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课堂教学用语浅谈_法律论文

发布时间:2015-06-24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课堂教学用语浅谈_法律论文

课堂教学用语浅谈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最基本的工具。若教师的教学语言始终是使一个平调或说话含糊不清,语言生硬缺默,就会让学生感到是在喝一杯白开水。因此,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由古到今,莫不为是。我国古代流行的私塾教学,采用纯粹的口耳形式,语言的教学工具作用自不待言。即使是传播媒介比较发达的当代,课堂教学中也主要以语言为手段。因此,教学语言在课堂中,对沟通师生信息,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原则
1、通俗化
通俗小说,通俗歌曲之所以能吸引众多读者、听众,主要是面向大众之故。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事业,教学语言理应通俗易懂,能为全体学生所接受。通俗化语言指的是教师课堂用语言要简洁明白,深入浅出,切忌繁琐杂乱令生昏昏。
2、形象化
言为心声,是指一个人的言语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小学生的基本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手段,采用描述性的表达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学生通过吸收加工教师的语言信息,头脑中便形成具体形象,再将具体形象与生活经验结合,展开活跃的思维活动。
3、儿童化
小学儿童语言的特点是:口头语言逐步脱离幼儿含糊、单调、断续、娇憨的色彩,向正确、丰富、连贯、生动的方向发展;书面语言开始学习通过教学,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句式,进行初步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欲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就必须努力克服成人化语言的干扰,竭力启用儿童化语言。
当然,儿童话语言也应该根据各个年级学生年龄语言水平而有所变化。一般说,低年级宜用和蔼可亲,娓娓动听的语言,中年级宜用亲切自然,循循善诱的语言,高年级宜用热情机智,富有启迪的语言。
4、规范化
当代语言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阶段是发展儿童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学语言规范化主要要求:语音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学,力戒方言、土语混杂,南腔北调并存;要口齿清楚,吐词流畅,戒含糊其词,疙里疙瘩;三要抑扬顿挫,节奏适宜,力戒语调沉闷,快慢失度;四要表意严密,言出意达,力戒茫无主题、东拉西扯。无数教学时间证明,只要教师运用语言规范化,才能使学生的语言逐渐趋向规范。因此,加强教师规范化语言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5、条理化
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如同学写字的笔顺那样,十分讲究先后顺序。欲用几句话来表达一个意思或用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问题,心里先得有一个总谱,开始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这样,才能言之有序,学生也就一听了然。
6、艺术化
艺术地使用教学语言,一般分为2种情况,一是常规情况语言运用,如按教案既定的教学步骤实施,开课如何引人入胜,结束如何回味无穷,中间如何过度照应等等。二是突发状况语言运用。前者下文将阐述,则里单说后者。
二、课堂教学语言的分类
1、独白语言
独白语言即自言自语,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譬如新旧课文迁移,写作背景介绍,学习氛围渲染,教学目标交代,展开思维点拨,承上启下接引,复习知识检测等,都要运用独白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作到导入性语言引人入胜,启发性语言发人深思,描述性语言绘声绘色,过度性语言承接自然,小结性语言精当扼要,评价性语言热情中肯。
2、符号语言
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书面语言都属于自然符号语言,而符号语言特指用除了自然语言符号以外的表象符号,如图、线、表、号等来表达意思的语言。符号语言使用的随意性较强,因此,它一般要配上文字说明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如以前的课堂教学,“严肃紧张”是特征,而时至今日,课堂教学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话语霸权被撼动,学生民主话语声音在上扬,权用符号加以诠释。
3、态势语言
人之喜、怒、哀、乐、爱、恶、怨发乎声,用口头语言表达;现乎身,以态势语言显示。态势语言被称为无声语言,但是它直观形象,具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早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态势语言,那么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方法
庖丁解牛,之所以能运刀自如,是因为熟能生巧的缘故。这个巧是庖丁日常解牛激发的结晶。同理,语文来势控制课堂教学欲达到自圆其说、天衣无缝的境地,必须努力实践,总结出一套运用语言的窍门。
1、表扬激励法
对正确答案,合理的思考过程应当予以肯定,有创造性的,更要大力表扬。这样才能起到强化和鼓励的作用。
2、蕴蓄法
教师对问题暂时不予解答或不求甚解,以积蓄学生的疑虑,引发强烈的求解欲望,待到关键时刻,突然“抖包”,使学生顿悟而不忘。如一位教师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诗,学会老太婆向金鱼索取木盆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小的“贪”字;接着继续学习,又分别写了稍大的、较大的、很大的“贪”字,学生议论纷纷,老师不予理睬;直到学最后部分,写了一个特别大的“贪”字时,学生骚动起来,老师突然提问:“这五个‘贪’字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写得大?”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老太婆的贪心一次比一次大,由于贪心膨胀,所以最后落得了还是破木盆得下场。
3、点拨法
教师对学生尚存得疑难问题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去指点类比,拨通思维流程上的阻塞,使之化难为易。如一位教师教《乌鸦喝水》中的“到处”一词。这个词比较抽象,一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问:“乌鸦口渴了,到哪里去找水喝呀?”学生开动脑筋,纷纷回答:“乌鸦口渴了,到森林里去找水喝。”“乌鸦口渴了,到屋檐下去找水喝。”“乌鸦口渴了,到小河边去找水喝。”老师小结道:“对,乌鸦口渴了,到森林里,屋檐下、小河边去找水喝,这就叫作到处找水喝”。
4、设谬法
教师对于学生思维中的错误定型采用以错攻错的策略加以校正。如学生常把“自己”写成“自已”,把“已经”写成“己经”。教师对此作过多次强调,但仍不见效。于是,一位老师故意把这两个字写错,细心的同学发现后指出错误。教师争辩说:“我查过字典的,这两个字绝不会写错,如果不相信,请大家查一下字典。”学生从字典上查到了正确的字,老师装出一副自愧的样子说:“唉,我确实写错了,希望同学们别学我这粗心样儿。”经过一番强化刺激,从此以后,这个班的学生再也没有发生过写错的现象。
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用语若总是那么几句老生常谈之言,以老眼光看待新问题,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生机,死气沉沉的气氛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接受新事物,活到老,学到老。树立一种终生学习的思想观,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以发展的姿态立足于社会,作用于社会,为推进教育的创新做一点贡献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