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2015年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_北京农学院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14-10-18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4名,讲师5人。近几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0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叁等奖1项,育成品种8个。 本学科有3个研究方向: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抗逆育种与品质改良和作物分子遗传与育种。主要从事作物(食用豆类、玉米、小麦)抗逆和品质改良分子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比较基因组研究等研究。 090201果树学 北京农学院果树学科始建于1979年,现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共培养研究生200多名。该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人,北京市属优秀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1名,北京市名师1名。近5年来该学科共承担4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叁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12部,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 该学科设有果品优质生态安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果树发育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其中"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学术团队。 090202蔬菜学 蔬菜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蔬菜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7名,其他教师6名。已主持完成教育部、农业部、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委和北京市教委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0多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北京市农业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 等奖3项。现有北京市名师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岗位专家3人,首席1人。"蔬菜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获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该学科在蔬菜优质生态安全、设施蔬菜抗逆生理、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目前主要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蔬菜生理与优质安全栽培、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设施蔬菜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叶菜创新团队破解了生菜高产安全技术,选育出4个适于北京种植的优质高产生菜品种,建立并推广无公害生产和有机生产技术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生菜周年栽培。果类蔬菜创新团队针对设施果类蔬菜连坐障碍(根结线虫)严重的突出问题,筛选了4个完全免疫根结线虫的多抗砧木,不仅起到了完全防治根结线虫的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对低温等逆境的抵抗能力,节省了农药化肥的投入,保障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090601基础兽医学 该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经多年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中药药理与药物残留、兽医公共卫生、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三个研究方向,2005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本学科与日本麻布大学建立姊妹校关系,2007年起每年选派4名研究生赴日深造。 本学科是建立在北京市特色专业基础上,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1个国际培训中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共3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总经费达600余万元,近3年获国家级奖及省部级奖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 该学科旨在探索药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在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开发、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药饲料添加剂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抗球虫药研究获农业部二类新兽药证书;畜禽抗应激中兽药的研制开发获得北京市农业推广二等奖,2010年 获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系列禽用中兽药产品研发取得了10项四类新兽药证书。 090603临床兽医学 该学科现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在中兽医药及动物疾病防控、产科与胚胎工程和宠物临床三个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学科与日本麻布大学建立姊妹校关系,2007年起每年选派4名研究生赴日深造。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等2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国际培训中心。近5年共承担38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获北京市级奖3项,转让成果十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300多篇。 中兽医药与疾病防控方向着重结合近代兽医学理论、实验方法和诊疗手段,揭示中药的效应机理和针灸的作用机制,与此同时,专注于畜禽规模化养殖中疾病诊断和防控系列药物的开发研制;产科与胚胎工程方向侧重于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冷冻保存、胚胎性别鉴定、活体采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宠物临床方向针对都市农业特点,开展观赏和伴侣动物疾病的相关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老年性疾病及眼科疾病等动物疑难病。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北京农学院传统优势学科,现已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共有导师28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4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1人,北京市产业经济岗位专家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5人。近三年主持省部级课题累计6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 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软科学课题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科研成果采用40多项,经费达到2000多万元;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多项;出版专著60多部,主编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共800多篇。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经搭建起了完善的软硬件人才培养平台,并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农村社会发展方向、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和涉农企业管理方向。 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主要侧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体系、运行机制与模式、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有较强的影响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含教材)20多部。 农村社会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全国及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等。近三年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先后主持了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和山区"百千万"工程规划、农村科普基地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40多个,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主要研究大都市农产品高端市场的组织、功能与农产品贸易创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近三年科研经费4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涉农企业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涉农企业管理的理论、模式与运行机制。本方向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涉农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深入研究涉农企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重点研究涉农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政策等问题。近三年在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50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科研经费达到200多万元。 120302林业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北京农学院新兴学科。目前共有导师4人,其中教授1名,研究员1名,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3名,有1名亚美尼亚工程院外籍院 士。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该学科现已形成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向、林业技术经济方向。 林业技术经济方向:林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林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林区经济发展的危机管理、林区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评价。主要特色是研究内容紧紧围绕林区经济发展尤其北京山区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为促进林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先后主持:亚太社区林业培训中心(RECOFTC)"中国社区林业能力建设需求评估";农业部对外经济与和合作中心"亚行贷款旱作可持续农业项目"评估和项目监测管理等项目,近三年科研经费300多万元,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向:研究京内外林业宏观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与变化趋势;研究林业发展理论与政策;探索林业经济运行规律。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北京市重点与攻关项目、北京市农业技术示范多项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近三年科研经费400多万元,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083400风景园林学 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经过园林专科、园林本科的发展,到2011年获批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硕士点,历经了近30年发展历史。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18人,教师中有9人具有博士学位。 学科多年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在城乡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基础。近3年来承担国家级、市级纵向课题以及横向工程设计项目约72项,项目总经费约1320万元。出版专著7部,主编或副主编教材或著作43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12篇。 该学科已形成了4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借鉴中国传统风景园林造景理论,进行城市风景园林造景理论、方法的创新,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城市园林景观;汲取世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整合、再创新,应用于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提升我国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品位;探索风景园林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 平衡、创建宜居城市等方面的作用。②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向,以保护和发掘传统乡村风俗风貌为前提,尊重乡村水系、地貌、乡土植物的特色,利用传统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进行乡村景观保护性规划设计、沟域经济规划、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③景观生态工程方向,针对城乡生态与景观发展需求,应用景观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重点解决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问题,开展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利用技术以及城乡园林绿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④园林植物方向:注重园林植物新优品种引进、栽培繁育、生态适应性以及造景应用等方面研究,为植物造景培育、筛选、繁殖和示范新品种。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2013年新获批"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科研平台一个。工程中心将顺应国家和北京市发展战略的需要,响应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将为北京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示范。 风景园林一级学科设有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园林制图实验室、景观模型实验室、陶艺及丝网印刷实验室、园林植物生态实验室、园林植物栽培生理实验室等研究室及本科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3000㎡,仪器设备值合计2850万元。同时,建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多处,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共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后)学位14人。 该学科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农委项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项目等共48项,总经费1520多万元。近三年出版著作约52部,主编和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223篇。 该学科现已形成"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园林植物生理与生态"、"园林植物应用"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其中,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方向已开展了百合、丁香、一串红、菊花、草坪草、景天等种质资源分析研究、常规育种与分子 育种研究,某些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园林植物栽培生理与生态方向,生理方面注重开花生理、抗逆生理研究;生态方面注重生态修复、城乡绿地景观空间演化、城乡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生态再利用、花卉花香成分检测及花香释放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栽培繁育方面注重花卉花期控制技术,园林植物种苗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新优宿根花卉引种、繁殖及景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该学科现有园林植物栽培生理实验室、园林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园林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园林植物分子生物实验室、园林植物生态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实验室;同时还有植物学实验室、林学实验室、树木花卉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园林制图实验室、园林景观模型实验室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020㎡,仪器设备值合计2230万元。校内建有现代设施花卉实践基地20亩,其中含温室6000㎡;校内还具有园林苗圃实践基地20亩,林业苗圃基地20亩。这些为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090702森林培育(城市林业) 北京农学院林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批,森林培育(城市林业方向)为北京农学院林学一级学科下新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学科具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 森林培育(城市林业)已初步形成三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其中"城市林业种苗繁育"方向,注重林木新优品种引种,注重林木种苗繁育新技术(例如组培快繁育苗、容器育苗、嫁接育苗、菌根育苗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注重基于生理与形态等综合指标的林木种苗评价体系的研发。注重种苗繁育及种苗品质形成的机理研究。 "城市造林与生态"方向,适应北京城市造林与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需要,注重3S技术在城市造林规划与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注重困难立地条件和生态脆弱地的造林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注重混交林互作机理及混交造林技术研究,注重林木花卉挥发性物质释放规律与森林健康经营的研究。 "经济林与林下经济"方向,注重经济林新品种引进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注重林下经济作物新品种引进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083201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之一,下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等3个方向。目前,该学科有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其中有11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该学科依托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开发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共建)、北京市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设有功能乳制品实验室、食品毒理学评价室、食品理化检测与营养分析实验室、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食品生物技术实验室、益生菌实验室、真菌实验室等,拥有制备液相色谱、中高压层析色谱、高效逆流色谱、液质联用、气质联用、超声波提取浓缩器、低压层析系统、高压细胞破碎仪等大型分离分析仪器,具备了培养食品科学学科研究生的良好实验条件。近五年该学科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获科研成果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 该学科以现代食品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食品生物技术,研究食品中的功能性因子;研究以拮抗菌为基础的食品防腐保鲜机理与应用;研究果品蔬菜、谷物、豆类、畜产品的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对其进行功能性评价并开发相关功能性食品;研究农产品安全控制理论,研究和开发农产品中致病微生物、过敏原、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和相关产品等。 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之一,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该学科有教授(研究员)9人,副教授5 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获得者11人,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者9人。 该学科现有农产品加工工艺实验室、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实验室、农产品品质分析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食品加工过程控制实验室等,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还有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北京北农葡萄酒工程技术中心等硬件条件的支持,共计仪器设备总值约3000万元。近五年该学科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获科研成果奖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 该学科研究农产品产后衰老理论、品质劣变机理以及相关处理技术与综合保鲜措施等;研究农产品、动植物资源的加工理论、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工程技术等;研究食品新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控制、包装材料的安全控制以及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等。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