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yp197979
9954 5

[经济] 请教:什么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请尽量简明些! [推广有奖]

  • 3关注
  • 48粉丝

呼噜娃

院士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87492 个
通用积分
82.1625
学术水平
68 点
热心指数
119 点
信用等级
52 点
经验
4904 点
帖子
2619
精华
0
在线时间
37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2
最后登录
2024-6-1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请教:什么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请尽量简明些!万谢!
本人枉学多年经济,最近想到这个概念,却真的搞不清楚,不知这里有哪位大侠,指点迷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研究范式 经济学 指点迷津 研究 请教 经济学 范式

豹纹短裙+红色丝袜+黑色长筒靴
沙发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8-30 11:15: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我很久以前写的一篇论文,仅供楼主参考



                                                        “范式”及“证伪”在中国经济学界的误用
   
                                                                     一“范式”与现状


      最近,我看了几本教科书,发现了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两个存在严重误导(借用)的概念,那就是“范式”和“证伪”:明明是清清楚楚的事情,经过这两者一处理,马上就糊里糊涂了。许多人用“范式”是作为学术碉堡的,比如说,我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你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范式”,那我们大家就可以相安无事,你也批评不了我,我也批评不了你。对客观存在的认识,也就没有科学和谬误而言了,这大概也是和谐社会中的一部分吧。但这是中国经济学的病态现状:无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都在“范式”的保护下,否定经济学中的科学部分即客观认识的存在。以下为我在人大经济论坛和两位网友的探讨摘要,帖出来,请大家指正。

   比如说,网友阿儒认为:范式本身就是个糊涂概念--它重要的是将人的思维从静态引向动态---基本上属于历史主义范畴。将范式的概念清晰化,那就失去了范式的意义。范式还是在具体学科根据具体学科的历史来进行讨论的好。范式只是知识的一种层次,明确自己的范式,并不是学术碉堡,而是将自己遵循的研究规范作一个明确而已。跟在论文中标出自己的引文出处一样,便于别人查找。有引文,并不能代表这片论文就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引文本身也是人的写的。况且对原文的理解也可能有分歧。但写出来,就便于别人查找,论证、辩驳;表明自己的范式,也是同样的作用。这样在学术争论也容易区分对立的层次,是范式之内的还是范式之外的。如果源于范式,那自然就会对对方的范式提出质疑,进行反驳。这种反驳一旦成功了,就会出现混乱,然后会出现新的范式。库恩提出范式,不是对范式的推崇,相反,他是用范式的肯定与否定过程来论证科学进步的,很有马克思辩证法的味道。
                                                                     二“范式”与客观性
    网友sungmoo认为:因为范式不同,所以无所谓真理和谬误。他说,没有谁不想知道“客观存在”是个什么样子,可是谁有“资格”提出什么才算客观存在的“标准”呢?或者说,谁能证明自己(或其他人)知道的是客观存在呢?在没有人有资格说清楚“客观存在”是什么的时候,这种讨论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人有资格说清楚,大家都想知道这种“资格”怎么来的。比如说成语“盲人摸象”中的“摸象”,其中有两件事:“触摸”与“全象”(“完整的大象”)。“全象”是个什么概念呢?在不同维度的空间里,“全象”是否有相同的意义?只要我们稍稍引入“时间”维度,“全象”的意义就复杂含混得不得了,因为“时间”就复杂得不得了。“触摸”不过还是借助了电磁场的作用,手与“象”表面的“接触”,其实并不是实物“零距离”的接触,不过是电磁场作用产生的信号。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些信号负载了“客观存在”的信息。可是,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信号怎么办?谁来充当“终审者”呢?非盲人所见到的“全象”,不过也是既定时间内的某种电磁波而以(并且也不过只是可见光而已),“全象”所发出的红外热辐射,正常人其实也“看不到”。退一万步讲,正常人能“看到”,其实就是“看不到”—因为我们见到的不过是“光”而已,是“全象”本身吗?什么又是“事物本身”呢?而“电磁波”、“光”这些概念也不过是人的大脑相当主观的划分。究竟谁看到了“全象”?究竟谁在定义“全象”呢?究竟谁有资格嘲笑那些肯亲自动一动手去摸象的“盲人”呢?
     我和SUNGMOO的观点,在这里,截然不同。按他的理解:范式不同,就不存在真理和谬误了。也就是说,他认为,客观存在,会因人类的理解不同而不同。更浅显易懂地说,由于不同的瞎子是从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大象的,从而瞎子认识大象是啥样,大象就是啥样,象的客观存在,是靠瞎子的认识来决定的。
    我从来没有嘲笑“盲人摸象”式的探索,相反,我一直强调人类从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及立体思维向非线性思维及系统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自然进化进程。但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瞎子摸象”吧,既然人类思维已经近化到非线性及系统论,我们的经济学为何还止步不前呢。如果你们否定经济学的客观存在对象和经济学的科学性的一面,那我就不和你们辩论了。不过,既然不可知,那你们还研究啥呢,更用不着辩论了。至于资格,它来自于经验,即实践证明。比如说,你不知道作为“石头”这个概念的客观存在是啥,那很简单,让你的同学,从山上取一块坚硬的物体,向你的头上砸一下,你的头上血流不止,你马上就理解了“石头”的客观性,你肯定也不会再问别人有没有资格谈“石头”的客观性了。再比如说,货币,作为商品的社会购买力(即价值)的一般表现,对于商品经济下的社会人及组织,它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你否定这一点,那请你把你的货币交给别人,这时候,你马上就会感到它的客观存在性在别人手中了。
    我还认为,瞎子摸象,类似于人类早期的一维认识;而系统论的认识,则建立在更高的认识层次上。人类的认识能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和进化的产物。比如说,从前,我在登山时,我总是顺着一条道向山顶的方向前进,我无法知道我的这条道是否能到山顶,更不知道这条路是否是捷径。现在,我借助于飞机和卫星,在未爬山前,就可以基本断定某条道,能否到达山顶,亦能断定它是否是捷径。就商品和货币的历史而论,货币的历史在商品的历史之后,这是大家公认的观点。对货币的认识,从货币商品论,货币金属论,经货币国定论,到货币制度论,也是一个从表面经验总结到对商品经济深刻认识的过程。至于谁有资格规定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客观存在性,那要看你处在哪个历史阶段及其特定的商品经济社会了。比如说,如果你处在原始商品交换社会,大家都用贝壳作为货币,那么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客观存在性,是先于你的存在的属性,你不用贝壳,就换不到你需要的东西。至于对真理的不可知的观点,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从怀疑论到不可知论,的确只有一步之遥。

                                                             三证伪和经济理论的进步
      网友阿儒认为:从静态的角度讲,我始终认为波普的证伪理论是最严格的科学定义。那些无法通过证伪标准的科学家虽然很鄙视这样的理论,但他们却只能说自己的是“科学行为”,而很难说自己理论的是科学或真理。当然,波普是个过渡的人,他的理论把静态科学观点推向了极致,以致于那些挥舞科学霸权的人们不得不降低了自己的身调---他们应该感谢后来的库恩和拉卡托斯,将用历史主义重新给他们戴上了科学家的桂冠---虽然被破除了迷信的光环之后的王冠已经没有以前那样耀眼了。科学就是不断破除迷信的过程---不管是经验的还是理论!所以科学几乎只能从动态的角度来定义。那个想像出来的“客观真理”,除了作为霸权主义者了保持自己权威而愚弄大众的工具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库恩的范式与其说是为常规科学提供一个行为及逻辑的标准,不如说是为破除迷信树立个靶子--把这个靶子打倒了,科学才会有突飞猛进的跳跃---然后再重新树立靶子---然后再打倒它。从这个不断否定的角度,很有波普的证伪味道---即便是波普的学生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也只是转换一个形式,仍然继承了前两个人这种不断否定的历史主义路线。关于“盲人摸象”,问题在于瞎子决定的是自己的心中的科学,而任何科学最终都是回归到个人的。始终强调那种绝对的科学,就是“科学虚无化”。
     我对其它学科的发展史没有进行过值得一提的研究,不好随便下结论,我仅仅就经济理论的发展史,谈一点证伪对这个学科中的科学部分的认识:
     经济学中的科学,就在于对客观经济存在的描述和分析。我没有看到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中,存在一个学派的科学部分否定另一个学派的科学部分的现象。我看到的是,一个学派的科学部分对另一个学派的科学部分的补充,而真正被否定了的只能是谬误。请看,效用学派,否定得了古典学派关于生产成本的分析吗,没有!它只是从需求的一个要素,补充了我们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凯恩斯否定了上述两派的理论中的科学部分吗,也没有!他也是补充了我们对市场经济宏观经济控制的认识。正确的东西,你是否定不了的。只要把经济作为客观存在,那么对这个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就有可能不断的向真理逼近,我看不出它咋会因此成为“霸权主义”,而去愚弄人们。所以我说,中国人关于对“范式”及其绝对化理解,是错误的。我们的头脑,不应该作为西方形形色色的哲学观点跑马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固然不对,西方现代哲学教条化,不是同样错误吗?
    就经济理论发展史而言,无论从静态还是从动态的角度看,证实是推动经济理论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方式,至少,它要比证伪的作用大。举个例子,马克思经济理论,在它问世不久,就遇到了庞巴唯克的批判,庞氏的否定,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讲,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但全盘否定的结果如何呢,事实是并没有带来谬误的消失和经济学的进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着巨大的真理成分。凯恩斯,以否定的外观,非常巧妙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科学部分,进而对经济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一文中指出,不仅凯恩斯,我们现在所有的经济学者,都要感激马克思,正如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其它前辈经济学家一样。
    我所谓的经验和实践,既包含个人的,也包括集团的和社会的,甚至包括我们的前人的。作为个人,你能做多少事情呢,很少的。否则,我们为何总是说,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已有 2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shyxinan + 1 + 1 精彩帖子
syp197979 + 1 好的意见建议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syp197979 发表于 2010-8-30 14:24: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受益匪浅啊
豹纹短裙+红色丝袜+黑色长筒靴

使用道具

板凳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8-30 19:02: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 syp197979
=====================
不用谢,请多参考其他网友的观点。
本文来自本论坛如下的讨论帖子: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0043-1-1.html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syp197979 + 1 好的意见建议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使用道具

报纸
matlab-007 发表于 2015-8-30 14:25: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界定经济环境
2.设定行为假设
3.给出制度安排
4.选择均衡结果
5.进行评估比较

使用道具

地板
赵安豆 发表于 2024-5-15 20:08: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指的是经济学家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框架或方法论。它包括不同的视角、假设、模型和工具,用于理解和预测市场行为、资源配置、政策效果等经济问题。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通常基于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个体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在供求关系中进行决策。此外,还有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不同范式,分别强调制度因素、心理因素或动态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简而言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就是分析经济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3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