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流浪者425
1870 4

[休闲其它] 中国员工敬业吗:2010中国敬业度大调查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46 个
通用积分
0.120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941 点
帖子
137
精华
0
在线时间
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19
最后登录
2014-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的确,积极热情地工作是员工敬业的直接表现,但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简称:外企调查)联合建立的研究组从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层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敬业进行了清晰的操作性界定。研究组认为,敬业是员工对工作本身和服务组织共同的积极认知。正是由于这种积极认知,员工才能从态度到行为上表现出敬业。
敬业的员工,是那些对工作感到满意,并切实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为身为组织的一员而自豪,对组织的发展前景具有信心的员工。敬业不仅仅是员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必须通过适当的管理方式,塑造敬业环境,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达成敬业态度和敬业行为。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
围绕敬业新定义,研究组开展了“2010中国敬业度调查”,这是我国国内首次进行的关于敬业度的大样本量网络调查,旨在有效反映当前我国整体及不同层面员工的敬业度状况,深入解析影响我国员工敬业的各种因素,以及敬业度高低对组织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
调查历时一个半月,问卷包含38个调查项目。调查总计收集数据10119个,有效数据9273个,有效率为91.6%。这些有效数据分布于全国至少6900家各类组织,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全部17个标准主行业中。
21%的员工是敬业者,但同时有19%的员工表现出负面工作状态
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正面评价程度,研究组将其分为敬业者、比较敬业者、从业者、怠业者、不敬业者五类。调查显示,我国有21%的员工是敬业者,他们对从事的工作和服务的组织均做出积极的评价。此外,33%的人是较敬业者,27%的人是从业者。同样应该看到,有7%的员工处于怠业状态,12%的员工可以明确划分在不敬业者的队伍中,总计接近五分之一的消极怠工者。

人数超千人的企业中员工敬业度偏低,大企业病表现明显
受组织因素的影响,不同组织中敬业员工比例不尽相同。1、在不同人员规模的组织中,组织人数与敬业度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人员规模在1000人以下时,随着人数的增加,敬业者比例不断提升,从19%增至25%;但是,当组织人数超过1000人时,敬业者比例出现了明显下降,仅为20%。研究组认为,这种“倒U”型的关系反映出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从个人魅力型领导管理向规范型制度管理转型,并且在达到一定规模时加强组织文化与组织精神建设。
小企业初创时,一般为家长式管理,部分员工受创业者魅力的吸引力而凝聚在其周围,部分对企业前景缺乏信心的员工则另寻机会;随着组织向前发展,人员数量有所增加,魅力型领导仍然发挥重要影响,同时制度规范开始发挥效用,员工对自身和企业的发展看到希望,敬业度不断提升;但是,当组织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时,组织层级增多,大量新员工补充进来,职能分工更为细化。这时,最高领导的魅力很难传递到基层,制度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折扣,基层员工面对的只是螺丝钉式的工作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基层领导,在自身的贡献与价值和组织发展之间难以建立期清晰的联接,敬业度自然会出现下降。企业在第三规模阶段出现的问题,可以通俗地称为“大企业病”。大企业如何做到人尽其用,保持持续性和包容性增长是领导者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问题。

2、在不同所有制类型的组织中,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敬业员工比例最高,为25%,港澳台投资企业中敬业员工比例最低,只有17%,同时,国有企业中的敬业员工比例略高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但均集中在20%-22%之间,差异较小。股份有限公司中高敬业者比例说明在信息披露更透明、管理运营更规范的上市企业中,员工会更加积极地工作。国有企业中敬业者比例超过外资企业这一事实值得关注,反映出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地位逐步追近甚至超越了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头顶的光环逐步褪色,虽然在薪资方面仍然有优势,但工作压力大、中方雇员遭遇晋升“玻璃天花板”阻挡的问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港澳台合资企业由于同样的原因首先出现掉队趋势,薪酬不具优势,工作压力大,造成港澳台投资企业中员工与企业关系出现了紧张甚至激化。


3、在不同行业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行业员工敬业者比例最高,为29%,紧随其后的是批发零售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金融行业,敬业者比例均在25%以上;相反的,建筑、交通运输和房地产行业中敬业者比例最低,均在17%左右,反映出公共服务型行业中敬业者比例较高,而在生产制造型行业中较低的现象。研究组认为,公共服务型行业的员工由于频繁接触客户,服务态度直接决定着自身和组织的业绩,因此不仅是组织,员工自身也提出了更敬业的要求;而在传统工业企业中,员工直接面对的是企业管理者,受薪资较低、管理政策和方式不合理、行业所处政策、经济形势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出对工作、企业的不满,信心较低,造成敬业度表现偏低。


4、在不同职能部门中,行政/总务部门员工敬业者比例最高,为25%,紧随其后的信息管理部门、销售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敬业员工比例在22%-24%之间;相反,工程部门、研究与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敬业员工比例较低,均低于20%。将企业的部门分为三类,可以看出支持和营销两类部门员工敬业度较高,生产类部门较低的特征。研究与开发部门员工敬业度偏低的现实尤其值得关注,作为最需智力投入的工作,研发人员长期面临着工作单调、工作压力大、工作与生活失衡等被动局面,即使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但缺乏成就感,难以将压力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转型期间员工敬业度偏低  成功转型后跨越式提升
除了组织因素外,员工个人因素同样影响着敬业度的高低。如何影响?研究组认为,处于转型期的员工总是敬业度偏低的。
从年龄看,敬业度与年龄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30-35岁是员工敬业的低潮期,这一年龄段的敬业者比例只有19%,低于30岁以下年龄段21%的平均水平,同样低于35岁以后的高敬业度水平。研究组认为,30-35岁这段期间是员工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的探索与选择期,他们在思考,坚守本职工作还是转型?内部升职还是跳槽发展?自己创业还是继续打工?除了职业原因,员工在这一年龄段同样面临着生活角色转换的问题。经过这段较为艰难的转型期,员工将迎来事业的黄金发展期,敬业度夜随之稳步提升。


员工在30-35岁期间遇到的转型问题同样会出现在为同一个组织服务的时间上。刚加入某一组织时,员工总是心怀憧憬,工作热情最高,但与组织处于磨合期;在随后的1-2年时间里,随着对工作的了解和工作技能的提高,组织认同提升,工作有一定成就感,这个阶段敬业者比例达到最高的23%;但是到第3年,员工开始面临转型选择问题,敬业度下降至19%;3年后渡过转型期后,继续留在组织内的员工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职责提升,职位提升,收入与福利提升,敬业表现同样提升,此之谓三年后敬业乐群。
从职位和薪酬看,这两项因素与敬业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在普通职员中,约18%的是敬业者,而在高管层中,42%的是敬业者;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员工中,只有15%的是敬业者,而在月收入30000元以上的群体中,37%的是敬业者。虽然上升趋势不变,但中间段出现起伏,与月收入6000-12000元的员工相比,月收入12000元至20000元的中高收入群体敬业者比例反而有所下降,从前一阶段的24%小幅降至2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高收入群体面临着如何冲破天花板的问题,如果成功突破,在职位上从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跳跃为中高层管理者,在薪酬上也会有明显飞跃,同样,背负更大的责任也要求其在敬业表现上跨越式提升。
充分发挥领导因素可以达成42%的敬业度目标
在影响敬业度因素的分析中,研究组发现仅领导因素就可以解释42%的敬业度表现。在领导因素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其他因素给敬业度带来的提升作用很小,成长与发展可以增加7%的敬业表现,薪酬可以再增加3%。这意味着,领导是影响敬业度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因素,在一个组织中,如果充分发挥了领导的作用,就可以达成40%以上的员工敬业目标。


必须说明的是,此处的领导指管理者对下属员工产生的影响力。高层管理者综合影响力虽然更强,但在多层级的组织中,其影响力在向下传递的过程中显著衰减,因此对员工起更大作用的是其直接领导,即直线经理。
遗憾的是,中国的管理者没有很好地施展领导能力,突出问题是没有及时表彰下属的优异表现。当被问及自己在日常工作的优异表现是否得到领导的认可与表彰时,超过40%的员工表示否定,并且高达43%的敬业者认为自己没有的得到应有的认可,因此缺乏工作成就感。是这些敬业者做的还不够好?是领导没有关注到?还是领导者吝惜自己对下属的赞誉?员工没有充分感知到认可,一方面与我国内敛含蓄的传统文化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管理者在员工激励上做得不够。管理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员工应该做好,做到更好,从而过分吝惜了对下属的肯定和赞美。
领导力,特别是直线经理的领导力,企业应当知道,提升员工敬业度不只是高管的一个人的任务,也不只是所有员工的义务,更大的责任落在直线经理平时的言传身教上。只有基层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领导力,才能有效改进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知,从而有效提升员工敬业度。
薪酬只是诱发员工离职的因素
敬业程度与员工离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在过于的一年中,只有7%的敬业者考虑过离职,而有68%的不敬业者考虑过离职;反过来看,81%的敬业者没有考虑过离职,只有18%的不敬业者没有考虑过。
需要关注的数字有两个,一是7%的敬业者有离职想法,二是18%的不敬业者固守目前的工作,前者反映出企业人才留用机制问题,后者反映出非人才淘汰机制问题。
当我们添加一个前提条件再考虑离职问题——其他公司提供薪酬与福利略高的职位,数据将如何变化?敬业者中考虑离职的比例大幅增加至38%,而不敬业者中仍然不考虑离职的比例仅减小至13%,这说明即使在薪酬福利增长不显著的情况下,新的机会对敬业者来说仍然是具有诱惑力的,对不敬业者来说吸引力很小。


为什么即使是敬业者,在遇到直接收益并不具有明显吸引力的职位时,仍然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剔除薪酬因素的影响,显然是其他因素影响了这些敬业者的选择,研究组认为,国家经济大环境创造出来的发展“机遇”是不可忽视的影响离职的重要条件。
关注敬业度数据  更关注基于数据的解决方案与改进行动
在敬业度调查与管理诊断中,研究组认发现两种误区:单纯的数据对比和表面化的分析,这难以有效解决企业的实际管理问题。前者缺乏相关性分析,无法判断因素的重要性;后者缺乏可行性分析,调查结果出现“表面繁荣”,无法挖掘出企业面临的真正问题。世界上没有两家完全相同的企业,同一家企业在不同时期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敬业度调查是完全定制化的咨询服务,需要量体裁衣,深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根源性问题。
有效提升企业员工敬业度水平,关键不在于如何进行敬业度调查,而在于发现调查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方案,并最终落实在改进行动上。敬业度调查是一柄双刃剑,当点燃员工的热情与期待后,却没有任何改进行动,那无异于失信于员工,换来的结果是员工的失望和今后对调查的抵触。
经理人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敬业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调查 员工 敬业

在平凡中创造机会!
沙发
明智教育 发表于 2010-12-27 10:04: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根据我自己所处的行业和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看,是这样的;谢谢楼主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kaoyan24 发表于 2011-4-14 17:34: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图表做的不错啊

使用道具

板凳
xianghuchina 发表于 2011-4-14 20:19: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多谢楼主分享,敬业度有待加强!
年轻就是资本,学习是真理!

使用道具

报纸
512661101 发表于 2019-5-12 23:11: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