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jingjun
1197 1

信力建:60年后教育会是怎样的境况 [推广有奖]

  • 7关注
  • 66粉丝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18328 个
通用积分
4114.5317
学术水平
299 点
热心指数
390 点
信用等级
264 点
经验
712861 点
帖子
2321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5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
最后登录
2024-6-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亲爱的曾孙:
在2070年的新年,暖洋洋的阳光照耀的山庄满溢喜庆之气,大红灯笼随风摇晃,我读着你的来信,兴奋中却有些踌躇,我在想我该怎样回答你提出的问题——站在60年前的地平线上,我如何看待上下顺延60年的中国教育的区别?
其实,60年前的中国教育界,许多有关教育的口号还是激动人心的——譬如:教育是百年大计!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要千方百计,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财政再困难,也必须舍得投资把义务教育办好,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然而,我并不是想打击你,那只是口号而已。
也许你会安慰我,社会是向前的、进步的。可如果我再告诉你120年前的教育环境,你会否对60年前的中国教育状况感到失望呢?
120年前,也就是民国时期。教育风之鼎盛,学术之自由,与60年前的中国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最能体现这个区别的是体现在中外办学这个问题上,民国时期的外资办学主要是教会办学,纯粹公益性质。它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学业基础乃至初步的工作能力,大多在这里滋育形成。因此,教会大学校园内连绵不绝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会,便属于中西文化交流较高与较深的层次。
迄至1949年为止,中国教会大学虽然只有十几所,学生所占比重也不过是全国大学生总数的10~15%,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
比如,当时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这所大学前身是1879年美籍犹太人施约瑟创办的上海圣约翰书院,1896年即改组成沪上唯一高等学府,是中国首个全英语授课大学,以“光与真理”为校训。它早在1905年就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办的教育比美国还要美国化,有“东方哈佛”和“外交人才养成所”之雅称,学生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这所牛气冲天的名校直到1947年才向国民政府注册,是最晚向中国政府注册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创下了民国教育的多项第一,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上遥遥领先。比如拥有中国第一个现代化体育馆,举办了中国第一次校园运动会。毕业于圣约翰的林语堂就是位体育健将,曾经在学校创纪录地一次上台领奖四次。多年后他仍对母校的体育教育津津乐道:“倘若说圣约翰大学给我什么好处,那就是给了我健康的肺。我若上公立大学是不会得到的,我学打网球,参加足球校队,是学校划船队的队长。”圣约翰除了培养像林语堂这样出色的高材生,还有张爱玲、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荣毅仁、刘鸿生、贝聿铭、施肇基等一大批影响时代的学生。
此外,燕京大学的社会系和新闻系,齐鲁大学的农科和医科,圣约翰大学的外语和医学,岭南大学的教育、商科及社会科学,之江大学的建筑、土木工程,以及沪江大学的化学……都蜚声中外,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人都是喜欢怀旧的,但并不是我对所处的时代的教育成就忽视不理,而是60年前一直沿用的苏联式教育模式,是计划经济下的失败产品,为此,我坚决反对你的父亲继续在国内进行那种填鸭式的学习,而毅然让他出国留学。不是我们不爱自己的国家,而是这个国家的教育,无论理念还是制度,都太落后太封闭了。
客观上讲,不能说60年前的中国教育一点也没有对外开放,只是当时的开放尺度太小,民营的仅限于三本职业技术学院,外资的仅限于参股,到后来直接取消暂停。我创办的民办学校,在那样的环境下夹缝生存,遭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试想,一个外来工子弟因为户籍问题而在当地读不上高中,城里的孩子霸占教育资源、乡下的孩子艰难求学,更甚的,是教育部门将应试不到录取线的学生名单全部封存起来,那个小铁箱终结了成千上万的人一生的读书权利。为此,当年年少气盛的我拍案而起,忍不住和教育局的人吵了起来,这些让你难以置信吧?
或者,你会觉得那个时代的教育情况实在滑稽可笑,其实我也常常在想:是啊,为什么120年前这样的蠢事会发生在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呢?
然而,在建国1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教育已经雄视世界,一往无前。这,除了我们自己奋斗外,教育的对外开放,大规模无限制地引进外国资金、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也功不可没——毕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呵!60年前,世界500强进驻了中国;60年后,世界排名500强的学校也都进驻了中国。现在,已不需要出国留学,在家门口你就可以上国外的学校,一样的教育一样的环境。而这一切,实际上,在120年(1949年)前的中国已经做到了,我们不过继承了前人事业,并将其发扬光大而已。历史仿佛就在跟我们开玩笑,赶走的都请了回来,我们在不断牺牲中醒悟,重走教育先辈的改革之路。
邻居的小孩子在跟我谈他的学习情况时说,他们现在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没有固定要你学习的,只要是你感兴趣的都可以学;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教育的模式,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网络上,可以选老师;可以自由选学校,哪个学校的教育规划、特色课程适合自己的,都可以学;还可以选择接受教育的时间,不需要一定是周一到周五,或者一定是白天,只要你想学,任何时候都可以。无论什么年龄、地区、肤色的人,都享受同等的学习待遇。学习对于他们,不是像父辈爷辈一样的沉重,学习是一种乐趣。
而这些,都是我为之奋斗终生的教育目的,为之身体力行的梦想。今天,都实现了,我不得不感叹:我真羡慕你,孩子,你生活在一个正值美好的时代!而回首这一生走过的教育道路,我无怨无悔。
很高兴你在来信中告诉我你想从事教育行业,立志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更加贴近人民需要,这样的喜悦,难以言表。我觉得教育事业一直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我很庆幸,在60年前坚持了自己的教育理想,用心载好这棵“树”。我在想,当60年后你在跟你的孙子们讲述你的教育故事时,会否也如我今天这般,对以前的充满感慨,对今朝的欣慰不已呢?
祝福你们新年快乐!

你的祖父,信力建
    2070年1月1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教育会 职业技术学院 世界500强 圣约翰大学 1949年 境况 教育会

沙发
海阔 发表于 2010-1-3 00:53: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中国的教育:无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