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inahappyapple
1521 4

投机泡沫的探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4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89 点
帖子
19
精华
0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17
最后登录
2017-10-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所谓的“钱生钱”是一个骗人的假象,金融业只能转移财富而不是制造财富。这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核心论点。
不管是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还是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危机最终都是由人们的以小博大的投机心理造成的,同时也深刻的揭露了资本的逐利本性。
先讨论一下郁金香泡沫的问题,所谓泡沫就是事物的价格大大的偏离了本身的价值,泡沫的形成源于大量的资本去追逐短缺的实物,由于当年郁金香还很稀少,投机商人不断的抬高价格,一颗花的价格比黄金还贵,从中渔利并大发横财。很快的,郁金香偏布各地的商品交易所。到1634年,郁金香已经在荷兰中等收入的阶层中普及。随后,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参与到郁金香的交易中来,他们都希望通过郁金香的投机中来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当时,大多数的购买者甚至毫无种植或观赏的意图可言,郁金香已经成为投机者眼中“低买高卖”的游戏的代名词,他们根本不理会郁金香是什么,有什么用,全荷兰人都会在旺季抢购,从而增大库存,垄断供给,这中情况反而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需求假象,致使价格飞涨,强烈的上升预期使人们宁愿忍痛割爱,一时的损失换来一夜暴富的机会。到最后人们甚至不得不拿出自己的土地,农田生活储蓄来交换更多的郁金香,然后很快在卖出去,获得丰厚的利润。
因为大部分人都相信他们能将自己手中的话卖给下一个倒霉蛋或者是无知的外国人。
   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郁金香的价格就增值了几十倍,这怎么不让人动心呢!
   然后郁金香开始在交易所上以期权的形式进行交易,使得更多的低收入的人开始期权的交易,这让投机行为变得更加疯狂。
当泡沫已经达到人们难以承受的程度时,一些人开始抛售郁金香,并获得丰厚的利润。而那些刚进入市场的投机者则损失惨重。市场泡沫所积累的财富最终在下跌中蒸发殆尽。无数人倾家荡产。这就向击鼓传花游戏那样,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棒的,每个人都相信会有比自己更傻的人。
然后再讨论一下美国的次贷危机,这次由美国引起的次贷危机跟郁金香问题几乎如出一辙。原来的住房抵押贷款经打包成“房屋抵押债券”后,被投资银行卖给了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非常精明,在购买了很多银行的大批房屋贷款后把这个产品包装一下,用一个新的面目卖个另一个金融机构获利。这个金融机构又重新包装一下,用一个新面目卖给另外一个金融机构获取利润,新包装一个比一个复杂,这样最原始的贷款风险就不断的转手递减,为了减少债券的风险,华尔街的英雄们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信用衍生品。这次只是风险---不是财富,从一家传递到另一家。在泡沫下,大家只看到两件事:房价在上涨,所有人都在赚钱。
只要房价在上涨,所有人都能还的起房贷,就不会有人亏损的,但是这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当房价飙升的速度超过了人们收入增长的速度,那么经济繁荣就是虚假的,房地产的欣欣向荣是银行界不负责人的贷款造成的假象,这个假象总有一天会破灭的。
所有的投机泡沫就像是赌博一样,牌面上的彩金总数是一定的,有人会一夜爆富但更多的人会倾家荡产,每个人最终获利都是不可能的。另外像金融衍生品一样的杠杆供给,更是让这种一夜暴富的心理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这些工具也加速了泡沫的生成和破裂,不断的折磨这人的内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 信用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 商品交易所 金融机构 泡沫 投机 探究

沙发
ellison 发表于 2010-4-6 18:03: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转移财富,就是大部分人的损失,换来的是极少数人的获利。
简单、专注、持续、定力

使用道具

同意,是泡沫都会破灭的,泡沫越大,破的越惨

使用道具

板凳
jgmm 发表于 2010-4-6 19:10: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金融业只能转移财富而不是制造财富
持币自己说了算,持股看着市场脸色办

使用道具

报纸
jossiwen 发表于 2010-4-7 09:50: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Z很有耐心嘛。哈哈。学知识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