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小学语文教学背诵内容记忆方法初探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9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bbs.pinggu.org/jg/,更多论文,请点经管之家查看

小学语文教学背诵内容记忆方法初探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共12册)精读课文中,要求学生背诵的任务可说是相当重的。有很多孩子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记忆障碍。本文提出了如何让学生对占小学语文教材43%的背诵段落不厌烦、记得正确、记得敏捷、记得牢固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遵循记忆规律,运用朗读法、态势语记忆法、兴趣记忆法、逻辑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记忆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完成了背诵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更让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受益非浅。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背诵 记忆

一 记忆的现状
(一)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二)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有意识记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意识记效果赶上无意识记效果,最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的效果,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从记忆方法上说,小学生意义识记正在逐步发展乃至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从识记的内容上说,小学生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对词的抽象记忆也在迅速发展。
(三)加强背诵的辅导,以促进记忆力的增长。
虽然从理论上讲,人的记忆潜力无穷,但还是有很多孩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记忆障碍。记忆是人们进行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记忆在智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人的智力结构中的诸因素都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无论是观察、想象、思维或注意都无法进行,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小学生记忆力的辅导,以提高小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 要背诵的文章的类型
小学语文教材中(共12册)精读课文共256篇,其中要求学生背诵的篇幅是110篇,约占43%,背诵的任务可说是相当重。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110篇文章,按时间大致可分为两类:古典诗词与现代佳作。记忆它们的方法是不同的。
(一)、古典诗词(待续)

(二)、现代佳作(待续)
1.整篇文章要求记忆的多出现在低年级。

2.段落记忆多出现在中高年级。

三 记忆的方法
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对背诵不厌烦、不惧怕,而且还记得正确、记得敏捷、记得牢固、能够运用呢?就如课程标准所讲,要讲究方法,也就是要遵循记忆规律。遵循了记忆规律还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自己语文知识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记忆能力。因为没有它学生就不可能学好知识,没有它学生就不可能掌握知识,所以“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必要了。
(一)、运动记忆——态势语记忆
人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言词声音,同时还需要辅之以动作表情。这种通过面部表情、体态、手势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手段,便称之为态势语,又称体态语,或无声语言,或非语言信息。虽然有声语言也是动态的,但只作用于听觉。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态势语,就能同时作用于视觉,产生动态的直观形象。态势语虽然是有声语言的辅助工具,但它的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鲜明便于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背诵记忆的兴趣,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与直观态势语结合起来的语言,增强了记忆的效果。比如在指导九、六制课本第四册第6课《数星星的孩子》一文中第一自然段的背诵时,我要求学生读时就做到边读边做出“坐在”、“靠着”、“仰着头”、“指着天空”、“一颗,两颗”等态度语动作。背诵时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背了,而且经过了两三年,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背诵这段文章。
(二)、兴趣记忆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对一样事物,如果感兴趣的话,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能把它记住,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而且很容易就忘掉了。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就易于记忆。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那么好了,我们就利用兴趣做学习的直接动力。高年级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段落往往不是一段或两段,在指导背诵时就要考虑其难度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年龄方面来说,少儿时期往往对图画、歌舞感兴趣,在帮助他们理解时,我让他们想象或者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使学生从心里有一种愉悦的体验。可采用先背“一段”(这里的一段不是具体的数量)的方法,这“一段”可以是学生认为好记住的或是学生喜欢的段落。分散其背诵难度和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指导背诵九、六制课本中《松坊溪的冬天》一文的十八至二十二自然段时,我就采用了此方法,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归纳记忆
美国著名记忆学家杰罗姆曾说过:“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检索。”就是说,只要将储存的零散、杂乱无章的东西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和编排,真正纳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记忆网络中去,才能熟记于心,永不遗忘,且容易调遣。这种对零散的内容进行排队、归类、总结和推理的记忆法叫做归纳记忆法,在记忆有意义联系的一组资料时,可采取编写提纲的方法。这种提纲不要求形式完整,只要能够提示再现的内容就行。记得在指导《趵突泉》最后一自然段背诵时我出示了一个句式“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 );看,又来了一个;有的( );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呢?”就完成了背诵的指导。在《天安门广场观升旗》、《夏夜荷花》等多篇背诵段落我都采用过此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四)、分类记忆
分类记忆法指个体首先对要学习的材料经过分析并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然后加以记忆的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经过学习者的分类整理,显示出其规律性,看起来有条不紊,学习者可以根据规律去进行记忆。同时,经过整理的学习材料,在大脑中储存就象被装在不同的盒子里,当需要时可以马上提取,避免了那种杂乱无章的现象。分类记忆的优点是把复杂的材料归纳为若干类别,可以避免混乱,因而记得清楚。例如《火烧云》一课中要求背诵的自然段共三段,一段一个内容。第5自然段写天空中的火烧云像一匹马;第6自然段写天空中的火烧云像一条大狗;第7自然段写火烧云像一头狮子,弄清了三段的主要内容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们记忆起来就感到了轻松自如。依靠理解去记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有内在联系的学习材料,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依靠理解来记忆。对材料理解得越深刻,记忆越迅速,也越牢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实验中发现,记忆12个无意义的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而记忆含有480个音节的6节唐诗,只需复习大约8次。这说明意义记忆优于机械记忆。同理,如果是一段可进行分层,记清每层的主要内容不是就可以了吗?
(五)、联想记忆
联想是由一个客体到另一个客体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扩展性的思维活动。巴甫洛夫曾说:“一切教学是由各种联想形成的”。运用联想的依据是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因而它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联想记忆是将记忆的材料在头脑中加以联系从而增强记忆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中形成和运用联想是增强记忆的重要方法。在脑中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的联想有助于加强记忆;同时,联想也是一个对学习材料反复思考的过程。记忆中的联想一般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被视为神秘之法的“记忆术”,实际上就是一种联想术。养成联想的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也有助于提高观察力、想象力、集中力与创造力。如在指导九、六制课本第一册(下)的《脚印》一文时,是要求全文背诵的。对于一个刚入学还不到半年的新生来说篇幅是较长的,难度也很大,但是这篇文章两段的句式相同。在通读全篇材料的基础上,基本上弄清材料的整体结构,把握整体性质,以此为前提,把材料划分为若干部分,在熟记每一部分的基础上,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直至最后全篇成诵。于是我运用联想记忆来指导学生背诵,且重点指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结果就降低了难度。突破了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小鸡在雪地上走……”学生只用3分钟就把它也记住了。这样达到识记速度快,准确性高的目的。
(六)、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形象记忆。通过事物的直观标本、模型等来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识记形象的知识是记忆的开端。没有形象支持的抽象的名词概念,难以消化理解,也难以巩固记忆。心理学的实验证明:记忆形象的物体比记忆抽象的名词概念效果要好,而且形象越生动,记忆效果越好。形象的东西还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情感,这也是记忆的必要条件。近几年北京新建了好几座海洋馆,不少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都参观过,海洋馆的神秘,美丽给他们留下了难以泯灭的美好印象。于是在指导《海底世界》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背诵时,我便先让学生们回忆一下自己去海底世界参观时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说一说。记得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纷纷举起了手,要求回答。当老师要求有一定的顺序、句式、描写时,学生恍然记起了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结果一个个说的十分精彩,课文也背下来了。

参考文献


1.吴增芥、吴靖:《心理学与中小学教育》北京出版社 1987.11
2.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
3.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
4.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语文)》北京出版社2000年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