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企业无法快速成长,很大原因是他们都有一种病,叫做“纠结”。
在企业中,一旦管理者犯了纠结病,会快速传染,最终变成一个纠结的企业。
企业得了纠结病,会有哪些症状呢?
>>> 有些企业规模尚小,很简单的事却无法决策,行动迟缓;
>>> 看似所有人都在忙,却实际在按部就班,缺乏发展增量;
>>> 各层管理者都缺乏敢于拍板做事的人,都在抱怨老板不授权,老板却一脸委屈;
>>> 引进一个小小的新工具都能激起千层浪,不是去想怎么用好,而是在想何必用?
>>> 现在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就是什么都不要变化!
>>> 上级怪下级没有执行力,下级怪上级变来变去,互怪!
......
各种各样的症状很多,背后的原因就是想太多,纠结了。
其实每个企业都存在矛盾,也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管理者应该迅速理顺思路,传递目标,上下共识,切忌纠结,一旦确定方向,做起来总比站在原地思考要好,当然过程中要注意及时纠偏。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慈禧太后坐汽车的,听说慈禧第一次看见汽车后,给出一个神评价:“跑这么快要吃很多草吧?”
后来经过解释,慈禧接受了汽车可以不用吃草后,更严重的问题发生了。慈禧发现车夫居然坐在她的前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于是要求其跪在面前开车,车夫只能蹲下来用双手来控制油门和刹车,有一天出行因为看不到前方的情况而差点引发车祸。
慈溪发现无法让车夫跪下开车,破坏规矩的事情最大,于是又重新用大轿子出行,把车放在花园里荒废着。
有朋友说,这个故事是挺好笑的,但慈禧不纠结啊,你看她决策多快,让人跪下开车,不行就不用车。
其实这也是纠结,而且是很严重的一种纠结病,也是老胡对于成长型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企业,所非常担心的一点,这种纠结就是“走回头路”!
知道新的事物好,但放不下自己固有的东西,甚至要捍卫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总是学会用一句话来当借口:“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这句话是没错的,但总是用错地方,成为了不去谋求改变的借口!
因此,很多企业一成不变,各职能部门看似各行其是,甚至有没有公司目标,他们都是看起来干得好好的。
管理者知道有问题,但好像又没有问题,企业还在盈利,客户关系也还良好,员工也还稳定… …,这个过程中,纠结病就埋下了,不敢于挑战更高的目标,不敢于为了更高的目标而牺牲一些现有的利益,自然也就不敢于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最终原地踏步。
对于存在纠结病的企业,老胡有几点建议:
1. 树立挑战性的目标
还在纠结性管理的企业,一定还没有遇到生死危机,还能活的好好的,但惰性就出现了。
而最具有激励性的事物,莫过于设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匹配相应的奖惩。
有的企业说,我们这个行业都差不多,也没看到谁做多大的,我们人才也不够,能稳住就行。
对于这样的话,老胡听的很多,只想说:要么好好找目标去,行业内不行,就找行业外的标杆,总有某些方面是值得你学习并努力去改进的。
设立目标之后匹配资源,不要因为当前的问题就停步不前,做企业永远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生,要么死,没有第三个!
2. 错了,就要认!
下属纠结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不知道做下去对还是错!因此,他不敢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现象,上级戳一下,下属动一下,不戳不动!
我们要有一个管理价值观,那就是:下属的错,上级都有责任!
因此,改变下属的纠结,首先上级要认错,接下来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交代给下属的工作,告知明确的结果要求,认真告诉他这是我这个上级想要的!下属的任务就是交出我要的结果来,而不是去想为什么做!
第二件事,如果事后发现这个工作安排有问题或者被更上级质疑,请记住,和你的下属无关,除非他没有按你的要求去行动,没有交来你要的结果!因此,在更上级面前,在客户面前,你要承认错误。
第三件事,与下属一起回顾,加强相互的了解和思路认知,这样循环下来,你就更敢于授权,敢于让他去做,这份信任也会让下属敢于去主动思考并积极做事,记住:谁都希望自主自发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当然,这个的前提是思路、技能等的匹配到位。
3. 忘掉退路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或者其他管理者,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时,那就一定要去做!行动前要充分调研、筹划和统一认知、考虑风险。
一旦决策,就不要再犹豫,尤其是边做边想,万一不行,还可以怎么怎么样,这就跟慈禧太后一样,前进不了,就回到十年前。
做企业,最怕的就是心中有退路;做管理者,最怕的就是让下属觉得你心里并非坚定认为要这么做!
当然,要做到这些要点,还需要系统且专业地进行各种管理活动,包括内外部分析、企业目标的设定、风险评估、计划制定与分解等工作。
但只要你开始去动手改造自己的纠结,就是对的!
老胡说:没有一个病,是通过抱怨或者呻吟而治好的!更没有哪个企业,是通过纠结而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