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1
8286 124

思想论 [推广有奖]

51
hhj-1 发表于 2020-8-16 09:46: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pqk 发表于 2020-8-16 02:36
lz,你发的书不是全部,是一部分吧?
这是别人搞上去的,应该不全,只有49页。原书有30万字的。

使用道具

52
hhj-1 发表于 2020-8-16 09:47: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pqk 发表于 2020-8-16 02:36
lz,你发的书不是全部,是一部分吧?
https://ishare.iask.sina.com.cn/f/62477579.html

使用道具

53
hhj-1 发表于 2020-8-17 09:55: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篇 知性论
第三章 知 性

   $3-1 头脑在感性----纯粹感性那里只达到了事物和世界的表现形式即现象,
还没有达到事物和世界之内在性本身。因此,头脑是必定要突破纯粹感性及其对象,
而达到对象之内在决定性的。而当纯粹感性得到充分地进行和头脑中的智力得以充
分发展后,这种突破便发生了。于是,头脑从此便进入新的更高领域,在这新的领
域中发展和扩充自己;而纯粹感性对于现在(已经成长起来了)的头脑来说已经不
费丝毫力气,在小孩绞尽脑汁进行感觉的东西,在这里则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获得。
如辨别颜色、声音、味道等等在婴儿那里是很不容易的,而在较大的小孩和少年、
青年等来说是最容易不过了。
   头脑要达到这个新的领域,首先就要突破自己,突破纯粹感性和感性精神的束
缚,扬弃自己的感性头脑成份。这一点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看到,儿童要理解
某种东西,总要把这种东西直观化(即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形象化),因为儿童头
脑总是形象的,总是对外界现象的表象和这种表象的想象。儿童对于事物,更多的
不是说“是什么”,而是说“象什么”,比如你问他:上帝是什么,他回答不了,
而当你问他:上帝象什么,他便能够按照平常他对上帝的想象而回答出来。这些都
表明了头脑在要过渡到更高形式时,头脑原来的各种存在、头脑现存的“上层建筑”
就会阻碍头脑的这种过渡,就象一个社会要向前发展时,社会现存的各种上层建筑
----政治形式、经济、法律、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等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一样。
当头脑从纯粹感性过渡到知性时,现存的这个头脑便起到阻碍作用;感性头脑的精
神把所有抽象深刻的东西都化为直观表象和简单的,以使这些抽象、深刻而复杂的
东西适应感性精神本身。头脑要摆脱这种矛盾,唯一的办法便是使智力慢慢发展起
来,智力发展起来了,感性头脑、感性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相应的智力水平--
--就被扬弃了。感性头脑及其精神建立在一定的智力水平上,因而要弃除这感性精
神就要使头脑中的智力超出这个水平。但当智力超出这个水平后感性精神并不是随
即自动地消失,它已经占据了这个头脑并使之(在这感性精神上)僵化起来。这就
要通过一场较量和竞争,通过僵化了的感性精神与新产生的知性之间的竞争,才能
慢慢地把这感性精神从头脑中驱逐出去。事实正是如此,在儿童那里,一方面头脑
总把内在的东西直观化,另一方面又努力把这内在的东西抽象化。前者在头脑中自
然是容易的,后者则是艰难的----因此它只好偶然地、断断续续地发生出来。但是
它在头脑中就象一点“星星之火”,慢慢地播散而占据整个头脑。随着抽象形式的
播散和占据,直观形式在头脑中就越来越让位于抽象形式。头脑从直观形式而过渡
到抽象形式,便表明头脑的对象已经从现象过渡到(现象的)内在性,这个过渡对
于头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头脑的目标便是把握内在性,把握了‘质’才能理解现
象,把握了‘本质’才能理解事物,把握了‘绝对本质’才能理解整个世界。这样,

使用道具

54
hhj-1 发表于 2020-8-18 08:40: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性知识的流通

   $2-4 感性知识的流通勾通了两个头脑的联系;因此感性知识的流通涉及到两
个头脑的联系,----而前面所说的感性知识的生产只涉及产生感性知识的单个头脑。
感性知识从产生它的感性头脑中离去,到达另一个头脑那里,这便是感性知识之流
通。本来,不用“流通”而用“交流”、“传播”、“传授”等都可以表明这个意
思,只是要与上述的知识之“生产”相对应;在这里用经济学的术语,象上面所说,
主要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知识,而不象学生那样把知识看得如此神秘。
    那么,感性知识到达另一个头脑那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这一点上面已经
讨论了一些,但因论题的重要性,有必要在这里再加讨论。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感性
知识能否影响和作用于这个异在的头脑,这个头脑是否能了解和接受这个外来的感
性知识,这取决于什么呢?比如,A说:盐是咸的;这是一个感性知识,它离开了A
到达B那里。那么B能理解这个知识,能接受它的影响和作用吗?这取决于什么呢?
很显然,取决于B能否具有同样的经验,取决于B是否亲口吃过盐,感受过盐的咸味。
由于B具有(与A)相同的经验,因此B便可以理解A的这个知识,能够接受这个感性
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相反,如果B没有相同的经验,则B就不能理解A的这个知识,
便不能为这个知识所作用。这是十分显然的,要理解一个人所说的一句话,就要有
与这个人相同的经验和感受;要理解战争的痛苦,就要经历过战争;“你要知道梨
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一个人“懂
事”就从这里开始,一个人年龄越大,经历过的事情就越多,因此就越懂事,人间
的欢乐和痛苦、悲欢离合,都能理解了。由于这样,他有了对各种艺术的欣赏能力,
因为艺术正是反映这人间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对认识活动中的这种“同一性”,我们可以用现代人类生活中所出现的另一种
极为重要的“同一性”来加以比喻,这种同一性便是信息通讯中的同一性。我们知
道,从电视台经过卫星发射出许多套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分别经由各个不同的电视
频道传送。那么,电视机是怎样接收到这些节目呢?并不是一打开电视机就能接收
到所有的节目,必须把电视机的接收系统调至适当频道,才能接收到相应的电视节
目。这样,在电视机与电视台之间就必须有某种同一性,缺乏这种同一性,电视机
就不可能接收到电视台发送出的东西。其他通讯如电话电报也是这样,发送与接收
之间也必须要具有某种同一性。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两个头脑之间的信息(知识)传
送也是这样,必须具有某种同一性,这就是上述所说的同一性,即同一体验、同一
思维(同一思想)。两个头脑之间的信息传送必须依据它们之间的内在之同一性,
而不是表面的同一性,依据某种内在思想的同一,这样信息传送才是有效的,才能
使一个头脑理解另一个头脑所发出的知识和任何信息。
   当然,对于感性知识来说,传送所需的这种同一性是肤浅的,以至使人忘记了
这种同一性,忘记了互相理解(那怕是最感性的理解)总需要相应之同一性基础。
感性头脑之间的互相理解只要求同样体验过(看过、听过、摸过)同样的东西,而
理性头脑之间的互相理解则要求同样思考过同样的问题,并且得到同样的结果,拥
有同样的思想。这就不容易了,这是一种深刻的同一性,不是单单看过、听过、摸
过就能达到的。

使用道具

55
hhj-1 发表于 2020-8-19 08:03: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理性精神

   $8-1 理性思维在人的头脑中,除了思想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这
便是理性精神。头脑进行理性思维,一方面既产生出思想,另一方面又必然会产生
出理性精神;----但这两个结果都不能脱离这个进行理性思维的头脑而独立存在。
思想和理性精神一方面存在于进行理性思维的头脑中,另一方面又对这个头脑具有
巨大的作用,从而使头脑变成思想和理性精神的头脑,而这两者都可统称为理性头
脑。因而理性头脑一方面具有思想,另一方面又具有理性精神;这两者是非常密不
可分的。其实理性头脑与理性精神是同一回事,它们的基本因素都是思想,但它们
又都不止于思想;在理性头脑和理性精神里思想会转化为相应的精神力量,即转化
为情感和意志。
   象前面的知性精神和感性精神一样,理性精神也是头脑长期不断地进行理性思
维的结果。理性思维在一个头脑中长期不断地进行,最终便在这一头脑中产生出相
应的理性精神。这一点就象中国的一句成语“积习成性”所说的那样,是通过思维
的积习而成的。人的性质以至人的本性,无不是人的生活的长期积习之结果,而在
这以前人对他的性质和本性是全然不知的;因而生活的长期积习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是不知不觉的过程。一个人平常更多地进行什么样的生活,这个人的性质和本性(
性格、个性、人格等)也就相应地是怎样。在思维这里也是如此,一个头脑平常更
多地进行什么样的思维,在这头脑里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精神。因此理性思维在从
事这一思维的头脑中会产生出理性精神这一精神的最高形态,是十分自然的;理性
精神是理性思维之积习的结果。
   前面我们曾多次阐述过思维的积累,确实,思维是能够并且必然会积累的,就
象劳动的积累一样。最显然的,每一头脑在从事思维劳作时,都感觉到一种思维积
累起来了的力量的作用,并且所从事的思维劳作越长,这一积累起来的力量的作用
也越巨大。这一力量表现在:以后的思维总是不知不觉地以从前思维所进行的方式
进行(尽管这一方式有时还很不确定),这是以后的思维所走的最感到舒服的路线,

使用道具

56
hhj-1 发表于 2020-8-19 08:04: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思维在积累自身的同时也渐渐产生出相应的(思维)精神,从而使思维获得精
神力量上的支持。我们知道,思维总是对它从前涉及过的对象具有亲切感,具有某
种兴趣,这种亲切感和兴趣无形中促使思维沿着从前的路线进行下去,使其采取从
前思维所采取的方式。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性格,这种性格表
现为对这种生活的兴趣,从而使这种生活在这个人那里变为一种本能和习惯的生活;
因此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人的性格反过来对这种生活具有一种固化作用。这说明,
人的某种活动和生活会产生出相应的精神,而这精神则对人从事这个活动与生活具
有促进作用,(当然,有时也会产生厌恶和阻碍作用)。在思维中情况也完全一样,
一个思维在其长期的活动中必然会产生出相应的精神,而这精神对思维自身具有促
进作用(在极少情况下也具有阻碍作用)。
   一个既定的精神有它的美感,对一个既定的精神来说,与自己相符合的事物便
是美的,便获得(这一精神的)“好感”,相反,与自己不符甚至相反的便是丑的,
便获得(这一精神的)“恶感”。美感(包括恶感、丑感)便是这样产生的,它从
一个既定的精神中产生;因此不存在既定精神就不存在着美感。美感可以说是任何
一个精神必然具有的重要性质,不管是什么精神,都有其美感。正因为这样,所以
一种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在产生出相应的精神后就会获得某种鼓舞的力量,具有
(从事这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这是这个活动所最需要的因素。每一精神都有其
特殊的与别的精神不同的性质,它们的美感都有其特殊性,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每
个人的特殊兴趣与爱好便知道了,因为兴趣、爱好正是精神美感性质的基本表现。

使用道具

57
hhj-1 发表于 2020-8-20 09:53: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2 这里强调认识要从现象达到本质,而不能只在现象、在感觉那里纠缠不
清。总之,一想到现象就马上要想到质甚至本质,认识必须要达到这个内在性。
   在这里,头脑抛弃纯粹感性及其精神,达到了更高的形式;在这形式里,它将
第一次开始思维,因为现在的对象不再是表面的现象,而是现象的质,这是现象和
事物的第一个内在决定性。这开始的思维形式便是知性(----这在前面的“序言”
那里已经谈到过),它以质,即现象、事物和世界之第一个内在性为对象,它要把
握它(----质),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对现象产生认识。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头脑在
它的发展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对自己最熟悉的东西----现象一点也不了解,这样,
头脑便发生了寻求和把握现象之内在性的活动。因此,实际上是这样:头脑在感性
那里只是摄取了外界现象(象照像一样),而没有理解这些现象,这样,在这里,
头脑便产生出知性而要理解这些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这样理解知性:它是思
维运动的一个形式,是(人类)无限之思维过程的一个必然环节。思维运动的目标
点是最高深的内在决定性----即世界之最终本质,世界的本源,它要通过一系列形
式----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运动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点。在这里思维采取它其中的一
个形式即知性而进行运动。
    思维运动在感性那里等于零,在知性这里则开始了;在知性这形式中,思维进
行了一整套的运动----即分析、综合、抽象和演绎,以求深入和把握现象与事物之
质;把握现象的质和在头脑中建立‘知性事物模型’是知性思维的目标。总之,知
性要解决和回答头脑在感性那里所产生的问题----即‘现象是什么’?

使用道具

58
hhj-1 发表于 2020-8-21 09:45: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三篇 理性论
第五章 理 性
一 理性对象----本质和世界
[知性事物模型]

   $5-1 前面我们讨论了知性。这一思维形式是思维过程过渡到其高级形式即理
性思维形式的必须阶段和中介。有的哲学完全忽略了这一阶段、这一过渡形式,以
为从感性便可直接到达理性。这表明这种哲学对认识过程(具体地说是思维过程)
并没有详尽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一般而普泛的形式上。从感性到理性,这是认识的
必然趋向,因此指出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感性并不一下子就过渡到理性。
认识过程作为思维过程,它从感性(这时思维为零)出发,要经过一个中介即知性
才能达到它的高级形式即理性;这是很自然而又很必然的。思维过程之所以采取这
三个密切联系着的形式来达到它自己的目标(如果它自己有一个目标的话),是因
为它的外界对象(----整个世界)也有三个结构层次:现象、质、本质;其中感性
以现象为对象,知性以质为对象,而理性则以本质为对象。
   我们这里的任务就是详尽考察和研究整个思维过程,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
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便是对绝对本质(即世界本质)的把握和在这个(无限
的)过程中产生出相应的精神成果。因此知性便成为这种考察和研究的一个主要思
维环节。但是目前我们的这种考察已经越过了知性,就要来到理性面前了。在理性
面前,我们先(从更高的角度来)回顾一下知性。
   $5-2 知性思维以事物的质为对象,它要把握这个作为事物现象的第一个内在
性的质---即作为现象的直接之规定性的质,----并且它现在已经把握了这个质。
通过对质的把握,知性把握了一组(或一类)现象,这一组现象与这个质一起构成
了一个事物。因此,知性在这里把握了一个事物。在感性那里,思维的头脑只是把
握了现象,还没有把握相应的事物。把握现象与把握事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把握,
----这一点在整个认识活动中十分重要,因为当我只是纯粹外在地把握了现象而不
了解这现象的内在规定性时,我们并没有把握以这现象为表现形式的相应事物,只
有了解现象的内在规定性,我们才可以说把握了相应的事物。人们平常都有这样的
矛盾: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出现了,但自己往往不承认(不相信)这是一种事实,
因为自己不了解这种情况,而只把它看成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并没有必然的原因。
在这里便指这种情况,单承认现象的存在而不承认相应(以这现象为表现形式的)
事物的存在,只把握了现象而没有把握相应的事物。现在,知性把握了事物,因为
它把握了事物现象的质。

使用道具

59
hhj-1 发表于 2020-8-22 10:06: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6-3 思想对于人的意义便在于:思想给人的行为(行动)赋上了上述事业的
形式,便在于人的行为和生活是一种理想的行为和生活。理想之所以被哲学家看成
是美(如在黑格尔那里),正因为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和生活的实质,从而标明了人
的基本特征。理想的行动是出自人的内在本质的行动,因而它具有人内在所给予的
力量。因此,人是自由的,因为人按自己的理想行动和生活。其实自由、理想、美,
它们都是一样,都是人的内在本质的需要,也是人内在本质的体现;因此它们都得
到人的精神的敬重,并以之作为精神本身的内在核心。
   而人的内在本质体现在人的思维中,体现在人的思维的最高结果----思想中。
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也作为人的内在本质存在着并发挥其作用。这一点人们并不陌生,
因为人们看到思想便是人们自己的直接的内在本质,只要了解并把握了一个人的全
部思想,也就了解并把握了他的内在本质。哲学家总是大谈人的抽象本质,然而他
们并不注意到人的具体本质,这个近在眼前的具体本质便是人的思想;充分自由的
思想正能够最充分地不知不觉地体现出人的本质。因此,人是多么喜欢自已的思想,
因为自己的思想正是自己的本质及其体现。基于这样的原理,即思想是人的本质的
体现(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也是人的本质),因此人的内在本质只有在(人
所处的)现实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即人与他的现实环境相结合,才能从中体现出
人的内在本质;因为思想正是人与其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产物。人的思维只有在现实
中才能发挥出来,----并且同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现实中便会发挥出什么样的思维;
作为思维的最高结果的思想因此也是在人与现实的结合中产生的。总之,思想是人
的本质的体现,同时又是(另一方面的)人的本质;换句话说,思想是人的“抽象
本质”的体现,又是人的“具体本质”本身。因此我们不必把人的本质弄得虚无缥
缈,它就在自己的眼前,就在人的一言一行中(因为这些言行体现着人的思想)。
而在人的自由思想的无限追求中,人的抽象本质也便渐渐地得到实现;人类思想的
无限追求最终实现了人自己的本质,尽管这思想在各个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形态

使用道具

60
hhj-1 发表于 2020-8-24 15:38: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44 这里涉及的是精神和头脑的关系。精神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它要有头脑
的支撑才能存在。归根到底,支撑一个精神的是一种物质即大脑,这种物质有怎样
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相应的精神就会有怎样的状况。当大脑中血液和营养供给不
足时,人的精神便显得萎糜不振;一个老人由于大脑老化,因而其精神便显得不充
沛。这些都说明精神决不是离开头脑、离开物质而凭空存在的,离开了这些,精神
就会消亡。
   但是精神的产生也并不是大脑这种物质直接造成的,大脑只是直接发挥它的智
能,至于这智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精神,这只与大脑具有间接的关系。但可以得
出这样的联系:大脑通过智能的发挥而间接地建立起(某种)精神,大脑也因为这
种智能的发挥而改变自身,改变成与这个精神相应的头脑。这一联系是重要的,精
神毕竟是与大脑这种物质相异在的,因此,如果大脑不改变它自身,改变成与这个
精神相适应的头脑,则大脑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就不能与这个精神相处。然而
智能也并不是直接地建立起相应之精神的,智能是一种活动,精神只是在这种活动
的过程中才得以产生;这一活动便是思维,或者更广泛地说,是认识活动。长期的
思维活动得出一系列认识,或者说得出真正的认识----这真正的认识便由这一系列
认识构成。正是这真正的认识产生和建立起相应的精神。因此精神从思维活动(并
且是长期的思维活动)中产生和建立起来,这建立起来了的精神反过来对这思维活
动具有极大的作用,在这精神中,思维活动在方式和习惯等方面规定了自身,从而
使这思维活动在某一方式上僵化下来。我们平常所说的“习惯性思考”便表明了这
个意思,如思维总是这样思考,而不能从别的方面、用别的方式来思考。比如,老
年人总是按他们的“老一套”想法和思路思考问题,因为老年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
人生,在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一个十分僵化的精神,这精神的作用使他对什么事情都
以固定的方式来处理。相反,在思维活动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相应的精神时,
思维活动则是自由的。年轻人思考问题便是这样,他们不象老年人那样死拘于某种
思考方式,而是努力按照问题本身的性质来思考问题。但是不管怎样,一种思维活
动必定在其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精神,并且在这精神中显示出它的稳恒的思维方式。
思维活动在其思维方式下进行时是习惯性、最少费力的,就象物体在某一速率下匀
速直线运动一样。因此,一个思维在产生以后必然要发展到它的惯性阶段,在这惯
性阶段里思维显示出它稳恒的思维方式;然后这种惯性变成为僵化,并最终因僵化
而消灭。辩证法是哲学思辨的一般方式,它系统地产生于黑格尔的哲学思维中,然
后,(同样从黑格尔哲学思维中产生的)黑格尔的精神便成了这一辩证法的“藏身
之所”,于是,任何思维,只要经过黑格尔的头脑和精神,就会有辩证法的色彩,
同样,任何问题,只要通过他的头脑和精神,便会得到辩证的处理。因此我们看到,
精神对思维活动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同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精神便可得出不同的
结果,因为这样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