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ljms
836 0

排队-转贴 [推广有奖]

  • 3关注
  • 1粉丝

博士生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00 个
通用积分
5.4901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165 点
帖子
65
精华
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9
最后登录
2024-4-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再谈世博会排队现象与价格悖论 再谈世博会排队现象与价格悖论  
何全胜
排队现象,是日常生活比较常见的现象,从熙熙攘攘的世博会排队,到每年春运购买火车票的排队,以及日常公共交通的拥挤、银行大厅的排队以及餐馆排队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生排队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大于供给所造成的。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将会上涨,但由于某些原因,价格不能够上涨,那么,排队就是这种价格上涨的非货币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价格作为一种支付成本,当货币价格无法上涨时,就表现为排队现象,排队也是一种“价格”形式。
由于排队作为需求者的一种支出,对供给者而言,并没有获得这种支出,因此,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浪费现象,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价格悖论:供给者可以提高价格,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为什么又没有提高价格?
其实,所谓的“提高价格”,并不是价格真的提高了,而是将排队这种价格形式转换成货币这种价格形式,一种价格形式替换成另一种价格形式,只是价格的形式不同而已,实质并不是“提高价格”。
人们一般认为,将排队这种非货币支付方式,转换为货币支付的方式,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安排。也就是说,解决的方法就是转换价格的形式——从排队转换为“提高价格”。那么,上面所说的“价格悖论”,实质就是——人们为什么没有进行这两种价格的转换,从而“提高价格”,而是听任排队现象的出现。
显然,这两种价格形式,对不同的需求者来说,利弊不同。采用货币的价格形式,有利于收入相对较高的人;采用排队的价格形式,有利于收入相对较低的人。
对于供给者来说,显然希望采取货币形式来定价。那么,在有排队现象出现的情况下,为什么供给者不采取提高价格的方式呢?
原因在于,这些排队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供给者无法竞争,也就是供给刚性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供给者的垄断地位,在当前的价格下,供给者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再采用提高价格这种方式,只会增加垄断者的利润,并不会增加实质的供给,反而会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人们不能接受“提高价格”的主要原因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如果是因为供给者的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对于这种价格上涨,人们是能够接受的。如前一段时间某大学的餐厅饭菜涨价,学生经过计算,发现涨价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成本上涨而带来的,这种涨价,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学生会去寻找其他替代品,从而减少对学校餐厅的需求。如果经过测算,是成本上涨导致的涨价,学生们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学生的需求也不会减少。
另外,我国石油每次涨价,都说是成本涨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由于人们无法测算石油是否是成本涨价导致的,人们也就半信半疑,对这种涨价行为并不能完全接受。
因此,价格上涨,需求将会减少,这就是需求定律,并不成立。人们真正要分析价格上涨的原因,如果是由于供给者的成本上涨导致的价格上涨,需求不一定就会减少。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产生这个谬误的根本原因是颠倒了供求和价格的因果关系,认为价格的变化决定了供求的变化,但是,这种看法并没有深入研究供求和价格的本质关系。
如:从排队现象,人们很容易推出“价格涨、需求降”的结论,其实,这只是两种不同的价格形式的转换而已,产生这种转换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供给小于需求。排队本身就是一个价格上涨的表现,是因为需求增加导致的,提高价格,只是一种价格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不能说需求就一定会减少,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也正是经过这些分析,我在“新价格理论”中认为——供求是因,价格是果,供求决定价格,而价格决定不了供求。传统价格理论由于混淆了价格和供求的因果关系,仅从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就错误的认为价格能够决定供求,因而没有深入分析事物本质的逻辑关系。如有的人早上经常看见公鸡一叫,太阳就出来了,因此,认为“公鸡叫、太阳出”,这个结论在逻辑上显然是不对的。
不要认为人们不会犯“公鸡叫、太阳出”的逻辑错误,在科学史上也发生过这种的错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观察到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就得出了结论,认为物体的下落快慢是由其重量决定的。这个“物体重、下落快”的结论,经过了1900多年,才由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推翻了它,认为重量和下落速度没有关系,这才会有后来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
价格上涨,人们的需求会减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先要弄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不是仅从表面现象就得出“价格涨、需求减”的结论,人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去研究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继续研究“价格为什么会上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方法,而不是从现象到现象,用事实解释事实,不去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
其实,价格的作用,类似于高考考分,高考考分的分数线提高了,并不代表考上大学的学生就减少了,分数线提高,只能说明题目简单、或者考生人数多、或者今年的考生能力更强。分数线提高,确实有一些学生如果按以前的分数线,是可以考上的,而分数线提高后考不上了,但这不能说分数线上涨,考上的学生数量一定就会减少。
价格和分数线的作用是类似的,价格提高了,一定是供给减少,或者需求增加,或者供给成本的变化,原因都在供求,所以说是供求决定了价格,而不能说价格决定了供求,就如同说一个学生没考上大学,不能说原因在于分数线涨了,只能说他自己没有竞争力而已。价格只是竞争的标准,这个标准的提高,只能说明竞争激烈,有些人的收入无法满足这种激烈的竞争而被淘汰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需求会减少。
因此,传统价格理论颠倒了价格和供求的关系,理顺了价格和供求的逻辑关系,我们再回过来来看看前面说的“价格悖论”。
从经济学上来说,经济活动不仅仅要讲效率,还要讲公平,这种经济行为才是可持续的。福格尔通过研究认为,“奴隶制度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但是,福格尔没有继续研究这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什么会被消灭了。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种有效率的制度为什么没有延续下来?原因就在于这种制度安排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因此,是不可持续的。
对于“排队”和“提价”这两种价格安排,一些人错误的只看效率,不讲公平,显然是片面的看法。如,一些经济学家建议春运火车票提价,这种做法虽然是有效率的,但对低收入者(收入效应较大的人),是不公平的,也就得不到大众的支持。即使强行提价,只会增加列车经营者的利润和收入,加大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不会真正增加客运量。
这就如同房价,张五常认为房价提高,供给会增加,从而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其实,张五常的这种看法,就是只看到了价格的效率,而忽视了公平的问题。房价越高,越富的人越占有房子,甚至可以浪费(各地都有住房,一年也住不了几天),穷人却连基本的住房保障都没有。
其他如工资、粮价等的价格安排,都是一样的问题,不仅仅要考虑效率,还要考虑公平的问题。
因此,“价格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效率和公平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贝克尔提出的餐馆排队的问题中,为什么餐馆的老板不灵活的调整菜价,以使供求平衡呢?原因就在于餐馆的老板不仅仅考虑效率——利润最大化的问题,也考虑到了与顾客公平交易的问题,餐馆老板为了餐馆经营的可持续性,能实现一定的预期利润就可以了,而不是非要去实现什么“利润最大化”,经过“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还是不调整价格为好。传统经济学家没有理清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没有看到“排队”和“提价”两种价格形式的本质区别,也就无法解释“价格悖论”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种“排队”现象,就是城市中的商铺林立,究其实质,这也是一种“排队”现象,是由于供给大于需求所产生的“排队”现象,只不过这种“排队”现象,不是人在排队,而是货物的“排队”。
因此,排队现象是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表现,要减少人的排队,真正要做的,是增加供给来解决问题。但是,当供给在一定时期内是刚性的时候,仅仅是通过价格的调整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质问题的。
如在粮食出现“短缺”(短期内供给刚性),人们就不能任由粮价上涨,必须采取一些政府干预的办法来加以解决。中国的住房目前处于“短缺“状态,政府对房价进行干预,就是政府的本职工作,而张五常不承认这种“短缺”的存在,认为价格该涨就涨,不要干预,价格上涨,才会增加供给,“看不见的手”会自动使住房的供求达到均衡,可是,这种高房价的均衡,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购买能力,即使达到这种均衡,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一旦这种高房价的均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房价大幅降低的风险,显然,政府的干预政策,可以减缓房价这种大幅度的波动。还有如最低工资政策,也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政府不得已采取的工资干预政策。
政府所采取的这些干预政策,目的是为了解决供求不平衡所产生的“公平”问题。一些经济学家一味地强调市场的效率,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供求平衡,无疑是空想加幻想,因而也就忽视了公平问题,显然是没有了解市场机制——价格理论的真正作用。价格只是人们在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变化,是由人们的竞争——供求决定的,这个标准,不仅要考虑效率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公平问题。
因此,对于“排队”和“涨价”这两种不同的价格形式,不同的人选择是不同的,人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在这两种价格方式之间作出权衡,其实质,就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作出选择。但是,对于垄断物品,由于供给是刚性的,因此,仅仅“涨价”也未必能有利于所有人。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cenet.org.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31&ID=415413&replyID=4154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replyID boardid 帕累托最优 看不见的手 排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