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二寅
861 0

[学科前沿] 新宏观连载二十四 | 经济学的核心冲突与集体反思:冲突的焦点 [推广有奖]

新宏观创始人,金融周期量化完成人,储备需求推动者。

大师

4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44991 个
通用积分
333.4360
学术水平
936 点
热心指数
894 点
信用等级
785 点
经验
245458 点
帖子
4529
精华
27
在线时间
144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最后登录
2024-4-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文/张二寅

编者按: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系统稳定性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解决经济周期是经济学家的使命所在;在令人失望的经济世界中,我们需要反思经济流派的是非得失,呼唤经济学革命。本文连载的是第三章(经济学的核心冲突与集体反思)的第一节,让我们一起阅读!



第一节冲突的焦点


门派林立的经济学各执一词,相互攻讦,它们之间的冲突焦点主要有两点:


一、均衡还是周期?


发表于1776年的《国富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亚当斯密也被称之为经济学的鼻祖,它的贡献首先在于确立了经济学的分工地位,因为这样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不同禀赋,以提高整体产出效率。


在他的理论框架中,货币的起源与性质也被探讨过了,但是,他不可能预料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的如此迅猛,交换与分工扩大幅度如此之快,以至于金属货币发生流动性危机。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显著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但随后的1788年爆发了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典型意义的经济危机。


斯密此刻已经去日无多,如有来生,恐怕他要重新改写《国富论》,因为缺乏对经济危机的深入探讨,而经济危机却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马歇尔将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折衷起来,形成局部均衡框架,但它是饱受诟病的:将不同的条件假设为静止,殊不知,在一个假设条件下,可能推得相反的假设结果;客观的利润与主观的效用是无法相加的。


瓦尔拉斯用方程式组获得均衡解,并且经过阿罗——德布鲁的严谨证明,但是,该均衡却是建立在实物经济基础之上的,即缺乏货币因素,因此,对于金融领域的债务危机无能为力。

大萧条宣告了自动均衡的失败,经济研究者们不得不直面经济周期。


二、货币中性还是非中性?


货币中性论来自货币面纱论,最早由让·巴蒂斯特·萨伊、约翰·穆勒、古斯塔夫·卡塞尔等人倡导,这种理论认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不过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手段,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就像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供给主义、真实周期论秉持货币中性论。


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也打开了货币非中性论之门。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十投资需求)不足。因为货币供求决定利率,利率决定投资与消费,要增加投资和消费,摆脱萧条与衰退,就必须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


凯恩斯主义、需求主义、信贷周期论、债务论秉持货币非中性论。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张二寅,山东宁阳人,现居天津。中国社会科学院MBA,国际财务管理师(IFM),第一经济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当代宏观经济学者,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控制论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新宏观创建者,储备需求倡导者,指出储备需求为第四大需求,它实现了对消费不足的价值补偿,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路径。专著《新宏观主义》,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7月。合著《草野集——中国经济再出发》,新华出版社,2016年12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财务管理 新古典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

唯真唯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