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xp19821
1639 2

我国农村留守妇女4700万人 相当于韩国总人口数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4粉丝

贵宾

学术权威

9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629905 个
通用积分
52.2532
学术水平
681 点
热心指数
793 点
信用等级
430 点
经验
138469 点
帖子
4126
精华
1
在线时间
22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14
最后登录
2024-4-30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对当今我国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而言,这“半边天”可是说少了。在农村留守家庭中,她们顶起的几乎是“整个天”。

  农村留守妇女指的是丈夫长期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自己留居农村的已婚妇女。如今,我国留守妇女达4700万。4700万,这支相当于韩国全国人口数量的“娘子军”,在广袤而相对贫穷落后的乡村里,承担了什么,承受着什么,付出了什么,希冀着什么,恐怕连她们在外打工的丈夫、亲人都不十分清楚。但人们清楚的是,若没有她们,这数千万的家庭将会变成什么样。

  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家庭沿袭着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而这种模式近20年来在许多乡村几乎已不复存在。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持续涌动,随着市场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走出去”几乎成了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特别是男性青壮年改善家庭生活、寻求更好发展的唯一途径。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制度造成的现实门槛面前,他们根本无力承受举家流居城市带来的生存压力,于是,丈夫出门打工、妻子留守农村便成为无奈的选择。结果,传统的男耕女织变成了男工女耕,原本由夫妻双方承担的农副业生产、家务、抚养教育孩子、赡养服侍老人的重担,完全落在留守妇女肩上。让一个女人既当爹又当妈,既主外又主内,既干高强度的体力活又管孩子的教育学习,人何以堪?“牛郎织女”长年天各一方,一年或许更长时间才能见一次面,情何以堪?

  尽管留守乡村给数千万妇女带来劳动强度和生理负担加重、心理健康受损、文化素质提高受限、发展机会减少、安全感降低、对男性的依赖程度加重、家庭稳定性降低等诸多问题,但绝大多数妇女仍在苦苦支撑。因为,老人、孩子在这里,耕地、房子在这里,在外打拼的男人也不易。这或许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

  对于她们的付出与牺牲,我们不应心安理得;对于他们的困苦与挣扎,我们不该袖手旁观;对于她们的忧虑与希冀,我们不能漠不关心;对于她们的利益与权利,我们不可视若无睹。如果说,眼下我们暂时还无法让留守妇女从重压下完全解脱出来,但至少可以给其一个支点、助其一臂之力。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社会的责任。因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无疑已是当今我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强壮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城市是最大的受益者。倘若把各种负担及问题全部留给农村,让留守妇女来承担,是极不公平的。

  所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为农民工和留守妇女做点什么,让他们能分享到浸着其汗水的建设成果。

  我们期待城乡一体化的时代早日到来,期待农村数千万“牛郎织女”早日团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留守妇女 总人口 人口数 城乡一体化 欠发达地区 农村 韩国 人口数 妇女 留守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Sunknownay + 40 + 3 + 2 补偿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3  学术水平 + 2   查看全部评分

成功就是锲而不舍的追求!
沙发
tornadojan 发表于 2010-7-13 11:02: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期待城乡一体化的时代早日到来,期待农村数千万“牛郎织女”早日团聚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409871

使用道具

藤椅
Sunknownay 发表于 2010-7-14 10:20: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希望楼主继续发表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