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eabai
4356 2

[财经时事] 新周刊2004社会热点新闻年终盘点 [推广有奖]

  • 0关注
  • 8粉丝

贵宾

南波

院士

7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6
论坛币
97234 个
通用积分
63.9947
学术水平
22 点
热心指数
35 点
信用等级
20 点
经验
23743 点
帖子
2199
精华
3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27
最后登录
2023-6-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新周刊2004社会热点新闻年终盘点

  ●新周刊 20041221

  历史并不总是由大事件构成,那些充满细节的小事件同样是2004的内容。小事非小。

  1月

  赵本山二人转抗议事件

  1月4日,首届CCTV喜剧小品大赛颁奖晚会《今夜小品灿烂》的直播现场,赵本山的学生演出小品时,因"格调不高"被节目组紧急叫停,节目没演完两人就被"赶"下台。随后,老师赵本山走上台,当着亿万观众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认为无论如何应该让自己的徒弟演完,因为此举也被现场直播,从而引发巨大争议:人民究竟需不需要二人转的荤段子以及央视有没有权力中途叫停演员的演出?

  中国足协封杀《足球》

  1月7日,广州《足球》报头版刊登题为《"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报道引起巨大争议。1月9日晚,中国足协发表声明,要求《足球》报道歉,并决定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的所有赛事和活动的采访资格。但《足球》报随即通过网络发表其总编辑四点声明,要求中国足协撤回"决定",在《足球》报上刊登道歉声明。这一事件成为了2004年中国足球多灾多难的一个先兆。

  2月

  演员吴若甫遭绑架

  2月3日凌晨2点多,著名演员吴若甫与几位朋友刚刚谈完事从朝阳区某酒吧出来后,被几名自称警察的陌生男子绑架。劫匪王立华等绑架吴若甫只是因为看到他停放在酒吧门口的豪华私车,事后绑匪向家属索要赎金200万元,这一轰动性事件及5月30日凤凰卫视前副主席周一男灭门惨案引发国人关于仇富心态以及富人安全问题的讨论。该案三名主犯后被判处死刑。

  崔永元炮轰《手机》

  2月3日,北京某周刊刊登崔永元关于电影《手机》的长篇访谈,《手机》中葛优扮演的"有一说一"节目主持人严守一一角被观众认为是在影射崔永元,对此,崔永元认为《手机》应该被归入"三级片"。他说:"如果这个影片是在影射我们新闻节目主持人、谈话节目主持人,那就是莫须有地泼了一桶很脏的粪水。"不论是冯小刚"做人不厚道"还是崔永元压根不懂幽默,这一事件都给看热闹的观众带来了另外的娱乐素材。

  3月

  变性人参加"环姐大赛"

  四川仪陇变性人陈莉莉报名参加"环姐"四川赛区选拔赛,但最终被"环姐"纽约总部以不是"自然的女性"为由取消参赛资格。作为鼓励,四川赛区组委会安排了陈莉莉在3月7日四川赛区初赛现场进行才艺表演。选择自己性取向的变性人在中国还存在争议,能否参加选美争议则更大。

  性文化博物馆开张

  3月8日"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在世界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建成开放。据称,该馆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具规模的民俗性文化博物馆,而丹霞山拥有世界上极其独特的天然性文化条件,如外形、颜色、比例等均酷似男性生殖器的天然阳元石和女性生殖器的天然阴元洞。随后不久,指导该馆建设的著名性学家刘达临历经磨难的"中国性文化博物馆"4月19日在江苏同里开张。性文化博物馆以及相关展览成为今年颇引人注目的系列事件。

  大学生陷入传销泥淖

  3月9日,武汉两所大学3名在校生向《楚天都市报》反映:湖北省至少有400名在校大学生在重庆参与传销,无法自拔。在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和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副书记邓道坤等领导的关注、协调下,数百名湖北大学生3月22日全部获解救回鄂。大学生陷入传销无法自拔的现象由此引起各方面注意。

  李雪健去世传闻

  3月15日前后,著名演员李雪健患鼻咽癌救治无效已于3月13日去世的消息在各大媒体曝光,但随即被发现这是一条由一位名叫陈宽的自由撰稿人编写的假新闻。由此关于娱乐假新闻的讨论,李雪健说:"假新闻就像一把把尖刀在杀人,而且杀人还不见血。此风不刹,天理难容。"此事及下半年发生的傅彪病危事件、冯小刚怒斥记者事件昭示着中国娱乐新闻八卦化正在愈演愈烈。

  国内KTV遭索赔

  3月24日,北京享有盛名的KTV专营公司麦乐迪与唱片公司的法律代理举行了和解协议签约仪式,麦乐迪交36万元第一笔赔偿金。3月1日,包括华纳、环球、索尼、中唱等在内的50家中外唱片公司向国内1.2万家卡拉OK场所开出了一张"版权罚款单"。据唱片公司一方介绍一万多张罚单中,三分之一得到正面回应,此举被视为"中国权利人保护自己权益的一大进步"。

  4月

  昆明女体盛

  4月2日,昆明和风村怀石料理餐厅出现"美女人体盛宴",在沐浴干净的美女身体上放置各式漂亮的寿司、鱼生等日式料理,供食客享用,消费标准每位1000元。随即在4月5日,被昆明卫生部门以"作为食品工作人员的女大学生不能出示健康证,工作时未按要求穿戴"为由叫停。

  超大免费邮箱再现

  4月,Google宣布准备推出容量为1G的超大免费邮箱,这一举动产生了巨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雅虎也推出了1G免费邮箱。国内互联网企业更不甘示弱,新浪将免费邮箱扩容到1G,网易则将免费邮箱扩容到1.5G,其余一些网站也各自推出大容量免费邮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互联网用户再次拥有免费超大邮箱的服务。

  5月

  8分钟约会风靡中国

  5月28日晚上,在北京一个咖啡馆里,一家叫浓情巧克力的俱乐部组织了16位单身男女参加活动,活动的方式是:彼此约会8分钟,8分钟一到就交换新的约会对象--这已经是浓情巧克力组织的第30次8分钟约会活动了,而8分钟约会这种快餐交友的形式由此在一些大城市弥漫开来,并且成为今年最新奇的"娱乐经济"模式之一。

  广电总局再发禁令

  继4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四道禁令后,广电总局5月又推出《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十条具体方案。如涉案剧必须在每晚23:00以后播放。主持人不要迎合低级趣味、模仿港台腔,电视节目不能展现吸毒、赌博、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所引起的感官刺激和生理快感等。11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又一次发出通知,要求停播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电视节目,各地方言剧同时遭遇尴尬。

  6月

  双模手机面世

  6月7日,为配合中国联 通不久即将推出的"世界风"业务,三星电子正式发布了中国第一款三星SCH-W109双模手机。在此一周前,三星刚在美国推出了全球首款双模手机--三星a790,W109其实是a790的中国升级版。双模手机成为中国联 通继CDMA之后又一个狙击中国移 动的武器,2004年也被一些媒体称为"双模手机年"。

  张惠妹演唱会遭抵制

  6月12日,台湾歌手张惠妹按计划应该在杭州为康师傅冰红茶作宣传而举行演唱会。但遭到一群怀疑她支持"台独"的大学生进行的公开抵制,致使张惠妹登台献艺受阻。此事引发台湾艺人蓝绿之争,成为一桩台湾绿营紧抓不放的一起"政治事件"。随着政府有关部门出面澄清,张惠妹其后的演艺事业并未受到影响,其后又在北京等地举行了自己的演唱会。

  英语四级考试泄题

  6月19日凌晨,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前7个小时,有人在网站公布作文考题,发生泄题事件。这一事件引发关于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否应该改革的讨论。今年以来还曾发现以下几起全国性考试泄题案:1月考研英语试题从复旦BBS漏出、4月河北高自考被怀疑泄题、6月株洲高中会考泄题。

  济宁副市长下跪事件

  6月中旬,一篇"济宁市副市长下跪丑态"的帖子被发到了互联网上,并且附上了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李信下跪的照片。由于内容敏感,文章一上网便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国内多个网站转发,很快成了网民关注的焦点。7月22日,《南方周末》题为《济宁副市长缘何向市民下跪?》的报道则令这一事件公开化,引发全国性关注。

  7月

  清华学子贵州山难

  7月3日,由北大、清华两所大学的三名学生王荣超、张伟华、黄德组成的登山队计划攀登贵州省六枝县的老王山,不幸的是他们在登山时发生事故,来自清华大学的黄德坠崖身亡,其余受困者则安全获救。因此次登山活动是由某电视台和六盘水当地政府联手策划的商业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六枝特区老王山月亮洞的商业价值,再次引发大学生登山热是否应该的讨论。

  北京暴雨堵塞交通

  7月10日,北京突降特大暴雨,因瞬时雨量超过城市道路排水能力以及气象部门预警不及时,造成部分主干道积水,进而堵塞交通,二环、三环几乎全线瘫痪,积水中艰难行进的车辆恍若孤岛船只,令人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作为首都的北京。这一突发事件也给一直处在争议中的北京城市规划及道路交通问题火上浇油,进一步引发巨大争议,同时城市预警制度以及应急安全措施也成为公众讨论的对象。

  光棍的担忧

  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形势不容乐观。随后不少媒体称,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引发国人对于"光棍"以及国运民生的讨论。

  二季度GDP数据修正

  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对2003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全国GDP数据进行了修正,引起社会极大关注。7月24日,该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向公众道歉,承认自己在与记者的闲谈中透露出不准确的数字,工作失责。这一修正并不是我国第一次GDP修正,但却是我国第一次季度GDP数据的修正。一些评论认为,这一事件引起巨大关注对我国统计工作透明度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赵燕美国被殴

  7月21日,天津女商人赵燕在美国考察期间,被美海关人员非法殴打。此事引起中美两国政府密切关注,中国外长李肇星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通电话要求严惩凶手,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也因此道歉。但引起最大争议的是国内关于赵燕是否公款出游的传闻,虽后经查证,赵燕并非公款出游,但这一传言激起的民间舆论却再一次表现出中国人对于腐败的深恶痛绝以及严重的"仇富"心态。

  银川出租车集体停运

  7月30日,宁夏银川因出租汽车经营者和营运者对市政府制定的两份新的出租车管理文件不满,出现了出租车司机集体停运上访,期间发生暴力行为,对正在运营的出租车和中巴车采取了打砸行动,共导致40多辆车被砸。8月1日晚,银川市市长刘学军发表电视讲话平息市民情绪,表示:"因部分出租汽车经营者和营运人员上访,给广大市民带来不便,对此我深表歉意!"随后市政府暂停两份文件,8月3日,银川交通开始回复正常。

  8月

  广东高校禁止校外租房

  8月初,为配合《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下文要求学校选派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与学生同住,教育学生限期搬回校内住宿,禁止在校外租住公寓。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对于校外租房屡教不改者将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罚。事实上,高校教师和学生大部分并不赞同此项规定,部分高校管理者一面宣布要严格按照教育厅规定处理的同时,又抱怨执行起来困难多多。时至今日,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并未因此而得到遏制。

  香港立法会候选人嫖妓遭拘

  8月13日,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候选人何伟途在东莞公安扫除黄赌毒大队和虎门分局治安队联合检查旅店时遭查获,并被公安以《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第8条规定,被判处入收容教育所半年,服刑期由8月13日至2005年2月1日,何因此丧失立法会议员候选人资格。香港有关机构认为这一事件有政治阴谋陷害嫌疑,但东莞警方随即提出证据否定这一传言。

  中国施行"绿卡"制度

  8月15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联合签署第74号令,正式发布施行《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中国正式推行"绿卡"制度。这被认为是中国政府适应全球化的形势,规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但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有关官员表示:中国不是移民国家,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改革开放,吸引高层次人才、资金和先进技术所制定的。并且绿卡申请主要集中在京沪穗等大城市,申请人数也有一定限制。

  北航广西高考招生丑闻

  8月中旬,《焦点访谈》爆出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广西考生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庞宏冰等索要十万元巨款以换取录取通知书一事。北航校长李未随即接受采访向社会道歉:"我首先要向受害的学生家长深深地表示歉意。同时,我对现在在北航学习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我们全体教职员工,也表示深深的歉意。"随后陆续发生的兰州理工大学等招生舞弊案证明,这些事实只是中国高考招生制度黑幕的冰山一角。"高考"一度号称中国最为公正的考试,但至此,它的公正公平性受到严重打击。

  9月

  遗产税新方案

  9月17日,从2000年开始就参与设计遗产税方案的湖南省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处副处长王明高向广州《赢周刊》透露了他们设计的遗产税最新实施方案引发争议。事实上,遗产税的开征将对"缩小贫富差距"产生巨大影响,但遗产税一旦开征将面临公平对待富裕阶层的问题,同时也面临严重的偷逃税款的危机,所以遗产税的开征前提条件是制度的完善,近年来专家们对于是否开征遗产税的争论,实际上是对于开征时机是否已经成熟的争论。

  10月

  北大关门拒客

  10月4日,面对"十·一"期间汹涌如潮的观光客,北京大学作出"暂时拒绝部分没有本校师生引领的游客进校参观"的决定;11月23日,对于进校进行艾滋病宣传并且准备当场派发1000个安全套的海淀区卫生局,北大团委表示婉拒。作为历史遗迹和公共场所,作为主要是18岁以上成年人的校区。前者对外来者不公,后者对自己人不义。我们既有权利游览"一塌糊涂",更有权利获得安全发生性行为的一切配套措施和相关知识。

  同性恋大征集

  10月10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研究所为做研究,特向社会征集男同性恋者。第一天就有15名男同性恋者主动露面,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机会远远高于女性同性恋者,在通过性行为传播HIV中,其几率要比异性和女性性行为高。据推算,广州地区的成年男性中,有2%-4%是同性恋者,是一个绝对数字庞大的人群,由于这一阶层的消费潜力,近年来同性恋在欧美越来越被塑造为时尚符号和标志。中国社会也对同性恋者持有更加宽容的态度。

  女播音员猝死副市长床上

  10月15日,山东邹城市电视台女播音员马啸猝死该市刘波副市长家中的床上。11月末《新周报》的相关报道令这一事件的影响从邹城市的局部传言扩大开来。事发后,尽管邹城市政府随即作出决定撤销刘波党内外职务,但关于这一离奇案件的真实情况迄今仍旧不为人知……

  加息引出按揭烦恼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决定加息,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至2.25%,同时将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至5.58%,这是连续9年以来央行第一次加息,令许多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措手不及。虽然表明中国政府决心进一步加大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为一些过热行业降温,但对于购车购房者以及进行借贷者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为此将付出更多的利息,而此前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哈尔滨胎盘事件

  10月底,哈尔滨市一家饭店将过去民间传说为具有"神奇大补功效"的胎盘引上餐桌。报载"胆大者吃清炖,胆小者吃饺子"。实际上十全大补理论发挥到极致就是吃人,古时有"人血馒头",近时有哈尔滨人吃胎盘,这当然不是哈尔滨人的专美。尽管专家跳出来说胎盘当中含有的无非是蛋白质和激素,而且营养会在加热时破坏大半。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在缺乏宗教感和人权意识的中国,民间的祛魅与现代性的建设仍旧任重而道远。

  中国式谈判专家

  10月份,应各地公安部门的"迫切要求",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举办全国首届"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高级研修班",他们的目标是为每个省培养6-8名谈判专家。主持研修班的高锋教授总结所谓"中国式谈判"的核心理念是:反对以暴制暴,坚持生命至上;近距离谈判,用心谈判。在社会矛盾急剧,劫案频发的现代社会,用谈判换取人质的安全当是降低社会损伤的良好方式。也是各地公安部门所要面临的种种新课题之一。

  11月

  美女不爱国家爱金钱

  11月6日,"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决赛当晚,获最具网络人气大奖的陕西选手姚佳雯在回答蔡谰评委"要国家还是要钱"的问题时,选择了"钱",引起在场嘉宾的一致掌声,但引发观众一片哗然,有陕西观众更是认为姚丢了三秦父老的脸。迫于压力,其母亲事后解释说,自己女儿在台上一紧张把"国家"错听成了"婆家"。时至今日,在传统精忠报国教育和现代爱党爱国宣传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还是不能接受个人幸福大于国家民族的"后现代"观念。

  三学者发难科技部

  11月18日,著名海外学者饶毅、中国科技部顾问鲁白、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三人联名在英国《自然》杂志《中国之声Ⅱ:与时俱进》特辑上发表了《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中长期规划将留下优秀遗产、还是错失良机》的文章。该文堪称近年来批评中国科技体制漏洞最为尖锐的文章。他们措辞严厉地点名批评科技部的官僚机制严重阻挠中国的科技进步,直接提出要科技部应该交出经费大权,引来各界人士一片叫好之声。

  12月

  中国男同性恋人数公布

  据12月1日新华社的相关报道,中国卫生部门有关调查表明,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向世界公布有关男性同性恋人数及艾滋病感染的数据。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35%。

  北京六大景点涨价风波

  11月30日,北京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在北京市发改委主持下召开,此次申请"票改"的名胜古迹包括: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公园、天坛公园、十三陵长陵和十三陵定陵。听证会上的专家普遍认为涨价合理,如故宫博物院淡季每张40元调整为80元,旺季每张60元调整为100元。进入12月,听证会的内容被曝光后,引发北京市民极为强烈的反对之声。有专家认为,故宫等景点不缺修缮经费,票改为筹款修缮的说法不可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热点新闻 社会热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年期存款利率 世界艾滋病日 社会 热点

李志刚: leabai@126.com
沙发
coffee 发表于 2004-12-30 19: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帖
为人大经济人摇旗呐喊

使用道具

藤椅
Rita_qu 发表于 2004-12-30 22: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NATURE CHINA VOICES 增刊

建立中国的科研机构——文化的反思 蒲慕明 Mu-ming Pooh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在西方世界得到蓬勃发展。是外国炮舰威慑下的失败和耻辱,促使了晚清时期进步的改革家和教育家把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引进中国。年轻的学生被送到国外进修,大量的外国书籍被翻译成中文,西式的教育也被传入中国。   西方意义的科学研究直至二十世纪初期才在中国真正开始。1928年中央研究院和其所属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科学研究机构的诞生,但其发展却遭到断断续续的战争和政治动乱的严重阻碍。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学者高呼为现代中国救世主的“德先生”和“赛先生”,鲜有机会在中国的土壤上成长。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科学研究传统,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纯科学追求,在大多数的研究机构中难以培育起来。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对基础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以及整个社会对科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都表明了在中国建立和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机制的大好时机终于来临。然而基于过去二十年在中国参与建立一些科研机构的经历,我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研究机构在国际上取得卓越地位的障碍也许不是来自经济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以下根据我的经历将做几方面的阐述。 权威与创新   墨守陈规和等级森严的儒家传统,给现代中国社会遗留了长远的阴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权威统治和遵奉心态造成的氛围,无助于形成一个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而个人创造力是科学探索的关键。听从老师的话和接受经典论著的教条是儒家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模式究竟是帮助了还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可以争论的。尊奉权威和现存的条框是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障碍。   现在,中国的科学教育在各层次都已是十分彻底和严谨。但要培育下一代的科学家,更应该强调的观念是,激励学生追求知识的热忱重于传授知识本身,学生对教科书和教师的话也可以质疑;并能养成在讲堂内外提问的习惯。对现有的证据、假设、概念提出的挑战,无论是多么幼稚和薄弱,都应该受到鼓励和严肃的对待。   尊奉权威和保持一致的精神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风格。与西方发展相比,中国的研究项目经常被誉为“填补了中国科学的空白”。如果研究方式总是沿着现有的思路和与西方相似的模式,将导致不利的竞争地位。中国的同事经常抱怨他们的工作结果得不到认可,而在西方国家做相同的工作,却可在高质量的刊物上发表。事实上,突出工作的独特性,同时提高写作和表达技巧将会显著提高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在上海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我们定期举办科学写作课程,用论文初稿为例来解说如何改进科学论文的写作,如何使用准确、精炼、有效的科技英语。   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长远来说,对科学前沿重要问题有攻关的信心和胆识,才是通向科学重大发现并得到国际认可的关键。我们可以回忆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国际上对中国生化学家首先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的赞赏。我们相信有意义的发现,一定会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孔子说要尊重权威。但是科学世界告诉你∶只要有理由就可做出批评和接受批评。

鼓励批评性的态度   在中国的学术交流中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科学家之间缺少公开的批评性的学术交流。公开、坦诚的交流将使许多学术研讨会不仅仅是友谊性的聚会,而是使人受益的学术活动。   对于学术批评的态度也反映在学术论文向国际刊物投稿的问题上。虽然审稿人的批评性意见初看起来似乎是不公正的、有敌意的,我们也应该把这些评语视为提高我们工作质量的建设性意见。当稿件被拒时,应该去反省工作中的不足,回到实验室做更深入的工作,而不是不作多少改进就寄往另一个杂志。一个实例就是近几年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在高水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大幅度提高。这是因为研究人员在文章被拒后,不断采取进一步实验,提高工作水平,使稿件终于达到高质量杂志的水平。   总之,对学术批评的正面态度将有助于建立这样一种科学文化,即科学的真实性比“顾面子”重要得多,而且负面的评语不总被认为是人身攻击。过度的礼貌和虚伪可能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维持儒家式规范是必要的,但对于一个研究单位是有害的。同事间批评性的坦诚建议对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例如,每年“全所学术研讨会”可以为培育批评交流的气氛提供一个好机会。如果组织者在会前特别强调批评性甚至反面的评论都将视为建设性的意见,坦诚交流气氛将会有所提高。 必要的紧迫感   在中国大多数研究机构中,学术交流的另一个障碍是在许多领域都缺乏一定数量的受过良好训练的研究人员群体。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成千上万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到国外去深造。其中一小部分人回国,成为现在中国科研机构的主力军之一。但高水准的科学家在许多领域仍然非常缺乏。比较一下这些回归者在回国前后的科研成就是很有意义的。对那些工作不如回国前的研究人员来说,究竟是由于缺乏研究经费还是缺乏激励性的环境?下面我们只谈后者。   在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里,总有一种“必要的紧迫感(essential tension)”,使得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所面临的科学问题。这种紧迫感可来自科学家要提升自己的渴望、周围同事和学生的挑战、同行的竞争、或者仅是 “不发表,就完蛋(publish or perish)”的压力。一个“困境中孕育创造力”的学术环境,对所有形式的创造活动,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聪慧、勤奋及良好的训练,已受到国际科学界普遍的赞赏。但是,正是那种“必要的紧迫感”才使他们能迅速地成为世界各主要研究机构中的高产出者。   中国的许多研究机构都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我们相信,当这些机构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后,“中国制造”的重大学术成就会很快出现的。因此,在中国建立研究机构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创建一个有“紧迫感”的科研环境,使其有益于现有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工作和学术发展。直至许多回归者能够取得国际标准的重大科研成就之前,大批科研人才的回流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非科学性的障碍   直接联系到创建一个有益于科研的环境,许多中国研究机构面临着两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行政结构的改革和以业绩为基础的评估体系的建立。   研究人员往往花费了大部分时间去应付单位里或上级部门行政人员“制造的”非科学事务上。对行政性的制约和繁琐的抱怨是世界上的普遍现象,但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还有额外的障碍。科学研究就像很多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在政府直接的规划下进行的。虽然少数机制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以为小规模的研究项目提供经费,为数可观的研究经费是给予那些有高度组织的、包括众多研究人员参加的、有明确规范的应用性的大型项目。   政府主要基金的使用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科研行政部门具有庞大责任和权力。科研机构的行政人员经常充当“指挥者”,控制经费资源,下达指令,而不是对科学家提供服务,以便于他们的科研工作。对行政体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包括减少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在财政审计合理的制约下简化预算和核算的程序,将是科研部门行政机构改革的重要步骤。   近期上海生命科学院的改革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几个研究所的行政办公室整合为一个院级单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工作人员总数。如果能采取措施进一步避免院行政机构与各个所科研人员之间的疏离,同时又能设法符合每个研究所的独特需求,这种改革也许会是相关领域研究所行政结构改革的很好模式。 以业绩为准的评估   一个科研机构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能否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聘任、晋升和资源分配制度。我不知道有任何中国的研究机构,只因为科研做得不好而解聘一个科研人员。以业绩为准是世界一流研究机构普遍采用的原则。在过去,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并不直接与其业绩挂钩。不管业绩如何,政府对一个科学家从大学毕业直至退休是“全程照顾”,结果是造成了研究人员缺乏压力和动力去提升科研成果。   现在很多科研机构开始试行改革,通过对研究人员的定期考评来打破“铁饭碗”。这些考评能达到的实际效果如何尚不清楚。成功地进行以业绩为准的考核体系,首先需要能对科研业绩进行客观评估,且对评审者的身份能够保密。除了各学术领域中合格的评审专家不足外,“保密”在中国的科研机构是一个非常生疏的概念。缺乏保密性会使得客观的评审非常困难。广泛地聘请国际同行评议,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普遍采用地方法,这对解决客观评估的困难会有些帮助。 长远的目标   西方国家各个科学领域都在飞快地发展,其中包括了近年来众多海外中国科学家的贡献,这对中国科研机构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那些尚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决心去和强大的西方研究机构竞争?仅靠组织和动员科学家们对某一具体规定的共同目标进行攻关,是不一定能在科学上取得成效的。   基因组计划的宏伟成就给人们一种印象,即未来科学进展的唯一途径是组织庞大的项目。但是现代生物学历史清楚表明,重大问题的突破大多来自于那些追求自己研究兴趣的小实验室。因此,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个稳定和优越的环境,让科学家可以自由地探索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问题,并提供一些机制鼓励引导他们从不同方向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探索。各个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本身通常是比较易认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则是难以掌握的。因此,从事独特的科学探索的机会仍然很多。   对科学家个人来说,沿着西方主流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方向去和他们竞争是极不利的,也很可能浪费资源。偏离主流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方向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科学家和科研行政管理者的耐心和坚持。此外,许多中国科学家所感到的学术上的孤立可能是两面的。与主流学术圈的相对孤立,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独立思考和开辟独特的科研途径。总之,科学也可能像物种进化那样,通过“绚烂的孤立(splendid isolation)”而发展。   有一个曾引起很多中国文明史学家的兴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得到发展而不是在中国,尽管在早期中国文明中已经清晰地出现了科学和技术的源头。经过几十年对中国科学和技术史的研究,李约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形式的“官僚封建制度”阻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在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怎样克服一些残余旧文化的约束,使科研机构能得到飞跃的发展。

蒲慕明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神经生物学部主任,Berkeley, CA 94720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5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