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ature333
1062 0

[休闲其它] 被科学家劫持的教育体系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2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7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4851 点
帖子
97
精华
0
在线时间
1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3
最后登录
2020-9-2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坦率的说这是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由科学家来把持和控制整个教育体系的这种思想之根深蒂固,之顺理成章,似乎已经成为不需要证明的命题。采用这个标题最主要的想法是采用枉矫过正的方法,给大家一个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机会,倒并没有任何对科学和科学家有丝毫不敬的地方。

把科学和教育结合起来,似乎理所当然:因为科学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科学与宗教迷信斗争了几个世纪的结果。科学如何能够放弃从娃娃抓起,从小灌输和培养科学意识的机会呢?

但是教育体系由科学家来设计和控制,是否就合理了呢?本文想要阐述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的教育体系是科学家利用被赋予的权力滥用社会资源,造福科学界的体制。这个体制的根本特点就是不以整体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以被教育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科学界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我们看到的许许多多的教育问题,追根溯源其实就是由这个出发点来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大学教育,2006年报考大学的人数为950人,计划招生为530万人,2006年毕业生为413万人。按照当年初中入学的人口来进行统计,有40%左右的适龄青年在考大学,20%左右的青年进入了大学,有15%左右的青年大学毕业。由此看来教育部所说的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倒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老实话。

可惜这些本来应该定位普通劳动者的大学生接受倒不是的是普通劳动者应该接受的教育,他们接受的是精英教育,是科学家们为培养未来科学家而精心设计的教育体系。无论大学毕业以后还是正在大学学习的人都会抱怨大学教育与社会和现实的脱节,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用到的仅仅不过是10%-20%,而社会上所需要的知识绝大部分不能从学校里面获得,其实这不仅仅是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界的问题,是整个培养思路的问题。因为大学的培养体系是围绕培养科学人而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为培养社会人或者职业人而建立起来的。

为什么要学微积分,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理论课程,为什么要本科生也写论文?这些都不是社会的需要,也不是以后工作的需要,而是成为一个合格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为什么高中初中要学解析几何,要学复数虚数,要学因式分解,也不是因为以后生活工作需要,而是因为这些都是考大学需要的,做一个未来科学家所需要的。

为什么学校里不教社会知识和人情世故,为什么不教如何与人打交道,为什么不教如何进行沟通,为什么不教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因为这些都是科学家不擅长的,也不屑于教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的营造了大学这个象牙塔,他们的工作性质不要象其他社会工作那样需要复杂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只是可惜了我们的学生,他们好不容易经过千辛万苦考进了大学,在支付了高额的学费和机会成本之后,如果毕业就业后所在的单位不是学术机构或者学术职位,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他们以后人生发展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所有的大学生中,少于1%的人最终会成为主业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即使在研究性大学中出来的学生,这个比例也小于5%;哪怕是以培养专业科研人员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这个比例也小于20%。为什么培养1%,或者5%的科学家要用95%或者99%的其他学生作为陪衬,作为筛选的基础呢?为什么不按照95%学生最终的出路和社会需要来设计整体课程和培养体系呢?为什么不以社会人或者职业人作为培养的目标,科学人仅仅是一种职业人而已。这就是上面所说的现代教育制度是保障科学家滥用社会资源,来达到科学界利益最大化的体系制度。这种影响渗入和控制的不仅仅是大学,还包括了高中,甚至是初中。所以有人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约往上走,离教育的本质越远。这是因为越往上,被科学家利用的价值越大,科学家控制的力量也越强。

我曾经问过一些大学校长和院长,为什么学校教的东西明明对大多数人没有用,学校里面还要教?没有人能够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含含糊糊的说些对学生的长远成长是有利,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云云。也许吧,是有一些帮助。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在进入社会的初期,经历着被歧视,重新再学习的弱势地位。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在6个月甚至是一到两年以后才能达到企业的基本要求,要完全胜任工作往往在23年以后。而企业和社会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再培训。这是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科学界为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所建立起来的高成本,低效率的教育体系,由整个社会来买单。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习惯于科学和教育的结合,最主要还是没有进行过批判性的思考;今天我们之所以还在依赖现有的教育制度,最主要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别的选择。我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民间的职业培训力量上,虽然这些地方刚刚兴起,但是他们培养着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我把希望寄托在80后创业致富的神话上,尽管这是属于极少数人的神话,但是能激励许多人激发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的精神,而不是循规蹈矩的在学校中去学那些将来用不着的东西;我把希望寄托在持续不断的大学扩招上,这样会让整个社会正确的思考文凭真正的价值,而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学生将是这个制度真正的“掘墓人”。我也把希望寄托在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身上,不管你们同意不同意文中的观点,至少你们会脱离原有的思考惯性,进行一小会儿独立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科学家 利益最大化 研究生教育 80后创业 研究性大学 教育 科学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0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