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4353 3

[经济学论文] 中日两国汇率发展历程及启示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2 个
通用积分
245.47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汇率制度的安排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比中日两国汇率发展历程发现:中日两国汇率发展历程有相似性;汇率变化是各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国际经济政治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阐明: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应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新形势下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应立足中国当前国情采取平稳审慎的态度,以避免重蹈日元被动大幅升值给日本经济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覆辙,确保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  关键词: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一、引言
  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3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2001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5个成员国实行了8种汇率安排。这8种汇率安排可以归纳为3类:较为固定的汇率制度、中间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建国以来,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相继经历了单一汇率制、双重汇率制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3个阶段。适时选择的汇率制度安排很好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迅速增长,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外界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各国加深了对汇率制度安排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中日两国的汇率制度发展历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利于中国汇率制度的制定。
  二、中日两国汇率发展历程
  (一)日本汇率发展历程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日本汇率制度的演变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固定汇率制阶段(1949—1971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阶段(1973—1985年)和自由浮动汇率制阶段(1985年至今)。
  1.固定汇率制阶段(1949—1971年)
  从1949年至1971年的22年间,日本政府以“贸易立国”为口号,美国政府也采取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日本经济发展,从1949年4月25日开始日本一直采取1:360的固定汇率制。持续保持22年之久的360日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得日本企业能够在20多年内,不必理会汇率的变化,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扩大产品出口等方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力的上升使得日元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开始在金融领域要求日元升值。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尤其是美国政府于1971年8月单方面宣布以放弃美元兑换黄金、对进口货物强制性征收10%进口关税等为主要内容的紧急经济政策,进而从根本上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动荡加剧,日元汇率开始上升。
  日本政府为维护360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水平,多次入市干预,抛出日元、购买美元,想借以达到抑制汇率浮动的目的。但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日元仍在升值。而欧美国家还是不断批评日元升值幅度不够。在此背景下,经过有关国家多次磋商,1971年12月,两方10国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召开会议,决定将日元汇率升值16.8%,即1美元=308日元(上下可浮动2.25%),并以此作为标准汇率。
  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阶段(1973—1985年)
  1973年2月13日,美国财长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0%。日本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很快突破两位数,日本银行将贴现率提高至6%,但于事无补,日本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开始推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日元从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250日元。
  3.自由浮动汇率制阶段(1985年至今)
  从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开始,日元采取自由浮动汇率制度。1985年,美英法日德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促使日元、西德马克对美元升值的协议,从此之后,日元汇率开始迅速上升,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升值周期。到1995年,日元曾一度达到80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1998年4月,日本修改并实施了《外汇和外贸法》,规定日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基本完全开放,日元汇率由市场决定。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是导致日本泡沫经济产生并最终破灭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经济由此陷入不景气。为了挽救本国经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阻止日元升值的策略。从2001年开始,日本政府放弃过去长期使用的扩大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了日元贬值的努力,但收效甚微。
  (二)中国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人民币汇率发展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单一汇率制阶段(1949—1980年),双重汇率制阶段(1981—1993年)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阶段(1994年至今)。
  1.单一汇率制阶段(1949—1980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这段时间中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而外汇主要靠私营企业和海外汇进的侨汇,使得外汇收入短缺,人民币汇率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制,且汇率调整频繁。随着私营外贸和国内物价急剧上升,为了扩大对外经贸往来,中国将汇率目标定为扶持出口,根据内外物价之比,人民币汇率频繁下调。直到国内物价稳中有降,而国外物价上升,人民币汇率开始持续上调。到1953年,中国汇率趋于稳定。1953年至1972年,由于国际汇率体系显示平稳运行的态势,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使中国对外依赖程度很低,国内物价稳定,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维持了长期的稳定。其间由于美国出现通货膨胀,产生了人民币低估的现象。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导致国际上主要货币固定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结束,世界主要货币采取浮动汇率制且美元趋于贬值。为适应新的国际汇率制度环境,中国改变了原有基于购买力平价的“物价对比法”。转而按照一篮子货币对汇率水平进行计划调节。篮子货币的币种,选择当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权重则按照所选货币的重要程度、对外政策需要以及一些具体情况调整确定。同时,中美两国政治上的和解,部分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对外经贸迅速发展,贸易逆差出现并扩大化,出现了人民币高估的现象。
  2.双重汇率制阶段(1981—1993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时期。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中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2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扶持出口,增加外汇储备,在汇率制度安排上,人民币实行复汇率制度,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还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格(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1.5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格为1美元兑换2.8人民币)。至1985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调整主要以出口换汇成本为依据。外汇管理制度也实行了改革,政府允许企业创汇可以按比例提成,多余外汇可以到官办的外汇调剂市场进行交易。因而,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又产生了人民币调剂汇率,实行复汇率制度。这期间,官方汇率和人民币调剂汇率都在不断下调。
  3.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阶段(1994年至今)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1996年12月1日,中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中国正式确立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维持一定管理”的外汇管理框架。
  直至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双顺差,使得维持汇率稳定有了坚实的基础以后,中国开始采取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1994年开始,人民币相对美元慢慢升值,到1997年底,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升值了5.1%,1998年之后,汇率变动变得微小。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东南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促使这些国家纷纷放弃实施多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转而实施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但时隔不久,这些国家的货币又向钉住美元复归,中国政府在这段时期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危机过后,人民币本质上实行的是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是:(1)放弃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2)由1美元兑8.672 人民币改为1美元兑8.11人民币,升值2%;(3)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收市价,上下波幅0.3%。至此,中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
  三、中日两国汇率发展历程的对比
  由于中日两国在国内国际发展环境中面临不同的情况,因此,两国汇率制度演进过程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看,中日两国汇率变化的过程都是两国本币不断升值的过程,升值过程都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体现和国际环境变化外在要求的综合结果。
  (一)汇率的变化是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体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集中全部精力大力发展经济。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发展,日本很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的“工业兴国”政策也使其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在汇率选择方面,日本根据日美两国协议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此后22年都保持此汇率制度不变。该汇率选择使日本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国际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国民财富空前增长。从日本国内的发展看,日本有条件和理由在随后汇率上选择升值和抑制过快升值的发展历程。
  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要任务是要巩固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了今天中国2.1万亿的外汇储备。因此,中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先采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制定是在小心翼翼的尝试中摸索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前期调整频繁,后来长期盯住,最后浮动缓升的发展过程。
  (二)汇率的变化是其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积极扶持,加之日本国内的工业产业政策使日本很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越来越多。在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强迫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日元升值的措施,导致日本汇率制度呈现出日元升值和抑制升值相互交错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与日本有较大的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企图把新中国封杀在摇篮中,政治上排挤、经济上封锁,使新中国一段时间内在国际舞台上没有声音,苏联撤出对华援助使新中国的国际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固定汇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资本市场日渐开放,中国国际贸易增多并成为主要的出口大国,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有了进行缓慢调整的可能。同时,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似乎给其他国家造成较大的压力(有的国家直称“中国威胁论”),在中国较大的国际贸易顺差的背景下,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国内新的情况,以负责任的态度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实施人民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和有条件兑换。目前人民币汇率正处于升值的瓶颈期,这时的人民币汇率取向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特征与日元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特征较为相似或相近。
  (三)汇率选择改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的作用  

图1 人民币和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势图  

图2 中日两国GDP变化图

  对比中日两国汇率水平走势(图1)可以看出,除去人民币汇率在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保持固定的汇率水平外,从整体上看,两国汇率都是处于不断升值的过程中。但升值过程也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水平表现为平稳升值;而日元汇率是波动式的升值过程,且从1994年开始呈现出规律性的波动状态,当然这与日本政府的干预有直接关系。再来对比两国在升值过程中各自的GDP变化图(图2),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由于汇率水平的变化所带来的各自国家经济发展:中国GDP水平是稳步上升的,在近几年经济增幅越来越大;而在1994年之前日本GDP也是上升过程,从1994年至今由于政府对汇率的干预导致的汇率波动加大,使得GDP也呈现波动的状态,经济态势极为不稳定。
  四、启示
  通过对两国汇率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可以从日本汇率制度发展历程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人民币的升值也应参考国际各国货币的变动情况适时而动,在适当时机下应用适度的汇率安排,要避免短时间内急剧变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简单的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全球贸易失衡的现状,升值过快将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导致国际市场进一步萎缩,贸易逆差缩小的同时不能增大出口,造成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倒闭,失业率重新大幅上升;此外,太大的升值预期将会带来热钱的流入,造成流动性陷阱使商品价格暴涨暴跌,加大政府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损害本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国内失业率上升,国家经济萧条,国内经济处于被动的局面,就是日元的过度升值所致,中国不能重蹈日本“广场协议”的覆辙。
  第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本国国情、经济实力和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对本国经济发展不能盲目乐观,对汇率变化带来的危害也不可低估。即使要选择调整汇率,也要及时调整和升级我们的产业结构,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出现汇率升值推动对外投资而导致国内投资不足,就业岗位减少,居民收入下降,引发国内需求不足,而国内需求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企业在国内的投资需求,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这也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且陷入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人民币汇率应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即使要升值,也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有秩序、自主地进行,这对保证中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国民财富至关重要。一方面在当前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进出口贸易的风险,保证企业有比较高的出口率,以此拉动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信的、固定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够通过稳定中国国内价格水平、货币工资的增长等弥补国际竞争力的差距,可以避免像日本那样,由于汇率波动而扰乱货币工资增长的国际调整作用。



作者:谢非 陈利军 秦建成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发展历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 发展 汇率 历程 启示 中日

沙发
shchqi8 发表于 2010-3-18 23:51: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美国就是强盗

使用道具

藤椅
zheng1623 发表于 2010-3-30 15:09: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篇文章还不错啊

使用道具

板凳
xiaoheimo 发表于 2010-6-3 17:10: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路过,浏览过,阅读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