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1
8254 124

思想论 [推广有奖]

101
hhj-1 发表于 2020-11-5 10:52: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下面----"理性”章节中还有一种对各个事物之质的综合,但这里的知性则
不能对‘各个事物之质’进行综合,它只能对‘一个事物的各个现象的质’进行综
合,以把这些质统一到‘事物之质’上,因为知性只能达到单一个事物之质。对于
知性不能有“许多质和许多事物”的观念,这种观念只有在比知性更高级的理性那
里才有。知性就是这样具有局限性,就算它发觉了“许多质和许多事物”的事实,
它也没有能力处理这个事实所带来的种种极端复杂的问题。比如,一个长期封闭在
偏远山村中的人很难想象有一个与自己所知不同的外面世界,就算知道一些,也没
有能力回答(自己环境与这外面世界的这种巨大差异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知性的
局限性正如这种情况那样。
   总之,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特殊性、多样性、个别性之间的一致和
契合都对思维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在这种一致和契合中,思维把握了这些特殊性
的普遍性,多样性的唯一性,它们在思维面前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所有思维力求寻
找的首先便是这种多样性的契合,以获得在这种契合中表现出来的东西。
   $3-30 然而,得到这种契合并不等于获得了分析结果(现象的质)之间的固有
联系,不等于获得这个事物之质。因为契合只是事物之质表现出来的必需环节和关
键,而不是事物之质本身。因此,知性综合在达到契合以后接下来便是对这表现出
来的事物之质进行影像----这种“影像”在前面曾说过。
   在(知性综合)这里也分为“比较”和“影像”两方面;在这里,比较便是对
每个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以达到这些分析结果之间的一致与契合,----这一点前面
刚刚说过。而知性综合的影像则是对存在和表现于这些分析结果的一致和契合中的
事物之质进行抽象,这种抽象便是“知性抽象”。

使用道具

102
hhj-1 发表于 2020-11-10 16:19: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7-4 在我们所考察的知识形式中,知性知识的知识性最强,理性知识的知识
性最弱,而感性知识则界于两者之间,因为感性知识既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信息,
但它既非成熟的知识形式,也非成熟的信息形式。一个知识(准确地说是思维结晶)
的知识性强不强就看它那“直接告诉”的功能强不强,即‘不用付出思维便能懂得
它’的功能强不强。前面说了,知识总是努力要“告诉”人们一些东西,因此对于
知识来说,它越能直接告诉人们一些东西,它就越是感到满意。然而另一方面,知
识又总是努力要使所告诉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和深刻性,而不纯是感性(即现
象)的。因此知识总是这样,它努力要直接告诉人们有关事物的某些内在性。这样
在知识内部就存在着一种矛盾,因为越是事物内在性的东西,就越不能直接告诉(
相反,越是表面的东西,它就越能直接告诉出来)。知识的这一矛盾最终要使自己
变成(它所要告诉出来的事物内在性的)信息。事物的内在性越深刻,它就越是不
能直接告诉出来,越是深刻的内在性,对它的表达就越间接,同时所需要的表达也
越多;对这一内在性来说任何表达都是不完全的。
   知性知识的对象是事物的质,这是肤浅的内在性;在这肤浅的内在性面前知识
获得了最强的知识性。因而知性知识具有最强的知识性。知性所涉及的质既是肤浅
的,又是孤独的,因而知性能够完全地把握它。知性能够完全把握一个质,它也能
够用一个知性知识来完全表达出事物的一个质。然而在理性中就不是这样,理性不
能完全把握事物的本质,理性知识只能表达出事物本质的某一特殊性。平常我们总
感到,当思维只是涉及事物的肤浅方面时,思维的表达总是清楚的,相反,当思维
涉及到事物的深刻内在性时,由于这深刻内在性存在于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因
而思维对这内在性的表达就不再那么清晰了,有时甚至显得十分混乱。比如,当我
们只是表达我们看到或听到的某种单纯的现象时,我们就能够十分清楚地表达出我
们所看到或听到的这个现象,然而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复合的颜色,则我们就很
难表达清楚这种颜色是什么样的颜色了。
   总之,对于理性知识来说,知识性只是它的表面性质,它的内在性质则是信息
性,是思想的信息。从表面上看,理性知识也象别的知识那样,能够告诉(甚至是
直接告诉)人们某些东西;然而其本义并不是这些表面意义,而是深刻的思想本身。
而在知性知识中,它的本来意义也就比这表面意义深刻一点。----只有在感性知识
中其本来意义才等于其表面意义,在知性知识中其本来意义则要比其表面意义深刻
一点,即达到“质之规定”的程度;到理性知识里其本来意义与其表面意义便存在
最大差别,以至要达到其本来意义就必须打破其表面意义。感性知识的知识性之所
以不比知性知识的强,便由于它的本来意义还完全等于其表面意义,即感性知识还
没有包含任何事物的内在性,没有包含任何思维的成份。因为真正的知识必须包含
有一定的事物内在性,能够解释事物的一些现象。感性知识是最肤浅的,只以其表
面意义来作为其本来意义,然而它又是人们的头脑最难以对付的,有卓越天才的头
脑善于对付高深的知识而不善于对付肤浅的知识(就象爱因斯坦忘记了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率一样)。因为直接对付肤浅的感性知识的方式便是死记硬背(除了那
些印象十分深刻的感性知识以外)。而理性知识作为最深刻的一类知识,不能通过
死记硬背来获得,甚至也不能通过通常的“学习”和“领会”而获得,必须通过自
己思维的深刻而持久的研究才能获得。

使用道具

103
hhj-1 发表于 2020-11-12 08:29: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上述过程也可以逆过来,即质规定自己,特殊化自己,因而产生许多质的特征;
这些特征表征了质所具有的各方面与部分。然后每一个质的特征再转化为相应的现
象而表现出来。在这里,现象是质的表现形式,因而质要达到现象才能表现出来。
这样,从唯“一”的质中产生了“多”。因为质只有一个,但它产生了许多的特征
和现象。一个普遍性的质总是这样,总是有多方面的特征和表现,这些表现便构成
了“多”。从“一”中产生“多”,即从普遍性中产生特殊性。普遍性总是唯一的,
否则它就不成其为普遍性了;同时,普遍性不能以其自身而纯粹地存在,它必须特
殊化自己,必须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但所有的形式都是特殊的)才能存在。因而,
质只能存在于它的各个特征中,没有这些特征,质本身就不存在。这样,质的每一
个存在形式对于质来说都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质本身。于是,质的这种存在性
质(----即以特殊的形式存在;它必须这样存在出来,因为它是普遍性)便要求质
的存在形式有许多个、许多种,其中每一个体现着质的一个方面,而全部的存在形
式则是质的全面存在(但这所谓“全部”则具有无限的性质)。
   这样,从这两个方面即:

1: 现象----质的特征----质
2: 质----质的特征----现象

我们就知道:从“多”中产生“一”,又从“一”中产生“多”;这便是现象与质
之间的联系,我们从上述可知,质是对现象的统计归纳的结果,即众多偶然呈现的
现象和现象活动的综合产生出作为现象之必然性的质。“多”往往是以偶然的方式
一个一个地出现的,对于这种偶然性的“多”来说还没有质存在;质是作为这些“
多”的偶然运动的反面即必然性而出现的,质的出现使“多”的偶然性变成了必然
性。质就是这样(作为现象之偶然性的反面和否定的必然性)出现,质的出现便是
对偶然现象的制约,同时它(质)实际上否定了现象的纯粹现象性(即作为一种纯
粹偶然、纯粹个别的现象性),因为它把现象(通过质的特征)归结到它自己之中
了。我们由上述可知,每个现象实际上都包含着它的内在性之质的规定,因为现象
实质上是质的特征、质的特殊性。但是当这个现象孤立、静止地出现时它的质并没
有表现出来,因而这个现象在这时的出现便显得是偶然的,而不带有任何必然性。
只有当它与别的现象联系着、以一种变化着的状态出现时,它的质才表现出来,(
它的出现)才显得是必然的,显得是受一种内在因素支配下的出现。归纳统计并没
有为现象创造一个内在决定性、创造一个质,因为质作为现象的内在性本来就在现
象之中,归纳统计只是使现象的这个潜在着的质呈现出来而已。在归纳统计中,质
作为一种偶然现象的必然性而出现。

使用道具

104
hhj-1 发表于 2020-11-18 10:36: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2 这里强调认识要从现象达到本质,而不能只在现象、在感觉那里纠缠不
清。总之,一想到现象就马上要想到质甚至本质,认识必须要达到这个内在性。
   在这里,头脑抛弃纯粹感性及其精神,达到了更高的形式;在这形式里,它将
第一次开始思维,因为现在的对象不再是表面的现象,而是现象的质,这是现象和
事物的第一个内在决定性。这开始的思维形式便是知性(----这在前面的“序言”
那里已经谈到过),它以质,即现象、事物和世界之第一个内在性为对象,它要把
握它(----质),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对现象产生认识。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头脑在
它的发展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对自己最熟悉的东西----现象一点也不了解,这样,
头脑便发生了寻求和把握现象之内在性的活动。因此,实际上是这样:头脑在感性
那里只是摄取了外界现象(象照像一样),而没有理解这些现象,这样,在这里,
头脑便产生出知性而要理解这些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这样理解知性:它是思
维运动的一个形式,是(人类)无限之思维过程的一个必然环节。思维运动的目标
点是最高深的内在决定性----即世界之最终本质,世界的本源,它要通过一系列形
式----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运动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点。在这里思维采取它其中的一
个形式即知性而进行运动。
    思维运动在感性那里等于零,在知性这里则开始了;在知性这形式中,思维进
行了一整套的运动----即分析、综合、抽象和演绎,以求深入和把握现象与事物之
质;把握现象的质和在头脑中建立‘知性事物模型’是知性思维的目标。总之,知
性要解决和回答头脑在感性那里所产生的问题----即‘现象是什么’?

使用道具

105
hhj-1 发表于 2020-11-22 08:59: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37 理性演绎把抽象的思想具体化,实际上是使抽象的事物重新回到事物的
质及现象中,使理性的思想重新回到知性和感性的规定上,使思想本身在获得理性
规定的同时又获得知性和感性的规定。抽象思想是纯粹理性的,具体思想则既是理
性的又是知性和感性的。我们总认为思想是理性的,然而一个发展了的成熟的思想,
它既有理性的成份,也有知性甚至感性的成份。因此,一个思想既有纯粹理性的表
达(这无疑是理性的最高表达),也有知性的表达,甚至有感性的表达。这些表达
各自适合于不同头脑对这思想的了解,如思想的知性表达适合于只有知性的头脑,
而思想的感性表达则适合于只有感性的头脑。这种情况在思想交流中具有最为重要
的意义。
   理性演绎把理性的思想具体化,它所要进行的第一步便是对从前思维考察过的
各个具体对象重新进行分析,或者对新出现的具体对象进行分析,----实际上这两
方面是同时展开的。不用管这种分析是理性分析还是知性分析,只需知道这分析是
从理性演绎中产生出来的,是理性演绎的分析(或者也可称为“理性演绎分析”)。
在前面知性那里知性演绎同样有其分析,它是直接从知性演绎中产生的。理性演绎
产生它的分析,对各个事物(它的质之规定)重新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不是使理
性回到思想产生以前的状况中呢?显然不是,因为这种分析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
的;理性演绎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这便构成了与以前的分析之
不同,在以前的理性分析那里并没有思想对分析活动产生指导和支配作用。平时人
们观察问题(观察事物)无不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怀有一定的思想观点去观察,
另一种则是混沌的观察----即不怀任何思想、没有什么精神准备的观察。前者观察
具有一定的明见性和选择性,在极端的情况下也具有某种偏见性(世上的偏见也正
从此产生)。后者观察则缺乏这些明见性、洞察性和选择性,也不会有什么偏见性。

使用道具

106
hhj-1 发表于 2020-11-24 09:04: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0-19 我们现在考察思维是怎样从现实中发生。首先,要在现实中发生思维,
就要有能够发生思维的内在因素即智力;这是与现实无关的因素。这个因素存在了,
思维才能在现实中发生。但我们也看到,在平常十分平静的现实生活中,在精神与
现实十分恰合时(如一个人对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地理及这个
地理的生态等十分满意),人就不会有思维(或新的思维)发生出来,人们不用操
心什么,思虑什么。因此与现实完全恰合和同一的精神不可能从这个现实中发生思
维,这在现实中是经常看到的。
    十分显然,当精神与现实有差异、甚至对立与矛盾时,便会从这个现实中发生
出思维。精神(潜在的思维精神)是在一定的现实中形成的,当这一定的现实被新
的现实代替时,精神便与新的现实产生矛盾,因而发生思维。这种对立逼迫着精神
对这个新的现实进行思维,以与它取得互相适应。地震的现实逼迫着人的精神而使
之对地震进行思维和研究,从而找出对付地震的办法。同样,当人们遇到与自己的
精神对立的现实事件如癌症、台风、战争等等时,这个精神就会发出特定的思维;
通过思维而使人得出对付这些事件的办法。这样,‘现实运动’便是思维发生的源
泉,而不单再是现实;现实不一定能使一个(能够发生思维的)精神发生思维,只
有现实的运动,即变化的现实才能使思维发生。要强调的是现实的运动,而不是静
止的现实,静止的现实不会对精神和人的智力发生任何作用。现实只有在其运动过
程中才会表现出它的各种矛盾,才能让精神看到问题的存在,这样,精神才会发生
相应的思维。《思想论》黄焕金著http://hhj.yeah.net
    因此,严格地说,‘现实运动’才是思维的真正源泉。而智力这一源泉则提供
了思维发生的基本可能性,但必须在现实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才能实现这种可能性。
    从精神界,从书本中并不能产生出思维,因为书本的、理论的东西并不能直接
对一个精神发生作用。能够对精神产生作用的只能是现实(现实运动);只有现实
才能对精神发生作用并使之产生改变。我们看到,人们不可能通过所谓“教育”来
改变一个极端自私的精神,只有现实,只有与这种精神相对立的现实的强烈作用才
会使这个精神发生改变。因此从书本中不可能使思维直接发生,书本的东西也只能
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在这里,书本的东
西只不过起启发作用。一个建立起来了的精神(一个现存的精神)包含着许多现实
因素,书本的东西把这些现实因素启发了,使它们重新作用于这个精神本身,使这
个精神激起对存在着的老问题的再思维。因此,现实是思维的源泉,而精神界中书
本、理论等则不能成为使思维得以发生的源泉。头脑要真正思考一些问题,就要到
现实中去,而不能只在精神界中,只在理论中,只在课本和古典著作中打转,在书
本中是不会产生问题的。在精神界,缺乏思维的头脑和精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
为呈现在这些头脑和精神面前的所谓知识、理论等都是思维的结晶,而在思维结晶
面前必须付出思维(并且是同样的思维,即与思维结晶中所包含思维相同的思维)
才能把握这个思维结晶。学校教育中的‘学’是缺乏思维的,它在一个思维结晶(
即所谓知识)面前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就是采取‘单纯理解’的形式,而
死记硬背是不存在任何思维的,理解则是片面、不完全的思维,即它对思维结晶只
具有肯定的思维,而没有否定的思维。真正的思维则是:在对一个思维结晶(一个
知识)进行思维时既有肯定的思维也有否定的思维。
    书本的东西只有通过相应的现实才能作用于一个头脑和精神,使之运动、发生
思维。

使用道具

107
hhj-1 发表于 2020-11-29 09:12: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上讨论了本质与质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事物中,因此讨论便以事物为范
畴。本质与绝对本质之间也有相似的关系,但它们的讨论则以世界为范畴。不过在
这更高的层次中不再有知性存在,而只有相互具有程度差别的理性存在,因为这里
涉及的只是本质性,而没有质。但是在世界中,事物的本质不再是唯一者,而是象
质那样具有无数个;现在唯一者是世界本质即绝对本质,而不是本质即事物本质。
事物的本质对于世界的本质来说显然是多数,就象国家政权对于世界政权(如联合
国)来说是个多数一样。理性要走出每一个事物而达到世界,要超脱于事物的本质
而达到世界的本质;这是理性的必然趋向,也是每一个理性头脑的企求。理性与知
性不同,它本质上是开放性的,是一定要走到整个世界中的----知性本质上则是封
闭性的,它拒绝接受(一个)事物以外的存在。因此在理性那里,事物本质必然要
走到世界本质中。理性的事物模型----即复合事物就表明了这一点;复合事物要把
世界的全部事物都容纳于其中,这样,复合事物就变成为世界本身,而复合事物中
的本质同时就是世界之本质。在复合事物中我们会遇到一种十分复杂的情况:在复
合事物中,本质不再是唯一,而是多个的,这使事物的内部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因
为在复合事物中,一方面存在着绝对本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本质;这一点在我们
看到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复合事物时就了解得更明显了,因为在世界中存在着许多本
质,同时又存在着唯一性的绝对本质。因此在复合事物中,本质既是唯一的,又是
多数的。那么怎样理解这种矛盾呢?我们把本质看成是绝对本质的特殊性和具体的
规定(实际上也是这样),两个或多个绝对本质之规定性共同存在于一个复合事物
中。这样在一个复合事物中就存在着两个或多个本质,这些本质既是差异的又是同
一的;因此在复合事物中就出现了“本质的差异”和“本质的同一”两方面。本质
的差异构成了一个复合事物内部的分化和复合事物之间最内在的分歧;本质的同一
则构成了一个复合事物内部的同化和复合事物之间最内在的同一。本质的差异造成
了复合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相反,本质的同一则造成了复合事物的稳恒与静止。一
个复合事物的本质性便包含本质的差异和本质的同一两方面,这两方面也是一个复
合事物之本质的内容,因此在一个复合事物中,当本质的同一比本质的差异占优势
时,这个复合事物就处于暂时的稳恒状态(从而使这复合事物成为名符其实的“一
个”事物;否则一个复合事物与另一个复合事物之间是难以区分的,它们之间具有
高度的互相渗透性);相反,当本质的差异比本质的同一占优势是时,这个复合事
物就处于运动和变化的状态。比如,在资本主义这个复合事物中存在着共产主义,
它们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共产主义只能从资本主义中发生,这表明资本主义
与共产主义之间也具有本质的同一。因此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既有本质的同一
又有本质的差异,这种同一与差异同时存在于资本主义这一复合事物中。当资本主
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本质的同一大于本质的差异时,它们就共处在一起,从而维持资
本主义这个复合事物的暂时稳定,而当本质的差异大于本质的同一时,这种暂时的
稳定便被打破。平时人们常常谈到质的差别和本质的差别,但是人们往往把它们混
为一谈。质的差别是肤浅的差别,而本质的差别则是深刻的实质性的差别。人们往
往把只具有质之差别的两个因素说成是具有本质上的差别,从而造成了深刻的实质
性的敌对。比如双方之间只是“人民”性质的矛盾,但硬说成是敌人。这一点给过
去的中国造成了多么大的创伤。复合事物的本质维持了这一事物的稳恒存在。但是
在此同时绝对本质并没有忘记给这个本质赋上一种否定性,从而使这个复合事物的
稳恒存在变成一种暂时而有限的存在。“一个”复合事物就是这样,既是稳恒的又
是变化着的,它在建立自己维持自己的同时又否定自己,使自己趋向世界。复合事
物的原本意义是众多的质同时存在,现在它则发展到了众多本质的同时存在。因为
复合事物总是扩展着的,事物的本质也就在这种扩展中显出了多样性。当复合事物
并不扩展而处于静止状态时,它的本质只有唯一的一个。但是静止的复合事物并不
就是知性事物,因为知性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而复合事物的静止则是暂时的,----
因此实际上并不存在着什么知性事物(即只有一个质支配的事物),有的只是复合
事物(即多个质甚至多个本质支配的事物),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静止的。在
复合事物的静止中同样包含着(相反的)运动因素;但是知性事物就不包含有运动
的因素,因为它只有一个因素,一个肯定的因素。我们在这里便是通过复合事物来
了解世界的;世界包含着无数的事物,然而这些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着的,因为一个
事物的决定因素会在另一个事物那里起同样的作用,一个事物的现象也会在另一个
事物那里存在和出现。因而在世界上,各个事物互相重叠,互相复合。当然,在这
种互相渗透、互相重叠、互相复合之中,每一个事物又都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存在,
保持自己不受别的事物“侵犯”。

使用道具

108
hhj-1 发表于 2020-12-3 09:54: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6-13 人们以为他们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表面上以至质上是一致的便属于马
克思主义,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了。这只是一种平庸肤浅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了
解,只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才是真正属于马克思主义。另外,在保
持这种本质的一致的同时,表面上甚至在质上的差异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只有这
样才成为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因此,思想要成为一个主义的真正思想,一方面
这思想与主义间要具有本质的一致,另一方面这思想与主义间要具有表面上以至质
之规定上的差别;这两个方面都是同样必要同样重要的。
   这是主义与其分枝思想之间的最重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思想界,
同时也存在于自然事物、自然系统中。比如全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社会中的某一部
门则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枝系统(或称子系统),这一部门与全社会间的关系
便象上述所说的关系情况那样。部门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与(整个)社会具有本
质上的一致,但是又因为它是社会的一部门,它与社会也具有表面上以至质上的差
别。其实这种所谓与社会的差别只不过是这一部门与社会各部门间的差别;一致性
也是这样,这一部门与社会的一致也只不过是这一部门与社会各部门间的一致,因
为社会是体现于其各部门中的。当这一部门不仅与社会具有本质上的一致,而且还
具有表面上和质上的一致时,这一部门便会消失在社会中,因为不存在这一部门赖
以存在的自身个性。相反,当这一部门不仅与社会具有表面上和质上的差别,而且
还具有本质上的差别时,这一部门便不存在于(这个)社会中,它独立于社会。因
此当社会的某一部分与社会本身存在着本质差别时,这一部分必然会从这社会中独
立出去,而另立社会。在国际政治上,有不少社会(以国家为界)中的某一部分要
求独立自主,要求自立为国。我们便根据这些阐述来判断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即这
一部分与它的社会之间如果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则要求独立是合理的,相反,如果
它们之间实际上只存在表面上或质的差别,而不存在本质的差别,则这种要求是不
合理的。但是前面我们说过,判断两者之间的一致或差别是不是本质性的一致或差
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问题也往往纠缠在这里。另一方面,质与本质也并没有什么
清楚绝对的区别和界限,条件只有一个:当我们眼光狭窄时,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
质(而也许我们主观地把它看成了本质),当我们眼光充分广阔深远时,我们才能
看到事物的本质。总之,人们的观察眼光越广阔深远,人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内在性
也就越深刻。
   同样,当我们要判断主义与其分枝思想之间的一致或差别是不是本质的一致或
差别时,我们必须要展开我们自己的眼光,努力从更高更阔的角度来进行判断。

使用道具

109
hhj-1 发表于 2020-12-5 09:21: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因此一个人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获得一定的知;
他的文化修养程度越高,他从死记硬背那里获得的知就越深。怎样看待一个人的文
化修养程度呢?首先,最低限度的文化程度是从语文教科书那里获得每一个字(语
言)的意义,这是一个字的基本而固定的意义,这个意义在这个字完全孤立时便表
现出来,----在《字典》中列出来的字的意义便是这种意义。然后,懂得一个字在
一句话、一个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字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是十分灵活的,
一个字在一句话中所表现的意义与在另一句话中所表现的意义往往是不同的,这一
点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了。高级的文化修养程度是给一个字赋上一个新的意义,根
据这个字的原来意义而赋上一个新的意义;这实际上便是语言文字的创造。其实随
着一个人文化修养程度的提高,对一个知识的死记这种精神行为所具有的意义也慢
慢地变得模糊了,最低文化程度时,死记知识只是模糊地懂得这个知识的一点表面
意思,到有一般中等文化程度时,对知识的死记便能够直接知道知识的直接和表面
的意思并且加以一定程度的理解;到了刚才所说的创造意义的高级文化修养程度时,
对一个知识的死记已经不仅能洞察到这个知识的根本意义,而且还能够给这个知识
赋上新的意义而使之成为新的知识。这样,两个具有不同程度文化修养的头脑在死
记同一个知识时所获得的知便不同,文化程度低则获得的知浅些,文化程度高则获
得的知就深些。

使用道具

110
hhj-1 发表于 2020-12-7 09:17: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38 以上阐述表明了理性演绎中的分析与其它分析的不同,理性演绎分析是
带着思想的分析,理性分析则不是。思维活动从纯粹的思维活动转化成带有一定思
想的思维活动,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思维活动本身的)进步。任何思维活
动都会在其过程中产生某种(或多种)设想,----思维活动的这一特点在分析思维
那里尤其显著----在它产生了设想后,它便带着这设想而继续进行它的过程,此时
它已具有注意性和意识点,由于有这一设想,它便能够看到别的思维活动所未能看
到的东西。
   理性演绎在形式上与知性演绎是一样的,只不过理性演绎所演绎指向的对象是
事物及它的质,而知性演绎所演绎指向的对象则是现象。理性演绎分析同样是对事
物的分析,与理性分析一样。由于理性演绎分析是带着思想的分析,因此这种分析
实质上是这样一种比较,即比较思想与质之间具有怎样的一致和差别。比如,我们
把思想设为P,把被分析的各个事物的质分别设为a、b、c、d;分析分别对这些质
进行分析。当理性演绎分析对质a进行分析时,它(这种分析)实质上是思想P与
客观存在着的质a的比较,如果质a实质上与思想P是相同的,则思想P便获得了一
种支持和证实。相反,如果质a实质上与思想P不同,则思想P便要发生变化,在
这里只能是“主观的”思想P发生变化,而不能相反。同样,当理性演绎分析对质
b、c、c等进行分析时,又会产生同样的情况,思想P又会产生同样的变化。我们
会发现,在这种比较中,思想P与这些质在实质上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因而,
思想P在这种比较中既获得了支持与证实,也发生了变化。这两点,即证实和变化,
对思想P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支持、证实是对思想P的肯定----对它的存在的合
理性的肯定,而在此同时,思想P又是变化着和发展着的,是不断成熟与完善的。
这两方面,在理性演绎的分析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实现。但是,它们在这里也只能得
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因为分析所面对的这些质都是互相分裂的。因而,理性演绎又
从分析进展到了综合,即理性演绎在这里把这些质综合起来与思想进行比较。把上
述的各个质a、b、c、d综合起来(这种综合使之达到了这些质的共同本质,这共同
的本质比单个质的本质更深刻,更具有本质性),而与思想P比较,这种比较比在
分析之下的比较提高了一步,从而,思想P获得的支持和证实更高级,思想P所产
生的变化也更大。理性演绎思想所产生的这两方面情况(即一方面是支持、证实,
另一方面是变化)是在更高级的条件下产生的,因而对思想本身来说具有更高的意
义。
   因而在理性演绎中既有分析,也有综合和抽象,并且同样是从分析进展到综合,
在综合中产生出抽象,纯粹的抽象也随时在抽象中产生出来。这样便构成了一种思
维的无限循环:

分析----综合----抽象......分析----综合----抽象

这种循环是任何一种思维运动都具有的基本特性。但是,我们不应把这种思维运动
的特性看成只是思维运动的,因为其中还有人的各种活动因素渗透于其中,比如平
常人们所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便包含于这个思维运动的无限循
环中。思维的开端总是最接近现实的,换句话说,思维总是从实践中产生;分析最
接近于现实,然后按思维运动的规律性由分析进展到综合,再进展到抽象(----这
是“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最后抽象又回到分析(----这便是“认识再回到实践”
的过程),如此循环反复。因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实际上是“分析--
--综合----抽象......分析”循环的一种人的行为形式(即在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的形式),而“实践----认识----再实践”之过程从思维运动的规律与性质来说便
是“分析----综合----抽象......分析”的循环。与前面知性中的情况一样,“分
析----综合----抽象......分析”的循环又可表现为归纳与演绎的交替,这种交替
同样可表达如下:

分析----综合----抽象——分析----综合----抽象——分析----综合----抽象
|------归纳1------| |-----归纳2-----| |------归纳3-----|
|------------演绎1----------||------------演
绎2------------|

我们看到,归纳可以并且必然地导向了演绎,并且在演绎中同样包含着归纳(在归
纳中也同样包含着一部分演绎过程)。因此,“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
与“归纳----演绎----再归纳”过程都密不可分地在“分析---综合---抽象...
分析”循环中找到它的内在机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