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07008424
1565 2

[财经时事] 逃不掉的风险—经济史上的15大泡沫(3)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9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96 个
通用积分
0.2400
学术水平
5 点
热心指数
3 点
信用等级
3 点
经验
586 点
帖子
2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27
最后登录
2014-12-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9.发泡的金圆券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33年,为了改变三十多年无统一货币的局面,国民**发行了印有孙中山的法币,但是法币贬值严重,100元法币1937年买两头黄牛,19452个鸡蛋,19461/6块肥皂,1947年一只煤球,1848819日金圆券发行之前连一粒米都买不到。当时有人编打油诗这么说:跑上茅屋去拉屎,突然忘了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蛮合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民**从发行了大面额的纸币,硬性规定人们不能持有金银币,违者甚至可以枪毙。知道内幕的工商、金融界人士明白,这种币制改革持续不了多久又会引起通胀,于是千方百计留住手中的外汇和金银币。于是就有了“蒋经国上海打虎”的故事。19493月,新疆发行了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货币60亿银行券。通胀吞并了人们手中仅有的储蓄,人们生活达到崩溃的边界:1949年大年三十,上午十点的一担粮食2600元,下午就是3400元一担,由于通胀太快,店员不得不每时每刻都改一次商品价格。人们工作一星期的工资却只够吃三天不到,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拔腿跑去商店买东西,金圆券就像烫手的山芋。但是强令不能保有金银币,成为了蒋介石**收刮人民财富的工具,1949年蒋介石打败后,他从大陆运走了296万两黄金,69千两白银和全部的外汇,留给人们的就是废纸一般的金圆券。短命和很强剥削性质的金圆券成为世界货币历史的耻辱。
10.最黑的星期一---1987年美国股市泡沫,崩盘时间19871019日,影响程度:一天之内6亿股股票被抛售,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去22.6%5000亿美元瞬间消失,这个数据相当于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并引起全球股市震荡,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著名股市股票跌幅10%以上。我们再次简单回顾一下这次危机的过程吧!1980年里根荣登美国总统,施行了“经济复兴计划”,克服1976年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美国长期的通胀和高失业率,措施:减税、减少**开支、放宽金融管制、减少**干预、控制货币供应量等。股市成为最大的收益者,由于金融管制减少,国际游资进入了美国股市,股价持续高涨,1982年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点,1885年突破1500点,3年涨50%,之后用了一年达到2000点,六个月后的1987717日达到历史最高2500点,1987年股市达到顶峰时日成交量1亿8060万股,仅日本投资美国股市就达150亿美元。但是股市的繁荣也使人们绷紧了神经,任何不好的信息就可以引起恐慌,而恐慌对股市就是致命的打击。这种恐慌终于在1987825日道琼斯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2722.42点时到来了:美国搞军备赤字扩大,财政部欲让美元贬值(美元贬值会让外资抽逃,相反,像人民币升值会让外资涌入中国)。股市就在这些留言中崩溃了。股市越热,对流言的敏感程度越高。在这场危机中,当时头号富翁萨姆。沃尔顿一天内损失21亿美元,比尔盖茨损失39.45亿美元。这次危机造就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英名(当然2008年危机又使他失去了光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史 2008年危机 国民生产总值 道琼斯指数 1949年 风险 经济史 泡沫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99rabbit + 20 说的很好哦

总评分: 经验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fmhhxx 发表于 2010-12-21 12:35: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不错。。。为啥把几part都分别发到不同的几个版了?

使用道具

藤椅
kianyxx 发表于 2010-12-30 10:44: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辛苦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