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农村牧区公共管理探析_研究生毕业论文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管理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牧区的公共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截至2008 年底,全区农村牧区有90.6%的行政村通了公路,95.7%的行政村通电,99.3%的行政村通电话,91.15%的行政村能接收到电视节目。农村牧区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着,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85%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区101 个旗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基础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跃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重视,农村牧区已建立了以各乡镇卫生院为主要支撑、各乡村卫生所为必要补充的农村牧区医疗体系;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人均筹资水平从2004 年的50 元提高到2008 年的91.6 元。虽然低于全国96 元的平均水平,但高于西部省份87元的平均水平。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完善现行的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基本还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供给职责不明确,责任相互推诿,必然把公共服务建设压力转移到了没有多少财权的乡村两级。自从实行分税制以后,内蒙古基层政府的财力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一些乡镇政府已经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乡村两级不得不通过制度外收费来弥补所需经费的不足,这样不仅加重了基层政府的负担,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处于结构性的低水平状态在公路交通方面,内蒙古农村牧区公路总体上尚处在以通为主,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全区6 万多公里农村牧区公路中,等级路仅占总里程的43%多,且以四级路为主,没有稳定的养护队伍和养护资金。全区仍有333 个乡镇(苏木)和9201 个建制村(嘎查)不通油路,905 个建制村(嘎查)不通公路。电力服务方面,农牧民使用电力的价格,往往比城市居民的要高出50% - 150%。在近两年实施的电网改造工程中,城市电网改造向居民不收费,而农村牧区电网改造却向农牧民或多或少地收取一些费用。农牧业生产用水和农牧民生活用水方面,截至2008 年底,自来水普及率仅为全区农村牧区总人口的37.46%,农村牧区居民要完全用上洁净、卫生、方便的自来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农村牧区水利建设方面,还未实现大面积基本农田梯田化和集雨节灌化,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三)农村牧区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全区农村牧区还有一部分乡镇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普及的地方多数处于低水平;农村牧区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学校危房面积大,教育信息化水平低,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农村牧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亟待健全,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农村牧区一部分教育经费无稳定来源, 弱化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四)公共卫生整体发展较为滞后农牧民获得医疗保健卫生服务的能力要远远弱于城镇居民,约60%的政府卫生支出流向了占全区人口总数43%的城市地区,仅有40%的政府卫生支出用于占全区人口57%的农村牧区地区。农村牧区安全卫生饮用水、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公共卫生指标明显差于城市。农村牧区医疗保障水平仍然不高,虽然实行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可人均筹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仅排第4 位。同时,补偿水平也较低,2008 年大病统筹基金报销比例仅为39%。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政策方面有过度市场化的倾向,政府试图借助市场的作用解决卫生筹资和医疗成本控制问题,农村牧区医疗卫生领域在缺少公共支持的情况下转向市场,大部分村(嘎查)卫生室私有化,乡以上公共卫生机构所获补贴相对减少。 (五)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别明显2008 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89.47 万人,其中企业在职职工占68.6%; 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73.7 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占63.9%;2004 年,内蒙古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到2008 年,试点旗县只有95个。内蒙古农牧民购买保险的人很少,商业保险公司因在农村牧区开展业务效益差,基本退出了农村牧区市场。农村牧区因保障能力弱,因灾、因病反贫现象较为普遍。农牧民因文化水平较低,进城就业难,而且从事的都是脏、累、差的工作,在城市打工明显呈现弱势。可以看出,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保障能力弱是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三、内蒙古加强农村牧区公共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高效、完善的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改革农村牧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程序,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是目前及今后加强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能力的首要任务。政府应该在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首先,要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使一个村或一个乡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其次,要建立一套使农村牧区乡镇领导人当选与否完全取决于本地选民,而与其他因素无关的制度安排。 再次, 对于涉及到县或地区较大型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应建立专家听证制度,并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 (二)强化公共转移支付,加大农村牧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力度1.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缩小地区间财政差距,改基数法为均等化转移支付,压缩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保证农村牧区居民享有较为统一的公共服务水平。 2.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完善按标准收入支出核定各地标准人均财力的制度,对低于标准人均财力的地区,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予以补偿。 3.要进一步完善预算法规,确定各级政府之间转移支付的目标、框架和具体形式,对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程序和计算公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消除转移支付的随意性。调整财政分配格局,增加农村牧区投资所占的份额,各级财政预算每年用于农牧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明确各级政府在支持与保护农牧业方面的责任,用立法的手段约束区内各级财政部门的支农行为,确保其支农资金稳定增加、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提高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区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 (三)强化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产品的投入,要以农村牧区道路、水电、通信等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变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局面。旗县及乡镇要重点建设道路、通讯、医院、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村一级除继续搞好道路和通讯建设外,要重点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卫生所、学校、电视接受设施、文化站等提高农村牧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公共设施。

  • 对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_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对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_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素质数育是现在教育的主旋律,要让素质教育有成效,还得有先进的管理办法,只有先进的管理办法,才可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先进的教学管理是适立仕会要求,是教育培养多规格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策略;教育反思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如何搞好学校的管理?怎样进行管理?本文拟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商讨。 1、教学管理必须注重理性创新 理性是智慧的结晶,是理性体现。教学管理必须注重理性的创新。管理要善于主动学习,带领出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管理在不断学习经验中掌握先进的理念,在学习中改变教育理念,在借鉴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与教师一起的培训、教研、教学活动中获取鲜活的教学观。管理只有坚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理要梳校的工作思路,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管理应该思想进步,处事科学。需要经过总体的论证,方能使管理准确无误。把管理放在教育改革的理论的大背景下去论证,看教学管理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科学的;把教学管理溶于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去论证,看教学管理是否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把教学管理置到工作中去验证,看教学管理是否切实可行。教学管理要有情感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常规谈心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经常性找各岗位各类型教工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谈心的面要广,尽可能每年每人谈一次。 谈心的内容面要广,这样能让教师敞开心扉。谈心的过程中,应与对方置于同等的位置,双方平等交流。谈心的方式要灵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变通语言表达方式,多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作深入交谈 2、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机制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在管理中,我们要积卡砭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的管理境界。比如,管理人员对于教师教学业务内容的检查就不能统一化,不能格式化,应当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不能因为自己的管理方便就轻易去搞所谓的"一刀切". 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中,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管理成效。由于客观因素,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历的管理人员很少,现有人员计算机水平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信息服务意识淡薄,没有树立现代的信息管理理念。中小学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低层次阶段,对欣59喜地接受、处理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培养一支学习型、高素质,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管理理念,并有一定网络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首先,应特别注重对现有管理人员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观念的培养。通过开展国家信息化政策、信息法规、信息道德的宣传教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同时,应加强在岗人员信息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组织教学管理人员集中参加一些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检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等培训,使他们具备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此外,适当引进具有较高网络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结构与知识结构,形成一支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骨干力量,从而带动整体工作,加速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大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管理是服务,教学管理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网络的用户,他们必须懂得如何获取教学管理信息,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应该承认,当前学校中,部分教师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能力也较缺乏,他们不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利用率不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的网络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运用网络的主动性也是加速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又一重要条件。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还要有系统的规划及全盘的考虑,还要注意与人事、后勤等部门密切配合。教学管理信息化还涉及到工作流程及分工的变化,应主动应用组织再造的理论与方法,使信息化过程得到优化,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4、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各教育单位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实施办法。 各地要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加强编制管理。对违反编制规定擅自增加教职工人数的,要严肃处理。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优先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义务教育学校任教。在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任教的同时,注意吸收具有教师资格的其他高等学校毕业生。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 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辞退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另外要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教师资格条件,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精简、压缩中小学非教学人员。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不得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 总之,当前的教育教学管理要注重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管理需要创新,需要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坚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遵守法规两项原则。正确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要摆正上下级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方式,学会善于表达意见的形式,获得上级领导的帮助和下级同事的支持,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_ 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环境法学专fl/,Jl-培养的一个重要层次。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选择有效的培养方式、确立多维的培养质量考核机制等方面对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1]。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它的构成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副。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层次,其培养模式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整个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制约着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法人才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我们将环境法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和科研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从课程的设置、教育方式到培养评价基本上以学术性为标准。;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单一的学术性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因而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必须转变培养模式,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湖南师范大学(笔者所在学校)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环境法学研究生的目标出发,对研究生培养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确立多元化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堵乔目杯 1.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行法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含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对法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法学教育和选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法学学科学位制度开始逐步建立。由于当时我国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奇缺,博士教育又不发达,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就定的很高,主要是承担培养科研人才的重任。1980年通过、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就明确规定,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于应用型、学术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在实际培养工作中却沿用着学术研究型的惟一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作为整个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把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定位同博士生一样为学术研究型,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大学和研究单位。不可否认,20多年来,这个层次的教育确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人员。从我校环境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来看,自1995年在法理学硕士点招收环境法学方向硕士生以来,已毕业了ll届80多名学生,进入高校的占80%,其余的只有20%:进入政府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部门。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迈进,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博士教育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仍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再也无法进入高校和研究机构。2006年,我校环境法学毕业的学生还有个别同学进了高校的二级学院,但2007年和2008年没有学生进入高校从事环境法教学和科研,有个别学生进入高校也是作为辅导员或外语教学人员引进。大量的学生毕业后被充实到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律师行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的好与坏,与一个地方环境法的贯彻落实有密切的关系。无论从执法者还是从守法者的角度,纯法律人才已不适用,掌握全面的环境法专业知识,配备足够的环境法学专业人才,对从根本扭转我国不利的环境局面,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环保工作具有实质性意义。 因而,社会对环境法学应用型特殊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强。 目前我国环境法学高等教育的模式,即本科阶段开设普通法学专业或环境学专业(即使开设环境法学课也是作为选修课,大部分学生把爱好和兴趣集中在民法学、刑法学等大部门法学上),本科毕业后再攻读环境法学硕士,从而成为环境法学的专门学术性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也难以适应社会对环境法学人才的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硕士生的培养目标趋向应多样化,其培养应有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区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既要求从纵向上区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更要求从横向上明确学术型学位与应用型学位的不同要求。 2.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现代人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反映社会的需求,而且还要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任何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培养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同样应当服务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们需求的层次也不断在提升?。因此,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考虑两种情况:一是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在生源上,由于国家没有限定条件,没有统考科目,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同等学历。也不论是学工、学农、学医,都可来报考法学专业。这就造成研究生入学后在兴趣、爱好、潜力、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二是研究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接受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是提高现代人社会竞争能力重要途径,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仅有许多应届的本科生希望攻读硕士学位,目前不少已经工作在各种不同职业领域的现职人员也希望有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以求得自身的不断的发展。后一部分人由于工作性质与经历的不同,他们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此,从人的个体发展和实现目标的差异角度看,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多样化的。 3.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是环境法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注意到,环境法学作为我国部门法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第一,环境保护法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和国家强化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作为以环境保护法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保护法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在法学和环境科学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又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要想对于环境法学有全面的掌握,一是必须广泛汲取其他部门法学学科的知识。如环境民事侵权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的对特定或可认定的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精神、环境权益的损害。它虽有别于传统民法上的侵权,但就民事责任上看,不难发现环境民事侵权是传统民事责任在现在的发展,只是更加平衡考虑了受害者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其他学科的知识铺垫,尤其是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大学法学院本科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把环境法纳入法学核心课程①。环境法专业教育的模式一般为本科阶段开设普通法学专业或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再攻读环境法学硕士。实际上只有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才能真正有条件进行环境法理论的系统学习,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在环境法学领域的发展确定方向。如果按原来的培养模式把环境法学硕士生定位于学术性人才,这三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法律专业进来的学生要补大量的环境科学专业课,而非法律专业进来的学生又要补法律基础课。只能说这个阶段为以后学术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环境法学学科要发展,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研究,从而为我国环境立法、执法、司法提供帮助和建议,就需要专门从事理论学术性研究的博士生来完成。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博士生培养目标确定为下一代的研究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卞流阶段,把硕士生培养当作是本科的自然延续,作为博士教育的过渡阶段C。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其目的就是考虑到社会的不同需求、研究生培养的不同取向和学科发展的衔接。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要满足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要满足当今环境法学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环境法学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提出了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共同要求。因此,培养目标多样化是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不再是单一学术型人才,而是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我们是按以下三种类型确立培养目标:1)过渡型研究生: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以后攻读博士的人才,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学术研究,在校期间可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2)专门型研究生:培养掌握系统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3)适用型研究生:培养适应社会各专门领域对从业人员特定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选择培养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有效方式 培养具有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贯穿于研究生的全部教育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培养教育方式,我们法学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1.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复合型的硕士生不仅应该具有相应的有关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应该具备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应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则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建立面向新世纪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础。硕士生有两年的学位课程学习阶段,只要课程设置合理,选课得当,打好比较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基础还是有保障的。我们根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本着重视个性、强调基础,突出实践,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指导方针对课程体系重新作了调整。第一,大大压缩必修课程门类。以前,我们环境法学硕士点设置必修课太多,多达十几门,且不乏重复开设的现象,而选修课太少,造成学生专业面太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这是由传统的单一的学术性培养模式造成的,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前不久调整培养计划时,除了公共基础课(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基础英疆等)外,把专业学位必修课程由原来的16门改为8门,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来决定每学期的选修课程。这样可以消除必修课程繁多、研究生负担过重的倾向。第二,学分的综合化。我们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有明确的学分规定,并有必修和辅修之分。所设主修课程应使环境法学硕士生对环境法学科领域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国内外新发展、新动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辅修课应是使硕士生进入学科前沿而开设的新理论、新技术及适应学科交叉需要的课程。 第三,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内容设计几大模块:专业的基础课程@;扩大知识面和开拓学生思维的前沿学术动态课程(如法学研究前沿问题)②;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与论文写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如法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我们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必须花几个月的时间去有关单位实习,然后再回校完成学位论文。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可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实际的需要。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尽量避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要改变把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教学重点的做法。为此,我们在内容讲授时,要求老师采取专题教学方式,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当前社会实际,为学生介绍有关问题的前沿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要求学生做到:一是上课不必拘谨,善于讨论、辩论,善于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二是课后有目的地对某一个问题在进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单一教学形式。课程的组织灵活多样,可以教师讲授、学生提问,也可以采取分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讲授,老师提问。我们在讲授中国环境法课程时,一直坚持期中有两到三次老师和研究生的专题讨论会,由研究生主讲,每次二人,一人担任主持,一人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参与提问。这样既可以引导研究生深人思考,促进研究生去钻研问题,解决问题,扩大知识面,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很好的协作、沟通能力,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朝三统一努力,即:教学过程与研究问题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培养过程相统一。 3.采用灵活有效的研究生 指导方式

  • 服装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教育的思考_研究生毕业论文

    服装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教育的思考_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服装类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适应市场需求,借鉴国外服装院校的办学经验,依托服装产业发展与服装院校的办学定位,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特色教育。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办学;特色教育 1、国内外服装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特点 1.1 国内服装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特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原有的服装类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办学思路普遍进行了调整,大部分服装类院校都已经通过合并等方式改制为综合性大学,诸如西北纺织学院改名为西安工程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与浙江工程学院合并组成浙江理工大学等。这些院校中都普遍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有的院校还设有硕士和博士授予点。总体而言,服装类高等院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如下特点: 1)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呈现通用化趋势。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开设课程的通用性,使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呈现了通用性特点,大部分服装类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被定位于毕业后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以及工商企业中从事经济管理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服装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定位一般都以工科为依托。由于现有的服装类高等院校大多始于工科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带有较为浓厚的工科色彩,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定位也多以工科为主干。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强调学生具备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较快地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之中,由于相当一部分老师具备工程技术背景,直接从事过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在所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初步打造了由纺织商品学、纺织概论、机械基础、服装概论与金工实习融合成的工程背景平台。浙江理工大学则是本着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思路,由于该学校在现代纺织、服装、机械、化学、高分子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经济管理学科等以此为依托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 应当说,随着服装类高等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我国服装类高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已经很难体现出服装院校的特点,而逐渐向通用化发展。 1.2 国外服装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特点国外服装院校中管理专业设置特点能成为我国服装类高等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研究的重要依据。国外服装院校对管理专业的设置通常体现如下特点: 1)强调行业需求,体现多元化培养目标。由于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即坚持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该学院认为服装行业的职业分工将越来越细化,多职种的人们通力协作是今后服装企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该学院分别设置了侧重于理论研究的服装社会学科和侧重于实践技能的服装造型学科。与服装管理相似的是服装造型学科中的服装科学专业。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及商品营销能力的管理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服装营销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和服装管理学3大类,这种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在教学中充分了解服装市场需求,行业适应能力得到充分的加强。 2)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对于在服装类院校中学习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够进入服装企业学习相关的管理经验是将来适应行业需求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服装院校能够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行业实践。法国服装院校中的服装管理专业主要是针对时尚品牌管理, 由于法国的服装教育采用高级技能教育的方法,在授课时大多采用小班形式教学,除了常规的管理方面的课程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习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高级品牌的时装发布会或者进入品牌公司学习相关的管理经验,在实际品牌运作中掌握服装品牌管理的技能。 丹麦的服装教育也非常注重和实际生产和市场的紧密联系。丹麦的服装院校将管理课程作为第一学年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是教授一些基础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的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注重市场的良好基础。第一学年结束后 学生开始选择更细的专业。整个服装专业分成:服装设计、服装生产、服装营销贸易等细分专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自身特点自愿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 由于日本普通大学中对服装设计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在完成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后继续到海外深造,学习服装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另外在竞争激烈的服装领域,需要同时具备纺织专业知识、企业管理和感性的复合型人才。2O07年, 日本内阁府下设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在《2007知识产权促进计划》中提出,今后将加强纺织服装领域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具备企业管理、金融和服装等3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除东京艺术大学外,还有一些国立大学的研究生院计划开设与服装设计有关的教研室。不少服装设计教研室已经决定通过互换留学生等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广泛采用案例教学等先进工商管理教学手段,邀请活跃在服装业第一线的企业管理者来校授课, 向学生传授实用性知识和技能。 2、对服装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教育的思考 可以说,缺乏特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服装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否在服装类高等院工商管理专业中体现特色教育,使学生在就业时充分适应服装企业对经营管理的需求,不仅关系到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的提高。为此,服装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切实改革专业建设,加强特色教育,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 2.1 了解市场需求是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教育开展的基础在确立服装类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的培养。 陕西服装艺术学院在确立其培养方式时实行订单式教育,即在充分了解企业所需岗位、所需人才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有目标的对学生的未来进行必要的设计,根据职业要求培养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缓解了服装行业人才紧缺的突出矛盾,学生就业时适应能力非常强,该学院己向企业输送了6000多名大中专层次的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2.2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教育应结合服装产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定位服装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有别于综合性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应当针对服装市场需求,将传授基本的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服装企业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培养既具有较坚实的工商管理的基础理论又具有较为扎实的服装专业与服装市场知识,能够从事服装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品牌策划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从而确立以行业为基础,与服装学院的优势学科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在基础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服装学概论,服装美学,服装工艺学、服装鉴赏等课程,专业课中可以增加服装产业经济学、服装特许连锁经营、纺织品商品学、服务质量管理等课程,为学生充分了解服装市场方面的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熟悉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 2.3 加强教师对服装产业的研究和实践,为特色教育奠定基础服装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教育必然要求教师首先应掌握服装发展的最前沿知识,探索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了解服装企业与服装市场的需求,并将研究成果与实践的经验贯彻于教学之中。浙江理工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开设了纺织经济研究所,依托于浙江理工大学(原浙江丝绸工学院)在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基础,对纺织服装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教师创造了一个对服装产业的研究平台。 在服装企业中的实践也是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特色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师应自觉地与服装产业和社会相联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一切机会去了解服装企业的现状,从而能够在教学中真正作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4 应在特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由于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方式普遍偏重于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毕业后商业性判断和动手能力缺乏,这种现象在服装行业中就业的毕业生中尤其突出。服装企业中的现有管理人员大多从一线生产中做起, 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与市场的需求,从而能够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教育中应借鉴国外服装院校的经验,更加注重行业的实践,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到服装企业中进行实习,增加学生对服装企业管理方面的认识。 加强服装类高校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已经成为服装行业的共识。目前,很多服装院校都充分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江西服装学院创建模拟品牌制衣公司,它专门针对将要毕业的服装专业的每一位学生,进行市场实战检阅与各科知识的有机整合。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的机构和设施,这里全面配套,接单、出货、交货都是学生们亲自完成,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 2.5 依托本科专业的特色教育,为服装企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中国服装协会在归纳2O03年行业存在的问题时,着重提到行业内缺少能够进行品牌运作的企业高管人才、知识与经验均备的复合型营销人才、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的外贸人才等复合型人才。随着时尚产业的发展,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高端管理人才的培训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服装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争夺之地。 在时尚产业 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的背景下,服装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可以依托本科专业的特色教育,积极进入服装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以及时尚产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市场,为专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 关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_ 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全新的观察视角分析了MPA目前面临困境的主客观因素,深入探讨了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走向的相关问题;并对我国今后办好MPA教育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高教管理;公共管理硕士;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公共管理硕士面临困境的原因 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一种应用性而不是学术性的研究生学位,旨在培养从事公共行政管理、精通公共管理理论和现代公共政策、能熟练运用先进的行政技术和方法进行计划、决策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从这个层面来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结构,必须明确突出这一教育目标。但是,我国目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的教学距离专门培养政府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从MPA的教学板块看,课程内容基本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设课程的翻版 公共管理硕士经过专家的科学论证,已纳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规划,其自身特色十分明显,即招生在职的政府部门公务员及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把他们培养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目前,我国许多大学MPA的课程体系,大都是行政管理本科开设的学科,没有创新和突破,专业特色不强,忽略对学员的能力培养,有的学校只是在行政管理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些专题讲座课,主干学科讲授粗放,教学安排中明显缺少学员参与的培养能力实践环节,将MPA实际办成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 (2)教学方法单一,偏重于课堂灌输目前从我国各大学课程结构看,MPA课程一般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实习课,仅必修课而言,大部分教师依然习惯于填鸭式课堂教学,学员很少有机会参与教学研讨,看不见师生互动式教学场面,使培养出的公共管理硕士难以达到社会的的需求。 (3)缺乏适应公共管理硕士教学需要的高质量师资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质量,教师为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高素质专门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目前从事公共管理硕士教学的师资,还不能满足MPA的教学需求。其一,科班出身的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公共行政管理的研究相对滞后,而且公共管理硕士又是近年来才设置的研究生学位,师资储蓄和准备的时间仓促,各大学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目前培养公共管理硕士这样的高层公共管理人才还难以达到理想的境地。其二,有些任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以及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实务缺乏深层次了解,这是公共管理硕士授课教师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公共管理硕士主要是研究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方向本身具有很强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我国行政管理中治道变革的丰富实践是MPA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行政案例之源。现在从培养公共管理硕士师资队伍总体情况看,许多教师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这样,在教学中只好面对学员照本宣科,孤立地讲授空洞的理论,这是影响公共管理硕士教学质量的直接原因。 (4)学费和公共管理硕士的非双证是影响生源的根本因素公共管理硕士的学制一般2—3年,学费35000元左右。据了解,大部分学员自己承担全额学费,只有很小比例身居要职的学员待获得证书后学费由单位报销。因此,对多数公务员来说,即使渴望读,也只能是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我国组织人事部门依然延续执行过去那些陈旧的规章,认定学历以毕业证为准,对MPA学位证书的效力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尽管国家人事部最近为此专门下发了号文件,但该文件旨在加强招生力度。可见,在我国攻读MPA,学员不但要花费2—3年的心血和汗水,而且还要支付数以万元的学费,结果却落得个尴尬境地,这样下去MPA的生源将会很快枯竭。 2、办好我国MPA的对策 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府、全面提升公务员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个新途径。 (1)加强公共管理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是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一,要切实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学水平。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单位要根据本校师资的实际情况,将现有任课教师分批分期选送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深造,使他们真正精通公共管理硕士的教学特点和规律,深入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夯实讲授MPA课程的理论功底。其二,提倡中、青年教师深入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以熟悉我国行政管理实务。各级行政机关具体担负着执行国家各项行政法规和政策的重任,教师到那里接触实践并兼任一定的职务,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参与计划决策收集一些教学中实用的典型案例,为将来的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实行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目前,我国有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抓紧建立公共管理硕士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训技能以及教学态度进行科学测评,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并按岗位和教学业绩定薪取酬,以全面调动教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程设置要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和实用性。 把培养实际能力放在首位公共管理硕士是一种培养公共管理部门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学位,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公共行政改革实践的大趋势确立培养模式。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曾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课程设置一方面注重主干课程如公共行政管理、管理学、公共政策研究和电子政务等学科系统理论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围绕培养目标,采取案例式、研讨式、考察式、模拟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开发学员潜能,切实把MPA学员打造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政策水平的现代高层管理人才。 (3)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生源素质是保证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有关部门应严格控制联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坚持录取标准,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那些德才兼备而又成绩优秀的学员。招生单位必须以培养公共管理高层人才为最高宗旨,当报名人数与实际录取计划出现比例失调的时候,尤其不能随意降低录取标准。实践证明,学校只有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公共管理硕士在我国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4)适时调整我国的组织人事制度,避免矛盾交叉目前,我国党政机关沿用的组织人事制度,其中有些规定明显滞后,如1993年8月14日出台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晋升职务条件对文化程度的要求是:晋升正科级以下职务,需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晋升副处至正厅级职务,需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晋升副部级职务,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该《条例》已实行十多年之久,至今只字未加修改,显然,《条例》对相应的行政职务的文化要求偏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要想在我国扎根并发展壮大,组织人事部门要与时俱进,抓紧出台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将公务员参加MPA学习经历作为提拔重用的条件纳入组织人事制度,同时,主管颁发MPA学位证书的教育部,要力求为公共管理硕士解决毕业证问题,因为读MPA的学员是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录取的,从根本上有别于同等学力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理应获得双证。如果双证问题解决不了,组织人事部门必须明文规定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证书的效力。否则,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可能积极踊跃地去读公共管理硕士。 总之,公共管理硕士作为我们从西方引进的先进教育模式,在我国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时间不长,但成效显著,从年起,每年将毕业一批公共管理硕士奔向党政机关以及非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工作,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困难是暂时的,MPA将是我国建立学习型政府、实现以法治国目标的必然选择。  

  • 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改进措施_研究生毕业论文

    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改进措施_研究生毕业论文 【导读】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利项目内容,结合多年的经验,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水利工程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验收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水利项目能够顺利,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施工管理水利工程因素和丰盛的影响,其组成也非常多样,因此,施工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首先必须了解施工管理水利项目的目标,是尽快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施工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总之,作为施工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继续寻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笔者从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开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利项目内容,结合多年的经验,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中国的主要内容,首先必须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笔者主要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三期完成,引进为主要内容的水利项目建设管理。 1)在早期阶段的建设,必须形成工程师合同管理模式为核心,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商,工程师之间的协调。在此期间,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合同管理,在合同中应明确投资控制,进度和质量相关的问题。 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严格审核,以确保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施工人员正确,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等。除了验证已完成数量多少,存档等。 3)该项目完成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协助相关监管部门,以及竣工验收工作,保证质量的项目[1]。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数据,总结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薄弱,管理质量不高,缺乏准备,目标管理是不小心,现场管理混乱。 2.1,质量意识建设相关人员。 项目,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其他一切都是可能的。为了提高质量,首先要制定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目前,许多我们的水利建设单位,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偷工减料,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其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没有把质量摆在首位,不按照规定的服务。因此,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影响在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许多水利工程,不少管理者缺乏良好的技术质量,不掌握很好的控制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同时也缺乏现场经验和技术,所有这些导致了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 2.3,缺乏准备工作对于水利项目的建设,各项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如果各项准备工作,如果有足够的做,提高管理水平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现在的许多项目,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调查中,但为了尽快开展项目,赶工期,我们忽略了这些问题,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问题,将无法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2.4,目标管理是不小心为了让工程可一切都在良好的秩序,并安排好顺利,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而,许多施工单位目标管理是非常模糊的,不实行成本管理,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过程,重结果轻或重形式轻本质等。这些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有效。 2.5,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作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好或坏,直接影响的项目可以继续。在目前很多水利工程单位在施工现场,缺乏科学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2]。 3、建设水利管理改善措施的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 3.1,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多年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知道施工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做以规则为基础的,因此,提高管理水平的质量保证体系,是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各种措施,法规,以及其他方面的组织,建立安全系统的工程质量,从管理水平,加强质量监督和控制,项目只有这样,工程质量可以有有效的[3]系统的安全性,功能强大。 3.2,加强资金管理金钱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做。为了避免资金的浪费,做到合理有效使用。 3.3,注重物料管理许多水利工程的环境是复杂的,需要的材料品种,在本质上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管理,必须注意材料的管理,必须规划管理材料,优良的材料进场验收,材料存储和存储,使用和监督的好材料,好材料和回收。只有这样,可节省投资成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4,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必须是相对固定的人员和机械,实现了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设备维护,确保机械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的意识,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实施责任,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应用水平[4-5]工程管理。

  •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_ 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以滨海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滨海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初创建立、发展完善到目前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结合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 对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最适合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滨海新区;体制改革 一、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滨海新区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现实的问题: 1.行政主体不明,整体上呈现出邦联制的特点在新区内,同时并存多种行政主体: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新区内行政区政府、国家级功能区管委会,同时区内还并存着开发区、保税区等相互独立的管委会。各行政区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都能有效行使各自管辖内的行政管理权,滨海新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以一个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来管理协调一级行政区的政府,会出现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的问题。常常导致政府发文件要盖几个章,这种复归造成了区域功能的整体错位。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部门也缺乏高效的有机协调,导致行政区政府和经济功能区管委会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职能逐步扩张,滨海新区管委会组织机构与职能弱化,从而使滨海新区管委会的整体协调和指导职能没能有效实施,致使滨海新区管委会在区域管理中付出很高的协调成本,妨碍了新区统一的规划建设。 2.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现有体制下,新区内行政区经济职能不断增强,功能区也花费很大精力发展社会事业,两者职能趋同,管理权限无法落实。 这是因为现有法律制度对行政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撑与机制保障, 体制的缺失能够使行政区和功能区在发展中各自为政、自自竞争和无序开发,使行政效率下降、资源配置弱化、统一规划缺乏、区域整体辐射能力提升受到制约等等,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新区经济管理职能缺位,影响新区开发的整体效率。 3.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缺乏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 滨海新区没有建立统一财政,致使新区管委会无法履行其组织领导职能,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如工商管理、税务征收与检查职能分离,增加了经贸与工商、财政与地税部门间的协调,对滨海新区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同时,滨海新区还存在法律地位缺失、行政执法不规范、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目前,滨海新区在市场、中介等要素机制和政府管理的补充手段的建设完善方面还相当滞后, 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现象还非常普遍,政府财力不能同时满足促进经济发展与履行社会管理两种职能的要求。常常导致把本来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解决的问题,也归口某一政府部门或通过设立政府机构进行管理。由此造造成了行政区划复杂,行政处罚名目繁多,政出多门,使企业缺乏公平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严重阻碍十了滨海新区整体优势的发挥。 二、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 1.健全滨海新区法规体系,建立依法办事的保障约束机制①加强滨海新区的法制建设, 能够规范和引导滨海新区工作,使滨海新区的发展建立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避免和防止开发建设中的随意性。如在实际工作中修改完善《天津滨海新区条例》,使滨海新区的发展建立在国家法律规范的基础上,用法律的形式来调整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事权和利益,优化滨海新区的法制环境,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还要研究制定《滨海新区规划管理与实施办法》、《滨海新区统一执法规定》等规章制度,贯彻《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通过立法工作,将以往实践中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做法和政策法规化,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滨海新区的依法行政,重点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改革力度,实行企业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度,在新区实行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综合执法试点等。需要指出的是,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尽管今后滨海新区要立足于变政策优势为体制优势,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政策优势,以克服当前因政策、体制多变所导致的政策失效和政策、体制紊乱的状况。 ②明确滨海新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加强新区管委会的组织领导职能,形成办事高效的管理体制。从法律上明确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是保障管理体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从根本上改善滨海新区的投资环境、获得投资者信赖的关键。《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初步提出了一个加强的思路,就 是加强滨海新区管委会在统筹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组织领导职能。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滨海新区是以一个管委会的建制出现的,其在新区的规划、管理和协调等方面缺乏权威性,行政效率受到相当影响。所以,加强滨海新区管委会的组织领导与统筹职能是必要的,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强化新区管委会在制定发展规划、协调重大问题等方面的组织领导职能,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市政府各部门与滨海新区条块互补、职能整合的工作机制。 2.统筹规划、协调一致,建立行政区和功能区的联动机制《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两个延伸思路,即促进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功能向行政区延伸,加强行政区政府对辖区内经济功能区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延伸。滨海新区是几个区域的简单联合,并非一个系统整合的有机整体,其内部的功能区、行政区、港区等各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这种复杂体制面临着管理主体之间职能交叉与冲突的现实,如何有效协调各管理主体的职能延伸与科学定位无疑是改革的难点之一。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完善并提高行政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延伸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功能,建立行政区和功能区的联动机制。 ①在行政区政府与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之间要彻底破除平均分权意识,树立平行分权观念。在行政区政府与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之间平行配置社会公共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这种平行配置并不是机械的分割,而是充分考虑平行间的分割剩余及有机联系。 ② 建立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之间的需求供应机制,以经济功能区的经济开发建设需求为先导,以行政区的公共产品供应为配套,强化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③打破行政区概念,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深化行政区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破除行政区的地域属性限制,强化各行政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支持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推进行政区向与经济功能区相配套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区转化,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延伸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功能。从而完善主体功能区的功能格局构架。 3.加强滨海新区行政管理改革的相关配套制度①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良好的改革环境是滨海新区大发展的基石和生命,未来的竞争主要是改革环境的竞争,滨海新区要坚持环境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理念,以建设最佳试验区为目标,把优化改革环境作为永恒的主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更大的发展。滨海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外部环境改善对于滨海新区体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天津市政府必须着眼未来,审时度势,加大对滨海新区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协调和理顺关系,使滨海新区真正成为改革开发的试验区。 ② 建立科学高效的用人体制, 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 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滨海新区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区发展战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一,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区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如积极宣传滨海新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人才,特别高层次科技人才到滨海新区创业,保障人才供应。 第二,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如充分利用各地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家协会,大力加强基础性人才和企业家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组织企业家出国培训、参观、考察等,使企业家的观念和素质得以更新和提升。 第三,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人尽其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如解决好用人导向问题,把清正廉洁的人放到重要岗位上。通过优化人才环境,从根本上形成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使滨海新区人才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此外,加强滨海新区行政管理配套改革,还应从建立有效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有利于发挥新区整体优势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行政区政府还要实行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分开、健全科学决策程序、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等多方面加大改革。通过做好各项外部和内部环境配套改革,加快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针对出现的行政管理主体不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财政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健全滨海新区法规体系,建立依法办事的保障约束机制;统筹规划、协调一致,建立行政区和功能区的联动机制;加强滨海新区行政管理改革的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我们也应看到,对于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探讨,只是一个初步阶段,还有待于更深的探索,应该有更加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操作性更强的方案,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既保持原来的体制优势,又符合当前所面临的发展状况,从而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全面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创新.行政管理学前沿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周元,王海燕,赵刚.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报告(2006-2007)[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周立群.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苟利军.全面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努力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J].港口经济,2008,(04). [5]皮黔生.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J].开放导报,2007,(04). [6]苟利军.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开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新局面[J].港口经济,2007,(07). [7]皮黔生.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思考[J].港口经济,2006,(02). [8]温惠子,赵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背景的SWOT 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2). [9]赵世伟.上海浦东新区对滨海新区发展的启[J].科教文汇,2008,(02). [10]刘博.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个浦东[N].中国经贸.2006-04-01.  

  • 改善小学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_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改善小学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_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小学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们要以政策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然后把创新统一起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校园。 [关键词]小学教育 管理 以人为本 改善 今天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小学教学是育人的基石,抓好校园管理,把教学质量提高是一个学校校长的主要任务。作为小学的管理者,一定要将自己的热情和才华奉献到校园工作中,在合作共赢的理念和教学发展的趋势下,与时俱进,使小学校园的管理和社会的进度并驾齐驱。 1、做好沟通,集思广益 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公仆意识。这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小学校长要懂领导,善领导,更要具备的领导意识。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同事关系。在学校中,人和人之间,事和事之间,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做好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使上级和下级之间,彼此配合;人和人之间,通力合作;事和事之间,互相促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校长要真正发挥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重视协调,善于协调,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使全体人员在愉悦的环境中,上下一心,形成一种合力,献计献策,共同把事情做好。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作为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倾听,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教师的语言,这样的领导才不会被孤立。与教师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2、处理好以人为本的关系,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入激励创新机制的问题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现在的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同时现在学校的管理更是以教师,学生为主题,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础之上。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应该由人出发,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本管理就是使每个人体充分施展才能,通过双方的配合,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技术加管理型人才。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现在的教育理念,对青少年要做到先理,在疏导,再教育。使孩子明白其内涵。关注师生需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要想实现管理的绩效,就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 2.2 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是一个培养人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场合,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客体主要是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校长在学校最重要就是要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师提出不同要求。从而进一步加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广大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促进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体制,提高教学质量 常规管理是抓教学质量的前提,通过常规管理来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做好教学常规管理方案的制定工作。制订方案时:①突出指导性的原则,由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共同制定切实可行教学方案及对教师的各项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② 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科任教师各方对教学质量都有责任,只有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教学质量才会得到保障。每位教师都是学校中的一名大员,有权利知晓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有关管理过程;有义务关心维护学校生存与发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过程要全程公开,包括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中的细则、管理绩效等。 3、不断激励。大力创新 作为一个小学的管理人,要理顺管理形式,使之和老师及学生的成长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激发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校园获得全面发展。管理,必须注意完善的奖惩体系,还要在细节方面加强鼓励力度。作为校长,尽量给教师提供合适的福利待遇和各种各样的奖励方式。同时,不能忽视精神鼓励,要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这是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是跟学生接触最频繁的角色。一些校园不仅介绍了很多教师福利措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促进学生进度的鼓励形式的有效探索。除获得优异成绩和进步有奖学金等方面的物质鼓励外,我们越来越重视"精神"这两个字。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知的时期,对任何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但是他们很感性,对一句表扬的话或者是物质奖励将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赞扬和鼓励更多的会影响学生的心灵,这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开会议时,通常只是这方面和教师进行了讨论,并指导老师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真正的激发学生自主的去学习。鼓励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隐形的进步杠杠,如何使得杠杆保持平衡,需求我们根据校园的情况去摸索。 简而言之,加强和改善小学的教育管理,是每个小学校长重要的责任,我们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目标成本管理探微_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在国内外企业中广泛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目标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的重视.成本管理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整个企业管理的始终;而目标成本管理又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目标成本管理的推行,对企业的生产降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有着十分显着的积极意义.本文将从目标成本管理的定义,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应用,以及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和意义等,阐述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目标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体系,而是对企业成本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和实施目标的过程,它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对于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提出严格的要求和目标.目标成本管理贯穿在企业生产的始终,在生产之前就会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和规划,而不像传统的成本目标管理,发生在成本之后. 1、目标成本管理的定义和发展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建立在企业成本预算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调查分析、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目标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管理为基础,成本控制为核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最终目的,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事前测定和预算,在生产中间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生产结束后对目标进行考核的科学过程.目标成本管理的出现最早是在美国,后传人欧洲和亚洲,并得到广泛运用.在亚洲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最成功的应该是在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目标成本管理才开始在我国开始推行,机械行业率先应用并推广.在机械行业的应用中,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得到丰富,外延加以扩展.到了90年代形成了以机械行业为代表的中国式成本目标管理的特色.施行目标管理是当今产业环境所决定,之所以目标成本管理对企业如此重要,是当前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除了让产品具有技术优势的同时让产品具有成本优势也更加重要.因为在竞争越具激烈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利润的摊薄,这个时候目标成本管理,就提供了相当好的管理模式,以此来帮助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2、目标成本管理的优点 2.1 目标成本管理的工程技术性强 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关于成本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贯穿在企业生产的始终.在围绕企业生产的这条主线上控制上,对生产相关联部门实际上同样适用.而传统的成本目标是按照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税费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的综合为生产成本,最后加上企业期望的获利程度来决定产品的售价.而目标成本管理则刚好完全相反,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潜在客户的消费能力来设计产品.这种方法在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最后推向市场的定价.这样就会让产品的设计之前的成本测算、产品设计和研发、原材料采购到最后产品生产完成到销售这一完整的工序都有目标成本控制的渗透;而且只有在这些环节中进行了科学的目标成本管理,才会使我们的成本压缩到最低,也只有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才更加具有竞争力. 2.2 在成本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关联 首先在目标制定的时就应该把企业的有效运转程度考虑进去,包括设计研发费用,原材料采购周期和采购成本,工人的效率和产品的生产周期等因素.只有以上因素形成了一个完整、完善的系统组织,才会使目标成本管理做到科学化.同时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企业的管理系统有效完善.因为目标成本制定以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成本,企业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合理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为了节约成本,就像以前那种吃大锅饭,由于管理松散等不利于生产成本管理的因素都会去改变. 2. 3 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 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宗旨,设计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企业用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收回成本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目标成本管理,只要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一旦制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就要求企业全面的按照目标成本的管理的具体要求去执行,最终落实到目标成本的达成. 2.4 目标成本管理是全面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的规划,提高成本信息在企业决策的相关性和实用性.同时作为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在事件中发挥着重要总用,通过对企业生产每一道工序的生产成本管理,以实现持续性的成本消减,尽可能的提高产品的利润增值和提高客户价值;及时的根据成本的管理要求把每道生产工序的浪费降到最低限度,提高企业的价值.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的生产的全面管理.它是以生产作为主线,贯穿在产品设计之初的市场调研、潜在客户分析、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物流、人力成本、销售等各个环节,就算是企业食堂的成本都要算在内.目标成本的全面管理有助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管理制度、组织系统的完善优化和减少在生产中浪费;更能有助于企业的良好企业文化形成.因为目标成本管理渗透在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让目标成本管理要求深入到每一个工人心中,只要我们的目标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正确,特别是最后企业员工看到效果,更会促进每一位员工对目标成本管理潜移默化的执行.在不断调整管理方式方法,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提高企业员工生产效率的环境中,一定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 3、目标管理的原则 目标成本管理是以成本管理控制和企业利润规划的战略执行体系,要求企业关注市场、注意价格变动、关注顾客需求,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中心,并依靠只能团队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作为基础,同时目标管理有存进制度不断的完善. 3.1 价格引导成本管理 产品推向市场的价格取决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产品本身价值和生产成本.而利润直接有价格和企业的税费决定.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调查机制,设立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运用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文件来约束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来进行企业生产的规范管理.通过市场的竞争确定产品价格,然后根据企业的期望利润来确定目标成本.然后通过由于市场需求产生的价格波动,让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的目标更改和制度变化,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或得更大的优势. 3.2 关注市场,关注产品消费群体 本着最贴近市场和顾客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目标成本管理是市场竞争所驱动.如果市场的竞争压力不大,消费群体对质量、价格、时间要求不高,那么企业就没有目标成本管理的源动力.只有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能带给消费群体积极的预期,并且产品的某项特质或者几项特质高于市场其他同类产品,那么消费者就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还能带来销售份额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这才是产品正的价值和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 3.3 关注产品生产的流程设计 企业在生产以前要做市场调研,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市场导向分析,必须让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并符合他们的预期.在依据市场导向设计产品时,我们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消费者容易接受程度生产自己的产品,而那些昂贵,生产时间长,技术要求高的就应该有主次之分,暂时不去考虑,这样可以缩短投放市场的时间,节约应为对技术要求投入的生产设备. 3.4 跨职能部门合作 在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体系下,产品的市场调查、研发、生产、销售是由各个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完成.而各职能部门包括:市场部、技术部、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物流部等部门,还包括供应商和顾客等.在贯穿生产的始终,各职能部门也有自己的目标,但是目标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围绕产品的总成本周围,这就要各部门要有相应的合作,才能最后实现目标成本. 3.5 对执行力的要求 目标成本管理强调上司与部属之间的双向意见沟通,要求大家坦诚相待,团结合作.在谈论和交流过程中,不但要增加彼此感情和信任,还要获得更多的员工建设性的意见,因为员工从事一线工作,最了解一线;同时还要求员工把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到平常的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改进,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4、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端 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国外的先进管理制度被引进到我国,时间也就只有30年左右.在目标成本管理的对象企业来说,企业的制度完善程度和规模,生产力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目标成本管理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去善于发现和善于改进.首先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制度,渗透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而企业生产已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比如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物流采购,市场销售、客户维护都属于生产.我们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时,不仅是生产线或者是生产车间进行成本控制,更要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目标成本管理范围.其次目标成本的达成是各个部门有效分担作的结果.但是在分担协作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的结构、组织划分、规章制度、人员素质、职能部门都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对目标成本的分解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分清主次.管理人员应该明白不同的职能部门在对目标成本的控制的具体方向,这样才能更有利目标成本的达成和实施成本目标管理.最后需要强而有力的执行力.目标成本管理不是一个规章制度和几句口号就能解决事情,而是要把目标成本细分到每一个岗位,对每一个岗位进行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和考核.一些管理层参与力度不够,中层管理人员对目标成本管理抵触,员工也不喜欢严格的管理制度,得不到决策层的支持等,这样就造成了对目标成本管理没有执行力,使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能由上而下的落实到基层,没有达到目标成本管理的效果,这样的恶性循环会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目标成本管理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企业实施了目标成本管理以后,使企业更加关注市场和客户需求、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吕怀婉.成功的目标管理及其推广.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05). [2]姜斐然.企业经济管理中如何有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财经界,2011(02).

  •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研究_研究生毕业论文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研究_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以就业为 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必然要求变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应做到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从市场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出发,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其它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则根据企业用人的波动性特点及其与学校教学管理难以吻合的实际,实行柔性化管理,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推行工学交替。 【关键词】商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证书 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备受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发展能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超越和突破知识本位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建立围绕职业岗位、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观,实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综合发展。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抓住职业能力形成这条主线,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内涵及特征 1.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内涵。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CBE)提出的职业能力(Competence)是指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指从事工商管理职业活动、完成工商管理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可以借助于语言、文字、图像等媒介,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但职业能力却只能通过与一定职业岗位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它不能像知识那样可以依靠传递甚至是灌输的方式掌握。职业态度也是如此,它是个体对职业活动的认知状态、情感状态和行为倾向,并直接影响着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体现在对工商企业人、财、物等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2.扁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特征。 (1)实践性。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当然更要提倡创新),侧重于各种基本能力在工商管理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是在工商企业不同层次发挥作用。 (2)综合性。职业能力是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复合体。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素质日益向通用型、复合型靠拢。多层次、多领域的能力要求,是工商管理职业发展的方向。 (3)专门性。职业能力是针对一定职业岗位的能力,离开了一定的职业方向,就无从存在。工商管理职业能力既具有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方面的综合性,也具有生产、质量、物流、销售、财务等方面的专门性。 (4)动态性。它有两重含义,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T商管理职业能力的内容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二是个人岗位的变化对个体的能力要求也随之迁徙,且能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处于一种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变化之中。 (5)社会性。现代经济是社会化程度非常高的经济,工商管理职业活动过程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作用效果对社会带来相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社会环境的烙印。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成 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基于工商管理职业岗位的职业任务,以及完成相应任务所必需的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基本能力是指从事工商管理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它具有在工商管理职业的不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包括管理思维、职业素养、观察判断、沟通表达,等等。 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是指适应工商管理职业岗位、运用工商管理知识、解决工商管理问题的较高级能力,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等。 工商管理专业拓展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高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以就业为目标、以工商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 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变革教学模式。现行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传授,习惯于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少,不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显然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存在着脱离企业和市场要求的现象,使教学导向出现偏差,不利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现行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学年制,刚性强,柔性差,对学生管得过严,学制固定,考试机械,教学计划刻板,不适应市场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特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独赢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卜,应从市场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fI{发,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而且使专业职业技能以外的其他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教学管理上,应根据企业用人的波动性特点及其与学校教学管理难以吻合的实际,实行柔性化管理,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推行工学交替,巩固学生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生的核心能力,发展学生的拓展能力,实现市场、企业、学校、学生几方面共赢。 1.从实际出发,改革现行教学计划。对目前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要从当前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理好知识与能力 、 职业与就业 的关系,将各学科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并辅之以若干讲座课。使大部分学生可以获得多张上岗证书,大大拓宽毕业后就业的路子。 (1)构建课程体系,处理好文化课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三者的关系。突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 的教学理念,学时比例达到以能力为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时,三类课程的比例为3:3:4。 (2)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高职院校工管专业培养的是活跃在经营管理第一线、既要动脑又能动手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解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致,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创造力。 2.采取激励措施,强化能力的培养。应经常在校内开展评选市场营销能手 、 专业技能标兵 、 特长生等活动。围绕各种职业能力,开展竞赛活动,寓职业能力的培养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一是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教育学生树立掌握过硬本领,振兴经济,致富家园 的雄心和信心;二是实习教学课堂化。实习过程必须体现讲(教师讲解)、演(教师示范演示)、练(学生练习)、评(教师讲评总结)四个环节,使实习课达到高密度、高强度、当堂讲授、当堂实践、当堂掌握的要求;三是严格实习管理,强化实验管理员、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生质量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意识的养成,同时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