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gic/tp
1734 2

告诉你宇宙的秘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6粉丝

贵宾

大师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1834375 个
通用积分
19.9230
学术水平
860 点
热心指数
1007 点
信用等级
647 点
经验
164635 点
帖子
7283
精华
0
在线时间
23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7
最后登录
2013-2-19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告诉你宇宙的秘密
    现在的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再看那些逻辑严密的大头文章,不得已先写下以下奇怪的东西,但愿你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

    0:你知道当初发生宇宙大爆炸的那个点如今在什么方位吗?用逻辑可以推理出它实际上在所有方位距离我们100亿光年的地方,即使我们的身边果真有一个位置是当初宇宙爆发的中心,而站在那个位置的观察者也必须这样认为。所以我认为,假如我们在历史上是先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后发现了星系光谱的红移,那么统治当今宇宙学的可能不是大爆炸理论而是恰恰相反的理论,即认为一切天体都是在广阔无垠的空间而生,而又正在归向一个点---“黑洞”。

    1:宇宙的最大时间:宇宙学家认为宇宙的年龄大约100亿年,这个数值其实是哈勃常数,我们用τ来表示,以100亿年计算τ大约等于3乘以10的17次方秒。

    2:宇宙的最短时间:宇宙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质量大约相当于10的80次方个核子质量,把这整个宇宙看成一个波粒子,由此得到这个波粒子的波动周期大约为10的负103次方秒。或者说它1秒钟波动10的103次方次。

    3:宇宙中能量的最小单位:如果假设有一种波粒子,其波动周期等于τ,那么这个波粒子的能量应该等于普郎克常数与哈勃常数的比值,即h/τ 。而由于它的波长等于“宇宙半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波粒子的体积相当于哈勃天球的大小。当然,你也可以把它想成很小。

    4:宇宙中能量的最大单位:当然就是全部能量。我们可以算得,它等于最小能量单位的10的120次方倍。

    5: 把宇宙整体看成一个波粒子,假设宇宙果真像宇宙学家所说的那样是在100亿年前诞生的,那么从其诞生到现在共波动了10的120次方次。如果认为每次波动都留有印记,我们说宇宙应该有10的120次方个“宇宙自己的影子”。

    6: 假设宇宙不是出于一点,而是归向一点----“黑洞”,而100亿年表示着宇宙未来剩余的寿命,那么就是说从现在到“宇宙末日”宇宙还能波动10的120次方次。

    7: 一个质子的质量相当于10的40次方个最小能量单位,质子的波动周期大约为10的负23次方秒。

    8: 如果假设所谓质子的波动其实是在每个周期都从宇宙背景上得到一份最小能量单位,那么从宇宙开始到现在质子所得到的能量也正好是10的40次方个最小能量单位。这可以用质子的经典质量乘上光速的平方而算得。

    9: 如果假设所谓质子的波动其实是在每个周期都向宇宙背景上贡献一份最小能量单位,那么从现在开始再经历大约100亿年质子就会消失。

    10: 宇宙半径是经典核子半径的10的40次方倍,这也就是说宇宙体积相当于质子体积的10的120次方倍。于是,如果假想把
宇宙能量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那么这个状态就是10的120次方个“虚核子”的堆积,而每一个“虚核子”的能量刚好是宇宙中的最小能量单位。

    11: 把宇宙构想成一个半径为宇宙半径的均匀大球,把“虚核子”构想成一个半径相当于核子半径的粒子,两个球体外切,用牛顿引力定律计算,它们之间的引力刚好相当于两个互相外切的核子之间的万有引力。

    12: 把宇宙构想成一个能量集中的“奇点”,把“虚核子”构想成一个半径相当于宇宙半径的宇宙背景,两个球体外切,用牛顿定律计算,他们之间的引力也刚好相当于相外切的两个核子之间的万有引力。

    13: 把宇宙构想成一个能量集中到经典核子空间范围内的“奇点”,把“虚核子”构想成一个半径相当于核子半径的粒子,两个小球外切,用牛顿定律计算,它们之间的引力刚好相当于两个相外切的质子之间的库仑作用力。

    14:我们并没有发现星系的扩散,我们仅仅发现了星系光谱的红移,发现光波能量变小了,其规律可以用哈勃公式和多普勒公式的结合来表示:
E2=E1/(1+S/τc)
               其中S表示两星系之间的距离。
c为光速。
E2为光当下到达之处的观察能量。
E1为光在远处星系时候的能量。
           如果把(E2-E1)看成一微分变量。把S也看成一微分变量,同时认为空间距离又是时间差,所以把S写成c dt 。把E2看成变量E 。
那么就会得到光波能量随时间衰减的一个公式:(不会用电脑打,用语言叙述)
           光的当下能量等于起初能量乘上e的负t/ τ 次方,e是自然对数的底。把自然对数的底写成(1+1/τ)的τ次方,则有:
            E等于E0除以(1+1/τ)的t次方。

    15:那么“光子”的能量真是随时间而等比例衰减的吗?我们发现那仅仅是一个近似的统计规律,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猜想,“光子”在每一个周期中其实都损失同样的能量,这个能量的数值就等于宇宙最小能量单位h/τ 。于是按照“光子”的能量与周期的关系我们又得到了一个公式,我们发现它与上面那个公式可以相通。

    16: 即  1/n+1/(n+1)+1/(n+2)+…………+1/k  大约等于ln(k/n)  条件是n和k都很大时。如果“光子”是在每一次波动中都损失这样一份能量,那么我们又可以说,“光子”实际上就是“制造参照自身存在之世界背景的运动”,或者说“光子”是在“制造参照自己存在的世界背景的运动中前进”。

    17:其实物理教科书上关于放射物质的衰变规律也是一个不精确的公式,原因就是它把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当成了一个可以连续变化的变量进行了微积分处理,实际上我们根本就不能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数”这样一个微分量来推倒衰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因为衰变的原子数目仅仅取一些整数值。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根本就没有同时衰变的原子,原子是一个一个衰变的。假设一个系统中有N个放射性原子,那么我们说,第一个原子衰变掉“系统气数”的1/N,第二个衰变掉1/(N-1),依次类推,把它们相加就可以得到和物理教科书上的公式相近的结果,当然在这个结果中最后一粒原子的衰变时限不再是无穷长时间。

    18:放射性物质衰变也好,“光子”衰变也好,质子不断地得到能量也好,所有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绝对界面”在逻辑上的不成立,是1=1+1/∞和1=1-1/∞以及∞=∞-1/∞所要求的必然。我们发现所谓等差变化实际上又是以其自身之内含的倒数为变化比例的等比例变化。当然这些道理你很可能听不懂,确实,如果不从哲学上按部就班地慢慢推理,你永远也不会懂这些东西,因为那个虚假的“客观世界”在你头脑中扎根太深了。

    19:如果说空间中一切运行着的“光子”都在随时损失着能量,那么这似乎就违背了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我说“光子”把能量悄悄地输送到了背景上,那么这能量到哪里去了呢?正好,“引力场”这个名词让我们感到了奇怪。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我们可以算得地球和月球的全部能量等于两个质量之和乘上光速的平方,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把月球的转动停止下来,它会以一个很大的速度撞向地球,于是忽然就多出了许多能量,那么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那些只会引经据典的混蛋们马上就要说“那是由引力势能转变而成的”,我觉得这相当于放屁,我就感到奇怪,你们所说的“引力势能”原来在那里储存着?是在地球之中还是在月球之中?或者是在这两者中间的某一地方?如果说动能存在,我还可以理解,因为这个名词似乎代表着“运动的量”,而“势能”这个符号能代表什么呢?

    20:按照逻辑的要求,世界必须是“连续的必须不连续和不连续的必须连续”,所谓“背景”其实是被假设着的一个连续者,作为连续者它是必须自缩为0的,于是我们可以假想,“一个根本不可能被发现的连续的空间”“其内中之质”向着所有有质量的地方沉降。哪里是有质量的地方呢?原子核。原子核内的每一个核子,在每一个周期中都从外界得到一份能量。

    21:如此说来“核子”不就变成了不断增加重量的东西了吗?我以为,质子每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就要爆发一次,它放出一个正电子,自己变成中子,而放出的正电子和外部的电子构成流光,从而又完成了“连续的必须不连续”这一使命。我们发现恒星上的氢原子正好是这样工作的。

    22:沉降的背景真是从“另一个世界”沉向原子核的吗?我们发现原子核外只有一条通道,于是原子核向外喷发的“间断流”和想要落入原子核的“连续流”在原子核外发生了抢夺道路的斗争,“连续的必须不连续和不连续的必须连续”在那里纠缠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原子世界。

    23:那么“核子”本身究竟是什么?物理学家说宇宙中有10的80次方个“核子”呢。我说那也是放屁,是立足于以往那个已经被粉碎了的“经典客观物理世界”之观念上的一个虚假的图画。在没有哲学语言的帮助下,我只能说如果我们有可能用10的负103次方秒给宇宙照一张照片,那么你很可能发现宇宙就只有一个“核子”,或者一个也没有,而这就是世界的全部。或者可以这样说:宇宙学家所假想的“原始奇点”和“最终状态”,其实都在“现在”这个时刻上存在着,世界一直就是“这样一个矛盾”,是“无极而太极”。作为状态的世界就是“现在”,是“现在的现象”,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而“现在的现象”这个概念要求着我们必须在“现在”这个时刻上完成对“世界”观察。当把时间延续缩短到10的负103次方秒时,我们发现“世界”还是不确定。

    24: 有人会产生这样的奇怪:那么究竟为什么物理学会得到宇宙有10的80次方个核子的结论呢?我们知道,核子的波动周期是10的负23次方秒,经典的核子直径是10的负15次方米,或者说“宇宙奇点”在每一个位置的每一次出现其“痕迹”的大小是10的负15次方米,随后它就消失了边界,或者说随后它就收缩了回去,恢复成了没有中心的无边之背景,而一个光信号要通过一个大小为10的负15次方米的区域其所需要的时间必须大于10的负23次方秒,所以我们说“核子”其实是不透明的,世界把本来应该具有的10的120次方个“出现”重叠成了10的80次方个“核子”。

    25: 还有人具有这样的奇怪:为什么“原始奇点”不在宇宙空间各个点上均匀地出现,而是要选择一些特定的位置呢?我要说,其实有那么一个状态,就是你纳闷的那个状态,即能量密度的完全平均。上面说过,宇宙相当于10的120次方个最小能量单位的数值,而它的体积又正好相当于10的120次方个“核子”的体积,于是我说,“原始奇点”消失的那个状态刚好相当于10的120次方个“虚核子”同时表现的状态,但是此时它们却连续成了一个整体,根本就分不出彼此。

    26: 你明白我们祖先所说的“无极而太极”的逻辑了吗?你明白《圣经》所说的起初的“空虚浑浊”了吗?其实“世界”的状态就是一个“点”的出现和不出现,“原始奇点”和“末日宇宙”,或者“原始奇点”和“奇点出现之前的宇宙”其实都在“现在”存在着,“世界”就是“无”的“界”,是“无”的外表面。

    27: 其实不用说什么“奇点”,构成空间的“点”概念本身就是奇怪的,假如你在一个范围内点出了一个点,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个“点”,因为你点出的“点”已经具有了面积或体积,而“点”是不能有面积或体积的。“点”应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我说它应该用一个“点出的点”和“一个没有边界的空间”这两个图形同时表示,世界正是坚持了这样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告诉你 放射性物质 宇宙大爆炸 波动周期 万有引力 宇宙大爆炸 观察者 宇宙学 文章 秘密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nlm0402 + 2 说的很好哦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yings1986 发表于 2010-12-10 10:36: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点构成面,面构成世界
叶子的离去,到底是树的遗弃,还是风的不挽留

使用道具

藤椅
VISACTION 发表于 2010-12-10 12:53: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z如果想看,看什么文章?
我有一点兴趣,想看看。
虽然不是我的专业。
行动,行动,立即行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