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杨明凡
850 1

[战略与规划] 如何打破职业死循环 [推广有奖]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186623 个
通用积分
7719.9817
学术水平
2591 点
热心指数
3812 点
信用等级
3521 点
经验
120854 点
帖子
32152
精华
1
在线时间
83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1
最后登录
2024-1-31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1

职场中失去自我的浮躁表现


1.对比别人的工资,发展。觉得自己不如对方,就觉得自己该换工作了,自己不比别人差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工资。


在北京,有很多会员和咨询者,在向我讲述他们的问题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比拼的心态。什么时候换工作?就是听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的时候。


可是这样下去,工作是无穷的。就像是毕淑敏的书里写:山是无穷的,峰顶也是无穷的。这山望着那山高,会让自己无心在事业上做出成绩,而是执迷于横向的选择,试图通过跳槽这种简单的形式获取到更多的收益。这样下去,整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应对问题的能力都会变弱,因为换工作的成本太低了。


2.永远思考下一家公司在哪里


在职业岗位这个问题上,很多岗位都是会过时,很多行业会低迷。


过去我在企业打工的时候经常要对市场的岗位保持敏感度,总是会思考下一家公司在哪里。而当我进入行业最顶尖的公司之后,我突然就恐慌了。下一家公司在哪里?难道还要无休止地去换工作吗?


这件事情让我发现,如果你在职业技能和深度钻研层面没有任何积累,你会永远陷入到这种不安之中。


2

如何能够打破职业安全感的死循环?


1. 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每个人十年之后都不会做眼下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十年之后都不会做眼下的事情,可我却经常听到有读者和咨询者问我,他们很害怕自己十年后和现在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在职业身份和职业技能以及物质条件上变成另一个自己了,只是我们的心态还没有,心理还会经常停留在自己什么都没有的时候。


治疗对于未来恐慌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松。


聚焦在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情上,放松。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放松就是最好的办法。就像游泳的时候只有全身心放松才能浮起来的道理是一样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是这个道理。不从未来去判断眼下的事情是否有意义,不去过分执着于自己的规则和总结的规律。就是把眼下一点一滴的事情做好,扩大学习。一点一滴,我们会无形中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新的人。


2.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一定要深入到做和做出结果的层面


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选择出来的。


这点我做公司就非常清楚了,我之前一直在对比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思维模式。后来我终于懂了, 大公司的思维模式是局部模式,大家只负责一小块,对于结果没有太大压力。小公司必须对于创造有要求,对于结果有明确的要求。因为这关系到存活与否。


事情是人做出来的,只有关注到这个事情怎么做,这件事怎么做的层面,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的放松,创造价值。


3.过程比结果重要,过程创造价值


这几天读毕淑敏的书,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生命注重改变的过程,在改变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有的时候我们总是追求一个事业的结果,总监,副总,总裁,CEO。为了没有达成目的感到非常痛苦,可是我们忽略了在成为总监的路上,我们的技能更加精进了,我们的思维想法更加成熟了,我们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4. 面对真实的自己,遇到短板要补上,而不要选择掩饰


人在职业里的大部分问题都因为你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或者即便承认也发现现阶段解决不了就逃避了。


面对真实的自己,遇到短板要补上,要努力学习,不要贬低别人,就是当韭菜,只要能够学到东西,链接到合适的人脉也是应该去的。不要选择掩饰自己的问题。


想要不掩饰自己的问题,必须要把自己的问题开诚布公的说出来。那些不说出来的人以为营造了完美的形象,但其实,那只是完美的假象,让自己更加不敢接近真相而已。


期待我们能够跳出死循环,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另一个自己 思维模式 创造价值 职业技能 十年之后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指尖的青烟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13656711733 发表于 2019-6-17 14:10: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最近在做员工离职分析,这个论点给我很不错的启迪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