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thistory4
1850 2

[财经时事]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方式及其效益研究(上) [推广有奖]

警督

大师

57%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优秀行业分析报告

咨询报告大全

威望
16
论坛币
2868881 个
通用积分
45520.4844
学术水平
2218 点
热心指数
2939 点
信用等级
2099 点
经验
86957 点
帖子
4775
精华
11
在线时间
55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3
最后登录
2024-3-17

三级伯乐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方式及其效益研究(上)

2010-10-25

  摘要:我国电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智能电网必须兼顾发展方式优化和整体综合运行效率的提高。通过分析我国电力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解读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大举措,系统全面地评价了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在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重大举措,经济社会效益,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0
引言


  随着人类对能源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广泛关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急需电网转变发展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12]。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欧美国家电力系统发展的热点。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逐步暴露出诸如中东部地区电煤供应紧张、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优化电源布局、调整电源结构等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适应中国国情的具有强大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现代电力系统。

  坚强智能电网具有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引导能源生产和消费布局、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及电力市场正常运营等多项功能。作为重要的能源输送和配置平台,坚强智能电网从投资建设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都将对国民经济、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环境保护等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式及其效益进行分析。

  1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方式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1
加快发展特高压跨区输电,推动西部、北部煤
炭产区的煤电基地建设,实现输煤输电并举

  转变以“就地平衡”为主的传统电力发展模式,未来新增煤电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煤电基地,控制中东部缺能地区的新增煤电建设,构建新增煤电以“跨区输电”为主的电力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北部送端地区(指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新疆和黑龙江等能源输出地区)来说,在当地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环保容量允许范围内,加大煤电的建设规模,在满足当地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外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对于中东部负荷中心来说,当地未来新增的煤电需求空间主要由煤炭产区送电来满足。加强煤电基地和特高压跨区输电建设具有以下效益。

  (1)输煤输电合理分工,提高煤炭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效率。研究表明,从“三西”(蒙西、山西、陕西)煤炭产区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铁路、水路联运输煤和特高压交流输电的能源输送效率基本相同。通过输煤输电的合理分工,发热量较高的洗精煤采用输煤方式,可提高煤炭输送效率;发热量较低的洗中煤、煤矸石、原煤(包括褐煤)就地转化为电力并通过输电方式送往中东部地区,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的输送和使用效率。同时,建设大型坑口煤电基地,可优化我国的煤炭开发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研究表明,2020年输煤输电的合理比例为4:1,输电比重从目前的5%左右提高到20%。

  (2)优化利用我国环境资源,降低环境损失。我国硫沉降最大允许量总体呈东低西高的趋势,在华北电网的京津冀鲁、华东电网的四省一市(苏浙沪皖闽)和华中电网的东四省(鄂豫湘赣)等13个以能源输入为主的受端大部分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已超过其环境承载力,已经没有硫沉降的环境空间;而送端地区大多还有较大的硫沉降空间[12]。另外,受端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其人口密度、人均GDP远大于送端地区,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大高于送端地区。研究表明,中东部地区单位SO2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是西部和北部地区的4.5倍。通过控制中东部地区新增煤电规模,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煤电基地集约化开发,改造关停小机组并加装脱硫设施,中东部地区的SO2排放总量可逐步降低,西部地区的SO2排放总量也不会增加。研究表明,在送端地区统筹规划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并通过特高压跨区输电线路将电力输送到中东部地区,以2005年各地区单位SO2排放带来的环境损失测算,2020年中东部地区可实现当年减排SO2约55万t,全国环境损失减少44.8亿元。

  (3)提高能源输送经济性,降低供电成本。考虑煤炭运输状况及输电技术的最新发展,从我国西部、北部煤电基地输煤输电到中东部负荷中心,无论是基于落地电价还是基于输送环节价格进行比较,输电均比输煤更经济。输电到受端地区的落地电价比输煤到受端地区建设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低0.03-0.10元/(kW·h);单就中间输送环节的成本情况而言,输电价格与输煤费用折算电价之比为1:1.3-1:3.1,输电优于输煤。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西部和北部能源基地能源外送的输电比重,可有效提高能源输送经济性,降低供电成本。2020年,主要煤炭产区向中东部负荷中心送电规模约达2亿kW,可减少煤炭运输量约4.7亿t,可节约电力供应成本合计约550亿元[1]。

  (4)促进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煤炭产区多以直接输出煤炭为主,因煤炭是初级资源产品,其附加值低,煤炭产区的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西部和北部煤炭基地所在地区的煤电转化比重,可以延长煤炭产区煤炭开发利用产业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拉动作用更为明显,有利于缩小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优化区域分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测算,输煤、输电2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省GDP的贡献比约为1:6,对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1:2[1]。

  (5)节约能源输送占地,提高全国土地利用效益。输煤通道占地具有完全排他性;输电走廊是“空中能源输送的高速公路”,走廊下土地还能有条件地加以利用。据测算,在输送相同能量时,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占地面积仅为铁海联运输煤占地的1/4-1/2,发展特高压输电可以大量节约能源输送通道占地。同时,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增强跨区输送能力,在送端地区布局煤电,可为中东部地区腾出更多价值较高的土地资源开发空间,也可以减少煤炭产区的大量煤矸石占地,节省燃煤电厂存煤场地的占地等,从整体上提高全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6)提高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安全。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运输方式,给煤炭运输带来极大压力,能源运输体系的安全问题堪忧。加快发展跨区输电,是推进能源运输方式多元化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地减缓铁路运输压力。输煤输电的合理配置能够形成一种相互保障的格局,有效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减少损失。通过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开辟向中东部地区输送能源与电力的新途径,可形成输煤输电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为建立新形势下的能源运输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有效增强中东部区域能源供应的安全保障能力。

  1.2
煤电与风电等清洁能源联合规划,共用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推动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基地的建设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与电力负荷中心分布不一致,随着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集中开发,需要同步加强跨省跨区电网互联,扩大清洁能源的消纳范围和规模。在哈密、酒泉、蒙西、锡林郭勒盟、蒙东等清洁能源基地,加快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通过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联合开发与“打捆”外送,解决清洁能源开发输送的技术经济性难题。2020年之前,能源基地电力外送以风火“打捆”外送为主;2030年前后,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通过跨区输电实现风光火联合输送。风火“打捆”输送、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建设的效益分析如下:

  (1)有力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分布集中,具备大规模、基地式开发的条件。未来我国水电开发重点在西南地区,西南水电消纳主要通过特高压直流输送到中东部地区。“三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成片风能资源丰富带,初步规划建设甘肃酒泉、新疆哈密、蒙西、蒙东、吉林、河北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受当地负荷水平、电网规模、电源结构等因素制约,这些风电基地消纳风电的能力十分有限,必须通过跨区电网大规模外送解决风电的市场消纳问题。研究表明,如果仅考虑省内的风电消纳能力,2020年全国可开发的风电规模约5000万kW;通过跨区大电网输送和调峰电源建设,全国风电开发和消纳规模可达1.5亿kW。

  (2)促进电源结构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基于电力系统整体优化规划模型与系统生产模拟软件测算,加快发展具有强大跨区能源资源配置能力的坚强智能电网,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5.65亿kW[2],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3%;清洁能源发电量约2万亿kW·h,约占总发电量的26.6%,清洁能源发电可替代化石能源约6.2亿tce。通过坚强智能电网实现风电的跨省跨区消纳,2020年我国风电开发规模可增加5400万kW以上,可替代化石能源消费约0.34亿tce,减排CO2、SO2、NOx分别为0.94亿t、38.2万t、2.4万t。

  (3)提高输电通道利用效率,降低风电远距离输送成本。哈密、酒泉、蒙西、锡林郭勒盟、蒙东等风电基地所在地区将同时规划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和特高压外送通道,依托坚强智能电网平台,将当地的风电和火电联合开发并“打捆”送出,可以平滑送端出力,保证送受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输电效率大幅提高,降低风电远距离输送成本。与风电单独外送相比,风火“打捆”外送具有2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火电上网电价较低,能大幅降低平均上网电价;二是火电参与风电调节,能保证输电通道的利用小时数,有效降低输电价。以哈密一华中、酒泉一华东±800kV直流为例,“煤电+风电”联合输送到受端电网的平均电价,比“煤炭、风电”分别独立输送到受端电网的加权平均电价,分别低0.19元/(kW·h)、0.17元/(kW·h)[2]。

  1.3
同步加强送受端电网和调峰电源建设


  2020年形成以“三华”(华北、华中和华东)电网为主要受端,东北1000kV电网、西北750kV电网为主要送端,连接各大型煤电基地、水电基地、核电基地、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同时,加大抽水蓄能、燃气轮机等调峰电源的建设力度。一方面,要加快西北、东北等地区抽水蓄能站址普查,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另一方面,加快“三华”等受端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保证受端地区在大规模发展风电、核电及接收区外来电情况下的电网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加强送受端电网及调峰电源建设的效益分析:

  (1)为核电大规模接入提供坚强的电网平台。根据国家发展规划,2020年以前我国核电的优先发展地区是东部沿海和中部缺能省区,核电机组主要选择二代加、三代核电技术,单机容量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装机容量大多在几百万千瓦以上。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大型核电基地的逐步形成,同步加强受端电网的建设,可适应核电集中接入和高效输送,2020年核电发展规模可达8000万kW。

  (2)增大风电消纳能力,2020年可实现1.5亿kW的风电开发规模。建设“三华”同步电网,具有显著的错峰、降低峰谷差、充分利用水电调节能力等效益,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在不考虑“三华”联网的情况下,2020年华北、华东、华中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约为6000万kW。形成“三华”同步电网后,2020年“三华”电网最大负荷可降低980万kW,峰谷差减小1200万kW,可消纳风电1.03亿kW(含“三北”送入风电),加上其他地区的风电消纳能力,全国范围内基本可以消纳风电1.5亿kW。

  (3)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效益,减少系统内火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三华”受端电网可以发挥显著的错峰和调峰等联网效益,降低高峰负荷,减小电网负荷峰谷差。在大规模接受区外水电、风电、煤电的情形下,通过合理配置系统调峰电源,可减少火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经测算,到2020年,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将减少我国煤电装机约6300万kW,相应减少煤电投资约2200亿元。

  (4)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坚强的送受端电网建成后,可以解决大型煤电基地,甘肃、新疆、吉林、河北等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以及四川、金沙江、西藏等大型水电基地电力外送和消纳问题,为中东部负荷中心大规模接受区外清洁、安全、可靠的电力构建坚强的网络平台,为核电大规模发展以及引入周边国家电力资源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以风电为例,在少数风电出力快速变化的时段,借助坚强的送端省级或区域电网,可调用省内或区域电网的水电、火电、抽水蓄能等系统资源,平抑风电功率的波动对电网的影响,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国网能源研究院 白建华 来源:《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第10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 发展方式 国家发展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 研究 效益 智能 电网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123-321 + 1 + 1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carolchiang1225 发表于 2010-10-27 16:31: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金戈一杰 发表于 2010-10-27 16:58: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智能电网是必然要做成的
最新的财经新闻!
最棒的财经评论!!
最深入的思想碰撞!!!
好的话题和评论可能加精哦
http://www.pinggu.org/bbs/b26.html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2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