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uangqidie
1371 1

[经济] 动漫产业 [推广有奖]

  • 1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5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56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14 点
帖子
190
精华
0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9
最后登录
2013-8-2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请问日本动漫产业与中国动漫产业相比,胜在何处?我国动漫的劣势在哪里?根源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动漫产业 日本动漫 动漫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
沙发
matlab-007 发表于 2015-9-17 20:23: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二、中日动漫发展史  
1、日本篇  
日本动漫已有70多年的历史,可分为六个阶段:  
(1)战前草创期(1917--1945):主要以世界名著为题材,不离宣传、夸耀军国主义的路线。当时的名作是1942年的《海之神兵》  
(2)战后探索期(1945--1974):这时期的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应有尽有。名作是1968年的《太阳王子大冒险》  
(3)题材确定期(1974--1982):这是第一次动画热爆发之时,这个时期的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1974年松本零士的《宇宙战舰》系列以及《银河铁道999》是当时的卖座片  
(4)画技突破期(1982--1987):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1982年的《超时空要塞(即Macross)》、1984年的《风之谷》以及1986年的《机动战士Gundam Z》都是当时的名作。  
(5)路线分化期(1987--1993):在这个时期,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中国动漫迷几乎个个皆知的《圣斗士星矢》便是1988年的作品。  
(6)风格创新期(1993至今):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在1995年放映的《魔剑美神(秀逗魔导士)》系列,1996年的《新世纪Evangelion》、《X》,1997年的《名侦探柯南》及1998年的《魔卡少女樱》等均造成很大轰动。  
2、中国篇:  
国内的动漫事业发展较慢,从80年代最早有日本动画的引进开始,十几年来只有少量日本动画在国内电视台播放,而且迄今为止没有一部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国内公映。而中国本土的动漫画家人数不多,而国内的思想观念缺少彻底的更新,没有将动画当成一个全新的文化和市场来看待。这便是中国动漫不如日本发展迅速的原因。  

三、动画导演  
动画导演,在日文中叫“监督”,在一部动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一部好的动画,总缺少不了好的监督。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著名的导演庵野秀明和林宏树。  
庵野秀明恐怕是中国动漫迷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了。他所监督的《不思议海のナデア》(《蓝宝石之谜》)在大陆不少电视台都播映过,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最能让动漫迷认识庵野的,就是他监督的《新世纪Evangelion》和《彼氏彼女の事情》。《新世纪Evangelion》描写的是如《圣经》中所说的2000年发生“第二次冲击”,引起这场悲剧的是被称为“使徒”(Angel)的谜之生命体,这场灾难引发了海啸和冰河融化,使世界处于半破坏的状态。另一方面,人类设立了特务机构NERV(德语的“神经”),为了与使徒战斗而开发了EVA(全称Evangelion,英文的“R簟保V魅斯终嫠谩⒘璨ɡ觥⑽锪鳌っ魅障恪だ几窭椎缺怀莆笆矢裾摺保挥兴遣拍懿僮菝癊VA”的终极人型武器。但是,本应负责歼灭使徒的NERV实际上是为了完成“里死海文书”中的“人类补完计划”而设立的。而所谓“人类补完计划”,实际上是要将人们的心都净化,看过《新世纪Evangelion》的观众也知道,当主角真嗣随剧情一话一话地被“补完”,感觉上好象身为OTAKU(日文“おたく”,指对某一项事物的疯狂着迷者)的观众自己都跟着接受了心理治疗,然后出院。在作品的意念上,庵野所描写的自闭主角碇真嗣活脱是广大动画迷的写照,这部作品所凸现的社会现实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使它拥有了一大群OTAKU,作品所造成的冲击不亚于Gundam系列。同样是庵野的作品,《彼氏彼女の事情(他和她的故事)》所表现的也许是稍稍“和平”的世界。
四:动漫对我们的影响
   一位网友详细地评论了动画对我们的影响:在儿童时期最先接触并乐于接受的社会文化影响便是动画片,它属于社会文化中艺术的范畴。从八十年代开始动画片就属于了儿童的主流文化,而不同的社会化只能感的许多内容在带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些独特之处对个性的社会化进而对不同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与社会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我们在提及动画片艺术的时候,我们心中的经典大部分是日本动画片。从八十年代初的《铁臂阿童木》、《花仙子》到末期的《圣斗士星失》、《足球小子》、《棋魂》、《七龙珠》,从九十年代开始的《灌篮高手》、《网球王子》、《机器猫》到今天的《中华小当家》、《火影忍者》,还有《魔神英雄坛》《天空战记》《魔神坛斗士》《番茄娃娃》等等等等一系列优秀而经典的作品。下面不再一一举例,主要选择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论述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圣斗士星失》是车田正美受到希腊神话中八十八星座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经典作品。五位青铜圣斗士只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而黄金圣斗士也不过才十八,九岁(童虎例外),而他们肩上却承担着一份艰巨的责任。从开始誓死保卫雅典娜到视死如归地捍卫地球和平。他们有爱,有情,有义,其中也不乏暴力,但我们最为之震撼的是他们那一次又一次跌下之后又站起来的坚定不渝的精神。特别是星失,更是被中国的动画迷们戏称为小强(蟑螂),但是我们丛冢看到了两条经典的人生哲理:一概率论中的无限成功理论。概率论中论述了假如一个人做打靶练习,只要他无限次数的坚持下去,总会有打到十环的时候。概率最小只会趋近于零,却永远不会等于零。尝试越多,离成功的机会就越接近。而他们不断的被敌人打倒之后有能不断的站起来继续的战斗,所以最终还是他们打败对手。二、“自助者天助”。他们在每一次的战斗中为正义,为和平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身边得人,感动了亡者的灵魂,甚至感动了对手。从而帮助他们一起来克服前进的困难。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挚着与一项事业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出一条道路来。”
而这些就是我们目前儿童社会化中缺少的责任感教育和挫折教育,在第一次中日青少年野外露营活动中,中国的青少年“惨败”于日本青少年,在个人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对比上,中国的青少年明显的逊色于日本的青少年。我们的动画片在《神笔马良》中突出了笔的神奇,在《金刚葫芦娃》中展现了葫芦的威力,而人之为人的力量又如何展现出来的呢?我们如何用一只笔和葫芦去和“天马流星拳”竞争呢?在《圣斗士星失》中直接去战斗保卫地球和平的是年少的青铜圣斗士,而非所谓更强大的更年大的黄金圣斗士。这是不是暗示着日本的教育更注重对儿童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他们也是有着责任的一代。而我们的儿童却缺少这种责任感,在《大头儿子和小头》、《蓝皮鼠和大脸猫》中嬉嬉笑笑。
    一九九九年,日本的青少年足球队震惊了世界,在世青赛上获得了亚Army。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邻居的足球已经登上了历史与世界的舞台,而我们还在喊着“冲出亚洲”的口号。而《足球小将》可以说深深的影响了日本足球的一代人,它为日本足球缔造了一个梦想,而他们的这一代青少年圆了这个梦。“永不放弃”的精神给了日本足球发展的动力,在《足球小将》中我们一次次感受到团队精神和不屈的斗志。而我们似乎没有一部体育精神塑造的动画片来激励我们的儿童。同类的《灌篮高手》可谓让我们最感到励志。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断的超越。樱木狂妄的自信,四射的激情,不息的战斗火焰不断的感染和激励着我们。最让我感到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热泪盈眶的有两句话:一句是当湘北落后的时候队Zhang赤木对大家说:“我们可以不是好朋友,但是我们是最好的队友,我们一起努力追回来。”——团队精神在这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另一句话是在全国大赛中湘北对阵上界冠Army山王,樱木跌出场外背部受伤,继续比赛的话可能影响他今后的运动生涯,安西教练准备换他下场的时候,他执意比赛,他说:“老头子,你一生最辉煌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代表日本国家队比赛吧!而我,就是今天。”上一代批评八零一代迷茫,那是因为我们社会化的进程中缺少梦想的缔造;批评八零一代自私,那是我们缺乏团队的教育;批评八零一代懦弱,那是我们缺乏斗志的激励,血性的引导。     今天,我们再看《火影忍者》,一号男主角鸣人的梦想是成为拥有火影名号的最高级忍者,因为那样他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可以保护村子,保护所有人,在剧集里面,他也一直在为这个梦想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超越自己和影响他人,带动了很多人为之奋斗,且片子里面的其他很多人物,也是以这个火影的名号作为奋斗目标的,甚至于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在同期,中国的动画界是否创作出了一部对儿童社会化有着巨大影响的作品呢?也许笔者孤陋而不知道。     当在批评甚至批判八零一代的时候,我们的前辈,你们是否反思当我们在儿童期的时候,你们的所创造社会文化中的儿童艺术是不是也略有欠缺呢?我们的动画片却总是在动物打着交道,从《黑猫警Zhang》到《舒克与贝塔》,从《猴子捞月》到《熊猫京京》等等。当然他们也是我们的经典动画作品,我们从中也学习到很多。可动物表现得再优秀,又怎么能有一种人格化的精神呢?当然我不是一味的从洋媚外,日本的文化中有着非常多的糟泊之处,它们的教育也有欠缺之处,但正如叔本华所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应当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发掘别人文化中的优点,吸取其可借鉴之处为我们所用,这样才能使我们儿童的社会化更加完善,从而塑造成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合格的社会成员只是我们的要求,而我们的社会化更要追求一种优秀的社会成员。而社会文化在社会化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我们更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去引导我们儿童的社会化呢?动画片艺术只是社会化中的一个因素,但仅仅这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者以及我们的动画制作人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4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