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一) _工商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本论文在工商管理论文栏目,由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bbs.pinggu.org/jg/,更多论文,请点经管之家查看


[摘 要]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总体较为明朗,然而连续实施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开始抬头,主要表现是财政风险的迅速积聚。尽管各国都认识到了重整财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经济增长和财政安全之间的抉择异常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分析上半年世界经济的运行,在经济增长、金融风险财政化、政策选择、中国作用等四个方面做出了基本判断。

我国宏观经济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状况的分析
10年以来,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增长回升的基础继续巩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有以下特点:
一是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仍高位运行。受前期货币供应量持续过快增长及住房的投资性需求过旺的影响,今年初房地产投资再现过热现象,房价继续非理性上涨。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8.1%,比上年同期加快28.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分别增长28.7%和67.9%。4月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但离合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工业加速回升,企业景气上升到较高水平。受出口强劲回升及去年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效应继续显现的影响,今年以来工业加速回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0.6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三是物价温和上涨,通胀压力不大。上半年CPI同比增长2.6%,涨幅低于预期且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一季度CPI同比增长2.2%,4月份、5月份分别上升至2.8%和3.1%,如果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涨幅并不高且比预期要弱。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因不是货币供应过多而是长期偏低的食品类价格的逐步回升,其中又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较平稳增长推动。这有利于校正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产品价格偏低问题,有利于农民增收。

热点分析

当前,欧债危机恶化使得世界经济前景扑朔迷离。国内通胀预期有所加强,房地产调控任务艰巨,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经济形势较为复杂。
通用压力并不大
持续偏快的货币增长并不必须导致高通胀。持续偏快的货币增长必然带来高通胀,这样的观点已经明显不适宜,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发生明显的通胀一定要有货币过度与“硬缺口”的结合,否则,所谓的通胀压力大部分将转为资产价格上涨,中国是这样,全球都是这样。经济真实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翘尾因素共同决定了今年通胀“前低—中高—后低”走势,其中峰值最可能出现在三季度。预计三季度一些结构性因素会给CPI带来下行压力,很可能拉低今年通胀峰值的高度。一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局面并没未根本性扭转,企业产能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释放。二是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价格上涨潜力不大。三是资源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二)回落是正常现象
2010年中国经济并未进入新一轮加速增长周期,去年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回升是一种反弹,不是反转。首先,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不足,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强劲回升是靠政府人为推动的回升,不是市场内在的回升,靠的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特别是房地产投资高增长、房价的暴涨不是源于内在需求(自住性购房需求),而是源于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即是由过度的流动性推动的房地产泡沫化增长所产生高增长幻觉,是不能持续的。因此,经 济回落是一种内在要求,一方面,政策刺激效应正在逐步递减,如去年国有企业投资增速很高,今年则明显回落,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自2008年开始的内在调整过程并未结束,相反被前期过度刺激的政策延缓了,必须“补调”,也只有“补调”,解决好我国经济的内在结构问题,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才可能启动。所以,2010年很像十年前的2000年,不是经济的大反转,而是需要通过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来形成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才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其次,持续较长时间的经济过度刺激政策(主要是刺激国有企业投资和房地产的“投机需求”)负作用很大,如国进民退问题、房价高度泡沫化、高耗能行业迅猛增长等,加快退出超常化的政策(适度宽松以外的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三)房地产调控需要长效政策
国土部披露数据,2010年1~5月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加59%。国土部认为,房地产市场正朝总体向好的预期发展。当前,土地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出台有利于房地产长期良性发展的长效政策。
有不少人认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果进行调控,则会影响经济增长前景。诚然,在本次应对金融危机中,房地产对刺激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是,房价之高完全脱离了民众的有效购买力。追求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一种需求,但从长期来看,速度如果不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这样的增长必然是低效的和不可持续的。我们要经济增长,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而背离人民收入、背离自身价值的房价非但没有满足民生福祉,反而给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果本次房地产调控效果不佳,将对经济健康发展不利,也对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经济走势和预测

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3%,与一季度的11.9%相比有所回落。一季度GDP出现接近12%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基数较低,相对于去年三、四季度的增长,并没有出现继续加速的态势,仍具恢复性。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预测全年GDP增长9.5%至10%,与之相伴的通货膨胀也较为温和。
(一)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今年美国经济处于较明显的回升过程中,并带动整个发达经济体逐步复苏,这与新兴经济体的率先复苏并继续稳固增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全年出口都将强劲反弹。受基数和经济刺激政策效应变化的影响,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将是前强后弱,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乏力、高盛事件等将使美国经济复苏持续性不强,可能在下半年或明年出现两次探底。预计全年出口增长有望达到18%左右。进口增长更快,全年有望达到24%左右。
(二)内需增长小幅回落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将小幅放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项目投资增速的放缓,将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调。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由前期的明显偏松到适度宽松的回归及中央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其效应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从而导致房地产投资需求的放慢。初步估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二是实际消费增长将比去年有所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加快,实际增速小幅调整。这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居民收入高增长的滞后效应在减弱,再加上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态势及农民增收困难等,使消费增长面临回调压力。
(三)胀率将小幅加速
近期物价总水平的确存在结构性上涨压力。主要表现:一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较大,2008年此类产品上涨2.9%,2009年又上涨1.2%,今年上半年加快到2.7%,过去这类产品价格已经偏高,如此持续上涨将会进一步增加老百姓的看病负担。这可能与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医院借机涨价以避免改革成本有关。二是房价过快增长导致居住类价格大幅回升。居住类价格2009年下降3.6%,自上年12月份转正后今年初大幅攀升,上半年上涨3.9%。三是生产资料价格回升较猛,对最终消费品生产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5%,上涨是比较快的,这对CPI上涨将构成压力。
从趋势看,三季度物价增长将小幅加快,四季度将趋于回落。总体而言,今年的物价上涨是恢复性的,并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四、宏观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是房地产快速增长支持了经济复苏,但房价过快增长却带来不少经济社会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消费持续偏快增长。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增长均超过30%。同时,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冲动更加明显,以北京为例,2010年一季度土地交易已达到48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0倍,已达到2009年全年的52%;上海一季度土地出让金也已达到2009年全年的一半。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和开发投资增长过快,将增加对原材料、能源以及相关工业品的需求,推动生产资料价格回升。但房地产信贷比重过高及房价持续非理性上涨,不仅给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金融系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而且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目前,房价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高房价及住房市场分配的严重不公平,产生越来越强的民怨,也对居民的其他消费形成很强的“挤出效应”,影响消费需求的中长期稳定增长。
二是汇率政策现阶段需稳定出口增长,同时又面临贸易结构调整和国际压力。2010年以来,围绕汇率问题,美国、欧盟等对我国施加了较大压力。年初至今,美国不断对我国产品做出反倾销、反补贴裁定,如对我国钾磷酸盐征收6958%至954%的反倾销税以及高达10911%的反补贴税。根据美国有关部门的初裁,我国输美石油钻杆将遭受“双反”两税重罚,最高超过510%。汇率政策作为我国贸易战略的政策工具,在全球经济面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等的挑战下,我们还不能贸然让人民币过快升值,否则将会削弱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短期内高涨的升值预期还将导致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加剧房地产等领域的资产泡沫。而从长期的金融战略看,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由于人民币币值在长期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存在被低估的倾向,升值能够使人民币回归其真实价值,并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升值还能增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动力,引导资源由制造业流向服务业,改变当前制造业过度发展而服务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失衡局面。
三是货币政策退出过早与退出过晚都存在风险。无论是从国内看,还是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复苏动力的逐步增强,前期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将逐步退出。今年以来各国都在逐步使过度刺激性货币政策退出,如美联储已经基本终止了各种特别流动性便利,一季度大规模的资产购买方案也被终止;欧洲央行在3月份议息会议上宣布收回部分非常规融资工具,并表示年底将信贷标准收紧至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我国去年上半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在继续向正常状态回归。进一步退出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则面临“两难选择”,退出过早或过猛将不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复苏的势头,如信贷收缩过多,可能会造成中长期项目的后续资金缺乏,而退出过晚可能产生许多结构性扭曲及不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等问题。要合理掌握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调控时机,既要防止货币供应持续过多,不良贷款增长过快,又要防止社会资金链的断裂,影响经济稳定增长。
五、解决的建议
(一)创造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宽松宏观环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我国以出口、投资为驱动的经济增长受到冲击,这也使我们意识到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合理。当前,调结构、转方式要多管齐下。一是改变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理念,在业绩考核中要加大环境保护指标及民生指标的权重。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太慢,更不能太快。经济适度增长,才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最佳环境。三是把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重化工业升级作为调结构的重点,探索产业和资本融合的新方式。
(二)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力,促进房地产合理调整。当前,应坚决抑制投机需求,引导住房市场合理调整。要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注重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和可预期性,并努力建立和完善长效防控体制。一要不断完善政策,减少政策执行可能出现的漏洞,保证政策的后续性和效果。此轮房地产调控如果失效,则房地产的泡沫会越吹越大,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对社会稳定亦带来不良影响。二是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统一第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房贷的标准等。三是提高政策的可预期性。给市场调整以确定的预期和明确的方式,以求彻底改变房价只涨不跌、房价越调越高的预期。如可预先告知投资者和消费者,国家将适时推出物业税,让投资者和消费者有自我调整的空间,这样做还可避免市场的过度波动。四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三)把握货币政策力度,合理控制信贷投放。目前,国际经济及国内经济正从不稳定增长状态转为较稳定的恢复状态,为刺激经济恢复而实施的货币政策需要回归正常状态。把握合适的时机和节奏是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关键。要密切跟踪监测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国内外经济运行和货币流动性情况,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配套措施上,可考虑逐步放开民间信贷市场,鼓励民间融资的合规发展。发展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资金需求。加速利率机制市场化,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加大信贷资金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从源头上保证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