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4538 1

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形势与对策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2 个
通用积分
245.41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农业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是,农业产业安全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需要积极妥善应对。    一、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
    目前,外资对我国大豆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控制力,开始向粮食、棉花、畜牧业等领域逐步渗透,且扩展到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其操控能力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风险。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超过70%,大部分的进口源由四大国际粮商(嘉吉、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控制,大豆的定价权基本上由其掌握。此外,这些外资企业在我国大豆加工和油脂产品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形成了对大豆进口、加工和食用油销售等多个环节的控制,可以通过各个环节的协调行动形成强大的市场势力。这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粮食领域,益海、嘉吉等外资企业开始在粮食主产区开展粮食收储和加工,并且向农资供应和粮食种植环节延伸。在畜牧业,外资进入了种苗、饲料、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逐步显现。
    在棉花产业,路易·达孚等跨国企业逐步介入我国棉花收购领域。有的外资企业已经通过控制国内企业渗透到棉花加工行业。
    从农业产业链条来看,外资对我国农作物种子的控制日益加深。在山东寿光,80%的蔬菜品种为“洋品种”,有的洋种子每公斤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如果我国农业对国外种子过度依赖,外资则可利用其强势地位提高种子价格,或者向农民索取高额的专利费,侵蚀农民利益,危胁农业生产。
    (二)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
    一是产业链组织机制落后。我国农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滞后,缺乏能够对产业链进行有效整合的主体,产业链组织机制落后。目前,农业生产仍然以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基本处于脱节状态。农民的种植决策和品种改良没有与加工需求有效衔接,农产品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不能适应加工企业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难以采取集体行动来应对市场风险。
    二是产业链支持服务体系薄弱。我国尚未形成覆盖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财政金融支持体系。由于缺乏对农业产业链全程的质量控制,我国农产品及其制成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在国内外市场的形象。我国农业产业信息收集、研究、发布能力较薄弱,没有对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相关主体的经营决策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在采购原料方面季节性较强,流动资金使用集中,除极少数龙头企业能够享受到财政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外,大多数成长型企业难以得到政府或金融部门的支持,致使其融资能力弱,发展受到制约。
    (三)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主体不明确,农业产业安全管理缺失
    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存在着“市场失灵”。如,加工企业不会自发地为了支持国内农业的发展而放弃进口廉价的农产品原料。因此,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职能应该由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承担。
    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有力的机构来负责农业产业安全工作,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机制和政策措施也不完善,对农业产业安全的管理还处于零散、无序、模糊的状态。对农业产业实行的多部门分段管理,存在着管理真空、职能交叉、部门分割等缺陷,影响了对农业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一)利用国外资源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的必要性上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然而,国内农产品由于资源约束、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加空间有限。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除了努力搞好国内农业生产、挖掘农业增产的潜力外,还有必要在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利用国外资源。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
    从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环境看,贸易保护主义始终存在,在特殊时期还不断加剧,使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国际农业竞争的加剧,各国纷纷通过动植物检疫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途径来保护本国农业。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设置贸易壁垒。另外,新型的贸易壁垒不断涌现,一些与贸易无直接关系的议题,如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环保标准、动物福利等,也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农产品进口的理由。我国农产品还经常遭遇到信息或舆论壁垒,一些国家通过传媒的负面报道来损害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声誉,或对我国农产品出现的问题大肆渲染炒作,使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失去信任。
    从我国农产品进口面临的环境看,发达国家的涉农跨国公司强力控制农产品贸易,我国处于弱势地位。世界小麦贸易的70%、玉米的90%、大豆的70%均被少数跨国公司控制,它们利用垄断地位控制着市场和价格。近年来,国际投资基金纷纷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投机炒作,影响农产品价格,增加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价格风险。除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具有主导权和控制力,其他农产品出口国的控制力也逐渐上升。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五大产胶国组成了天然橡胶市场的“欧佩克”,控制了全球90%的天然橡胶资源。这些都增加了我国通过进口来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
    (三)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
    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区),也是继欧盟、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市场。主要农产品贸易国的产需结构和价格变化会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变化。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供求预测报告、出口进度报告、作物生长报告、气候变化等信息已经成为国内农产品市场各方关注的热点,随着市场信息的高效传播,国际农产品市场对国内的影响越来越迅速和强烈。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虽有一定规律,但却比国内市场更为复杂多变。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影响的增强,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很容易传导到国内,强化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
    (四)国际农业竞争呈现新特点
    国际农业竞争将以涉农企业为重要载体。未来国际市场上参与农业竞争的主体不是分散的小农户,而是具有适当规模的涉农企业。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大型的涉农跨国公司,其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并经常借助母国的政治力量来影响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或直接向其他国家的政府施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全球扩张的需要。这些涉农跨国公司在国际农业竞争中处于支配地位,给我国涉农企业的发展造成压力。
    国际农业竞争已经成为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随着农业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农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既取决于农民的种植技能,又取决于良种、农资、加工、储运、营销等环节的水平,以及相应的科技、信息、物流、金融等产业链支撑体系的状况。发达国家农业拥有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大多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通过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取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国际农业竞争的焦点是对国际农业分工中有利地位的抢占。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关键资源、技术、市场和规则的控制。如,农业产业链上游的新品种培育环节是高附加值环节,是农业核心技术之一,主导着未来农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加强了对生物基因资源和转基因种业的控制。孟山都、杜邦等五大跨国公司利用其基因专利和品种,控制着国际种业市场70%的份额,并试图控制全球的转基因种业市场。在农业产业链下游,大型涉农跨国公司控制了若干重要农产品的货源和流通渠道,掌握了定价权,世界大豆产业已经形成了“南美人种大豆、中国人买大豆、美国人卖大豆并决定价格”的格局。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业产业安全的管理
    农业产业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外资进入我国涉农领域的监管。因此,要对对外资进入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情况,以及在种子、化肥等农资经营领域,进行全面调查,结合各行业的具体特点分析评估外资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加工领域和农资领域的外资准入制度,明确外资通过并购或其他方式控制国内涉农企业的审查范围和程序。建议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工作进行领导和管理,明确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法定主体、职责权限和资源投入,加强与相关机构的沟通和协调。该机构定期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形势进行评估,对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组织、协调各部门予以解决。还要组建一支由经济、法律、科技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开展联合攻关,对农业产业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向决策机构提供咨询。
    (二)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农业的平稳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避免在核心农业技术上受制于人。加强我国生物基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快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普及、完善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增加农产品产量提供基本保障。
    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构建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把握好主要农产品进口时机和节奏,防止部分品种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完善主要农产品进口和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适时启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防范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业的侵害。研究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机制,探索建立防御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机制。
    (三)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力度和服务力度,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鼓励我国涉农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联合,培育和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农业综合企业集团。支持能有效带动农户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涉农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从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支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发挥其在协调农产品种植、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作用。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部门向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收购贷款。加强对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息服务,建立准确、全面、系统的产业信息报告制度和发布平台。
    (四)提高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
    建立独立的国际农业信息收集、研究和发布体系,为企业从事农产品贸易提供指导。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农业贸易谈判,进一步开展区域和双边贸易谈判,增强对国际规则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培养熟悉各类交易市场的游戏规则及具体操作的贸易人才,提高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复杂形势的能力。尽快制定建立农产品进口战略机制,依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回旋余地较大的优势,提高农产品进口的经济效率。培育我国的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农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加强对农业跨国经营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在安全保证、信息服务、法律咨询以及协调与所在国关系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强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营销促销服务,加强政府、协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能力,维护我国正当的贸易权益。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马建蕾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产业安全 农业产业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 形势 农业 对策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Sunknownay + 40 + 10 + 4 有观点。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4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gdfoshanluofeng 发表于 2010-7-17 23:20: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好学习下
努力学习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