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西方经济学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西方经济学论文怎么写

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后,我对西方经济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比以前曾经学习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有了一些更加深入的思考。二者的不同,是我在学习经济学当中的主要关注对象。

正如老师在课上所讲,学习,研究经济学并不能“赚大钱”。这让下面的许多同学很失望。可这话确实没有错。格林斯潘炒股照样赔,想要学经济学的人都赚大钱就如让算命的都算出自己的命来一样不可能。我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已经清楚的知道这一点。让我对其产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促使我关注西方经济学的原因便是新一次金融危机的到来。这次金融海啸的发生使我对西方经济体系产生了困惑,想了解它的理论及运作机制。而且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又是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许多要素进行经济研究的。所以,对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找出它们中的不同,互相借鉴,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道路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不管是马经还是西经都是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但是具体的研究对象不同,或者说切入点不同。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存有不同解释,但是一般认为,马经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相对来说,马经更侧重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其建立的各种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西经更侧重对表层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按萨缪尔森的规定,西经首要任务是对生产、失业、价格和类似的现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释。所以说,马经更政治,西经更实际。


其次,核心不同。贯彻马经的主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价值为核心。而西经则以供求理论为核心。在以供求理论为核心的西经那里,看不到马经分析框架中的价值、使用价值,更看不到剩余价值,看到的是由各种数据分析及表格形成的分析机制。

再次,利益观点不同。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无疑具有一定的利益立场。马经和西经是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立场的学说体系。

马经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企图证明商品价值进而社会财富是工人阶级的劳动创造的,被资产阶级占有和享用的财富理应归工人阶级所有。西经继承古典主义的阶级立场,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企图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是合理的,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即使出现了大萧条和垄断甚至国家垄断,自由主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出了个凯恩斯,呼吁国家干预,这还是在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出了问题没什么大不了,只要ZF采取干预措施,就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最后,既然以上三方面都不相同,其结论也必然不同。马经的结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要进行革命,推翻重建。至于重建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关系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则没有提到。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总之,马经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的结论是,要推翻现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重建一个没有剥削的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而西经的结论相反,是维持现有体制。具体又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保守派的自由主义,即自由放任主义,ZF不用干预,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自动实现帕累托效率均衡。另一种是改良派的干预主义,即反对自由放任,更反对推翻重建,倡导ZF干预的改良措施,认为,只要发挥ZF这只“看的见的手”的调节作用,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行逆经济风向的干预措施,就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均衡。自由主义西经和干预主义西经在对待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结论上存在分歧,正是这种分歧,促进了西经思想在20世纪的不断进步。但是,不管是自由主义的西经,还是干预主义的西经,立场上和结论上都是和马经唱对台戏的。

说了这么多不同,我来说说自己对两种经济学的看法。对于马经,其主要的缺陷是没有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并不能算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确切说法,科学社会主义的说法也不能解释一切。所以,在实践马经时,大家总会感到一点迷茫。没有数学分析不要紧,没有表格曲线也不要紧,可是没有目标会使人感到迷茫。

而对于西经,我认为,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太过理想化,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经不住现实中的考验。在课程中,经常会有“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这种字眼。这是很不正常的。在新兴的混沌理论中就连很小的因素都能左右大局,何况有些是影响很大的因素。例如,西方经济学论证,通过反反复复的讨价还价,市场形成的价格能够逐步接近合理,从而给社会一个调节利益的客观度量,进一步形成资源的最佳配置,社会状况的帕累托最优。闭门思索,这完全对。一接触实际,才醒悟到它是建立在“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前提下的结论。由于实际上人与人的地位并不平等,包括权利不一样,信息不对称,因而市场也就形不成理想中的讨价还价,所达成的“价格”倒很可能是“城下之盟”。

任何理论都有着其缺陷,都不是完全的真理。二者的争斗也将继续下去。能否完善马经的数学测量基础与最终目标?能否让西经的数学模型更加接近于现实?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东西。一些浅见,望老师指导。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