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ilentboy95
1295 0

[创业投资] [转发]海归新锐组团创业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3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3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328 点
帖子
129
精华
0
在线时间
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2-20
最后登录
2015-6-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7万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700多家留学生创办企业,3亿美元注册资金……上海
,正成为“海归一族”回国工作、创业的首选地之一。

“海归潮”中,也有感到“势单力薄”、“水土不服”的。经历挫折后,不少留学生悟出
了个老道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凭借着技术成果转化快和管理模式国际化程度高两大优势,一种新的留学生创业模式——
—“组团创业”,在上海悄然出现……

成功个案:“我们不需要磨合期”


单枪匹马干,恐怕势单力薄。”在海外拿了硕士学位的吴晓钟选择了“组团创业”模式。
他在硅谷拉起一支“海归”队伍,10人携手归国,去年6月在浦东创建上海禹华通信技
术有限公司。

融资:十人自掏1000万元禹华是从事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高新科技企业,
在国内,这类靠人才营生、没有资产抵押的公司目前很难取得银行贷款。“起步阶段,我
们步履维艰。”吴晓钟身为公司总裁,感慨万千:租房、设备、雇员工资……哪一项都需
要钱,回国创业,不是仅有勃勃雄心就能成功的。

背水一战!10人团队再度达成一致:自己出钱投资!10人最后共同筹集到1000万
元人民币。“如果公司搞不下去,我一定是最后一个跟你锁门的。”这样的话,几乎每一
位团队伙伴都对吴晓钟讲过,给他以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不久,因为10人的合力,公司
前景柳暗花明。

分工:优势互补10名“海归”均有硕士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6.8岁。他们全部来自
硅谷,之前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同仁,曾在多家公司共事,10人的专业经验时间累积超
过100年。“所以,我们不需要磨合期,一开始就能顺利工作。”10人分工明确:陈
红和戴谯明管硬件,冯国梁负责软件,胡祥主攻系统测试,学金融的傅刚管市场和融资…
…这支“精锐部队”果然身手不凡: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有四项“原创”成果申请专利
,第一款手机样机将于今年5月份出台,6月之前还将完成嵌入式视窗软件系统的开发设
计。“我们已经陆续获得美国、欧洲的订单。”吴晓钟说,保守估计,今年他们60人的
公司毛利润将达到1.5亿元,发展速度比预计的还要快!

管理:国际模式禹华高层将硅谷的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引入公司,这同样基于10人小组对
这种运作方式的认同。这里,又减少了中西文化冲撞的成本。

禹华内部,员工彼此间的称呼,听不见任何带头衔的叫法。公司内每间办公室都大门洞开
,员工可以随时与部门领导甚至总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公司确定设计方案,不是老总拍
脑袋说了算。“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无记名投票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管哪个部门、
哪个职位,若有不同想法,大家争论,争得面红耳赤,都是为公司发展,不带个人恩怨。

两大优势:“组团创业”发展强劲


正如禹华通信创业历程所显示的,“组团创业”中的“海归族”在海外不仅握有先进的技
术,还有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同时在团队合作方面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磨合,
志同道合,配套互补,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产品、抢占市场。总的说来,有两大优势。

一是技术成果转化快的优势。由于团队均有在国外从事相关行业的实际经验,能形成基础
材料、关键技术、工艺装备、检测手段、市场开拓方面的配套,不仅引入最新的知识和技
术,而且能很快形成实际产品及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如从事芯片研发与生产的上海中
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拥有一个400多人的海外团队基础,涵盖了材料、设备
造型、测试封装、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人才。2000年9月成立后,一年内出
芯片,发展速度惊人。

二是国际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团队成员能够把海外公司的优秀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较容易
地移植到新创的公司中。如去年成立的华力创投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由来自德、美、
英等八个国家的40多位留学生发起成立。他们平均在海外生活工作十年以上,分别从事
资讯、金融、企管、市场、生物医药、化工等工作,有的领导着著名的国际公司,也有的
在爱立信公司总部、西门子公司、IBM公司等总部担任重要职务。这使得新企业在起步
时就站在了国际化平台之上。

市政协委员顾文兴认为,这两大优势也正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所迫切需要的。为此,他
建议上海市有关部门调整吸引海外留学生的政策,加强对技术团队归国创业的扶持,使这
些企业更好地成长,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精英团队回国创业。

前车之鉴:“水土不服”原因多


少数“海归派”回国后“水土不服”,创业不顺,或是苦苦支撑,或是被迫结束在国内的
事业,再度“出海”。

两年前,踌躇满志的王先生回到国内,注册成立了一家环保公司。亲历亲为之后,他才真
正明白:做一个科学家和企业家是完全不同的。由于自己的管理能力有限,效率不高,导
致了经营上的混乱,公司难以为继,最后只能关门了事……留学生创业受挫原因很多,但
发展路线不明、经营管理不善、不熟悉国内市场无疑是重要“瓶颈”。尤其是由一两个留
学生创办的“单打独斗式”企业,尽管拥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和诱人的项目,但在企业管理
、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则有欠缺,形成“致命伤”。一些人在失败后感叹:“一个
人本事再大,也很难包打天下。”

这一隐忧在上海的留学生创办企业中也不难发现。随着我国加入WTO,上海的投资创业
环境、投资条件日趋成熟,“单打独斗型”的创业模式愈显不足:创业难度较大,企业发
展缓慢,创业者本身与国内组建的企业团队之间短期内较难融合。虽有不少成功案例,但
在经营规模、产业影响力等方面都很难形成“示范效应”。

为此,不少心怀创业梦想的“海归族”,或是在海外就集结成群,或是回国后强强联手,
选择“组团创业”,共同克服道道难关。

From:
http://64.124.76.23/BBSView.asp?SubID=backhome&MsgID=138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西门子公司 国际大都市 爱立信公司 管理模式 硕士 海归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mysky321 + 20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5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