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q504878100
1032 0

[财经时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晋平:新兴市场进口需求的强劲增长是中国企业的机遇 (1)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教授

5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05 个
通用积分
0.0132
学术水平
3 点
热心指数
8 点
信用等级
2 点
经验
11348 点
帖子
96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6
最后登录
2017-8-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举办的第五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于2010年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在论坛上作了题为《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的演讲:    非常高兴有这样的宝贵的机会可以和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朋友们一起就我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应该说中国信保公司的成长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而成长,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成长而成长。在2001年它成立之初,我当时也参与过一些研究和会议,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作为政策性的支持手段,出口信用公司能够覆盖的贸易额不到1%,当时全球的贸易水平我记得是14%,其中覆盖率最高的是日本。我们看到刚才王毅总经理的报告中已经提到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一般贸易的22%,可以说这确实是一个飞速的发展,这个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我们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大事件下,使得中国和中国经济在很多方面都面临了一个新的机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觉得作为中国信保公司的发展本身也说明了这一点。交给我的题目是有关《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这是大家比较关注也比较了解的内容。第二个方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企业无论是从贸易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都有一些新的机遇,这些机遇来自哪些方面?这些风险又来自哪些方面我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最后可能还是更多地从微观层面,作为企业而言,在应对风险方面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策略。
     首先,我们看全球经济复苏这样的大背景。我们知道,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近30年的经济增长黄金期,中国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这个黄金期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是不是会重现呢?至少从目前我们看到的预测来说,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恢复到4.8%的水平,明年可能会略有降低,但毕竟目前还是一个缓慢经济复苏的态势。从我们所关注的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来说,从刚才的风险分析报告中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无论是从逐渐的经济增长的恢复过程来看,还是从IMF对这几个发达体在今年和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来说还是处于一个缓慢复苏的阶段,尚未进入危机前的快速增长阶段,我想这可能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态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企业也确实面临很多机会,比如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图反映全球摩根经理人指数,无论是产出指数还是订单指数,我们可以看到在2009年年末以来保持了一个持续高于25%的水平,这表示市场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为各国企业也带来了一些机会;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图表现的是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进口增长的速度,从这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市场需求回升的态势,目前也保持了10%-20%这样一个较高的恢复性增长的水平。
    究竟哪些商品在这样的过程中回升更快呢?我们可以拿美国的例子进行说明。在美国的统计里,如果我们从商品的进口增长速度可以看到大多数还是和补充库存相关的,所以目前市场需求还是以危机后的市场调整和调整投资这些策略直接相关的。作为中国来说,在目前美国增长较快的领域,我们并不占优势,而恰恰,我们在美国进口市场占的比重比较大的,目前从美国的进口来看,还是低于平均的增长水平的。从1-8月份增长了26.2%,最大份额的出口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分商品的美国出口也意味着全球的美国出口分商品趋势,奥巴马提出五年内要使美国成为世界出口大国,提出了出口翻番的目标,应该说在今后一个阶段美国的出口战略会成为**强力推动的战略。应该说目前这个战略还是有所表现的。我们可以看到出口的增长速度也是围绕投资品、原材料领域的,作为中国的份额而言,整体我们在美国的出口中平均是6.8%,在出口增长比较快的一些领域,类似于一些设备还是具有了满足国内企业需求的条件的。
    另外,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从全球来看,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问题,所谓的全球经济再平衡集中表现为美国的贸易逆差。事实上,从美国的贸易逆差来看,在今年,它的贸易逆差的规模和区别同期比虽然略有一点上升,但是全年也就是在50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是远低于2007年、2008年那一阶段的,这就说明经济再平衡还是出现了一定的改善的。按照美方统计,在他所有的占有贸易逆差的市场中占有41.5%,看起来似乎是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今年1-8月份的水平,在2009年按照美方的统计中国的逆差曾经占到他的45.3%,已经明显降低,也说明全球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再说投资的新动向,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并购投资在今年已经表现除了回升的势头,按照统计,2734亿美元上半年跨境投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6.9%,和前两年大幅度的下降相比是一个明显的回升。那究竟在哪些领域回升特别明显呢?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今年上半年统计,传统的产业领域回升比较快:比如说纺织相关的产业跨境并购投资增长12倍,包括其他一些食品,这些领域我们知道,是中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领域,它恰恰也意味着中国在这次全球跨境并购投资中所面对的一个新机遇。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在风险中有一些是宏观经济方面的风险,比如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由于美国最近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给全球带来了新一轮的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货膨胀的上升。比如这里有一副图表现除了最近大宗商品上升的高位态势,无论是从铁矿石还是原油以及大豆这样一些商品来看都是如此。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新兴经济体,比如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在今年都表现除了较高的态势。对这些国家经济复苏的进程是有一定冲击和影响的。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风险呢?首先,正如刚才刘司长所介绍的,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复苏,可以说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首先面临的一个新的机遇。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资料看到,在今年的几个月中,我们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我们的贸易顺差和2008年相比明显下降,这说明中国的贸易再平衡的问题也在逐步得到实现。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如果我们还在说我们的出口是一个规模性增长的话,从12月份,乃至2011年我们的出口将进入一个实质性的增长阶段。因为事实上,我们已经超过了危机前(2008年)的出口规模,马上要进入一个实质性的增长阶段。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与传统的贸易伙伴之间还是有继续发展的空间的。比如从今年1-8月份(根据美方统计)中美贸易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对中国的出口(我国的进口),也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增长速度比超出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中正在得到减少贸易逆差的收益,这也是贸易逐渐走向平衡的一个阶段的显示。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国面临的市场结构来说,这个调整也正在出现,也正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一方面对传统市场我们要维护我们的份额,使得我们有一个继续开拓市场的机会和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的是新兴市场进口需求的强劲增长。比如我们可以从这个幻灯片中看到,在2000年到2009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而言,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机械设备的增长速度是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和主要发达国家的,这就意味着对中国而言要提升贸易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长空间和未来的主要市场,就要开拓新兴市场。当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在吸引投资和对外投资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比如在对外投资方面,根据今年上半年跨境投资并购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今年上半年和上一年上半年相比对外并购投资增长2.6倍,这个增长速度应该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较高的水平,也反映出中国在抓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中还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的。
    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对外投资和危机前相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有可能是质的改变,这正说明了中国在对外投资方面也开始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就各国对外跨境并购投资的每个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中国平均投资规模达到1.6亿美元,当然,我们很奇怪,越南平均项目投资规模是1.7亿美元,高于中国,这应该说是今年对外跨境投资出现的新的黑马,而且从总的对外投资规模越南也超过了中国,这意味着一方面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推动全球跨境投资的主要推动力,另外也说明我们面临着很多新的竞争对手。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复苏背景下,我们面临着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比如从中国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的增长速度来看,我们比全球的平均水平明显上升,我们在1990年到2009年期间年均增长25.5%,包括汽车的出口同样如此,1990年到2009年期间汽车出口年均增长25.7%,全球平均水平只有7%左右。这就说明,对这样来说这样的机遇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甚至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都是存在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中国的机械贸易,在全球的贸易份额在上升,无论从出口方面还是进口方面来看都是如此。在90年代我们的增长在全球的份额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包括在工业制成品中,但是现在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我们知道,日本和韩国是全球机械设备和运输设备的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份额,作为中国来说,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我们在90年代有一个逆差,包括在份额看和日本、韩国有较大的差距,但是目前这个差距在逐步缩小。另外作为中国工作结构的升级也面临新的机遇,从整体我们和机械设备有关的高附加值、资金密集型的产品贸易在整个工业制成品中的比重在逐步上升。这一点在今年前一段时间已经有所显现。比如我们可以看到1-8月份工业统计中,普通机械、专用设备这两个代表装备制造业的成长啊已经有了明显的回升势头,而且经济效益也是表现不俗,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工业结构升级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和今后较长的时间内都具备了这样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目前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贸易强国。关键在于我们在一些核心的竞争和技术实力方面和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IT产品在一定意义上最能反映这个问题,IT产品和其他一些产品不同,核心竞争力是在它的零部件和它的上游,而且它的制成品或者说是加工组装品并不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而从中国目前在IT产品的全球进口和出口份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进口中,我们的零部件进口占全球的21%,制成品进口只占全球的7%,也就是说你大量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还是要依靠进口。而在出口中虽然IT产品整个份额比较高占21%,但是真正的竞争力是在组装品的出口,并不代表IT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们在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说明我们在今后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风险。如果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外部经济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刚才在国家风险报告中也做了非常详尽的经济的介绍,我这里就不再充分了。中国经济本身也是如此,中国宏观经济目前也面临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而且有可能对企业微观层面的商业风险带来相应的影响。
  来源于新华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企业 发展研究 新兴市场 研究中心 企业 中国 国务院 机遇 赵晋平

顺其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