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eijian0000
1220 1

[休闲其它] 【转薛涌博客】世界首富也是从“跑腿族”起家的 [推广有奖]

  • 3关注
  • 18粉丝

副教授

6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524 个
通用积分
5.5143
学术水平
68 点
热心指数
104 点
信用等级
48 点
经验
16273 点
帖子
736
精华
0
在线时间
7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30
最后登录
2022-6-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据《青年时报》报道,随着越来越多大学生宅男、宅女的出现,各大高校内出现“ 跑腿族”。他们主要由家境贫寒的大学生组成,专门为“偷懒”的同学跑腿拿外卖、领包裹、送东西,收入每月在500元左右。此事立即引起很大争议。有的教授指出:“在校园里形成学生雇员关系是严重错误的,使得学生关系不对等,高校必需及时进行教育甚至制止。”
在当今这种“富二代”、“穷二代”各就各位的时代,这种现象自然相当不幸。不过在我看来,最大的不幸还是在于那些不屑于领包裹、拿外卖的学生有闲阶层。至于“跑腿族”,我倒觉得他们不仅有了工作,经受了生活的磨练,甚至也许还有了创业的机会。

看了他们的故事,我本能地想起了美国工业家卡内基。有人曾经根据美元价值等时代因素计算,认为卡内基创造的财富至今尚没有人能企及。在出现了比尔-盖茨、巴菲特之后,他还是世界第一富人。但他是怎么起家的呢?他少小跟着父母从苏格兰移民美国,一上岸就当童工,时年13岁。他第一个工作在纺织厂里,一天12个小时,一周6天,周薪1.2美元。他成为世界首富后回忆说:“我挣的钱早已以百万计了。但是,没有任何钱能比第一周那1.2美元给我更大的幸福!”在干了12个小时后,他还拖着疲惫之躯去上夜校。15岁时,终于有了另一个机会:给匹斯堡的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也就是挨家挨户地送电报。他将此视为天赐良机,义无反顾地接受了。

报童是典型的跑腿族,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卡内基不这么看。当然,报童的工作一周2.5美元,收入翻翻。但这不是他要图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看重这是个白领工作,属于信息高科技的行业。在1850年,电报就相当于今日的互联网。那时用电报的多是公司企业。跑跑腿看似很下层,但聪明的卡内基发现,匹斯堡的商业信息就捏在他手上。哪家总是从哪里收发电报,哪家生意兴隆,商业网络怎么运行,他一清二楚。也就是从这里,他又跳到铁路公司,最终自己建起钢铁厂来。那时苏格兰人在英国人眼里是叫花子。卡内基家也确实穷得叮当响。但是,最终他的厂里生产的钢铁,超过了整个英国的钢铁产量。

大学校园里的跑腿族以及使用他们的那些有闲阶层们,要多想想卡内基。现实是狰狞的。但是,我们不能等待现实被改造好了以后再开始生活。如今与一百五十年前的世道早已经大不相同了。但是,跑腿族还属于掌握信息的人。他们知道许多阔少们的消费习惯和规律。也并非没有从跑腿发展出某种特殊的快递业务的可能。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应该有个正常的心态,要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当家奴看待,不要一提这事,就是个“惨”字。

应该指出,卡内基的成功,确实和他能吃苦、肯钻研、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关。但是,社会也给了他充分的机会。当时的苏格兰移民,很有种穷哥们儿互相照应的精神。特别是那些先来、“先富起来”的人,对穷困肯干的同乡非常提携,全无暴发户转身就不认人的嘴脸。卡内基的才华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对他的崛起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整个社会能象当年美国的苏格兰移民社区那样,对贫困的跑腿族投以敬重、赞许的目光,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些人中也说不定能冒出中国的卡内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世界首富 跑腿族 义无反顾 移民美国 严重错误 大学生 世界首富 穷二代 最大的 博客

沙发
feijian0000 发表于 2010-6-3 12:23: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倒认为 像卡内基 马云 史玉柱的成功经验 ,仅是参考和激励!他们的成功是特定的时间、地点、机遇造就的。是不可复制的。
[img][/img]读书要先博而后渊,知识才能相互印证。故步自封,必将粗陋浅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