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模型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释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最大的失误是以哲学化的语言来阐述经济思想,而不是以模型化的语言来阐述。如果要弄清楚他的经济学究竟说了些啥,实际上他的经济学是由两个模型构成的,这两个模型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描述。“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劳动价值论仅仅是哲学化的阐释,其实马克思只不过借用了价值这个词,将分析过程中用到的某个量命名为了“价值”,如果不纠缠于是不是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那么这个概念完全用另一个词例如阿猫或阿狗来代替完全没有影响。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他最大的理论贡献。
可以由一个静态模型和一个动态模型来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
1)静态模型:单公司模型
假设全世界经济活动由一家公司构成,世界上所有产业都由这个公司来运作,各产业都是公司的部门,全世界的人都是该公司的员工并支取工资,该公司的老板为某一个人也从该公司支取工资(当然是天文数字)。那么,任何学过基本会计或财务常识的人都应该一眼能看出这个经济体系的矛盾之处,那就是该公司所有人的工资之和小于该公司所有产品的售价之和。换句话说全部人的工资购买不完全部的产品,必然存在着产品剩余,而同时公司存在利润,利润额正好对应于产品剩余。在马克思经济学里,这部分就叫做“剩余价值”。其实这一部分“东西”是叫“价值”还是叫其他的东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生产过程中这个“东西”的客观存在。
2)动态模型:资本演化模型
有人会说了,全世界怎么可能由一家公司构成呢?这个模型本身就是一个谬论。事实上,马克思还阐述了资本演化的动态模型。他认为资本和生产必然是集中并走向垄断。这个动态模型的机理如下:

a.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基本是个体户自由竞争,此时基本上属于分散的资本;市场空间广阔,基本处于无序竞争;

b. 在竞争过程中谁更勤奋、谁更会算计,谁就能积累更多的财富,于是开始出现分化;有的小资本变成了大资本,有的小资本破产了变成无产者;

c. 进一步发展通过数轮经济危机,更多的小资本和中资本破产,大型资本越长越大,越来越控制绝大多数的生产,大资本与大资本之间也开始联合、兼并;

d. 从产业内的自由竞争、到不完全竞争、到竞争性垄断、到寡头垄断,从产业内的兼并到产业间的横向和纵向联合;

e. 从产业间的简单联合到金融资本全面控制产业资本。(这一点在马克思时代并不明显,是由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详细总结的,并且他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是金融机构而不是ZF直接作为社会生产的指导者)


3)现实检验
静态模型现实检验:生产过剩在全球已经被广泛认识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实质是生产过剩无法市场出清只能透支消费者未来的钱到现在消灭产品剩余),中国的产能过剩等等。
动态模型现实检验:资本集中、资本联合、资本兼并已经成为常态;西方经济学已经从研究所谓的“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下的自由竞争模型逐渐转变为研究有限个体的博弈模型,全球跨国公司的经济控制能力已经空前增强,以韩国三星为例其产出已经超过了韩国GDP的五分之一。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