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966 0

[财经时事] 郑州晚报:国际奖情结,功利观的心病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07 个
通用积分
246.8008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12月30日 09:48 来源:郑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少企业和个人把在国际上获奖当成了唯一目标,甚至“跑奖”、“要奖”蔚然成风。针对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国外一些人甚至专门创造出相应的奖项。“什么时候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没有了,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感慨地说。(《人民日报》12月29日)
  “国际奖”不仅成了一种“情结”,还延伸出一个“专供中国人的奖项产业”——内外勾结、一拍即合;李代桃僵、移花接木,令人多少有些瞠目结舌。针对这种现象,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认为,归根结底是缺乏文化自信。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国外评奖反映了对全球化的重视,并希望借国外的肯定增加在本土的感召力。
  “国际奖情结”源于文化不自信?请恕我直言,这有些太想当然了。不用套用什么高深的理论,如果是文化不自信,热衷于拿奖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但回头来看看,林林总总的国际大奖,从头到尾始终是在国内大肆“宣扬”的,说到底还是做给自己人看的……媚的是“内”而不是外,“拿”的是奖看重的却是利益。如此种种,又与文化自信何干呢?
  而事实上,这些外国人利益驱动下炮制出的掺杂了太多水分的“国际大奖”,在国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所以,“国际奖情结”不是一种文化心理,而是一种畸形的功利发展观。
  如果非要跟文化联系在一起,那也是一种“文化折腾”。戴定南在《折腾》一书中,以简洁、凝练的手法刻画了几十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讲述了很多种形态的“折腾”——“折腾”里有哲学和骗术,有人性的呈现,有欲望的勃发,还有阿Q式的疯狂,想来也应包括此种“国际奖情结”式的演绎。“折腾”是现象、是手段,“结果”无一例外地都是面子、政绩、财富等这些功利元素。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些泥沙俱下的伪国际大奖,我们还缺乏应有的审核准入机制。□王艳(山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郑州晚报 国际奖 北京大学教授 斯德哥尔摩 国际大奖 功利 情结 心病 郑州晚报 国际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