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1112 2

2010年货币政策的三个看点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2 个
通用积分
245.41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一是货币政策基调将依然宽松;二是多重政策目标将使货币政策面临严峻考验;三是通胀压力将迫使货币政策转向。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一样,货币政策将在踩油门与踩刹车之间左右为难。  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7%,中国经济出现V型复苏的巨大动力,主要来自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7.7%,超出年初预定指标1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2.4%,增速比2008年加快23.3个百分点,是15年来最高水平。如此强力的货币投放,支撑了经济增长显著超过“保八”目标。
  那么,2010年货币政策将如何演绎?在笔者看来,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一是货币政策基调依然宽松。从现在开始,如果经济刺激力度不减,那么今年一二季度就会看到经济过热的苗头。如果等到经济过热发生以后再猛踩刹车,下半年经济减速的幅度将超过当前预期,中国经济将又一次V型探底。
  其实,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一个副作用早就显现了出来,那就是资产泡沫。不过,宏观调控部门应对资产泡沫的策略,不是少服“部分宽松货币政策”的这剂猛药,而是再开其他药方或吃更多的药。例如,在房地产市场上,去年年末开始启动包括提高抵押贷款的首付比例、严控第二套放贷、清理开发商囤积的土地等抑制泡沫的相关措施。
  在短期内,上述措施可以起到抑制泡沫的作用,但如果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不变,泡沫最终还是会被吹大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京沪商品房交易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64%和55%。
  预计2010年的货币政策还是足够宽松的。因为,去年商业银行发放了10.52万亿元本外币贷款,同比多发放5.54万亿元,导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过度充裕。据此估计,其中有2万亿元左右没有及时、合理地使用。如果今年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新增7.5万亿元,表面上看似乎同比只增长了18.75%,但实际上却增长了25%。
  二是货币政策将面临严峻考验。从目前看,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正在回到1995年以前。正如近期央行所言,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多目标的,目前实际采用的“四大目标综合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做法是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多多益善,有些工具即使现在不用,也应该保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但笔者认为,货币政策多目标之间必然会出现不相容的情况。1995年以前,追求多目标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货币政策的“顾此失彼”。当时的央行(银监会尚未从央行分离)几乎未完成过使命,也饱受批评与指责。现在,即便是有一只满满的工具箱,2010年央行货币政策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央行在2010年将面临双重考验。首先,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下滑(失业增长)之间,央行面临考验(菲利普斯曲线)。其次,在人民币升值与独立的货币政策之间,央行也还没有做出选择(“不可能的三合一”)。
  三是通胀将迫使货币政策转向。如果宽松货币政策不因资产价格泡沫而改变,那么就只会因通货膨胀而改变了。从2009年底的数字来看,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同比下降了0.7%,但环比上涨的速度已不容小觑。CPI在去年11月份才由负转正,当月同比仅增长0.6%,该指数在12月份已同比上升1.9%。由此,显示了真实的通胀正在靠近,而不仅仅是预期。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维持社会和谐和稳定为首要目标,这一点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在2009年,危害稳定的因素仅有低增长导致的高失业。因此,虽然深受危机打击,但经济决策则相对简单:只要踩油门就可以了,不必顾及踩刹车。进入2010年之后,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的同时,通货膨胀又日益临近,导致宏观经济决策在踩油门与踩刹车之间左右为难。
  通胀比失业更加有害于稳定。失业只会导致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恶化,而且这个不和谐因素还可以通过送温暖等多种行动和政策暂时缓解。但是,通胀却可能导致全民不满,而且,即使是暂时的补偿,政府也力所不及。因此,通胀破坏和谐的能力远非失业可比。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宏观经济政策对通胀的反应一定比对失业更加灵敏。所以,当通胀真正来临的时候,经济政策从“保增长”过渡到“防通胀”的速度可能比当前的预期要快。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庆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0年01月29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货币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 货币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lshi018 + 20 + 1 值得探讨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mrdf 发表于 2010-2-4 13:51: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学习!

使用道具

藤椅
hanzhaoxing11 发表于 2010-2-4 19:48: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就目前观察货币政策,政府已经逐渐收紧信贷,由于通胀被低估,可能以后还会有几剂猛药……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