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jqq
1681 9

[财经时事] [转帖]赵晓:冷静看待中国的全球竞争力上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4粉丝

贵宾

恺撒大帝

学术权威

3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7
论坛币
10338203 个
通用积分
4.7506
学术水平
75 点
热心指数
165 点
信用等级
36 点
经验
43906 点
帖子
2493
精华
1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8
最后登录
2024-5-5

初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汇率安排的竞争力假象

  瑞士洛桑国际商学院打造的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日前出炉,中国由31位跃居第19位,引发媒体和社会关注。虽然瑞士国际商学院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已具强大的国际影响,持续时间也已达18年之久,尤其被媒体、财经界以及一些国家的政要们所关注。但学者们的反应可能要冷淡得多,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承认它的排名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一些研究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学者甚至从根本上不认为这样的排名有任何科学性。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就曾经对所谓国际竞争力的虚妄性进行过不留情面的批评,尤其是他指出了顺差和逆差更多地是与汇率水平有关,而不是与人们以为的所谓真实的“竞争力”有多大关系。尽管管理学者会以为一个国家的贸易能力乃至经济增长是来自于企业的真实竞争力,但在克鲁格曼眼里,这不过是一个汇率安排的假象而已。作个极端的比方,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外贸(2005年上半年出口对增长的拉动贡献高达60%),而“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国际上畅通无阻,似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进而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成为瑞士洛桑国际商学院将中国的排名往前提的关键,但这样的一个进出口结果以及经济增长的事实完全是建立在当前汇率的基础上的。假如人民币汇率突然大升,就像“广场协议”的日本那样,那么一切就可能在瞬间发生改变。

  蒙代尔非常懂得这一点,所以他坚决主张中国不可以调整人民币汇率。张五常是深受芝加哥自由主义学派影响的经济学家,但他同样主张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两位学者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呢?就是因为“竞争力”从来都是与汇率这样的价格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魔幻现实。

  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严重问题

  学者们对于竞争力排名的批评还在于,排名的结果事实上取决于指标的选择以及不同指标的权重安排,而这些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比如,洛桑学院主要选取了经济运行、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基础设施等四类指标。这有什么依据吗?为什么不选取其他的一些指标,比如结构变化、增长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公平呢?显然,选取的指标不同,参照系就会不同,或者选择的是同样的指标,但予以不同的权重,则最后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假设我们改变一下,即不是从规模和速度上,而是从结构上来看,中国可能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人们经常会指出下述事实:中国出口呈现偏斜状况,出口产品集中在为数有限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如电子产品、电气设备、家用电器、服装、纺织品和鞋袜方面。从中国在泛亚洲生产体系中的角色看,“中国制造”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所组装产品的零部件往往来自亚洲其他国家,中国只是在泛亚洲生产体系中作为最后一个阶段出现。鉴于出口按成品价值而不按附加值记录,许多东亚国家与美国和西欧的贸易顺差在中国汇总,这实际上虚增了中国的顺差。另外,虽然中国在不少工业部门中处于强势地位,但鲜有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得到承认或者具有竞争力,事实上中国出口额中的将近60%由外国投资的企业生产,因此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许只是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而已。再从中国出口型经济有限的地理范围看,中国大约3/4的出口产生于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等占中国陆地3%左右的面积,这样一个地域安排也是有问题的,它导致了中国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再往深里看,中国今天的经济增长虽然举世无双,其他方面的进步却不像经济增长那样快速。比如,社会转型缓慢,尤其是贫富差距已相当严重,公共产品的短缺成了制约这个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不计成本、不计环境破坏、不管弱势群体利益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广泛质疑,并必将遭遇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中国的增长依然强势,但政府对增长失速的担心却大大加剧,公众对于改革的支持也已经退潮。显然,所有这些事实和情况并不能涵盖在洛桑的指标中,洛桑的指标也就无法反映中国发展中这些深层、重要的事实。

  亚洲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指出过,竞争力分析至多反映的是已有的情况,而不能预测未来的变动。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历来是竞争力排行榜上的佼佼者,但金融危机一来,它们无一幸免。因此,竞争力排名更多扮演的是一种事后论英雄的角色,他们给结婚的人送去祝福,却不能够发现即将进入新婚的姑娘小伙以及行将解体的不幸家庭。

  例如,中国当前增长仍然高速,但其实增长的风险在加剧。中国的经济增长除了依赖于前述的外贸增长外,主要就是依赖于独步全世界的高投资。中国的投资效率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位上仍不断上升,至今已达到令人目眩的高度,并以此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另一方面,以资本产出效率的指标衡量,投资回报的下滑已经到达值得警戒的地步。当年金融危机时亚洲经济增长各国突然崩溃,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投资效率不断下降,终于导致增长的枯竭。这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警省。

  投资效率的下降意味着投资风险的累积,人们不知道的只是风险会在何时突然放大,从而导致增长断裂。1997年亚洲危机那年,本来全球应该流入这个地区的资金会高达1000亿美元,然而事实是不仅没有新的资金流入,反而从这个地区撤出资金1000亿美元,这个地区的经济当然因此而倒塌。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每天要靠输入400cc的血来维生,但突然间不仅没有400cc的血抽入体内,反而被抽走了400cc,等待这个人的当然只有一个结局:休克乃至死亡。在洛桑排名不断上升的中国会不会在喝彩声中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显然,学者们对于竞争力排名的冷静批评,并不能减少人们对各种竞争力比较的热衷。这是因为,竞争力排名多多少少还是能够给人们一些信息,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则是因为人性是天生喜欢热闹的,尤其是天生喜欢“位置消费”——经济学上所谓的“位置消费”指的是人们不仅喜欢消费绝对意义上的物质和服务,还喜欢享受高排位所带来的尊崇感觉,因此制造出类似《水浒传》梁山英雄榜式的各式各样的排名,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为什么国际上有国家竞争力排名,国内有城市排名、企业排名、商品排名,而且各种各样的排名越来越多,奥秘就在于此。

  笔者当然相信中国这些年是有巨大进步,但笔者认为,对中国人来讲,更重要的是看到盛世中的许多险象。至于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一年内从洛桑的排名中跳升了12名,其实是不重要的。对于一个普通中国人来说,他的祖国在洛桑排名上的提升所带来的虚幻喜悦恐怕根本抵不上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以及找不到工作这些真实的担忧。

  (作者系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全球竞争力 竞争力 全球竞争力报告 亚洲金融危机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 竞争力 全球 赵晓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沙发
lijingjun 发表于 2006-5-17 13: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深刻,值得一读。

使用道具

藤椅
rin-ccer 发表于 2006-5-18 00: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已经很早就听到了中国在世界经济排名上升的消息,第一反映不是乐观而是悲观。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大量的若是人群被剥削为代价的,结构上的矛盾很深。

使用道具

板凳
icefrank 发表于 2006-5-18 04: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人也提一点愚见

目前的确应该很冷静的看到,现在中国主要的竞争力,还是廉价劳动力。

看上去好像出口额很高,其实大量的还是加工的类型。比如说一件产品1000块从日本进口,中国加工一下也就变成1050块再卖到美国。看一下这个情形:出口额中仅2~3%的增值。人民币升值个5%很多加工企业的利润就被抹掉了。这就是竞争力不足。因为如果我们自主生产高科技或具有高品牌价值的产品,我们完全可以把人民币升值的成本转嫁到外国消费者那边,但现在我们出口的产品很容易被替代,不在中国加工也可以到越南加工,除掉便宜之外made in China的魅力不够,就是竞争力的问题。

利用廉价劳动力只可以是一个发展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我们必须要靠发展创新。产品中蕴含高的科技含量,文化品牌内涵,让外国消费者就算涨价也要来买,这才可算是竞争力。而且还要我们的国企,民企来生产这些产品。要求具备研发,采购,生产,管理,营销整条产业链上的优势。。。否则只是在生产线上卖出血汗,只有局部的生产成本优势对今后中国占领世界市场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只是有一点不太同意原文。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带安排。我觉得里面既有政治考量也有经济的因素。产业集群现象事实上各国相当普遍,长珠三角密集的产业带,产生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还是有目共睹。有了一定的产业集聚,建立相关产业配套服务设施便在经济上具有了可行性。如果要企业设在偏远之处,不利人才吸引,运输,通讯成本上升,信息流通不畅,显然要求极大的政策激励。而这个政策的成本事实上也还是要由目前资源不足的整个经济来分摊的。再以非市场方式强行要求企业去均衡地投资各地,恐又要造成资源配置扭曲。

另外长珠三角的集聚效应,带来产生“核聚变”,转换为创新产业区的可能。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分散的企业恐难以做到。

要做到企业均衡分布,虽符合公平的价值判断,目前的政府也可以资源调动来实现。但成本巨大。或许现在政府更应做的,是在东部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后的产业转移之前,加紧在中西部建立好良好的市场环境,打好基础。在东部促进创新,在中西部做好基建及人才培养,增大公共产品供给。为企业的搬迁转移降低成本。同时应加紧在全国建立良好法制体系。理清政府定位。不缺位也不越位。毕竟处理的好,水面的高低不平,会带来流动,交流和动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8 4:20:05编辑过]

使用道具

报纸
star02 发表于 2006-5-18 07: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给头脑发热者泼泼冷水

使用道具

地板
徐岳 发表于 2006-5-18 13: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随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竞争力上升是件很正常的事,应当冷静去看待

使用道具

7
appleboy 发表于 2006-5-20 11: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icefrank在2006-5-18 4:15:00的发言:

本人也提一点愚见

目前的确应该很冷静的看到,现在中国主要的竞争力,还是廉价劳动力。

看上去好像出口额很高,其实大量的还是加工的类型。比如说一件产品1000块从日本进口,中国加工一下也就变成1050块再卖到美国。看一下这个情形:出口额中仅2~3%的增值。人民币升值个5%很多加工企业的利润就被抹掉了。这就是竞争力不足。因为如果我们自主生产高科技或具有高品牌价值的产品,我们完全可以把人民币升值的成本转嫁到外国消费者那边,但现在我们出口的产品很容易被替代,不在中国加工也可以到越南加工,除掉便宜之外made in China的魅力不够,就是竞争力的问题。

利用廉价劳动力只可以是一个发展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我们必须要靠发展创新。产品中蕴含高的科技含量,文化品牌内涵,让外国消费者就算涨价也要来买,这才可算是竞争力。而且还要我们的国企,民企来生产这些产品。要求具备研发,采购,生产,管理,营销整条产业链上的优势。。。否则只是在生产线上卖出血汗,只有局部的生产成本优势对今后中国占领世界市场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只是有一点不太同意原文。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带安排。我觉得里面既有政治考量也有经济的因素。产业集群现象事实上各国相当普遍,长珠三角密集的产业带,产生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还是有目共睹。有了一定的产业集聚,建立相关产业配套服务设施便在经济上具有了可行性。如果要企业设在偏远之处,不利人才吸引,运输,通讯成本上升,信息流通不畅,显然要求极大的政策激励。而这个政策的成本事实上也还是要由目前资源不足的整个经济来分摊的。再以非市场方式强行要求企业去均衡地投资各地,恐又要造成资源配置扭曲。

另外长珠三角的集聚效应,带来产生“核聚变”,转换为创新产业区的可能。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分散的企业恐难以做到。

要做到企业均衡分布,虽符合公平的价值判断,目前的政府也可以资源调动来实现。但成本巨大。或许现在政府更应做的,是在东部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后的产业转移之前,加紧在中西部建立好良好的市场环境,打好基础。在东部促进创新,在中西部做好基建及人才培养,增大公共产品供给。为企业的搬迁转移降低成本。同时应加紧在全国建立良好法制体系。理清政府定位。不缺位也不越位。毕竟处理的好,水面的高低不平,会带来流动,交流和动力。






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做出这样的分析也算不错。不过总的看起来还都是一些说滥了的观点,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希望你多参加讨论,多提自己的观点。说出点不一样的来

喧哗与躁动

使用道具

8
juki 发表于 2006-5-20 22: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家都谈论的好深刻亚

使用道具

9
ky0107 发表于 2006-5-21 11: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内的生产确实在很多方面不计后果和长远影响

使用道具

10
laudon 发表于 2006-5-21 15: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赞成赵晓的观点。中国当前增长仍然高速,但其实增长的风险也在加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5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