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2_心理学专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24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2_心理学专业论文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在农村出现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使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着这群特殊群体的成长和成才,如何使这群儿童健康成长他们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有效的教育对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表现在这些儿童身心之上心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那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现状如何?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根据国内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在这样特殊的环境成长这群孩子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心理问题,并且儿童的心理问题呈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有关调查显示,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有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