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943 0

跨国公司怎么了?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79 个
通用积分
243.6094
学术水平
1037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相比于10年前大型跨国公司的主席或首席执行官来中国时能够享受国家元首规格款待的境遇,如今这种情况已经极为罕见。相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遭受外界的质疑。    近期,《新智囊》杂志的中国管理传播网联合推出了一项关于“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环境”的调查。在调查中,对于“跨国公司是否面临着整体形象危机”这一问题,所得到的答案并不一致,但多少还是倾向于负面因素的存在。
    “不少人以前觉得去跨国公司感觉非常好,现在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经理如是说。
    “有一些跨国公司,过去在我们的心目当中简直就是高山仰止的企业,我们突然发现它怎么不行了。比如说花旗银行,很多银行从业者感觉它原来是那么的高端,怎么一下子市值就那么小了?”很多人认为经济危机对外企的形象影响较大。
    “当坏消息堆在一起,某一个消息不是很坏,他也认为是一个坏消息。”一位在外企工作了20多年的职业经理人认为,其实跨国公司整体上并没有变化,但市场上普遍坏消息的存在,导致大家觉得跨国公司出了问题,那么这一类企业,或者是整个跨国公司,一定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出了问题。
    “经过30年的飞快发展,中国在全球地位的变化提升了很多,中国企业本身的力量也提升了很多,和外企越来越近,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有所超越,这很正常。”一位跨国公司研究专家认为,今天中国公众对跨国企业、跨国品牌的评价降低,和自主品牌的成长以及中国的崛起有关,是整个参照系的改变。
    “跨国企业刚来的时候,像来自于豪门的千金小姐,我们就像是穷小子一样。30年以后,这些穷小子变富了,而那些小姐们的娘家又出问题了,所以各种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一位民企高管认为,中国公众目前对跨国企业有一些审美疲劳。
    来自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跨国企业在华影响力指数得分为77.7分,自2006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稳定趋势,表明跨国企业在华影响力面临突破性发展的困境,整体影响力始终难以逾越80分的门槛。
    “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市场,跨国公司的步履蹒跚构成了当前的基本形象,跨国公司高管们现在对于发出任何声音都是高度敏感,大部分很牛气的公司、很牛气的CEO、COO、CMO们,现在面对媒体的询问都噤若寒蝉。”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说。
    研究报告认为,跨国企业影响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及国内企业竞争意识、服务意识的增强,使得国产品牌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二是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成熟,持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企业行为,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维护等因素纳入衡量因素中;三是尽管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的本土化使跨国企业在华适应性显著提高,但跨国企业出于自身原因弱化企业社会责任甚至出现在华商业歧视等行为,难以获得中国消费者认可。
    商业贿赂的愈演愈烈
    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的似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当一起起商业贿赂丑闻被无情地抖搂出来后,这些头顶耀眼光环的庞然大物开始黯然失色。据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最新的一轮指责来自于由力拓所引发的跨国公司贿赂案。
    7月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全球最大的标签材料制造商艾利丹尼森员工于2002—2007年期间向内地官员行贿,赠送回扣、旅游服务和礼品等,换取利润丰厚的合同,该公司已同意为此支付20万美元罚款。
    此外,朗讯以“巡查工厂”为由,为近千名内地官员前往迪斯尼、拉斯维加斯和美国大峡谷等旅游付费。西门子被控贿赂政府官员,以获得医疗设备、地铁和电力传输项目合同。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2月还表示,已解雇一名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驻内地员工。
    另外一宗涉案广泛的商业贿赂案是生产石油和核电厂专用设备的美国加州公司CCI,这家公司7月底在长达10年、遍及36个国家的行贿案上认罪。根据美国司法部的信息,CCI在中国的行贿对象是国有企业官员。这引发了多家媒体对跨国公司的口诛笔伐,而这种情况在5年前是根本不会出现的。
    世界银行的Cheryl W.Gra和Daniel Kaufmann曾把跨国公司在处于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出现的腐败行为,大概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政府合同:贿赂能够影响私人、团体提供公共货物和服务的选择以及这些供货合同的确切条件,它还能够影响项目执行期间转包合同的条件。
    ——政府收益:贿赂能够影响货币收益(指逃税、补贴、养老金和失业保障金等)和实物收益的分配(指进特权学校、医疗、保险、房地产或是取得正在私有化的企业中的股份)。
    ——公共收入:贿赂可以被用来减少政府从私人团体征税或其他费用的数量。
    ——节省时间及避免监管:贿赂可以加速政府批准从事合法活动的过程。
    ——影响立法和监管过程的结果:贿赂可以改革立法和监管过程的结果,其方式是使政府或者不能制止违法活动(比如毒品交易或污染),或者在法庭审理案件中或其他法律事务进程中不公平地对待各方当事人。
    目前来看,外资企业的在华商业腐败“实践”中,上述五种腐败类型全部具备。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环境和应对可能的调查,外资企业在华的腐败手法也经历了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外资跨国企业在华的行贿手法多变,从最初的摸不着头脑,进行简单的提心吊胆的金钱交易,到后来适应“国情”找出越来越多的空子,建立了多种隐蔽的模式。
    公司责任的缺失
    最早的一轮莫过于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工厂劳工问题的调查。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GAP、耐克等跨国公司都曾因此被外界指责,但在随后的多年中,关于“血汗工厂”的批评便从未停止过。
    在2002-2003年期间,旨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劳工保护的国际性非营利机构维泰,针对国际品牌在中国的代工厂所做的调查发现,在142个中国工厂中超过93%存在超时加班,56%的工厂每月加班时间超过了80个小时。
    而这些“血汗工厂”的客户大多是迪斯尼、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2005年8月,香港一家NGO组织指责迪斯尼在中国的代工厂有“血汗工厂”,迪斯尼旋即进入了危机公关状态,并聘请维泰进行调查,其中有两个工厂拒绝配合,迪斯尼就取消了和它们的合作。
    而到了2006年,苹果公司的代工厂富士康事件则更为严重,据当时的国外媒体报道,在深圳龙华富士康的工厂里,工人们每天生产iPod的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而女工们从中得到的月工资仅为50美元左右。离开忙碌一天的装配线之后,她们的栖身之地是挤满了人并与外界隔绝的宿舍。
    同年,惠普公司发布的《世界公民责任报告》中也提到,在惠普的一级供应商中有41%不遵从生产守则,超过21%的工作地点不能达到惠普关于安全和宿舍、食堂审查要求,比如卫生条件不合格,单个宿舍容纳的人数过多。
    当这些问题暴露后,曾经笼罩在跨国公司头上的诸多光环开始褪去。对于中国公众来说,人们对跨国公司的心态也从略带景仰的全面接受变为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分是由于西方商业思想对中国产生的改变和影响,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日益受到重视的结果;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民族经济主义情结让人对跨国公司在华的一举一动日益敏感,尤其是当跨国公司在此赚取高额利润之时。
    在环境的压力面前
    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对于可能让自己难堪的污染物超标问题,即便是“百强”企业也不顾环保部门规章,向公众隐瞒这些信息。
    近日在京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世界500强和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企业中,包括壳牌、雀巢、中国石化、东风汽车和湖南有色等在内的18家中外企业,在超标排放污染物并且被环保部门点名的情况下,仍然不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有关“30天内公开环境信息”的规定,隐瞒污染物信息。
    国际环保组织用《“沉默”的大多数》为题公布了这项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状况调查。
    调查显示,世界500强和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企业中,隐瞒污染物信息的不在少数。而百强之外的企业,更是鲜有主动公开污染信息的。
    根据去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办法》:“企业应当按照自愿公开与强制性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企业环境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方针、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资源消耗总量;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情况;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废弃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等。
    据介绍,由于《办法》没有细化应公开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去向,即便是3家逾期公开污染信息的企业,也仅仅公开了非常有限的信息。如三星、中煤能源股份和潍柴动力的工厂只公开了2-6种污染物的排放信息。
    拒绝的理由除“不宜公开”外,还包括这些记录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申请公开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开具公函,以及为“保增长”不能公开等。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意识到全球环境挑战和本地环境危机的紧迫性,仍有不少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对此表示漠然,或认为问题应由东道国自己来解决。在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污染的梯度转移,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大量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且,国内部分地区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对污染产业不加识别,加上跨国公司的主管人员、个别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观念或做法,往往会使该地在GDP增长之后,面临着环境的全面退化。事实上,一些在华跨国公司很快具有“中国特色”,执行低于母公司的环保标准,这使得这些公司本身拥有的环保制度可靠性降低。
    2006年6月的知名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公开的一份33家跨国公司污染名单,引发了公众对跨国公司在华环境责任缺失的广泛关注。该中心的这份名单的数据来源则是全国各级环保局公布的2004-2006年的违规企业名单,违规公司涉及食品、电子、化工、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
    除上述“500强”在华企业外,一些中国公众熟知的品牌也“榜上有名”,比如日资上海花王有限公司,因“任意排放超标废水”被列入上海“2005年第二批环保系统查处违法企业名单”。除此之外,还有“世界十大卫生陶瓷公司之首”的美国标准公司的在华合资企业,及美国百胜餐饮集团下属的上海必胜客等。
    2007年11月以来,环保总局对2004-2007年间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跨国公司进行专项后督察,涉及到河北、吉林等19个省区市的130家跨国公司,包括食品、发酵、化工等行业,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排放超标、建设项目违反环保规定、违反排污申报登记管理制度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督察后,多数企业已经进行了整改,但是仍然有被点名的3家企业因整改不力再次违反环境法规。



作者:《新智囊》编辑部 来源:《新智囊》2009年第11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跨国公司 证券交易委员会 Kaufman 世界500强 中国上市公司 跨国公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