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财富论
12929 29

人类社会思想史的第三大规律----财富规律(理论原创) [推广有奖]

11
财富论 发表于 2009-12-30 16:56: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五.生物进化不均衡规律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神创论”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进化论”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对立和斗争一直延续到现代。

宗教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基督教的《圣经》还具体描述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所谓的“六日工程”。《圣经》里说,上帝把人安排在宇宙的中心——地球之上,并以对人特有仁慈和恩惠,创造万物供人使用。

历史上有过各式各样的神创说,但是历史上也有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不断地对神创说进行批驳。如,我国东汉时的唯物主义者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宇宙间不存在什么有意志的造物主。在西方,哥白尼的日心说首先“冒犯”了上帝的“尊严”。布鲁诺更加“胆大妄为”,说茫茫宇宙没有中心,这进一步使万能的上帝失去了自己的“天国”。为此,宗教裁判所竟于1600年把布鲁诺活活地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不久伽利略为了宣传太阳中心说又被判监禁。但是,正确的思想对神学的冲击并未因之而停止。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查尔斯·达尔文就是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生于英国茹斯兹伯利,他从小就喜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达尔文的祖父是生物学家,曾经研究过生物的演化,并在进化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达尔文的父亲是医生并希望达尔文也成为医生。16岁时,达尔文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他对于医学兴趣不大,却想成为一名乡村牧师。1828年父亲无奈之下把他送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又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达尔文到了剑桥大学,他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学说并不感兴趣,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基威克,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达尔文原本是相信神创论的,为此还带了《圣经》参加这次航行。但是在远航中,大自然提供的新的科学事实不断冲击着他的观点,于是,他渐渐开始怀疑神创论。在旅途中,有三类生物学事实特别引导了达尔文的意识转变。第一类事实是,在南美洲大陆从北向南的旅行中,他看到密切相近的物种分布的相邻地区,一个物种被另一个物种逐渐代替,而相距越远的两地的两个物种,区别越大;第二类事实是,他注意到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的大部分生物都具有南美洲大陆种类的特征,但是每一个岛上又各有本岛的特有物种,且各个岛上的物种彼此差异又不大;第三类事实是,他从南美洲地下发掘出来一种大型动物化石,这种动物在别的地区没有发现过,它跟现在生活在那里的犰狳有区别,但是又很相似,这表明它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在达尔文看来,这些事实是无法用神创论和物种不变来解释的。但是,生物究竟是怎样逐渐变化的呢?各种生物对各自的生活条件的奇妙适应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对于航海考察时的达尔文还是一些难解谜。

回到英格兰,达尔文为揭开这些谜团,着手研究物种起源问题。然而哪些方面的材料最可能对物种起源的研究有所帮助呢?经过仔细的考虑,他认为从动物和植物的选种或育种工作中搜集材料,最有可能发现新生物类型形成的规律。当时畜牧业和农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已经广泛开展了育种工作,许多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有不少品种,而个体之间又表现出很多差异,也就是变异。这些变异可能是形成新物种的基础。

随后,达尔文开始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他跟许多动植物育种工作者、同代的著名学者保持密切的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亲自对某些生物特别是家鸽进行育种实验工作。不久,他发现人们创造新品种的关键在于选择,也就是对变异的选择。这样,达尔文从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人工选择的原理。以后他又依据人工选择原理,结合他对生物在自然界里存在激烈的生存斗争这一事实的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

达尔文一面整理环球考察积累的大量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达尔文持慎重态度,以极其丰富的资料,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的观念和“神创论”的思想。

《物种起源》科学阐明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发展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重要途径。自然界无处不存在生存斗争,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种内个体之间都是如此。适应这种环境和斗争的,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淘汰。例如在寒带地方,能够抵抗寒冷的动植物生存下来了,而且一代比一代更能抵抗寒冷;另外,抵抗不住寒冷的却都死亡了。这样,在各个不同地方便出现了各个不同的品种,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便成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他甚至暗示人类的祖先是猿猴。

《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在它发表并广为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之一,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的后代。例如,一棵一年生植物,即使每年只产生两粒种子,经过20年,后代的数目就能超过100万棵。实际上,产生这样少种子的植物,在世界上不一定存在。又如,象的寿命可达100岁,如果每对象一生产6头小象,经过740~750年,一对象的后代就可以达到1900万头。再如鲫鱼,每条雌鱼一次所产的卵中,大约有3000个可以受精并孵化成小鱼。一年后小鲫鱼成熟,再产生出下一代。按照这个数计算,经过三年,一对鲫鱼繁殖出的后代数目可达6750000000条。事实上,自然界里其他一些生物的繁殖能力都远远超过这些生物。因此,如果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即使繁殖最慢的生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

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认为,生物过渡繁殖使后代的数目急剧增加,而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食物和空间等等都有一定限度。因此,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在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时,进行斗争。这种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干旱、寒冷等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就叫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少量生存的事实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达尔文用生存斗争的理论解释这种现象,但是,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这就涉及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达尔文注意到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例如猫生下来的总是猫,小麦的后代总是小麦。这说明生物都具有遗传性。但是,猫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一只猫生出来的子代之间,在毛色、长相等方面又不完全相同。又如,同一棵植物产生的后代,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长得高一些、有的长得矮一些。总之,不论哪种生物,它们的个体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说明生物又都具有变异性。

生物虽然普遍地具有变异性,但是生物的变异,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例如,生存在同一个环境里的植物,有的植株长得快,有的植株长得慢。长得快的植株容易占有广大的地盘,因而发育良好,开花结实多;长得慢的植株占有的地盘狭小,因而发育不好,开花结实少。在这种环境里,最能适应而生存在下来的,自然是长得快的个体。同样,在食物稀少、敌害很多的环境里,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容易抢到食物并逃避敌害。在这种环境里,能够生存下来的,自然是跑得快的个体,而行动迟缓的则不易生存下来。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适应是生物与环境表现适合的现象,除了上述的例子以外,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等,也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达尔文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是这样解释的:长颈鹿的祖先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的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短一些,这些差异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例如,一些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这样,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一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而那些颈和前肢较短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容易吃到充足的食物而被淘汰。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下去,经过漫长的年代,就在自然界产生了现在这样的长颈鹿。

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生存下来,产生后代;而那些与环境不相适应的变异类型则被淘汰。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前肢,就是这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由此可见,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所以说,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那么,什么样的生物是属于适者呢?理所当然是生存能力大的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生物。在食物稀少、敌害很多的环境里,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容易抢到食物并逃避敌害。容易抢到食物并容易逃避敌害的,自然是生存能力大的;相反,不容易抢到食物并且不容易逃避敌害的,自然是生存能力小的。在这种环境里,能够生存下来的,自然是跑得快的个体,而行动迟缓的则不容易生存下来,而被淘汰。可见,生存能力大,就能够生存下来;生存能力小,就不易生存下来。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些的长颈鹿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这样的长颈鹿生存能力大;颈和前肢较短的长颈鹿不能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这样的长颈鹿生存能力小。可见,生存能力大的长颈鹿吃到了叶子,获得了食物而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生存能力小的长颈鹿吃不到叶子,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而被淘汰。在同一个环境里生长的绿色开花植物,长得快的植株容易占有广大的地盘,因而发育良好,开花结实多,这样的植株生存能力大;长得慢的植株占有的地盘小,因而发育不好,开花结实少,这样的植株生存能力小。可见,在这种环境里,生存能力大的植株适应而生存下来;生存能力小的植株不适应而不易生存下来。总之,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界有很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能力转化和传递的过程,抢夺地盘和食物,逃避抵御敌害的行为就是能力较量、较化、传递的行为。能力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能力就小。只要存在着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欲知详情,请查阅刘德著作的《资本财富论》。售书15581418602

使用道具

12
财富论 发表于 2009-12-30 16:58: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六.能量守恒规律

1250年,法国科学家翁乃谷曾提出制造一个不需要供给任何能量,就会永远运行的永动机。他耗尽毕生精力,花费大量的钱财,最终还是失败了。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曾经是永动机的追求者。但他一经实验就说:“追求什么永动机,那简直是一件蠢事!”随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焦耳,也为永动机花费了不少宝贵的精力。在遭到多次失败后,他决然说:“不要永动机,要科学!”以后虽然还有不少人继续热衷于此,但一个也没成功。

一些科学家制造永动机,多么美好的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甚至是在干一件蠢事呢?因为这种愿望无视客观规律,违背了自然界能量守恒与转化的客观规律,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1、牛顿运动定律



谈到能量就得先从力说起,人们对力的认识,最初是从日常生活或生产劳动中开始的。对物体推、提、拉、压等活动时产生了力。用手推动小车,提起重物,拉长或压缩弹簧时,肌肉会感到紧张,我们就说,人对小车、重物、弹簧用了力。

不仅人对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对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机车牵引列车前进,机车对列车施加了力。绳子悬挂重物,绳子对重物施加了力。汽锤锻打工件,汽锤对工件施加了力。

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用力推静止的小车,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起来。高处落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会越落越快。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受到车轮跟地面的磨擦力和空气的阻力,会逐渐停下来。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经过强磁铁附件时,受到磁力的作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改变。这些例子说明,力能够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得慢到运动得快,由运动到静止,或者改变运动的方向。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汽锤锻压工件,工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大量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的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改变形状。

总之,力具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形状的能力,力是财富。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要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在平静的水面上,在一只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另一只船也要推前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水面上放两个软木塞,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磁铁,另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铁条,可以看到,由于小磁铁和小铁条相互吸引,两个软木塞相向运动起来。地球和地面上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的物体的吸引。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作用力大,那么反作用力就大;作用力小,那么反作用力就小。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轮船的马力大,轮船推水的作用力也大,那么,水推轮船的反作用力就大;轮船的马力小,轮船推水的作用力就小,那么,水推轮船的反作用力就小。可见,在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力具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能力。然而,人类社会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一个漫长认识过程。

古代的学者们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大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阐明了这种看法,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影响深远,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信奉他的学说。

但是这种从表面上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错误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简单明了的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内部包含的矛盾。他在1638年写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指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是两块石头拴在一起,加起来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两块石头拴在一起下落的速度要大于8。一方面要小于8,一方面要大于8,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断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伽利略根据实验进一步指出: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磨擦阻力的缘故。设想没有磨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的贡献是: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的结论,为动力学的正确发展开辟了道路。爱因斯坦谈到伽利略的贡献时指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正确的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这就使人们的认识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列车出站时,在机车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不断增大;列车进站时,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不断减小,最后停下来。抛出的手榴弹,射出的炮弹,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发生改变,做曲线运动。可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加速度,所以,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小变大,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大变小,它们的速度改变了,运动状态也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的物体,总是有加速度的。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如果加速度的值大,那么物体速度变化就快;如果加速度的值小,那么物体速度变化就慢。

牛顿还通过大量的观察,得出了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之一。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看出:一辆车,你用较小力去推,它起动得慢,即加速度小;你用较大力去推,它起动得快,即加速度大。也就是说,加在物体上的合力大,那么加速度就大,物体速度改变就快;加在物体上的合力小,那么加速度就小,物体速度改变就慢。可见,传递给物体的合力大,物体变化效果越明显;传递给物体的合力小,物体变化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综上所述,力是一种资源,是一种能源,是一种财富,力是可以转化和传递的。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物体的机械能或内能必然要增加,受的力大,增加的量也越大,受的力小,增加的量也越小,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自从17世纪以来,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典力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经典力学和天文学相结合,建立了天体力学。经典力学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建立了应用力学,如水利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等。从地面上的各种物体的运动到天体的运动;从大气的流动到地壳的变动;从拦河筑坝、修建桥梁到设计各种机械;从自行车到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运动;从投出篮球到发射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所有这些都服从经典力学的规律。经典力学的研究和发展,在如此广阔的领域里与实际相符合,证明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但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一切物理定律一样,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现,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而不表示经典力学失去意义。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低速度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欲知详情,请查阅刘德著作的《资本财富论》。售书15581418602

使用道具

13
财富论 发表于 2009-12-30 16:59: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物理学中有各种各样的能:核能、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机械能等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某些需要,为人类服务。能源是财富。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风吹着帆船航行,帆船受到风的作用力而运动起来;急流的河水把石头冲走,石头受到水的冲刷力而移动;滚动着的钢球碰撞到木块,木块受到钢球的碰撞力而改变了位置。流动的空气和水、运动的钢球,它们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人们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能把水泥桩打入地里。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放手后被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出去。被压缩的弹簧在放松后能把压在上面的砝码举起。弓和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向上抛出的物体,先向上然后再下落的过程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物体被向上抛出时,有最大的动能;在它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少,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减小到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此时物体有最大的重力势能,动能为零。之后,物体开始下落。在物体下落的时候,重力势能减小而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在钟摆摆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也在不断地相互转化。当摆球向上摆到最大角度的顶点时,它的动能减小到零,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值。之后,当它向下摆动时,它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到最低点时,动能达到最大值。在摆球向另一边上摆时,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都没有考虑磨擦和介质阻力。实际上它们总是存在的,物体在运动中要克服它们耗费能量。这时,不但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同时还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如果不考虑磨擦和介质阻力,那么,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中,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不仅重力势能跟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也可以跟动能相互转化。如果没有磨擦和介质阻力,在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也是不变的。例如,从高处落下的皮球,着地时发生弹性形变,皮球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在皮球恢复原来的形状后,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皮球以与落地相同的速度离开地面。

科学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验和实践,总结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磨擦和介质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地球上,海水朝夕涨落,江河日夜奔流;有时微风拂面,有时狂风劲吹。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人们根据机械能转化原理,进行合理利用。

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木制的水轮,让流水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粉、碾谷。这类水轮机的效力不大。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上越来越需要强大的动力机,这种需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8世纪,人们已造出大功率的水轮机,供纺织厂、冶金厂等使用,但是工厂必须建造在河流旁。

自从掌握了电的知识以后,到19世纪人类就会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再把电送到工厂中去。这样,工厂就可以建在更为合适的地方,不一定要建在河边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能制造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的水轮机,对天然资源更好的利用。

我国有较大的河流一千五百多条,水能蕴藏量达6.8×108KW,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有3.8×108KW,居世界第一位。建国以来,我们在水能利用上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黄河上,已在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三门峡等地修建了大型水电站,总发电能力达3.56×106KW。在长江干流已建成葛洲坝水电站,发电能力为2.7×106KW。在西南各省水源丰富的地方,还建立了许多中小型水电站。有些地区还建设了蓄能电站,用电低峰时,利用富余的的电能把水从低水位抽到高水位,到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水电站已成为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建设中的广西红水河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23×107KW。已经全部竣工的三峡水电站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

不是撒一滩尿就是温泉,不是塞一个坝就是水库,不是一杯水就能够发出电来。机械能守恒定律原理告诉我们:1、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水位提得越高,水的重力势能越大,单位时间内流入水轮机和水具有的能量就越大,转化成水轮机的动能就越大,即水轮机的效力越大。因此,现代大型水电站的拦河坝修得很高,并且水量相当充足。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宏伟的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这项工程由拦江大坝、水库、发电站、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成。大坝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初期156米,后期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三峡电厂装机26台,总容量1.82×107KW,年平均发电量8.47×1010KW·h,等于六个半葛洲坝水电站或10个大亚湾核电站。这么大的发电量,如果依靠火力发电,要建七八个大型电厂,而且要开发一个年产5000万吨的煤矿为它们供应燃料。相应地还要解决煤炭运输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兴建三峡工程,向华中、华东和川东电网送电,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与布局有重要意义。

长江三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距上海市1180km,合肥市720km,南京市880km,全部在经济输电范围内,是向东部供电的最经济、最合理的开发方案,对改善这两个地区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三峡工程替代火电,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可促进全国跨大区联合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水电跨流域补偿调节及水火电联合运行,由此获得巨大的联网效益。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有时离地球中心接近,有时离地球中心较远。离地球中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这里卫星的势能最小;离地球中心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这里卫星的势能最大。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少,动能增加,速度越来越大;反之,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少,速度越来越小。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总之,机械能守恒阐明了:如果没有磨擦和介质阻,在动能转化为势能时,动能转化越多,势能越大;动能转化越少;势能越小。在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势能转化越多,动能越大;势能转化越少,动能越小。可见,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欲知详情,请查阅刘德著作的《资本财富论》。售书15581418602

使用道具

14
财富论 发表于 2009-12-30 17:00: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能量守恒



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分子动理论。19世纪在物理学中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逐渐了解了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形式——内能,并且与分子动理论联系起来,认识到内能就是物体中大量分子具有的能量。热量不是表示物质所含“热质”的多少,而是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的。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也叫物体的热力学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跟温度有关系,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系,因此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物体内能变化的例子。用锯条锯木头,我们克服磨擦力做功,锯条和木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里所谓“磨擦生热”指的就是做功改变了木头和锯条的内能。子弹射进木块,子弹克服木块的阻力做功,子弹和木块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使用搅拌器在水中搅拌,也可以通过做功使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气体被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利用这个道理使气缸中空气的温度升得很高,柴油喷入后可以立即燃烧。在随后的做功冲程中,气缸中的高温、高压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做功并不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方式。灼热的火炉使室内的空气和周围的物体温度升高,这些物体的内能增加。桌子上的一杯热水不断散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在这些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改变了,但是并没有做功。这种没有做功而使物体的内能改变的物理过程叫做热传递。

可见,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如果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变化用热量来量度。外界传递给物体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向外界传递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如果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变化就用功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可以用加热(热传递)的方法使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也可以让它与其他物体摩擦,用做功的方法使它升高同样的温度。所以,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收到相同的效果,它们都可以表示物体内能的变化。既然这样,功、热量和能量用相同的单位,是很自然也很合理的。但是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当初人们并不认识热是能的一种形式,给热量规定了一个另外的单位——卡,1卡就是使1克纯水温度升高1℃所要的热量。由于功和热量采用了不同的单位,这就产生了1焦耳的功相当于多少热量或1卡的热量相当于多少焦耳功的问题。大量的实验表明:在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消耗的机械功跟产生的热量总是成正比的,而且两者的比值是个定值。这个比值叫做热功当量。“1卡等于4.2焦耳”,来表示热量的单位卡和功的单位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消耗的机械功跟产生的热量总是成正比的。消耗的机械功是4.2焦耳,那么产生的热量就是1卡;消耗的机械功是42焦耳,那么产生的热量就是10卡。可见,在热功当量中,消耗的机械功大,那么产生的热量就大;消耗的机械功小,那么产生的热量就小。可见,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热和功关系的确定,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形式,每种运动形式都有一种对应的能。跟机械运动对应的是机械能,跟热运动对应的是内能,跟其他运动形式对应的还有电能、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等。内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但机械能,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内能互相转化。例如:通过电流的导线温度升高,电能转化为内能;燃烧燃料生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炽热的电灯灯丝发光,内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等。

各种热机就是利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上述过程中,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这些过程虽然简单,却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和工作原理。

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大事情。可以说,工业化社会的出现,在科学技术上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即使现在,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以至火箭,大多数仍然是靠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工作的。现代的火电站和热电站,也要靠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热机的种类很多,其中汽油机和柴油机就是人们使用最广泛、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内燃机。汽油机是在气缸内燃烧汽油,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而工作的。汽油机比较轻巧,常用在汽车、飞机和小型农业机械上面。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在气缸内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燃烧起来,转化成内能,然后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柴油比汽油便宜,但柴油机比较笨重,主要应用在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火车、轮船上,有的地方还用它带动发电机发电。

其实,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互相转化,下面看看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能的转化。太阳把地面晒热,把空气晒热,把水面晒热并使一部分水蒸发,变热的空气上升流动而形成风,太阳能转化成空气的机械能。蒸发的水汽上升到空中形成云,又以雨、雪等形式落下来,通过江河流入海洋,太阳能又转化成为水的机械能。太阳能的一部分被植物叶子吸收,发生光合作用,生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太阳能又转化成植物的化学能。植物作为食物被动物吃掉,植物的化学能又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人们又以动植物为食,从而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古代的植物和动物在地质变迁中转化成煤、石油、天然气,成为我们现代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在水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里,水的机械能,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能又转化成电能。在工厂和住宅中,电能又通过各种用电器转化成机械能、内能、光能等等。

由于每种形式的能都是跟物质某种运动形式相对应的,因此,能的不断相互转化表明了物质的运动不断地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不管动力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的汽车,都不可能耗1升油,就从广州跑到北京。1升燃油释放出来的能量不是无穷尽的,而是有限的。大量事实证明: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历史上有不少人都想设计一种机器,他们希望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和燃料,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虽然人们做了各种努力,这种永动机却从来没有制成功。人类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逐渐认识到:任何机器对外界做功,都要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机器是无法做功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部机器,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能量。工程技术的任务在于设法找出合理利用能源的途径并减少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而不是去研制永远无法实现的永动机。

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利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制成火箭。火箭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我国早在宋代就发明了火箭,它的构造是在鸟模型上扎几个火药筒,筒的前端是封闭的。点燃火药时,火药燃烧生成的燃气以很大的速度向后喷出,“鸟”就向前飞出。

现代的火箭,原理同古代火箭相同,但构造要复杂得多。现代火箭用来发射导弹,发射探测仪器以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

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喷管向后高速喷出,对火箭产生推力,把火箭发射出去。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现代火箭的功能有以下特点:

1、速度快。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个卫星里的主要仪器设备是化学能电池无线电发报机。人造地球卫星是靠具有巨大推进力的巨型多级火箭送上太空。多级火箭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就是把几支单线火箭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火箭系统。其中的每一级都是一支可以独立工作的火箭,它们各自分阶段地完成飞行任务。首先是第一级火箭点火,此时整个火箭便腾空而起,当第一级的推进耗尽时,它笨重的壳体就立即被扔掉,接着第二级开始工作,此时由于甩掉了一部分已经无用的重量,从而使整个火箭轻装前进,再接着第二级的壳体被抛掉,第三级点火……这样一级接一级,好似接力赛一样,越跑越轻,越跑越快。直到最后一级火箭工作结束时,使装在末级火箭前端的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多级火箭先把人造地球卫星送达900多公里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约28800公里的速度与地球平行飞行,最后卫星脱离停止燃烧的最后一级火箭,在距地球约880公里的上空建立自己的运行轨道。人造卫星每96.2分钟绕地球一圈。几乎所有的地球运载火箭最后的速度都要达到每小时28440公里以上,否则就要堕落。

2、行程远。近程导弹射程1000公里,中程导弹为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为3000~8000公里,8000公里以上为州际导弹。这还不算什么,1962~1973年,原苏联共发射了7个“火星”号探测器。地球距火星的距离约为78300000公里。

3、载重量大。我国的火箭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全长51米,共有8个发动机,起飞质量460吨,起飞推力5.88×106牛,可将8.8吨的航天器送入地球轨道。

火箭技术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程度。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人们在设计制造火箭时,总是想办法减小火箭结构部分的质量,把人造卫星等有效载荷送到空间轨道,因此,不论是液体火箭还是固体火箭,燃料和氧化剂的质量要占整个火箭质量的80%以上,燃料和氧化剂几乎占满了整个火箭的容积,确保火箭速度快、行程远、载重量大需要的能源。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恩格斯曾经把这一定律称为“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总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原理:燃料多,那么火箭的速度就快、行程就远、载重量就大;燃料少、那么火箭的速度就慢、行程就近、载重量就小。可见,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综上所述,力的转化、能的传递过程,实质是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能力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是存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欲知详情,请查阅刘德著作的《资本财富论》。售书15581418602

使用道具

15
财富论 发表于 2009-12-30 17:02: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七.按劳分配不均衡理论



按劳分配是分配制度中的一次革命。几千年来,从奴隶制度一直到资本主义制度,产品分配关系始终是人剥削人的关系,劳动者总是为剥削者做苦工。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得了政权,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才在分配关系中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才能够按照人们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消费品,劳动者才第一次不为剥削者做工,而是为自己做工,为自己的社会做工,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的幸福。所以,按劳分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表明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砸碎了几千年来剥削制度强加在劳动者身上的枷锁。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消费品。社会分配给劳动者的消费品或代表一定数量消费品的货币,便是对劳动者提供劳动的一种报酬。从劳动的数量来讲,谁的劳动时间长,劳动繁重程度高,他所得到的劳动报酬就多。从劳动的质量来讲,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谁的劳动复杂程度高,他所得到的劳动报酬就多。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企业内部,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和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总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的劳动得到相同的劳动报酬;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劳动报酬,这就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与不劳而获是根本对立的。按劳分配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都有利于改造游手好闲的懒汉和原来剥削阶级分子,督促他们参加劳动,以便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是不相容的。平均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思想,它在任何社会时期都十分有害和反动。因为平均主义的分配不是鼓励先进,而是鼓励落后,不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而是破坏社会生产发展。所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承认人们在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力强弱上客观存在的差别,承认各个企业从经营管理好坏上体现出来的集体劳动的差异,并使这些差别在劳动报酬上体现出来,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贯彻按劳分配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抹杀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差别,反对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标准,主张“吃大锅饭”。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地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在集体所有制中,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工资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在相同的时间内,则取决于劳动质量。计量工资的工资等级反映了劳动复杂程度、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繁重程度等差别。计件工资是根据工人完成的产品的数量或作业量来计量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劳动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或作业量越多。得到的工资就越多。这样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直接联系起来了。

奖金和津贴是按劳分配工资的补充形式。奖金是对劳动者的超额劳动的物质鼓励,津贴也是一种补充的劳动报酬形式。井下津贴、海上津贴、野外津贴、岗位津贴、职务津贴等各种津贴,是对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作责任重等条件下的超额劳动所支付的一种补充报酬。

工分制是按劳分配典型的范例。是中国解放初级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劳动报酬形式。工分是计量社员向集体经济提供劳动量的尺度,又是分配劳动报酬的尺度,体现着集体与个人、社员与社员之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工分制这种按劳分配形式,可以把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为例来说明。生产队一年的总产值扣除掉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及国家税金、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之后,就是劳动报酬基金。然后,根据劳动报酬基金总额和生产队全体社员的劳动工分总额算出工分值即工分单价;最后按每个社员一年中所得的劳动工分的多少,按工分单位计算出每个社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在工分制的条件下,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多少,不仅取决于他所得的工分的多少,而且取决于工分单价的高低。

工分制实行评工记分、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一个劳动力日积月累的工分总数,是由这个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的数量和劳动的质量所决定的。例如:男劳力出工一天记8分,女劳力出工一天记6分,半劳力出工一天就是记4分,这就是质量差异。如果天天都出工,那么就天天都记分,这就是数量差异。到了丰收时节,按照劳动工分多少领取农产品。可见,在同一个生产队,工分单价相同的情况下,劳力壮、劳力多、出工多的家庭,工分就多,支出的力量大,那么领取的农产品就多;相反,劳力弱、劳力少、出工少的家庭,工分就少,支出的力量小,那么领取的农产品就少。因此,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出现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分户经营的作业形式,是计算最简单、利益最直接的按劳分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62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毫无争议地通过了一项历史性的决定: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止农业税。农业税的废止进一步体现了按劳分配的优越性,亿万农民自己的劳动收入滴水不漏。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多劳,多支出力量,那么报酬就多,多得;相反,少劳,少支出力量,那么报酬就少,少得。这就是按劳分配不均衡理论。可见,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综上所述,在财富的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是存在着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欲知详情,请查阅刘德著作的《资本财富论》。售书15581418602

使用道具

16
财富论 发表于 2009-12-30 17:03: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八.银行利息不均衡理论



只要是存在商品交换就一定会出现货币,只要有货币存在就一定有银行出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银行的职能作了详细的论述。

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贷款的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信用,即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时所发生的借贷关系,银行及其信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产物,具有提供数量更大、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信用特点。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贷款。它将所支配的大量货币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贷放出去。贷款的基本方式是票据“贴现”,“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除了企业可以到商业银行进行“贴现”外,商业银行在资金紧张时,也可以持已贴现,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到中央银行申请资金,在中央银行审查同意后,就可以提供商业银行所需要的资金,这就是所谓的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银行的贷款方式还有各种形式的“抵押贷款”、存款透支等。银行提供信用,不权限于采取货币一种形式,它还可以向其他银行开出汇票、支票、开立同样的信用账户。对拥有钞票发行权的银行来说,还可以发行本行的银行券。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是货币资本借入者和贷出者的中介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银行利润,银行的利润是靠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构成的。银行用于贷款的货币是由自有的货币和存款构成,而主要是存款。银行的存款来源于多个方面:企业存入暂时闲置的货币;小银行把货币存放到大银行里;一切私人节省下来的和暂时不用的货币储蓄,这种小金额储蓄通过银行集中起来以后就可以带来利润,这种收集小金额的活动是银行的特殊职能;各种逐渐花费的收入的存款。

不投资哪有利润,不存款哪来的利息。银行借贷是在不放弃货币所有权的条件下,转让了货币的使用权,从而使货币自行增值,无论它是睡着,还是醒着,是在家里,还是在旅途中,利息都会日夜长到它身上来。利息的高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社会发展水平、借贷方的承受能力、银行本身开支费用的多少等。

银行利息是个人或企业因取得贷款而支付给银行适度的货币回报。众所周知,借贷的货币量大,那么支付的利息量就大;借贷的货币量小,那么支付的利息量就小。同理,存入的货币量大,那么获得的利息量就大;存入的货币量小,那么获得的利息量就小。可见,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综上所述,在财富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存在着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欲知详情,请查阅刘德著作的《资本财富论》。售书15581418602

使用道具

17
财富论 发表于 2009-12-30 17:04: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八.银行利息不均衡理论

只要是存在商品交换就一定会出现货币,只要有货币存在就一定有银行出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银行的职能作了详细的论述。

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贷款的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信用,即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时所发生的借贷关系,银行及其信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产物,具有提供数量更大、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信用特点。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贷款。它将所支配的大量货币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贷放出去。贷款的基本方式是票据“贴现”,“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除了企业可以到商业银行进行“贴现”外,商业银行在资金紧张时,也可以持已贴现,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到中央银行申请资金,在中央银行审查同意后,就可以提供商业银行所需要的资金,这就是所谓的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银行的贷款方式还有各种形式的“抵押贷款”、存款透支等。银行提供信用,不权限于采取货币一种形式,它还可以向其他银行开出汇票、支票、开立同样的信用账户。对拥有钞票发行权的银行来说,还可以发行本行的银行券。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是货币资本借入者和贷出者的中介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银行利润,银行的利润是靠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构成的。银行用于贷款的货币是由自有的货币和存款构成,而主要是存款。银行的存款来源于多个方面:企业存入暂时闲置的货币;小银行把货币存放到大银行里;一切私人节省下来的和暂时不用的货币储蓄,这种小金额储蓄通过银行集中起来以后就可以带来利润,这种收集小金额的活动是银行的特殊职能;各种逐渐花费的收入的存款。

不投资哪有利润,不存款哪来的利息。银行借贷是在不放弃货币所有权的条件下,转让了货币的使用权,从而使货币自行增值,无论它是睡着,还是醒着,是在家里,还是在旅途中,利息都会日夜长到它身上来。利息的高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社会发展水平、借贷方的承受能力、银行本身开支费用的多少等。

银行利息是个人或企业因取得贷款而支付给银行适度的货币回报。众所周知,借贷的货币量大,那么支付的利息量就大;借贷的货币量小,那么支付的利息量就小。同理,存入的货币量大,那么获得的利息量就大;存入的货币量小,那么获得的利息量就小。可见,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

综上所述,在财富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存在着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欲知详情,请查阅刘德著作的《资本财富论》。售书15581418602

使用道具

18
yuanbing1351704 发表于 2009-12-30 17:11: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aoi a  aaaa

使用道具

19
杨振伟 发表于 2009-12-30 17:56: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有点乱,不过现实社会论能力的少,论投机钻营和不正当手段的多
经济理论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严谨,才称得上科学。[/img]

使用道具

20
diis 发表于 2009-12-30 18:21: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辛苦啦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