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前后库区灭鼠技术问题(1)_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4-12-23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前后库区灭鼠技术问题(1)_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消除鼠害是控制鼠传疾病暴发,保护人群健康的主要措施,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护电力输送安全的对策之一。 关键词:水利水电蓄水库区灭鼠 一、水利工程建设中灭鼠工作的意义 消除鼠害是控制鼠传疾病暴发,保护人群健康的主要措施,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护电力输送安全的对策之一。据史料记载,乾隆九年,因堤坝鼠洞多,造成黄河决口,皖豫两省淹死800多万人;长江每当洪水年份频繁发生管涌事故,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三十年来,常有报道在水利工地,洪涝地区和库区蓄水引发鼠传疾病的暴发,施工队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群体。1991年安徽省发生大洪灾,涝洼地区的老鼠,毒蛇与高地灾民抢住地,帐篷内鼠密度达25.7/l00夹·夜。堤坝台地野鼠高达56.7/l00夹·夜。湖北省长阳县隔河岩水库蓄水后上游都渡镇暴发钩端螺旋体病,80多人患病,数人死亡。据健康报报道,200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天生桥水电站建成,蓄水破坏了库区老鼠的栖息地,引发了鼠疫的人间暴发事例。据世界卫生组织(1974)的资料,鼠类罹患的疾病至少有35种能传染给人类,尽管医学技术发展快,仍有一些鼠源性传染疾病未能控制。在许多地区存在着自然疫源地,兽疫猖撅,人间疫情常有发生;因为人类生活环境为鼠类提供了食物,水源和藏匿场所。鼠类之众,估计是人类数的1-2倍,鼠与人类关系太中密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1975)报告,全世界鼠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70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生产粮食的20%。美国调查,家鼠有边吃边拉屎拉尿的习惯,它吃1份食物,可糟蹋2份,污染4份。从抽查的1000份玉米样品中,76%已被鼠粪尿污染。另据调查,发生不明原因的火灾,其中大多数是由老鼠咬破电线的绝缘材料短路而引起的;意大利的动力系统事故,有30%是由老鼠造成的。1980年初,上海石化总厂由老鼠引起一次停电事故,经济损失达1700多万元。北京地铁停电也多数是由老鼠破坏引发的。 我们在三峡水利工程对人群健康调查评价中,测得库区湖北省境内宜昌等四县淹没区的鼠类密度(1979-1984年的平均值,只/100夹·夜):室内12.1,山坡7.5—10.2,水田17.8。鼠种构成比(%):室内褐家鼠48.1-65.8,黄胸鼠20.9,小家鼠7.4-26.6;室外,黑线姬鼠57.2-57.4,大脚鼠8.1-27.7。鼠传染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麻疹伤寒,恙虫病,Q型热和森林脑炎等。 二、鼠类生态特点和传播疾病的方式 鼠类是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贮存宿主。对人体致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①鼠体外寄生虫如跳蚤、蜱、螨等传病媒介的叮咬,②鼠类通过排泄粪便和体表沾满各种病原体,如血吸虫、霍乱、沙门氏细菌,肝炎病毒等污染水源、粮食、衣物和食品,③咬伤人体传播鼠咬热、狂犬病等。上世纪60年代,美国调查统计,每年被鼠咬伤者约有1.4万例,主要是2岁以下儿童,因咬伤患破伤风的发病率最高。世界各国都重视开展灭鼠公益活动,例如,美国里根政府颁布政令,规定每年的6月份为灭鼠月,印尼西亚爪哇苏曼区要求,新郎在结婚登记之前,必须捕交50只老鼠,否则不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上世纪50年代,中国掀起的全民“除四害”运动,把老鼠列在榜首,作为重点消灭对象。 老鼠是一类种多、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大、食性杂、适应性强、滋事扰民、传播疾病的带菌动物。老鼠个体小,能钻进比其腹围小很多的洞口。爬墙的本领比猫大,游泳也是一把好手。可在摄氏零度以下的环境长期生活。一鼠有难,众鼠会拼命相救,鼠类之间传递信息迅速准确,让人难以置信。目前尚未发现在自然界还有一种动物,会有这么多的技能集于一身。老鼠非常精明,一只上了当,再难有重蹈覆辙者。那些葬身于鼠笼、鼠夹的,基本上是鼠群中的老弱病幼者,经过灭鼠活动后剩下来“优化过”的鼠及其后代,人类更难对付。一次药灭后,虽然能处死个把,但是“谨防上当”的信息会在鼠群中漫溢开来,鼠对毒饵的警觉性大大提高。 鼠类生存必须具备藏匿地、食物和水等3个条件,来往其间形式相对稳定的鼠道。按照栖息地常把鼠类分成家鼠和野鼠二大类,前者主要躲藏在城乡的住家、厨房、厕所、粮店、牲畜圈栏等;后者则分布在田埂,水沟边、桔杆堆、坟墓等。 鼠类的进食量因鼠种差异而不同。一般每天食量约占身体重的十分之一,如1只褐家鼠1天约吃25克食物,1只小家鼠1天吃2克食物,边吃边拉粪便2000多粒污染环境。大型鼠以干粮为主食,每天需饮水15-30毫升,小型鼠1天仅需1毫升,荒漠的鼠类不需饮水。据研究,在粮断水绝的情况下,黄胸鼠只能存活3—5天,小家鼠可活3-4天。因此,断粮断水是防鼠的主要措施。鼠类是杂食性,能吃各种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鱼、肉以及垃圾、粪便等有机物。 鼠类活动范围与鼠令、食源、筑巢、交配、育幼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通常不到1个月的幼鼠均呆在洞里,1个月后可随母鼠外出,两个月就能单独活动。雌鼠在怀孕期和哺乳期活动范围变小。家鼠常在夜间活动,野鼠则多在白天,如褐家鼠和小家鼠共存时,后者则改在白天出外,回避身强体壮喜好恶斗的褐家鼠。鼠类胆小、机警、出洞活动谨慎小心愿走熟路,常沿着墙角、货堆、狭缝、田埂边、灌木丛、深草间及落叶下,久而久之便踩踏出一条光滑的鼠道。黄胸鼠和褐家鼠均会攀爬电话线,墙壁、管道、攀藤植物等。鼠类嗜食植物,常以植物的茎、叶、根、果实为主,但不拒肉食。家鼠凡人类吃的东西几乎都偷吃,对酸甜咸辣味都可接受,对苦味食饵也不拒食,食谷类及其制品如油条、馒头、饼干等;蛋、马铃薯、花生、水果。一般不愿吃生甜菜、桃子、洋葱、芹菜等味浓生食;野鼠除谷物外,还吃昆虫、鱼虾、小鸟甚至粪便。鼠类遇上新食物时,一般只“试尝一点”,如果毒不死,生场病后,就会引出该鼠的拒食反应。因此,选用慢性杀鼠剂时,应在正式投放毒饵之前,先投放无毒诱饵,试吃几天适应了,再投含毒诱饵,消除拒食,增加食量,提高毒杀效果。若在货栈、垃圾堆投放毒饵时,因为此处食物呈多样化,鼠类一般不会产生拒食现象。 鼠类迁移可分不回转性和回转性二种,前者常因食源不足,洪水泛滥把鼠洞淹没,生态环境改变等原因引起,逃向安全、食物充足的地区安家,可造成鼠害和播散人畜共患的疾病。一对旅鼠,几年就可繁殖成千上万只,当食物来源不济时,便开始大规模的迁移,由高地向平原迁进。1980年7月中旬埃及有两个省数不清的旅鼠像潮水一样滚滚而来,大白天也到处乱跑,不仅啃毁庄稼,还袭击家禽和儿童。人们熟知的褐家鼠是从亚洲移居世界各地(除澳洲外)。回转性迁移按季节进行,褐家鼠一般都在民宅里,当田间农物成熟期就迁到室外,秋后又迁回室内。小家鼠体小善隐蔽,常随货物,粮食的运输迁移,可把甲地的传染病带到乙地进行传播流行。 鼠类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听觉发达,稍有动静即行逃避;触觉灵敏,鼠须及全身皮毛都可能感知所处位置,夜间奔跑可与器物保持一定距离;嗅觉敏感,视觉及对颜色的分辨能力较差,故有“鼠目寸光”之说。因此,在进行灭鼠技术操作时,应针对鼠类的这些生理规律,扬长避短,提高灭鼠效果。沿鼠道投放毒饵或安放扑鼠器具,变换毒饵形态和颜色诱鼠上钩,及时清净毒(打)鼠尸,减少猜忌拒食反应,常有开始时灭鼠效果好,随着时间延长,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经过考验的残存鼠是最难消灭的。 鼠洞既是避难又是防寒保暖的鼠类巢穴和生儿育女的场所,一般家鼠的洞口直径3-7cm。一个鼠洞有两个以上的进出口。洞口较光滑有浮土和鼠迹,表明常有鼠出入,否则为陈洞。洞口多分布在隐蔽处,如墙根、屋角、厨柜或床下,鼠巢都在洞内铺有稻草、棉花、羽毛等细软杂物哺育繁衍。野鼠的洞多在水边,草丛、坟堆等处,洞口向阳,一般有前后二个,前口有松土,后口没有或很少。鼠类很少利用旧洞,所以空洞,旧洞较多。若不注意认别,则会影响投毒、布夹、挖洞等的灭鼠效果。 鼠类寿命与繁殖。寿命短,一般为1-2年,也有2-3年的。鼠类繁殖力极高。据测定,一对褐家鼠一年繁殖的子子孙孙加起来可达15552只。小家鼠、野鼠每年也可繁殖2—8胎,每胎产仔4-8只,多者可达12-17只。鼠类性成熟较早,褐家鼠2-3月龄,小家鼠2月龄既可交配受孕。多数鼠种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但是春秋两季是生殖高峰。有些鼠种可与其他动物共栖,如黑线姬鼠和原鼠,有些则相互残杀。如褐家鼠与黑线姬鼠,还可扑杀仔鼠。我们掌握了鼠类的共同生态习性和个别鼠种的特点,在一个地区或一村一户进行灭鼠时充分利用生态链上的薄弱环节攻其不备,采取相应措施,争取良好灭鼠效果。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