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老问题,大意不外乎书生误国之类。
探讨一下,为何会存在无法指导事实的理论。
理论源于实践,最初大约发源于原始人类面对狂野自然获取猎物,躲避灾害所得,并将之口口相授于后人。人类也开始不断思索自然中可怕且神秘力量之源,遂出现巫术、图腾等超自然学说。随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人类积累了一定知识后,渐怀疑原始理论正确性,哲学思想开始体现,思维转向追踪探索世界的本质与永恒真谛。这一刻,从事理论研究及发展的学者仍躬耕于田厝。
哲学由亚里士多德起开始形成明确学科分支,数学、自然学等学科确立。而后专职于自然学、数学等学而上的研究者们开始沉浸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草纸上的无限推理中,因方法与学科相契合,遂光大。
至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始,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一门,渐成气候。但此学说,建立在对一国一地过往经济数据、风俗、地理等了解基础之上,进而通过或国际间比较分析,或想当然之理论,描述解释。若依此对当权者提出建议,难免有对各项措施侃侃而谈,却未来仍充满不确定之风险。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之苗头于此得以显现,而后之发展皆将此发扬而已。
后之诸多学者,经济学类,或依数据,或依模型,或凭空揣测,对现实社会之将来演算规划。然,完全竞争模型之弊端,仅限于大家争论,却无法运用。后之继承者,努力完善并使其贴近现实,但时至今日,恐仍难确定何者所言为定论,而更多概率研究、统计方法之应用,尽未来之不确定性容纳于数理模型的所谓确定科学之中,结果却曰为,在几多概率上可以接受。不知以历史之大趋势计算得出现实小政策实施效果之概率值究竟有多少用处,是否意味着现实重复百余次,才会对政策有较大胜算?
至此,无实践意义的理论存在之端倪已现。盖因为今之学者稳坐于学堂,念圣贤书,想当然之事所致。人之智力极限,必有不达,模型理论再过完善,仍难免缺失重要假设,无法规避不确定之风险,而不能了解上帝下一部署。
人生悲哀于此,却也努力于此,但若仍不游走万国,遍尝百般经济社会滋味,体会民间切实感受,恐将来仍产生无数无异于废纸之理论。
末了,补充一问。究竟有多少现实因素可以假设,而如何确定所假设之因素具绝对重要性?不能假设之部分仍存,难道仅以概率打发?此对经济学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