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莫里斯
1673 4

银行改革不可过多冀望外力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八城政基

本科生

6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609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799 点
帖子
148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21
最后登录
2012-10-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7年前,当在经济危机的厄运中苦苦挣扎的日本意识到自己居然是世界头号的债权国时,日本学者开始著书立说,阐述“深陷美元圈套的日本经济”是如何遭遇“金融战败”的。事实上,日本多年来一直啜饮着通货紧缩和坏账勾兑出的致命的鸡尾酒却浑然不觉。在耗费了近10年时间之后,日本政府斥资1万亿美元才最终解决了直接导致日本经济10年停滞不前的坏账问题。回忆起日本银行改革所走过的曲折的路程,曾在2005年被《时代》杂志选入“25位年度新商界领袖”,目前是建行的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之一,多次参与危机拯救的77岁的日本老人八城政基,语重心长地告诫一衣带水的中国邻邦,战略投资者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不要过分依靠外力。

  处理坏账一定要强硬优柔寡断导致日本经济十年停滞不前

  《中国经营报》:日本银行改革之路似乎走得很艰难,但你所带领的新生银行的确已经重获新生。以你在日本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验看,你对中国现阶段的银行改革有何建议?
  八城政基:日本银行改革过程中有几个重大的教训是值得中国银行汲取的。首先,出现问题应该尽快解决。日本经济10年停滞不前的原因,就在于日本的银行业没有能够成功解决他们的坏账问题。银行的管理者们不愿意从高风险客户手中收回短期贷款,对借款者施加压力,以促使他们通过重组来改善经营状况。1995年我和里德(花旗银行总裁)一起去见日本的监管机构的时候,他们让我给些建议。我知道日本银行的坏账问题非常严重,应该尽快解决。监管者却告诉我们,他们不想动手术,他们认为喝中药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事实是,有时候中药的疗效太慢,药还没发挥作用,病人已经死了。

  日本银行业花了十年的时间,斥资一万亿美元终于解决了它的坏账问题,但储户却不得不为此承担零利率。这一问题能够最终得以解决,离不开日本监管机构的强硬态度,他们迫使银行提取更多的坏账准备,同时清理不良贷款。他们不再允许政治势力介入银行业务。
  中国政府做了日本政府该做未做的事,但绝不能再三输血,4%是警戒线

  《中国经营报》:与日本相比,中国的进步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八城政基:1993年到1995年,日本银行发现大量的坏账正在产生,但他们相信经济很快就会好转,坏账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于是日本银行就在这种无所事事地等待中度过了随后的五年(1995~2000年),眼睁睁地看着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很多银行不得不把利润全都用来补窟窿。中国政府做了一件日本政府没有做的事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这些银行的坏账剥离,然后注资。就像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得到了225亿美元的注资,作为银行的资本金。但这种办法只能用一次,决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政府的钱是谁的?是老百姓的,是纳税人的。所以董事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看好这些钱,确保坏账不会继续增加。董事会的成员应该跟管理层密切合作,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当然,在他们认为管理层的做法有问题的时候,董事会应该提出异议。董事会的委员会应该保持独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设立独立董事。据我所知,绝大多数日本公司都没有所谓的独立董事,而建行有四个。如果没有经过注资和剥离的话,建行的不良贷款可能还会比较高,但现在就像招股书里所介绍的那样,大约在3.9%左右,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比率。国际先进银行的比例一般在1.5%,所以建行的这个比例还有下降的空间。现在中国经济在继续增长,贷款总量也会相应增加,但无论如何一定不能超过4%,否则就要特别警惕,4%应该是一条警戒线。

  战略投资者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不要过分依靠外力

  《中国经营报》:日本银行改革过程中,很多人希望借助外力来推动改革,这和中国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出发点是很相似的。你怎么看战略投资者的作用,他们能否把自己的核心经验教给我们?

  八城政基:我认为引入战略投资者还是很必要的。中国的银行和日本的银行的经营模式非常相似,从个人手中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给公司客户。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经营模式,但国际上那些先进银行的经营已经非常多样化了。他们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间业务,包括很多金融服务。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使得他们能够给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战略投资者的经验可能是中国的银行目前最需要的,如果真能用好的话,这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而且因为战略投资者会派很多人一起工作,中国的银行家们在和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毕竟中国的银行现在最缺少的不是钱,而是经验。

  不要过分指望来自外部的力量,应该注意提升内部的管理。日本的银行原来就很热衷于引进“外压”,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中国的银行现在缺的只是经验。我注意到建行的管理层对三个问题比较关注:一是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二是如何用较低的成本来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IT管理系统,但因为建行比较大,这个实施起来,需要一段时间;三是不良贷款问题。而美国银行在以上三个方面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它们可以向建行派驻人员,也可以让建行的人到它们美国的一些分支机构进行学习和交流。( 温秀/中国经营报)
p.s近日传闻三菱---日联要入股中行,可有些国人又拿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在网上一顿臭骂,骂日本得我就不说了,居然还说中行卖国,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成熟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建设银行 战略投资者 中国经营报 日本银行 战略投资 银行 改革 冀望 外力

沙发
laudon 发表于 2006-2-3 16: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引进管理可以,但不一定要外资入股,这不是“爱国情怀问题”。中国的资本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资金,特别是潜在的、还有投入股市的资金。

使用道具

藤椅
莫里斯 发表于 2006-2-3 16: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laudon在2006-2-3 16:23:00的发言:

引进管理可以,但不一定要外资入股,这不是“爱国情怀问题”。中国的资本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资金,特别是潜在的、还有投入股市的资金。

最好还是要引进外资入股,这样可以尽量降低代理成本,任何人打理自家的买卖总是要上心一点的,而且最好引进多个境外投资机构,让他们互相竞争,我们渔翁得利.

使用道具

板凳
laudon 发表于 2006-2-4 09: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说得也有道理理。但仍想与楼主探讨:有资料表明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时,1.96港元的市净率定价已超过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入股建行时按净资产1.15倍出资的价格。之后,建行股价还一再升高,1月18日建行股价一度冲破3港元,短短3个月涨幅达26.6%,市净率还超过汇丰银行和美国银行。 如果中国的社保基金投入其中5000亿(人民币),社保基金将增值不少。而在2005年,中国社保基金仅只获得傻瓜利率3%。另外我国还有14万亿人民币储蓄,仅在2005年就净增2万多亿元,内需拉不动,其中也有投资渠道过窄的问题。(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如何投入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社保基金投入是否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

使用道具

报纸
莫里斯 发表于 2006-2-4 12: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我觉得相互持股,互派人员最好,如八城政基所言,中国的确不缺钱,缺的是经验.如果外资入股,最好以换股的方式进行,而且我们银行的中层必须要到外资进行培训,参与经营(我觉得每个人至少要5年).外资也必须派人过来,指导我们.现在让外资赚些又有什么,而且毕竟人家不是来扶贫的.另外,股市瞬息万变,提高我们的资产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