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周天勇以学者的视角观察与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渐渐突现出来,使宏观调控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及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和战略,正确地进行了多方面的重大调整,使国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目标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得以实现。
<p>
<P> 1、宏观调控启动内需、扩大出口、防治通货紧缩,实行积极扩大需求的财政、货币和其他经济政策。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政府为了对亚洲经济负责,权衡各种利弊,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重大决策,这就需要由扩大内需来平衡出口下降所造成的需求不足。</P>
<P> 货币政策方面,连续几次降低存贷款、再贷款利息水平,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住房等消费信贷,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和出口信贷,开征利息税……</P>
<P> 财政政策方面,就扩大投资启动内需,1998年发行了1000亿国债,1999年发行了1950亿,今年计划发行1000亿,根据情况可能还需要追加500亿;同时提高了各项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平均达14%以上;清理对企业的各项收费,减轻企业税外负担。</P>
<P> 收入政策方面,中央决定提高再就业中心待岗工资、失业金和最低救济等保障水平,下拨100余亿经费增加下岗职工保障资金,补发拖欠的离退休养老金,征收利息税用于社会保障基金,从而增加社会消费能力。</P>
<P> 党和国家的这些经济决策,有力地扩大了内需,特别是促进了出口,使中国在周边国家经济增长放慢的情况下,能一枝独秀,保持了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P>
<P> 2、经济政策功能在稳定物价的同时,积极扩大投资、增加就业、稳定社会。从近两年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看,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格持续40余个月和20余个月走低,而新增、下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再就业和转移的压力加大,党和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P>
<P> 一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就业机会。</P>
<P> 二是从宪法上确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通过了个人独资公司法,正在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开拓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空间。</P>
<P> 三是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路,提倡农村剩余人口有序向小城镇或城市流动和转移。</P>
<P> 四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力度,构筑了企事业再就业中心、失业保障和城镇生活困难救济三道社会保障线。</P>
<P> 事实表明,扩大需求、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发展小城镇、人口流动和市场繁荣,是解决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和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根本性措施。</P>
<P> 3、融资模式由间接融资为主调整到分流储蓄、降低负债、鼓励社会投资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重的发展模式上。</P>
<P> 在发展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用加强监管和努力发展经济并重的办法化解潜伏的金融风险。党中央提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企业资产可以多元化、国有经济有进有退、降低企业负债率等方针,旨在从根本上压缩经济生活中的风险,并将目前银行集中积累的风险逐步分散,由社会分摊,即采取发展经济风险社会化的战略选择。</P>
<P> 1997年以后,发行了2700亿特种国债来补充银行的资本金,同时提取不良资产准备金核销部分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对金融、信托、证券、保险等业,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股金会等非金融组织进行了整顿和清理;加强了对金融等业的监管,实行贷款负责制,严格了银行内部稽核等管理,打击倒卖外汇、非法套汇和其他各种金融犯罪,对银行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P>
<P> 这些措施有力地抑制了金融风险的扩大,化解了一部分潜伏的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国民经济运行换来了一个较为良好稳健的金融环境。</P>
<P> 4、结构调整利用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和技术进步,来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P>
<P> 一是在优势企业兼并和联合弱势企业方面出台了停息挂账几年、核销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政策,同时该破产的企业也坚决破产。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大企业规模要大、数量要少。</P>
<P> 二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有着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功能,相当部分又属于第三产业,因此依靠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吸收大企业减人增效下岗的劳动力,同时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P>
<P> 三是中央出台了加快技术进步、企业技改贴息等政策,加快了科技体制的改革,并在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高科技中小企业、探索第二板块市场方面进行探索。</P>
<P> 四是现在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特别是产业组织机制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P>
<P> 5、农业发展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小城镇发展的综合思路,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P>
<P> 特别是发展小城镇,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拥有了小区域性的依托,形成农业产业化技术、流通、深加工、人才、信息等中心。</P>
<P> 小城镇发展,还可以转移出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减少农村的劳动力人口,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广大的农村中形成有聚集效应的增长和辐射点,使农村发展中小企业有小城镇作为载体,让乡镇企业升级换代。</P>
<P> 因此,党中央提出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思路。</P>
<P> 6、地区总体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谋求东西部之间的平衡发展。</P>
<P> 西部大开发,是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建立合理地域经济结构、加强民族间大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大局。小平同志生前提出先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发展东部,西部要照顾这个大局;等东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也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来发展西部,这也是一个大局,东部也要积极支持西部的发展,从而维护这个大局。</P>
<P> 因此,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是对第二代领导人小平同志地区发展战略设想历史性的一个衔接。</P>
<P> 7、体制改革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融资、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体制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的进展和突破。</P>
<P> 首先,在党的十五大上,决定将个体私营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企业资产多元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社会化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又更进一步提出国有经济不再讲比重和数量,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进有退,要在支柱产业、垄断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和高科技的产业中坚持国有和国有控股,逐步从竞争性的行业、中小企业中退出。要用少量的国有资本控制大量的社会资本,要以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来体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P>
<P> 今天,在经济建设时期,提出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方针,也是集中力量、提高质量、增强控制能力,更务实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战略选择。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略的最重大的贡献和突破。</P>
<P> 其次,在近两年中,国有企业改革在内部治理结构、政企关系、减人增效、下岗再就业、股份制改造、企业家激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融资体制从以往的唯银行一家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本市场,初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住房制度从福利实物分配逐步转为货币分配,教育正在向社会化和产业化迈进,党政机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正在进行。</P>
<P> 总之,我国改革困难多而力度大,争论少而试验多,从容易进入攻坚,从表面进入纵深,需要处理各方面复杂的利益关系,是这几年各项改革的重要特点。</P>
<P> 8、对外开放在防范外部冲击风险的同时,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之中,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质量大大提高和改善。</P>
<P> 一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严厉打击走私,增加和保持外汇储备规模,帮助香港保持联系汇率和稳定其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加强对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管理,整顿国内金融秩序,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并且,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政策,避免了国内金融业的动荡,赢得了世界各国和各界的称赞。</P>
<P> 二是香港和澳门相继平稳回归祖国,成为中国经济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政治设想,变为现实。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后,货币稳定,陆港联系更加密切,并也成功地击退了国际游资的冲击,保持了港币的稳定。</P>
<P> 三是历时13年的加入WTO的努力,在1999年对美谈判中取得突破,入关在即。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能入关,也能够在加入WTO后,在全球一体化经营中,在多边贸易关系中,获得较大的利益。</P>
<P> 四是对外开放已经摆脱了过去来料加工、中小企业投资居多、技术层次低、污染严重的局面,目前跨国公司和大财团投资增加,投资的技术层次提高。</P>
<P> 9、社会化程度强化国民经济的社会化,从而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P>
<P> 一是企业资产的多元化,实际就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企业资本的社会化。这就从过去主要依靠财政注资办企业发展经济,后来国家从银行借居民的存款办企业发展经济,转变为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由全社会投入资金办企业发展经济。</P>
<P> 二是投资风险社会化。过去国家几乎全部从银行借城乡居民的存款上项目、办企业来发展经济,投资项目报废、企业亏损的风险,最后以不良资产的形式全部集中在国家银行体系之中。而如今全社会投资办企业发展经济,调动了投资人压缩风险的积极性。</P>
<P> 三是就业社会化。过去由国家和政府借钱办企业,将劳动力的就业包下来。实践证明,单纯用国有工业大中型企业解决就业,只能导致资本利润率下降,工资及保障成本上升,迫使企业陷入困境。目前减人增效,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客观趋势,促使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自我创业,自我就业;政府的任务则是教育、培训、放宽企业准入、减少税费、帮助融资、创造法治环境等等。这样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使人民安居乐业和保持社会稳定。</P>
<P> 总之,从自然和政府经济走向社会经济如同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一样重要,只有经济的社会化,才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