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工人农民
1486 0

[经济分析入门] 西周社会的人治情况(续)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7粉丝

学科带头人

8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974 个
通用积分
13.0745
学术水平
226 点
热心指数
272 点
信用等级
174 点
经验
62282 点
帖子
97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6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28
最后登录
2023-1-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惠民裕民思想。惠民裕民思想是德治思想在经济关系上的反映。经济上的惠民裕民是与政治上的怀柔政策紧密结合,是完全一致的。他们取得了对商战争胜利后,就对商的旧臣遗民,采取了比较宽惠的政治经济政策。他们不是乘胜掠夺商族的财富,而是以吊民伐罪的名义,将商王聚敛的财物,向商民散发,借此笼络民心,表现了异族统治者的政治远见。每当册封诸侯时,西周统治者总是谆谆嘱咐要遵循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对前朝旧臣遗民实行施恩宽惠的政策。西周的成康盛世,正是反映了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德治思想在政治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后来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常常以西周盛世为其治国的理想,以富民为其治国的主张,其渊源乃是西周时代的惠民裕民思想。周初统治者在经济上施惠裕民的同时,对统治阶级自身则十分重视提倡崇俭黜奢的思想。他们从夏商亡国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统治者的淫佚奢靡是造成国家败亡的重要原因。崇俭黜奢还只是作为统治阶级行为规范的一般原则被提出来,本身还没有理论化。它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伦理思想之一,则是在春秋战国时代。


财富观念与重农经商思想。在西周,对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实行财富的等级占有制。财富的等级占有也是与政治上的封建等级制相适应的。拥有土地的多少,就成为富贵的重要标志。《札记》说:故天子有盈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邑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这表明各级领主都把占有土地财富视为自己生存能基础。这种重视土地财富,把它视作整个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是首先出现于西周。在等级土地财富占有观念的基础上,还形成了肯定等级剥削的观念,所谓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即是对这种等级剥削关系的肯定。在商代,除了物物交换外,已有了以贝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易,因此,商品交易的观念,在商代亦已产生。但商代的商品交易还很不发达,贝币稀少而珍贵。进入西周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交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的应用也更为扩展。在西周,利的观念亦已出现,并有了发展。利在甲骨文为豹从禾从刀,意谓刺地艺禾,乃得和,说明它最初是一个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观念。由于利的观念不断应用于物质内涵的表述,从而在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概念。(注:参考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

以上就是西周时期的社会大概情形。在这个社会中非常清楚其可以看出,西周社会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完全是人治的社会,完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组织社会生产,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治的社会毫无疑问是背离了自然界给人规定的自然规律。所以老子就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

自春秋以降,王权衰落,学在官府制度瓦解,于是官失其守,周人子弟散至四方,导致学术下移,遂有民间诸子百家之兴起。


劳动者2010年4月4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思想史 统治阶级 政治经济 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 社会 人治 西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