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1076 0

[转]金融政策调控难改牛市格局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503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1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502 点
帖子
32239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acro/20101124/2939520.shtml

王 勇

这轮由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大牛市,虽受到金融政策调控的影响,但总体趋势不应该逆转。只要发达国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不退出,流动性过剩问题就不会在短期之内逆转。流动性过剩可能仍将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从而支持股票市场的估值提升,加之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这就构成了牛市基础条件继续保持不变。这种形势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金融调控政策,并不一定都是对股市构成利空,股市大可不必对金融政策调控反应过激。
11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一改牛市风采,突然掉头向下,在较短时间内,股指就跌去了一成多;期货市场也参加出现集体跳水,连豆、连玉米、连豆粕、连豆油、郑棉等7个农产品[20.94 2.15%]品种悉数暴跌。截至目前,市场尚未完全缓过劲来。不过,笔者认为,这轮由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大牛市,虽受到金融政策调控的影响,但总体趋势不应该逆转。
流动性过剩格局近期难改
尽管美元指数近期走强,加上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通过货币政策的收紧和其他调控措施围堵热钱,抑制通胀以及资产价格泡沫,尤其是投资者对中国央行有可能通过“升值+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资本管制”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加强金融调控的预期格外强烈,A股市场一时间成为惊弓之鸟。但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实行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形势下,政策的“外溢效应”至少会持续至明年二季度末。同时,由于美联储试图通过降低长期利率来刺激经济,美元的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平坦化,美元的低利率也将维持较长时间,这将导致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利差进一步扩大。针对美元的套利交易将逐步兴起,将带来全球性的跨境资本流动。为此,只要发达国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不退出,流动性过剩问题就不会在短期之内得以逆转。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第三季度,流向印度、印尼、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和越南等地股市的资本共计115亿美元,推动这些地区的股市上涨了8%-23%。同期,韩元、菲律宾比索和泰铢兑美元汇率均出现5%以上的升值,马来西亚林吉特升值幅度则超过4%,印度、印尼等国货币也呈升值趋势。可以预计,随着将来美联储的不断“放水”,这种格局或许还将持续。同时,我国央行在10月19日的闪电加息,向市场传递出我国将进入新一轮升息通道的讯息,再加上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出于套利与套汇考虑,国际热钱持续大举进入我国,致使我国流动性过剩有增无减。而资本大规模涌入,就是过多的货币在追逐相对不足的资产,直接后果催促资产价格上涨,反映流动性过剩可能仍将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从而支持股票市场的估值提升,加之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这就构成了牛市基础条件继续保持不变。
市场应坦然面对调控政策
既然这轮牛市是由流动性过剩支撑起来的,那么,金融调控政策即便是“万箭齐发”,也恐难阻挡流动性过剩的“洪流”。因为,目前,尽管中美货币政策方向的不一致会对股市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毕竟我国央行的“收水”没有美联储的“放水”来得凶猛而且持续时间长。我国货币政策的收紧,并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而应是循序渐进地推出。比如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1月19日晚,央行决定,从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虽然已是年内第五次、月内第二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央行依然是采取循序渐进调高的办法。再比如加息,不可能为了解决负利率问题,就一下子将基准利率提升150个基点以上。更何况,通过加息解决流动性过剩,就如同抱薪救火,负面作用会很大,所以,央行在加息政策方面会非常谨慎。
当前中国经济正运行在从高位回落的进程中,国际国内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还很多,**须在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方面寻找平衡点。另外,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为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和充分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倍珍惜和把握好目前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会,坚持股市成长要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股市投资一定要战胜通胀。
当前形势下,对流动性过剩问题最适宜的解决办法就是“疏”与“堵”有效结合。
“疏”就是通过疏通和疏导,将一部分过剩流动性合理引入资产池,为我所用,这恰恰是支撑我国股市继续慢牛运行的良好条件;
“堵”就是坚决堵住那些投机性极强的“过江龙”资本,尤其是对无贸易背景的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或预收货款等类热钱流入方式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这些热钱借道贸易途径蒙混过关;对部分资本项下的流入结汇如外债结汇等应予以阶段性限制。而这种形势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金融调控政策,并不一定都是对股市构成利空,相反,有些甚至是利好。所以,股市大可不必对金融政策调控反应过激,还是应当牢牢把握这难得的牛市机会。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金融政策 政策调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 OPINION 格局 牛市 金融政策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