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2262 2

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诉求与归宿研究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60 个
通用积分
306.9737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要:春节过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民工荒”,员工缺口超过两百万。这次“民工荒”是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务工主体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探究农民工的权益诉求,寻找“民工荒”的原因,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民工荒,权益诉求,职业期望
    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1.1 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直接进城打工。一方面,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他们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与权益诉求
    (1)文化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父辈,2006年的一项职业供求分析报告表明,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4.5%,其中55.3%的求职者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8%;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0%;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7.6%。
    (2)务工目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为了寻求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更好的发展契机,他们大多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生活方式:第二代农民工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较大。在社会交往方式、待人接物水准以及价值观等生活方式方面表现出更多维的选择。
    (4)职业声望:第二代农民工择业时,不仅仅关注薪金水平,工作岗位等因素,他们更加注重职业的权利、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社会地位资源情况以及“对人的尊重”问题,更多的希望得到社会认可。
    (5)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的思维方式以城市为坐标,对农村完全陌生,他们完全离开了农村,成为与父辈相区别的城里人,与父辈思想所固有的保守和僵化相比,他们表现得尤为开化。
    (6)城市认同感: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希望在城里买房,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他们的“城市梦”也比其的父辈更执著。同时,第二代农民工是更需要市民化也是更容易市民化的群体,他们更加渴望城市的文明,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
    2  民工荒出现,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的原因
    2.1 工资与待遇长期得不到改善
    中国向来号称“世界工厂”,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工资低福利差,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用工不规范,恶意拖欠员工工资,任意提高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严重侵犯了农民工的个人权益,使得其就业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2006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的历年劳动争议处理情况来看,在1996年到2005之间,劳动者申诉案件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年劳动者申诉案件数仅为41697件,2005年增加到293710件。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新时期劳动者对于薪水和保险等多方面权益的诉求,同时也暴露出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将直接导致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群体的高流失率。
    2.2 体制不健全
    (1)计划体制色彩的社会福利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的自由流动,除了教育体制之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体制也带有明显的计划体制色彩。这意味着农民工只有回到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到普通公民能享受的福利;作为城市的外来者,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却享受不到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保障,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多数农民工选择离开。
    (2)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依然“非正规”,大多数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依靠亲友和老乡介绍;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在我国仍然落后。据统计,采用网络形式“上网找工作”的各类人员2007年仅为9%,其中农民工更少;不能通过正规渠道找到工作,得不到城市的认同,于是多数农民工选择返乡。
    (3)新生代农民工在掌握了相当的专业技术之后,渴望“向上”的职业流动,希望从事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但是,目前的产业结构,很难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2.3 **惠农政策的出台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一方面,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初步估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投入的基础设施兴建自然需要大批的农民工。**主导的宏观调控项目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使得他们不愿意继续进入工厂变卖廉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主题锁定在“三农”问题上,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这给迎接返乡农民工提供了物质条件,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主动选择回乡发展。
    2.4 农村对青年农民的客观需要
    从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当前农业生产缺人手、抗灾救灾缺人力、新农村建设缺人才“三缺”现象显露。我国农业劳动力总体上过剩,但一些地区出现了劳动力适龄人口短缺、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特别是农忙季节、抗灾救灾缺乏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矛盾突出。由于外出务工的多是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这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农村的发展客观上需要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年农民。
    2.5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压力较小,自我保护、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不断加强。当企业提供的待遇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或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毅然离开;他们对于恶劣的劳动环境和不公正的劳资关系也不是一味的忍耐顺从;第二代农民工更接近于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心中过高的期望与所面对的现实形成巨大落差,在城市中无法实现真正立足,在遭遇困难之后,他们中的部分人不得不选择返乡。
    3  为新生代农民工寻求最后的归宿
    3.1 进行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1)健全惠农政策体系。大量青年农民工返乡,他们中的部分人选择务农,多数愿意在家创业,然而,仅凭他们自身的力量,难以开拓出一片天地,这需要**出面,营造一个发展良好的大环境;2010年中央十号文件出台,响应了广大农民的号召,要求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对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打拼多年之后具备经济实力,在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方面能够融入城市,应该鼓励这部分人早日市民化,在城市定居;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人口的流动存在障碍,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3)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①有条件的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改变传统思想,自主创业。首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其次,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以创业带动就业;最后,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和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有条件的企业争取“走出去”,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②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选择继续外出的农民工,**应当规范劳务市场,建立全国性的劳动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农民工就业的有序流动;对于选择在农村发展的青年农民,相关机构要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3.2 促进农村基础性建设,吸纳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建设新农村
    (1)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房屋陈旧、道路崎岖、很多地方更是缺水缺电,一片杂乱脏的图景。试想一下,如此恶劣的环境怎能挽留新一代雄心壮志的农民,外出寻求另一片天地成了他们的梦想。“用工荒”的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引导下,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引导部分有知识的青年留下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
    (2)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开拓便捷的农村市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接受知识文化和全新观念比较容易,而且外出务工经历让他们更是尝到了高科技运用的甜头,大多不愿意继续从事原始的生产。因此,农村必须创造条件,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促进农艺农机结合,降低劳动强度,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针对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贸、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使得农村生活更加便捷,挽留部分青年农民。
    (3)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生代农民工们为现代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被城市排斥在外,无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待遇;返乡之后,他们仍然要为农村建设和发展付出努力,为了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3.3 走城镇化道路,使有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真正的“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城市认同感,他们期望跳出“农门”。但是,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带来特殊的困难。就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走城镇化道路,发展大中城市,能为农民的流动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同时加快发展小城镇,能为农民大规模转变为市民提供可能接受的条件。
    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市民化,一方面,要以多元城镇发展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开放、有序、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力容量大的转移载体,增强其吸纳“农民工”的能力,有序地实现农民市民化;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要通过积累,进入城市二、三产业,并在城市安家落户。
    3.4 加强企业管理建设,为继续外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金融危机环境之下的返乡农民工,大部分在80后出生,这部分人出生后就受到父辈的浇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突如其来的打击,给他们继续外出的想法蒙上一层阴影。但是,由于农村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他们中的部分人仍然需要外出。那么,企业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去接纳他们?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水平,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和权益保障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再加上目前的农民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为经济理性,他们进城务工不仅要满足生存需要,还要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并且务工收益也不再仅限于获得工资的多少,还包括精神愉悦、心理成本等多重评价指标。这都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职业供求分析报告[J].中国劳动保障,1996,(3):1.
    [2]杨舸,孙磊。从“民工慌”到“民工荒”-“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0,(1):3.
    [3]黄守宏。民工荒引发的农业农村问题及应对思路[J].人口与发展,2008,(3):1.



作者:肖建敏 李海宁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7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 农民工 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权益 农民工 归宿 诉求 新生代

沙发
fzddlf111 发表于 2010-11-7 22:57: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fzddlf111 发表于 2010-11-7 22:57: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太好了,感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9-13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