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ei8qi8
5583 35

[创新发展] 对于转形问题的个人看法——pupil兄请进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博士生

3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6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4 点
热心指数
11 点
信用等级
3 点
经验
2489 点
帖子
457
精华
0
在线时间
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5
最后登录
2022-2-20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转形问题是关系劳动价值论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且不可回避的问题,本人的论文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写的,pupil兄请多指正。

首先,“商品包括货币商品表现为商品价值进行交换”从历史上看先于“商品包括货币商品表现为商品生产价格进行交换”。(我不赞同将价值规律看成是马克思的“思想实验”)

其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上其它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它们还是“资本品”,资本家(人格化的资本)为追求“等量资本获等量利润”而使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竞争性地流动,商品价值转化为商品生产价格。

第三,货币商品(金或银)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以看出:既可用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也可用于第二部类的生活资料。因此货币商品同其它商品一样,其商品价值也要转化为商品生产价格,尽管货币商品还有另外的重要功能:价值尺度。这样,“商品包括货币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事实,从此在商品按照生产价格交换上再也看不出来了。在对货币商品的认识问题上有许多学者有误解,例如:博特凯维茨和罗莎·卢森堡分别认为货币商品应属所谓的黄金品第三部类或侈奢品第三部类,认为货币商品不参与价值转形。

第四,以前研究“转形问题”的学者,都忽视了工人(人格化的雇佣劳动)之间的竞争也会产生“相同的剩余价值率”,也就是工人通过追求“等量辛苦工作获等量工资”而使“剩余价值率在生产价格的形式上也相等”。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有两类当事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者之间及各自内部之间有竞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也有两类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者之间及各自内部之间也有竞争。

文章中如果令c1+a1=x1*c1, c2+a2=x2*c2, v1+b1=y1*v1, v2+b2=y2*v1,则可以将代数解a1, a2, b1, b2的形式转变为系数解x1, x2, y1, y2的形式,之所以提醒这种转变,是因为,目前国内其它转形问题的论文习惯上将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用系数形式表示,在系数形式上我的观点可以与这些观点更容易对比出差异。

对此没有兴趣,或觉得理解有困难的论友,请勿扰。

213340.rar (50.83 KB) 本附件包括:

  • marx04_2.do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pupil 转形问题 个人看法 PUP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看法 pupil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没想到竟然空白了一百多年!
沙发
pupil 发表于 2008-5-18 16: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正在拜读论文。

你所指的前提,是否还有一个:劳动始终都是简单劳动。

呼唤中国经济学大家的出现!

使用道具

藤椅
wei8qi8 发表于 2008-5-18 16: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pupil在2008-5-18 16:14:00的发言:

正在拜读论文。

你所指的前提,是否还有一个:劳动始终都是简单劳动。

对,劳动始终都是简单劳动。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没想到竟然空白了一百多年!

使用道具

板凳
jackloo 发表于 2008-5-19 12: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实话,我一直不理解Steadman在反驳转形问题时列2组方程式为何不同,而且更奇怪的是别人反驳Steadman时居然没指出这个错误。

很显然,他在从价值量的角度去列方程式时,没有考虑剩余价值率的问题,而在从价格角度列方程式时却考虑了利润率的问题。

韦兄了解的话,还请给我解惑。

劳动价值理论的新阵地
http://blog.people.com.cn/blog/u/newbase

使用道具

报纸
wei8qi8 发表于 2008-5-19 12: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jackloo在2008-5-19 12:35:00的发言:

说实话,我一直不理解Steadman在反驳转形问题时列2组方程式为何不同,而且更奇怪的是别人反驳Steadman时居然没指出这个错误。

很显然,他在从价值量的角度去列方程式时,没有考虑剩余价值率的问题,而在从价格角度列方程式时却考虑了利润率的问题。

韦兄了解的话,还请给我解惑。

有关Steadman的反驳论文,我也是从别人的转述中得知。你能否提供一下Steadman有关转形问题的原文,否则不好直接评价。但是如果别人转述的信息比较可靠的话,应该说Steadman的思路和斯拉法的思路是一样的,那么,他们研究的是数学,而不是经济学。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没想到竟然空白了一百多年!

使用道具

地板
wei8qi8 发表于 2008-5-19 14: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正在看从图书馆下载的
斯第德曼. 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没想到竟然空白了一百多年!

使用道具

7
pupil 发表于 2008-5-19 15: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是有些疑问:

第一,在你讨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时候,公式Qd(t)=Nv(t)·W(t),是否一直成立,相应的,公式dQ/dt=(dN/dt)*w+(dw/dt)*N是否一直成立。

我猜是不成立的,否则在第一种情况下,dQ/dt=(dN/dt)*w+(dw/dt)*N,dQ/dt=0,dw/dt=0,dN/dt<>0,会导致w=0。

第二,你在讨论中画了一条需求曲线,你有必要说一下,这条需求曲线所表示的产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种怎样的关系。显然,在你的逻辑中,不能因为价格上涨了,就认为整个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数量发生了变化。否则,在价格上涨至P1之后,整个社会的需求量就不再是原来的Nv了而是现在的N1了,也就谈不上“,但是社会需求的商品数量仍缺少(Nv- N1)”。
--问题是,如果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没有这种相互决定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当Nv减少至N1时,要求价格上涨至P1呢,你说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价值量Qd,市场价格W可提高到最大值P1”我没有看懂是什么意思。

呼唤中国经济学大家的出现!

使用道具

8
wei8qi8 发表于 2008-5-19 16: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teadman和博特凯维茨一样,脱离了从两大部类看待问题,自己构造出马克思从未说过的“黄金品或奢侈品”的“第三部类”,并且认为黄金的货币价格自然等于1。他们将社会平均利润率r的含义做了“修改”,不认为转形前和转形后都等于r=m/(c+v),所以他们将r看成是一个待求解的未知数。他们还一致认为一个部类中的不变资本部分c和可变资本部分v,在转形过程中是同比变化的,也都是同比地按照(1+r)进行变化。

我的观点与他们的差别在于以下三点:
一、只在社会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察两大部类,认为货币商品也参与转形。
二、社会平均利润率r在转形前和转形后都是一样的,这符合马克思的原意。
三、一个部类中的不变资本部分c和可变资本部分v,在转形过程中不是同比变化的,c和v的变化受资本竞争和工人竞争的双重影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没想到竟然空白了一百多年!

使用道具

9
pupil 发表于 2008-5-19 16: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两大部类利润率不相等的情况下,一部分资本将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类向利润率较高的部类流动。不妨假设第Ⅰ部类的利润率高于第Ⅱ部类的利润率,这样第Ⅱ部类的一部分资本会被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第Ⅰ部类。第Ⅰ部类由于生产资本的增多,将生产出比N1更多的商品数量,并且对第Ⅱ部类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将增大;相反地,第Ⅱ部类由于生产资本的减少,只能生产出比N2更少的商品数量,并且对第Ⅰ部类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将减少。根据上节分析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商品价值规律可知,第Ⅰ部类的商品价格会在商品数量过多和社会需求量萎缩的双重作用而下降,第Ⅱ部类的商品价格会在商品数量过少和社会需求量兴盛的双重作用而上升。在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竞争的资本可以找到相等的利润率,但是这种平等好景不长!因为下一个社会再生产周期会进一步扩大这些双重作用的效果,使第Ⅰ部类的利润率反而低于第Ⅱ部类的利润率,一部分资本又不得不为追求较高的利润率而奔波,只不过资本流动的方向发生了逆转!”

 

这里的分析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剩余价值率一直以来都没有发生变化?

 

呼唤中国经济学大家的出现!

使用道具

10
wei8qi8 发表于 2008-5-19 16: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是有些疑问:

第一,在你讨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时候,公式Qd(t)=Nv(t)·W(t),是否一直成立,相应的,公式dQ/dt=(dN/dt)*w+(dw/dt)*N是否一直成立。我猜是不成立的,否则在第一种情况下,dQ/dt=(dN/dt)*w+(dw/dt)*N,dQ/dt=0,dw/dt=0,dN/dt<>0,会导致w=0。
A. 公式Qd(t)=Nv(t)·W(t)按左导数求导出的是三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在应用这个“变化关系”分析问题之前,不变化的变量一般都有一个初始状态,比如:当考察dQ/dt=0,dw/dt=0,dN/dt<>0条件下的变化时,一般先假定Q(t)=Qd<>0, w(t)=w<>0,这是根据现实经济情况所做的假定。数学工具是为现实经济情况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当然在论文中我应该将此说明清楚。

第二,你在讨论中画了一条需求曲线,你有必要说一下,这条需求曲线所表示的产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种怎样的关系。显然,在你的逻辑中,不能因为价格上涨了,就认为整个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数量发生了变化。否则,在价格上涨至P1之后,整个社会的需求量就不再是原来的Nv了而是现在的N1了,也就谈不上“,但是社会需求的商品数量仍缺少(Nv- N1)”。
--问题是,如果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没有这种相互决定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当Nv减少至N1时,要求价格上涨至P1呢,你说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价值量Qd,市场价格W可提高到最大值P1”我没有看懂是什么意思。
A. 在我的逻辑中,确实“不能因为价格上涨了,就认为整个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数量发生了变化。”,还记得上次我们讨论的结果吗?只不过,在那里的情况是“不能因为价格下降了,就认为整个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数量发生了变化。”,还是“一起捉住,一起绞死”的意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没想到竟然空白了一百多年!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