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的必然要_硕士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5-03-20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的必然要_硕士论文范文 摘要 在认真分析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气象防灾减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探讨了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大力加强全社会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统筹规划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切实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着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等对策建议。 201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致中国气象局成立60周年贺信中殷切希望各级气象部门和广大气象工作者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为改善全球气候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提高“四个能力”是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气象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提高“四个能力”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重大意义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总量越来越大,每年约占我国GDP的1%一3%。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重庆等大城市局地强降雨,2012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2012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今年武汉、广州、北京、南京和其他一些大城市频频遭遇暴雨和雷电袭击,造成城市内涝,给城市运行管理提出严峻挑战,甚至引发了部分官员的行政问责。重大气象灾害对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复杂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必须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资源”的理念,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大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满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1.1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地理环境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强度大、频率高,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6亿人次,农田受灾达5亿多亩。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对经济建设的破坏,这也是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减灾即增效,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2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必然要求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灾害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的加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特别要求“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