如织布、磨粉、榨油、缫丝、丝织等)则采取了渐进式的技术进步道路。本文在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中分析了落后国家这种二元技术进步现象。决定这种二元技术进步的仍然是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对于那些落后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进步只能采取渐进式的发展道路;那些比较劣势的产业,反倒能够采取一步到位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史中落后国家二元技术进步道路的考察对于当今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道路选择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二元技术进步,比较优势,近代中国产业
    一、引  言
    始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工业革命及其之后的年代,西方国家是创新的主力,而东方国家主要以引进、模仿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为主实现技术进步。技术引进是落后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
  19世纪之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之下,落后国家如中国、日本、埃及、土耳其等国在大力引进外生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其近代化历程。当我们详细考察中国近代经济史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近代中国不同产业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进步道路:有些产业(如纺纱、造船、钢铁、采矿、铁路、邮电通信等行业),中国是整体移植西方先进机器,这些产业中的技术进步是一步到位的,新式机器与新的生产方式或快或慢地替代传统行业;而在其他的产业(如织布、磨粉、榨油、缫丝、丝织等行业),技术进步明显经历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阶段,走上了渐进改良的道路。渐进式技术改良表现为以手工工具改良和“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为主的生产力的发展(彭南生,2002)。近代中国产业发展呈现出二元技术进步的特点,这种二元性是中国近代化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问题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来说,什么样的产业会选择一步到位的技术进步道路,而什么样的产业会走上“石磨十蒸汽机”式的渐进技术进步道路?其中有无一般的规律可循?中国的这种历史经验对当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无普遍适用性?考察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重新审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变迁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考察落后国家技术进步中的路径选择问题。而在这些近代产业中,棉纺织业又是其中的代表。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技术进步带有非常明显的二元特征:纺纱的技术进步是一步到位的,而织布的技术进步则经历了“石磨+蒸汽机”的过渡阶段,带有明显的渐进性。虽然纺纱和织布彼此有着明显的前向后向联系,但是鉴于本文所研究问题的一般性,我们仍然构建两个相互平行的产业以说明这种二元技术进步道路的普遍性。
  我们认为二元技术进步实际上是落后国家根据其比较优势进行选择的一个结果。本文的分析表明:在国际竞争中,比较优势产业集中了落后国家绝大部分劳动力,如果在该产业中大规模的引进先进技术,势必需要大规模引进先进机器,而先进机器的大规模引入会降低劳动力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会带来失业与工资收入的下降,这是传统经济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一个替代的方法是逐步提高比较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逐步释放出来的劳动力进入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由于该产业劳动力少,反倒能够实现较高的人均资本水平,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设备。这样从技术的层面上来看,比较优势产业的技术进步走上了渐进式的道路,而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反倒能够整体引进西方最先进的技术,实现跳跃式的技术进步。
  虽然在技术进步的层面,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采取渐进式的技术进步,而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进步是跳跃式的;但是从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虽然技术先进,但发展伊始,产业规模小,其发展壮大仍然需要时间。这意味着落后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仍然需要遵循自己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某些产业即使能够实现跳跃式技术进步,但是产业发展和经济总体发展却不能通过跃进的方式达到。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二部分将进行相关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将在第四部分给出;第五部分梳理近代中国产业二元技术进步的史实,以支撑本文的假说;第六部分总结。
  二、文献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
  迄今,增长理论家们从经济史的角度探讨落后国家技术进步道路选择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国际技术扩散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吸收等方面。
  新增长理论认为:开放经济不仅使发达国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都能够实现比封闭经济条件下更快的增长(如Rivera-Batiz and Romer,1991a,1991b等)。这一思路是新增长理论收益递增思想的直接推演。但是经济发展的现实并没有如新增长理论家们所预见的那样出现各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穷国越穷,富国越富”的两极分化局面。在实证上,也只有条件收敛得到了经验支持(如Barro and Sala-I-Martin,1992,1995;Baumol,1986;Bloom,Canning and Sevill, 2002等)。
  在开放经济中,技术从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的扩散是落后国家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技术扩散的开拓性贡献是由Nelson和Phelps(1966)做出的,Lucas(2000,2007)始终认为工业革命在各国之间的扩散将会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实现大同。但技术扩散仅仅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落后国家如何模仿、引进、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技术吸收障碍,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很有可能会带来国际经济发展中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蛙跳”格局(Brezis et al,1993;Desmet,2002)。
  但是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成功实现“蛙跳”的国家屈指可数,穷国和富国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落后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是存在障碍的(Parente and Prescott,1994),这意味着从落后国家吸收应用新技术方面解释为什么技术扩散没有推动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这一问题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Grossman和Helpman(1991)在一个一般均衡框架中讨论了落后国家模仿和先进国家创新的问题,在均衡状态下,落后国家和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都以相同的速度增长。这一分析既不能说明某些国家模仿的成功,也不能解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模仿的失败。而Barro和Sala-I-Martin(1997)曾提出过一个模仿成本的概念。模仿比创新便宜,随着落后国家接近先进国家的技术前沿,其模仿难度逐渐提高,模仿成本成倍上升。通过引入模仿成本,他们部分地解释了国际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条件收敛的情况。Spolaore和Wacziarg(2006)则从一个更广的视角研究了发展的扩散以及发展扩散的障碍。他们通过研究欧洲国家1500年之后的收入差距数据发现:即使控制了地理、历史、气候、文化等因素,人种、基因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仍然是显著的。陈昆亭、周炎(2008)从外生的制度、文化以及社会环境解释东西方发展的分流,解释东方国家为什么落后;但是他们的文献仍然没有解释在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追赶时的技术进步道路选择问题。
  另一支文献从适宜技术的角度解释落后国家对先进国家技术的吸收问题。Basu和Weil(1998)明确提出了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概念,他们认为发达国家的技术是和发达国家本身较高的资本存量相匹配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资本水平便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Acemoglu和Zilibotti(2001)则认为技术的适宜性体现在技术和人力资本之间。发达国家开发的技术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熟练劳动力使用,而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的是非熟练劳动力。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引进技术之间的不匹配(mismatch)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林毅夫、张鹏飞(2005),Acemoglu、A9hion和Zilibotti(2006)则进一步提出:因为与世界前沿的技术相距甚远,所以模仿前沿技术并不一定是落后国家的最优选择,模仿发达国家现有的技术反倒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可行的战略选择。林毅夫(1999,2002等)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只能够遵循其比较优势,实现渐进式的发展。但是林毅夫并没有注意到落后国家不同产业技术选择的问题,也没有能够注意到后进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技术进步这一现象。
  此外,主流文献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主流文献总是笼统地讨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问题,并不考虑产业特征。实际上,落后国家产业千差万别,期望不同的产业都采取相同的技术进步模式并不现实。要探讨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问题,深入到产业的层面就应该成为一个可行的思路。
  总体来说,增长理论对落后国家技术进步的考察缺乏经济史的视角,也缺乏产业的视角,对落后国家技术进步笼统的分析无法对二元技术进步这一历史事实做出有力的解释。
  (二)经济史的文献
  对于二元技术进步道路的研究,经济史文献比主流经济学文献要丰富得多。现有文献粗略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史料为主,包括各种工业调查报告、资料汇编、产业经济史研究等。这些文献有的侧重从近代经济史的整体演进脉络展开描述,有的侧重从具体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第二类是分析性的,试图对二元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演绎合乎逻辑的解释。目前文献以史料描述为主,第二类非常少。
  我国工业调查报告大量涌现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当时,以方显廷、吴知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者对近代中国纺纱、织布、面粉、制鞋等行业开展了系列的工业调查工作,从技术形态和生产效率角度对传统经济各产业部门与现代技术间的差异程度做出了详细考察,揭示出技术进步在不同产业存在渐进式与跳跃式的区别,为二元技术进步道路的研究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材料。解放后,学者们对近代产业史资料进行了细致的汇编工作。彭泽益(1957,1962)搜集、整理了近代中国渐进式技术进步的大量案例,汪敬虞(1957,2000,2007)、许涤新、吴承明(2003)则以一步到位式的技术进步为侧重点,清晰梳理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史。
  在各产业部门的专门史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棉纺织业研究得最为详细。严中平(1955)第一次从长时段系统梳理了棉纺织业从传统手工生产向现代机器生产的变迁过程,对棉纺织技术的变迁轨迹,近代中国机纱、机布对于土纱、土布的替代,机纱业的发展和土布改良过程等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阐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素材。赵冈、陈钟毅(1977,1997)、徐新吾(1992)等以江南、华北等纺织中心为重点,整理了棉纺织业技术进步的大量历史资料;彭南生(2003)则重点研究了华北手工布业生产,展现出布业渐进式技术改良的阶段特征,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彭南生(2002,2007)对于缫丝、面粉、机器修造等产业渐进式技术改良路径的考察,朱荫贵 (2003)、戴鞍钢(2007)等对钢铁、铁路、邮电通信等产业跳跃式技术进步历程的描述,展现出近代中国二元技术进步的普遍性,从史实上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
  然而,现有经济史文献缺乏分析性研究,学者们对二元技术进步道路内在机制的分析是模糊的。在这方面,赵冈、陈钟毅(1977,1997)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首次从比较优势的视角,从生产效率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经济对于纺纱的放弃和织布技术渐进改良的历史原因,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但是总体来看,经济史研究虽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史料素材,却未能在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内分析二元技术进步这一普遍现象,具体案例研究多,而理论分析少,实际上经济史对二元技术进步道路的研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框架
  我们所考察的世界有两类国家: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和落后的传统国家。工业化国家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但是工业化国家的先进技术体现在它所拥有的先进机器设备上,机器设备介入生产特别深。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时代,新机器层出不穷,机器设备在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劳动力在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而与机器广泛应用相伴随的是产出效率几何级数的增长。反观传统经济,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不用机器或很少用机器,生产效率低下。
  考虑到生产的这些特点,经济中产业i的生产函数采用如下的形式:

    其人均形式为Yi=λAαiKαii。其中Ki为投入到产业i中的资本,需要依靠投资活动积累;而Li为投入到产业i中的劳动力数量,简单起见,我们忽略人口增长;λ>1,为生产效率系数;αi∈[0,αi]是产业i中资本的产出弹性,用于衡量资本在生产中的介入程度;显然αi越大,代表生产中机器的介入程度越深,生产的技术也越先进,效率越高。Yi为产业i的人均产出,而Ki为该产业的人均资本。显然,经济中的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深化。
  这一生产函数能够反映出工业文明和传统经济生产的特性。对于封闭的传统经济来说,αi=0,生产函数退化为Yi=Li,即生产完全依赖手工劳动,不依赖资本,一个单位劳动生产一个单位产出;和这种手工生产相伴随的生产形式为小规模的家庭生产。但是对同时期西方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来说,经济中两个产业都广泛地利用资本,αi很大,生产效率λAαi也远远高于传统经济。
  我们假定:在先进的工业化经济,资本在两个产业中的产出弹性分别为α1和α2,并且α1<α2,即对于工业化技术来说,产业1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产业2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i生产的单位成本为:

  其中r为利率,ω为工资率。同时产业i的单位产品对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分别为:

  经济中的消费者行为由以下方程所刻画:

    其中ρ为消费者的主观贴现率,C为消费者的消费,I为投资。对于这一消费偏好,我们能够得到消费支出动态方程为E/E=r-ρ。利用Cmssman和Helpman(1991)的方法,我们将消费者每一期的支出单位化为1,即E(t)=1。这样我们能够得到:

r=ρ        (5)

  每一期的产出一方面用于消费,另一方面用于投资,即Y=P1Y1+P2Y2=C+I。文章中不考虑资本折旧,那么每一期投资量就等于资本的增量,即I=K。同时,落后国家不总是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也想进入更先进、更复杂、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产业。换句话说,落后国家想向时提高两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即提升αi。这要求经济需要在两个部门都进行投资。这样我们有:

    其中Yi为产品i的产出水平,其生产由方程(1)决定;Pi是产品i的价格,S为经济中的储蓄率,s为经济在产业1中的投资比例,这一投资比例取决于经济中的产业偏好。由于我们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厂商的均衡条件意味着产品价格Pi等于生产成本ci,而各产业的生产成本以及单位产品的要素需求分别由方程(2)和方程(3)决定。
  生产者的优化问题为:

  由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我们能够得到不同部门之间人均资本的配置条件:

    其中ki= Ki/Li,为产业i的人均资本。方程(8)实际上向我们表明了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所采用的技术越先进,其人均资本就越高,产业的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的不断深化。从方程(7)我们也能得到利率与工资的表达式:

  由此我们能够得到工资和利率的关系为:

  最后,我们交代要素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均衡条件分别为:

    而t时刻,经济中的资本及各产业中的资本分别为:

  落后国家的任务是不断提高自己的αi,在生产中广泛利用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使得自己的αi达到工业化国家α1和α2的水平。

(二)比较优势与二元技术进步的起点
  我们认为比较优势原则决定了落后国家二元技术进步的起点。这一起点问题有两层含义:1)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放弃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即便这些产业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曾达到相当的规模(例如棉纱生产);2)对于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近代产业,无一不是大规模利用资本进行生产,落后国家缺乏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初期更不可能涉足。这一起点的选择和落后国家二元技术进步道路密切相关。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时近代中国放弃的是织布行业,后来产业技术进步的结果就很可能是织布行业技术进步一步到位,而纺纱反倒走上渐进式技术进步道路。
  我们利用Dixit和Norman(1980)发展出来的一体化均衡(Integrated Equilibrium)方法来分析两国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分工。如图1所示,产业1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产业2是资本密集型产业,KW和LW为整个世界的资本和劳动力存量,OS和ON分别代表从落后的传统国家和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出发所度量的要素禀赋量,OSG1为整个世界产品1的产量,其斜率为a1K/a1L,代表相对要素需求,而OSG2为整个世界产品2的产量,其斜率(相对要素需求)为a2K/a2L。在传统国家开放之初,传统国家的生产完全依赖劳动,资本非常之少,要素禀赋的分配点位于OSG1LW区域。这一区域的分工模式为Y1>0,Y2=0,Y1*>0,Y2*>0,即落后的传统国家放弃产业2,集中生产产业1;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则两种产品都生产。

  我们以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为例说明这一点。鸦片战争之后,洋纱洋布大量涌入,质优价廉;而原来家庭手工劳动是纺土纱、织土布,土布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根本无法与质优价廉的洋布竞争。鸦片战争后,家庭开始放弃手工纺纱,从市场上买洋纱或机纱来织土布,成本低,所织的土布质量要好于原来的土布。如此一来,土纱便完全没有了市场,传统经济基本上退出了土纱的生产,原有家庭劳动则都集中于土布的生产。洋纱对土纱的替代在1913年达到45.09%,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商埠地区,土纱很难生存。传统经济在纺纱行业中的退出迹象非常明显(表2)。在我们看来,对于工业化技术来说,相对于织布,资本介入纺纱更深,纺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织布相对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式机器纺纱机采用动力带动数目庞大的纱锭,生产效率呈几何级数提高,而且1个工人可以管理2至3台纱机,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而新式织机与手工织机的关键差别则在于飞梭等轴承装置,织速提高有限,1个工人只能管理1台布机,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严中平,1955,第253页)。在生产效率比较上,土纱的生产效率仅为机纱的1/80,土布的生产效率则为机布的1/16(吴承明,1983);并且在传统经济中,纺纱相对于织布也是利润低下的生产环节(吴承明,1983;彭慕兰,2003等),放弃纺纱也很自然。

  至于工业革命及其之后兴起的行业,如近代造船、铁路、钢铁、采矿等行业,无一不是大量采用新机器的行业,资本参与生产的程度更深,资本匮乏的中国比较劣势明显,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根本不可能涉足。对比较劣势行业的放弃是落后国家二元技术进步的起点。
  (三)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道路
  在本文的模型中,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的不断深化。前面的方程也表明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的人均资本成正比,人均资本越高,其技术水平也就越高。因此,落后国家在提高自己技术水平αi的同时,需要相应提高产业中的人均资本水平;单方面提高技术水平αi而不提高人均资本水平,会带来劳动者收入下降,这会带来传统经济对新技术引入的普遍抵制。
  新技术、新机器的引入不能够带来劳动者收入的下降,这是下面命题的核心思想。
  命题1:落后国家新技术的引入以不带来工资收入下降为前提,这需要落后国家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相应提高人均资本水平,两者的关系为ki=μαi/(1-αi)
  命题1说明技术水平αi和人均资本水平ki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保证了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不下降。
  如果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分工,落后国家应该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落后国家总想进入更复杂、更先进的产业,技术上的先进意味着资本的密集程度更高。落后国家投资先进的产业部门,一方面是出于改善产业结构考虑:没有国家总是愿意集中于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总想进入更高级的产业部门;另一方面也是升级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要:提高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意味着新式机器的应用,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小规模的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能够起到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这样一来,逐步提高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慢慢释放出劳动力,而释放出的劳动力则进入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少,资本密集型产业反倒能够实现和先进技术相对应的高人均资本存量,一步到位的引入最先进的技术。随着资本不断积累,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提高其人均资本,劳动力慢慢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渐进式的技术进步;而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本的积累,不断吸纳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而人均资本维持在一个和高技术相匹配的高水平,不断在产业规模上相应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一个实现渐进式的技术进步,另一个实现跳跃式的技术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两个产业的扩张是不一样的:对于落后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业的扩张表现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资本不断引入,人均资本不断提高;而对于落后国家比较劣势的产业,技术进步一步到位,人均资本一下子提高到相应的高水平,产业的扩张表现为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产业中的资本也相应增加,产出规模不断扩大,而人均资本及其相对应的技术效率却保持不变。
  此时落后国家的产业格局如图2所示。经济在两个部门都进行投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DE,因为经济生产开始利用资本,所以αi开始变化,从而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开始变化。DE的切线斜率代表国内的相对价格。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每一点对应不同的技术水平组合,D点对应的技术水平为(α1,α2)而E点对应的技术水平为(α1,α2)。国际市场相对价格曲线为DC,其相对价格水平为P1*/P2*。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最高的国际市场价格相切于D点。D点为最优点,此时经济中的技术水平选择为(α1,α2),即产业2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产业1技术水平则依赖于其人均资本水平。

  从图2还可以看出:与A点相比,我们无法保证D点是一定优于A点。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初期,D点很可能不如A点。完全遵循比较优势,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尽量在经济中不使用资本,将使得经济总是位于A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得不到扩张,经济将陷于比较优势发展的陷阱。如果落后国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积累资本,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α1上升),同时扩张资本密集型产业,经济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向外推移。如图所示,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推到D′E′时,此时经济的最优点是D点,而D对应的技术水平为(α1,α2)。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渐进的,但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是跳跃式的;同时经济尽量选择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D和D点),发挥其比较优势。
  图3给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模拟,其中各参数赋值与表1同。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经济最优的技术选择仍然是(α1,α2)

  我们将以上的讨论总结为以下命题:
  命题2:落后国家的不同产业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进步道路,对那些技术更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落后国家能够一步到位地采用最新的技术;对于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则是渐进式的。
  四、数值模拟
  本文的模型无法给出显性解,我们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观察经济中技术进步的动态轨迹。
  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规定经济中劳动力数量为100,我们将每一期的支出都标准化为100(包括期初),这意味着工资始终为单位1。具体参数取值如表1。

  图4-7描述了在参数表的规定下,各产业的人均资本、劳动力数量、技术水平以及产出水平的动态。从具体数值模拟的结果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产业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体现出渐进发展的特征(α1逐步上升),而产业2(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一步到位(α2一下子越到上限值),其扩张表现为产业本身规模的扩张。



  五、史料:近代中国产业的二元技术进步
  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整理近代中国产业的历史经验,支持本文的假说。
  (一)棉纺织业
  棉纺织业是中国传统经济的代表性行业,是传统中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同时在西方,棉纺织业也是工业革命的先导部门。所以棉纺织业的重要程度不容忽视。
  在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阶段,农产手工纺纱,手工织布,整个生产过程都在家庭内部完成,生产工具为木质织布机与纺纱机。木质织布机效率低下,粗糙质次;而传统纺纱的效率更低!传统家庭的单锭手摇纺车,每人每天仅能纺纱4两,需要4人同时纺纱才能供1人织布所需(吴承明,1983,1993;彭慕兰,2003;史建云,2004等),限制了织布工具的技术改进;而且纺成纱线的支数仅为6至10支,纱线抗拉力有限,进一步制约了织布工具中动力装置的引进和布幅的扩大(赵冈等,1997,第182页)。然而,正是这样两个彼此紧密联系的部门,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进步道路。
  鸦片战争之后,洋纱、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对传统土纱、土布的替代,刺激了民族棉纺织业的兴起。1894年以后,先进的机器棉纺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赵冈等,1997,第139页)。民族纱厂由集中于上海的4家企业发展到1927年的72家,地域上也逐步向腹地扩散。这些纺纱企业从英、美等国直接购置生产16支纱以下的低支纱纺机、蒸汽轧花机等设备(汪敬虞,2000,第1608页)从事生产,技术进步一步到位。这一期间,近代中国机器纱锭数量迅猛增长,从1890年的3.5万锭增长到1930年的近450万锭,扩张128倍;同时,机纱占全国用纱量的比重则急剧增加;至 20世纪20年代,中国纱厂在20支以下的低支纱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市场优势(方显廷,1934,第328、 330页)。期间虽有反复,洋纱、机纱占用纱比重总体上升,到1936年,机纱用纱量所占用纱比重达到了88.86%,而其中近99%都是国产机纱(见表2)。除了偏远农户自给布的生产外,洋纱、机纱整体上完成了对土纱的替代(许涤新、吴承明,2003,第二卷,第326页)。
  但在织布部门,机器织布机的应用则受到来自于改良土布生产的极大阻力。表2详细总结了进口洋纱洋布以及民族机纱机布对土纱土布的替代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行业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早期的棉业经营者虽然试图引进机布生产线,却不成功。直到1910年,除官营工厂外,新开设的棉纺织企业都是专业纺纱,没有涉及织布领域(严中平,1955,第684-691页)。土布的改良体现在以下方面:(1)家庭手工土布普遍使用机纱,改良了土布的生产。洋纱和机纱替代土纱为土布的生产提供原料,这一方面改良了土布的生产,另一方面基本上切断了土布和土纱之间的联系。这一时期,在靠近近代中心城市的宝坻、高阳、潍县、海门等地,运用机纱生产的改良土布蓬勃兴起。(2)原有的旧式织布机的逐渐改良。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良使得土布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00年前后,日式手拉机开始引进普及(彭泽益,1957);很快,更先进的日本足踏铁轮机传入中国(吴知,1936,第11页)。到1906年,日式的铁轮织布机开始被广泛采用,将织速较原有木机提高了4倍,约为新式动力织机的1/4(许涤新、吴承明,2003,第二卷,第476页)。1924年后,高阳、潍县、海门等地的手工织布厂在铁轮机上添加了电机、蒸汽机等动力装置,进一步提高了改良土布的生产效率(赵冈等,1997,第195页)。表3总结了近代中国织布行业的技术改良情况。这一时期,机布的生产始终赶不上土布的生产;直到1933年机布产量才达到2500万匹(赵冈等,1997,第197页),超过土布成为全国布匹的最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纺纱、织布两个部门的技术进步路径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纺纱技术是一步到位的整体式进步;织布技术则经历了一个长达30年的“石磨+蒸汽机”的中间阶段。这种二元式的技术进步在近代中国比较普遍,并不限于有投入产出关系的棉纺织业。
  (二)近代中国其他产业
  除棉纺织业以外,造船、钢铁、采矿、铁路、邮电通信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基本上选择了一步到位的方式;而榨油、磨粉、缫丝、丝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则基本沿循了渐进式的变革道路。这一点得到了诸多经济史料的映证。表4和表5分别概述了代表性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的情况。


  由此可见,面对外生技术冲击,近代中国不同产业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进步道路: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一步到位;反观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明显经历了“石磨+蒸汽机”式的中间阶段。这种二元式的技术进步也与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相一致(赵冈等,1997,第182页)。近代中国产业发展历程基本支持了本文的假说。
  六、结论
  作为落后国家的代表,近代中国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呈现出二元特点,本文在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中研究了这一问题。在这一模型中有三个分析的起点:(1)技术进步体现在机器设备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经济想要实现技术进步,需要摆脱传统生产中完全依赖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2)新技术的引入不能带来工人的失业与工资收入的下降;(3)落后国家并不想始终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想进入更先进、更复杂的产业,而更先进意味着资本密集程度更高。
  我们认为:那些落后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上了“石磨+蒸汽机”的渐进式技术进步道路,而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反倒能够实现一步到位的技术进步道路。回顾中国近代经济史,发现我们的理论模型对历史的解释基本吻合。近代中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纺纱、造船、钢铁、采矿、铁路、邮电通信等行业)整体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技术进步一步到位;而传统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织布、榨油、磨粉、丝织、缫丝等行业),则或长或短地经历了一个“石磨+蒸汽机”的过渡阶段,技术进步表现为渐进式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后国家二元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比较劣势的产业同时都在扩张,但扩张的方式不同。渐进技术进步的产业扩张表现为其人均资本在逐渐提高;而技术进步一步到位的产业扩张表现为规模的扩张,能够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仍然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作者:代谦 李唐 来源:《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比较优势 中国产业 近代中国 技术进步 产业发展 发展 国家 优势 技术进步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ydw1163 + 1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ydw1163 发表于 2009-12-16 15:54: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原文

比较优势与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_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rar

106.05 KB

本附件包括:

  • 比较优势与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_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caj

使用道具

藤椅
zhangchunlin 发表于 2010-3-17 19:39: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dddddddddddddd
will

使用道具

板凳
sunnyzhui 发表于 2010-3-19 11:25: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报纸
干羽 发表于 2010-6-21 13:25: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近代经济史不是很懂!不过还是赞赏一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0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