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瞧,这些“小捣蛋”--幼儿不适宜 ...

发布时间:2015-04-13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孩子大量的学习经验的获得依赖于对幼儿行为的有效管理。因此,我们常常会觉得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最大的挑战是用何种满意而富有成效的方式来回应和管理儿童的行为。回想自己近十年的教育教学,在每一届孩子中,总会存在特别的个案,也不断在尝试运用各种管理策略来消除孩子不适宜行为。我发现,不同个体,不同的不适宜行为的发生有其不同的成因,只有在分别找到主要成因后才能使应对策略更有效,在这里节选了几个常见的典型个案,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重组一、
场景1:
班上个名叫哲的小男孩,经常和同伴发生冲突,还爱咬其他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几乎用尽所有的能想到的办法,但对他来说都无济于事,照旧天天制造“麻烦事件”,有时大到让你惊心动魄,如:拿椅子砸人等。
这一次,他又把一个看上去比他高大得多的小朋友咬哭了。那孩子哭着并向我告状,看看那个孩子被咬得有深深牙印的手臂,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但又想到严厉的批评早在他身上起不到任何作用了,我又强忍着怒火,转身拉起被咬小朋友的手:“哎呀,伤得太厉害了,差点咬破了。那该有多疼呀!还好没咬破,要是咬破了就得去打预防针了,因为牙齿上有许多细菌、病毒。唉,胳膊都肿起来了,动一下就要疼,就不能玩玩具了,更加不能做游戏了,那该多寂寞呀!”站在旁边的哲听着听着,就低下了头。
场景2:
我一直为哲的过度行为而伤脑筋,因此也引起我对他的更多注意。我发现哲也不是什么都让人烦心,他精力充沛、好奇心特别强,于是我想是否应该让他有点事做。正值春季,自然角种植了不少的植物,还有小蝌蚪等小动物,何不让他来管理自然角。我的提议真的得到了哲的认同。我告诉他要管好自然角首先要理解那些动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老师也相信哲能让我们的自然角变得更加漂亮和充满生机。我又与他的家长也取得了及时的沟通,希望他们能配合我的工作。在哲的父母亲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掌握了那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有空余时间他就喜欢跑到自然角看看那些小动物,不时喂些它们喜欢吃的食物,看看哪些植物需要浇水,并及时清理一些杂草。我也抓住时机经常表扬他把自然角里的动植物照顾得非常好,小伙伴们也渐渐地喜欢围着哲问自然角的现象,讨论着他们的发现,有了共同的话题,哲的不适宜行为也渐渐少了。
故事背后
1.不适宜行为的主要成因分析
其实当哲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开始我们用了常规的方法:对哲讲道理,告诉他这样做对别人造成的伤害,真可谓是苦口婆心。但似乎并未见效,哲照样咬人。看着“屡教不改”的现象,我们只能请出其父母一起配合管教孩子,渐渐地说理也演变成了严厉的批评或惩罚,但对哲来说还是不见效。现在仔细分析,其实哲的攻击性行为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受家庭教养关系的影响
在哲有咬人这不适宜行为的最初是无意的,家庭中的成员由于疼爱没有加以制止,使这一行为成为习惯,渐渐地成为孩子与他人交往中的一种策略。
(2)交往技能的缺乏
在幼儿园当哲出现咬人现象时,在其咬人前一定会有事发生,或许在他和同伴之间发生的摩擦、也或许那个孩子不是哲喜欢交往对象、也可能是哲的一种特殊的交流方法。不管怎样,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与他人交往适宜的技能是缺乏的。
(3)成人的不当应答的强化
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咬人的行为是由于成人的不正当应答造成的。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对哲咬人现象的回应:我们一开始在哲出现咬人现象时只看到了表象,只是简单地将一切原因都归结于哲的行为习惯不好,成人急于将这种不好的习惯消除掉,而没有留时间去倾听哲为什么咬人的原因,反反复复的说理并没有给孩子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当教师无计可施时,请出了家长,以为家园配合能改变哲的行为。但当家长最后采取的是更严厉的批评和惩罚,让孩子感到了成人的敌意和胁迫,这时哲更不会关注到自己的行为,而是试着也以敌意的样子来报复和保护他们自己,所以成人的努力并未起到任何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2.案例中教师应对策略分析
案例中教师在常规方法未果的情况下采取了其他的策略:
策略一、引发内疚感
引发内疚感是我们在不适宜行为出现时常应用的策略。在场景1中我以表述我对受伤孩子的同情和心痛让哲也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同伴造成了伤害的内疚。那时我也觉的是我的“动之以情”使哲感到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意向了。其实不然,这种内疚感在哲的内心本来在首次咬人事件发生后,老师向他说理时就产生了。但据研究表明:对内疚感利用的方法并不被看作是帮助孩子形成适宜行为的建设性方法。当行动的动机比内疚感对孩子的影响强烈时,孩子还会出现这一不适宜行为的。
策略二、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自尊、在交往中积累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
使哲攻击性行为减少,适宜性行为增多的原因是中教师以委任任务的方法帮助孩子发展积极地自尊。在场景2中教师让孩子管理自然角,又在教师积极的鼓励中帮助哲建立自信心,哲渐渐感到自己是能干的,教师的管理策略也帮助孩子对自身的成就有现实的自我评价。
在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告诉哲应该怎样和其他同伴相处。而是在哲自尊提升的同时显著增加了其适宜行为如:与同伴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同伴间的相处也更亲热等。同时教师表扬使更多孩子认同哲,因此不适宜行为也就减少了,哲也在实际的交往中获得正确、有益的交往经验。
案例重组二、
宇是在我带中班时到我们班来的,那是我们班的各项常规都比较稳定,但由于宇的进入,我们班中不时会出现“风起云涌”的镜头。宇似乎不受任何约束,他只想干自己的事,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撒泼打滚。他最不喜欢上课,趁你不注意就溜到操场上玩大型玩具。由于那是条件非常艰苦,只有一个人带班,又怕出意外,因此,发现他跑到外面去,就只能打断正常的教学活动去追他。他发现你追他,就跟你玩捉迷藏,还幸灾乐祸地朝你扮鬼脸,常常弄得你又气又恼。为使不跑出去,我采取了预防措施——反锁教室的门,让他在上课时不能偷溜出去,那他就钻到桌子底下发出各种怪声来打断你的教学活动,你叫他出来,他就干脆躺在地上,你去拉他,他就拳打脚踢,搅得你全班不得安宁。
一次玩“赶马车”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二人配合才能玩,宇很喜欢玩“赶马车”的游戏,但由于宇平时的表现,而且动不动就用拳头和其他孩子“打招呼”,所以活动时没有一个孩子跟他玩。我就走过去亲切地说:“宇,老师和你一起玩好吗?”宇愣了一下,我又重复了一遍,他看看我点点头。我让他先选择角色,他选择了当小马,那我就做赶车的人,跟在他的后面跑着。跑了一会儿,我觉得他有点跑累了,于是我就喊了一声“吁”,并告诉他这是叫马儿停下来的意思,他睁大眼睛惊奇地望着我,并点了点头停了下来。以后我不断编着各种情节,“跑”,“休息”,“吃草”,“饮水”等。他高兴得不得了,并按照你的口令来行动。活动结束时,他显然还没玩够,但还是和大家一起回教室去了。快到教室门口时,宇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下次我再当你的小马好吗?”望着他那期盼的小脸,我也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宇能专心听讲了,宇和小伙伴们相处融洽了,真正成为了我们班中的一份子。
故事背后
1.不适宜行为成因分析
成因:缺乏安全感
对于宇的不适宜行为我们无法追朔到他的婴儿时期,但我们可以在案例中体会到宇在陌生环境中希望受到别的关注的愿望尤其强烈。我们班的孩子在经历了小班一年后,集体中交往规则,幼儿间的相处方式和基本的交往圈已经形成。当宇进入时,他一定感受到在这个陌生环境中不适应,他希望得到认同和关注。但婴儿期的经验让他采用了不适宜的行为来引起我的注意,我又没能理解宇的用意,用了不正确的回应方法——追逐和拖拉,让宇觉得我用现在的方法能引起老师对我的关注致使宇的闹腾也愈演愈烈。而宇的行为引起其他孩子的不认同,因此宇在这个集体中越来越孤立。
2.案例中教师应对策略分析
策略一、给予足够的关注
当我再次看到这个个案时,庆幸我在那次游戏中歪打正着满足了宇的需要,我和宇的游戏终于让宇感到老师还是很在意他的,让宇找到了在教师心中、在班级中的位置。据研究表明:孩子发现自己是团队中重要的成员而被充分的肯定、照料和尊重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建立起安心探究世界与开展学习的强大而巩固的基础,同时也将与他人建立起持久的人际关系。其实我一开始就忽略了宇的感受,我以为中班的孩子不会像小、托班刚入园孩子一样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不适应的状况。其实每个孩子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恐慌和不安,都想与这一环境中的某人建立起情感联系与产生依恋,成人也是如此。宇想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方法不对。其实在一个班集体中,教师是被视为很重要的人物,因此不管对刚加入的孩子,还是本在集体中的孩子们,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被忽略会对孩子的很多方面造成发展的延迟。关注是多方面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孩子都能真切地感受到。
策略二、游戏中形成适宜行为
幼儿是在行动中习的经验的,规则意识的形成也不例外。我们在儿童出现不适宜行为时,用说理的方法其实是很无助的,说了一大堆,孩子到头来只是在头脑中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但在还是没形成行为习惯。案例中宇的规则意识很差,我在游戏中帮助宇体验到按规则开展游戏会使游戏更好玩,愉快地体验能逐渐强化宇按既定的规则行事,有利于更多适宜行为的形成。
案例重组三、
记得我接的一个大班,有一个叫安安的小男孩,是全园出名的随便乱拿别人东西的孩子。他拿别人东西的速度之快是出乎人的意料,而且还会装出一幅若无其事的样子。因此,老师为他伤透了脑筋,甚至她的父母也认为他“天性”如此,无药可救。但我却不相信孩子的“天性”如此,像对待其他孩子一样,遇到错事耐心地引导、教育他,发现她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也非常尊重他的意愿,然而对于他并没有受到明显的效果。
有一次,我在晨间谈话时说到不能把危险的小物品、小零食放在口袋里带到幼儿园来,顺便检查一下自己的口袋,有一个小朋友从口袋摸出两个果冻给了我,我顺手把果冻放在了前面桌上。这时响起起了音乐声,我连忙组织小朋友排队,准备到户外去做律动。等做完了律动,回到教师里我发现了放在桌上的两个果冻不见了。当时,我并没有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声质问是谁拿了果冻,而是找了一个机会悄悄地问安安,他低着头说不知道,然而他的表情已清楚地写在脸上。我没有批评他,只是拍了拍肩膀,轻轻地说了句:“吃果冻要当心,电视上有报道说有小朋友在吸果冻时发生窒息事件!”他没有说话,但从那以后他不在用一双敌视的眼睛,对于老师他开始打消了戒备的心理。不过他依旧不经别人的同意,随便那别人的东西。
我很为安安的事情苦恼,他为什么那人家的东西呢?从对他的观察中我发现他并不是那种占有欲望特别强的孩子,他随便拿人家的东西,也常常很随意地丢掉它们,对拿来的东西并不在意。再进一步观察,我发现了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在幼儿园里,他几乎是无所事事,其他孩子兴致勃勃地做着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他却游来荡去。原来他拿别人的东西仅仅是满足这一具有刺激和冒险性质的过程。问题的根源找到了,我试着引导他参与各种活动的兴趣,并教给他一些活动的技能技巧。
终于找到了他自己喜欢的活动,他旺盛的生命力有了“用武之地”。从此,不要别人的提醒和监督再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了。
故事背后
不适宜行为的主要成因分析
成因: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做
有时孩子产生不适宜的行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安安的行为在最初可能是不经意的。案例中通过教师的观察安安对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出于一种不好的习惯,这或许和安安的家庭教育有关。安安或许来自于家教比较宽容的家庭,他的这种不适宜行为没有引起家长的关注。但教师却对拿别人东西这种行为太介意了,而为此批评了安安,在一次次的批评中无意强化安安的行为,成人的“认为”更让安安觉得自己就该是这样的,但安安在内心深处还是知道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偶尔一次我没有因为安安又拿了两个果冻,而大声批评他时,而只是出于关心,叫安安吃果冻要小心时,安安那以前因“批评”而筑起了“防护墙”,在这就倒下了。其实在孩子有不适宜行为的最初我们就应该明确的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如:你喜欢这个玩具可以问小朋友借、可以拿你最喜欢的玩具和他换着玩、完好了要将玩具还回去,本来它会像宝宝一样找不到妈妈会伤心的等等。明确的方法会让孩子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
2.案例中教师应对策略分析
策略一、忽略不适宜行为
在案例中我采用了忽略安安的拿东西的行为,而是引导下使安安建立起对其他活动的兴趣,渐渐地安安就不随便拿别人东西了。其实对不期待的行为故意忽略,同时建立起孩子良好的行为时问题解决的好办法。
二、来自案例的启示:
1.预防不适宜行为的产生
我们往往在不适宜行为发生时,才会去想应对的策略,其实许多不适宜行为的产生都有其最初的原因,如: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成人不合理和不适当的期待、孩子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个性特征等影响。但不适宜行为形成后,将其消除是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对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就应考虑到众多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孩子创设一个能产生更多适宜行为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来预防不适宜行为的产生:如注意活动对空间的要求,避免空间对孩子活动的影响、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适宜行为带来的情感冲突、表扬并引导模仿适宜行为,强化适宜行为等等。
2.建立有效的沟通
我们无法避免孩子不适宜行为的产生,但当孩子有不适宜行为产生时,教师就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处理事情,应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在倾听中找出不适宜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使应对的策略更有效些。
3.创造出自己的幼儿行为管理模式
教师在与幼儿的相处中需要灵活地对待孩子的行为,需要选择最适当和最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单个和群体儿童。因此教师应在学习、实践中了解孩子的需要,清楚地了解不同的管理策略的效果,能熟练运用策略并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形和事件。在不断的反思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幼儿行为管理模式。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