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花落若相惜
3180 15

[学术治理与讨论] 中国高校的教授们离「先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有多远? [推广有奖]

  • 1关注
  • 28粉丝

讲师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 个
通用积分
1038.3440
学术水平
102 点
热心指数
141 点
信用等级
122 点
经验
19504 点
帖子
212
精华
1
在线时间
1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6
最后登录
2020-4-7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高校的教授们离「先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有多远?      


   导读:中国的教授们面临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但同时也肩负着两重挑战——不仅需要探索新的发明技术,更需要参与探索中国创业生态的完善之路

   面对陈鲁豫的采访,王健林无意中说出了他对年轻人的期待——设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一夜之间,“王健林的小目标”蹿红大江南北,成为众人的口头禅,却少有人真的以此作为努力的目标。因为,这个小目标对于普罗大众实在是太遥远了。那么,它对于大学里的教授们距离又有多远?

   美国的教授富翁们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学术成就与成为富翁是两个不可兼得的目标,所以大学教授们不是学术卓越却一贫如洗,就是不务正业只顾赚钱。这种观点也许在某个特定时代环境下是成立的,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则显得有些武断。


   实际上,一些美国计算机领域的顶尖学者不仅学术成就卓越,个个都是美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而且都创办了成功的企业,在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翁,实现了王健林的小目标(参看下文表一)。


   以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李凯(Kai Li)为例,2001年学术休假期间,他在硅谷联合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研制了国际上首个数据冗余删除存储产品,开辟了一个数十亿美元的新市场。随后,Data Domain于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在2009年被EMC以24亿美元收购。李凯教授在2012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他也经常被圈内戏称为最富有的华人教授。


   所以,美国的大学教授是一份充满吸引力的职位,每年全美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第一择业选择往往是大学教职。这些职位竞争也是异常激烈,一般都是数百人竞聘2个—3个职位,真可谓百里挑一。



640.jpg4.jpg


表一. 美国大学计算机系统领域顶尖教授的创业成就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创业生态的起源

   一些美国教授富翁的出现绝非偶然,除了这些教授们自身卓越的能力以外,很重要的因素是成熟的创业生态,它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政策鼓励。但是,这种生态形成的起源可能会出乎很多人意料。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越南战争结束、国际石油危机等多种因素,美国出现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经济危机。为了振兴经济,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能推动经济转型。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知识产权和专利优惠政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接受联邦政府经费资助的美国大学,其所产出的专利等知识产权都归联邦政府所有,但这些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极低。当时一项统计发现,联邦政府持有的2.8万项专利中,只有不到5%实现了商业化。在美国国会参议员Birch Bayh和Robert Dole的推动下,美国于1980年颁布了《拜杜法案》,允许大学保留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所产出的专利所有权,这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加快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


   美国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AUTM)在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自1980年《拜杜法案》颁布以来,美国大学孵化近5000家创业公司,创造了380万个新就业岗位。在联邦政府政策的激励下,过去20年美国大学申请授权了超过8万件专利,这些专利许可创造了52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促进了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是通过养老金与税收改革促进社会投资。1978年美国政府修正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允许养老金投资私募基金。随后在1981年又推出了《经济复苏税收法案》,将资本收益税从28%降低到20%,使得高风险投资更具吸引力。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风险资本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些风险资本与《拜杜法案》所释放出的知识产权相结合,引爆了美国的创业热潮,1980年至1984年间成立了近6000家高科技创业公司,远高于整个七十年代。


640.jpg


表2. 美国风险资本基金机构逐年走势图

(资料来源:Thomson Reuters, 2008 Investment Benchmarks Report: Venture Capital)


   创业型大学

   除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美国的大学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制定各种措施鼓励在校师生创业,努力成为创业型大学。


   斯坦福大学是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典范,过去几十年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造创业生态圈,包括建立科技园区(硅谷),成立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OTL),成立创业孵化器StartX,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等。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硅谷,另外值得一提的措施是OTL。1970年,斯坦福大学成立了OTL,将教授们的发明专利许可给企业界,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同时OTL也帮助大学教授与企业建立合作研究,为大学教授和学生创业提供指导与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斯坦福大学的OTL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仅2014—2015财年,OTL办公室就通过695项技术的专利许可获得了9500万美元的收益,帮助教授们启动了157项来自业界资助的科研项目。如今,很多美国大学都设立了各自的OTL办公室。


   这些措施在斯坦福大学旁边形成了一个聚集了技术、资本、管理、法律等各类人才的创业生态圈,即是硅谷。


   中国教授们的机遇

   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估计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创业热情会持续升温,在即将到来的第二轮创业热潮掀起时,笔者希望创业者更多地关注技术壁垒。


   自进入2016年以来,笔者身边已有多位中国科学院、清华与北大的同事与朋友相继成立了创业公司,并获得了千万级风投。如,2016年3月中科院计算所陈天石、陈云霁兄弟成立寒武纪科技公司时,清华大学汪玉副教授与学生姚颂成立了深鉴科技公司,5个月后,中科院计算所山世光研究员与其学生刘昕博士成立中科视拓公司。


   这些创业公司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课题组研究出一项好成果,然后在国际顶级会议期刊发表,得到国际学术同行认可。由此受到了风险投资基金的主动关注与接触,于是成立创业公司。


   比较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创业公司的成立很多是风险投资在推动,是投资人在说服教授们下海创业。也许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上述美国圣母大学Richard Jensen与Michael Jones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便是,当美国经济不景气时,有吸引力的项目减少,风险投资会更倾向于投资新技术,于是教授创业公司就会增加。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在政府一系列政策激励下到八十年代掀起一轮创业热潮,大学教授扮演了创业先锋角色。如,斯坦福大学教师Leonard Bosack与Sandy Lerner夫妇在1984年创办了思科公司,现任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nnessy在1984年创办了MIPS公司等;2000年左右,网络泡沫破灭,纳斯达克崩溃,“911事件”更是重创全民投资信心,但大学教授们依然坚守创业阵地,他们相信好技术是经得起考验的,普林斯顿大学李凯教授正是这个时期(2001年)创办了Data Domain,并很快获得了风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授们主导的创业也许是经济复苏中很重要的成分。


   中国的教授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但同时也肩负着两重挑战——不仅需要探索新的发明技术,更需要参与探索中国创业生态的完善之路。


如今,国内科研院校的科研人员经常抱怨待遇比企业界低太多,甚至不及自己刚毕业学生的一半。事实上,计算机这个领域中真正成功的学者不应该是清贫的学者,因为计算机领域很多成果的研究会推动产业,从市场上获得回报,计算机领域其实是一个最容易将智慧转化为财富的行业。相信随着创业生态的完善,这种局面必将改变,未来中国将会出现一批教授富翁,轻松实现王健林的小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高校 Technology Investment Benchmarks benchmark 中国高校 计算机技术 中国创业 王健林 全世界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zouguangyong + 60 + 1 精彩帖子
zl89 + 60 精彩帖子
giresse + 6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80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教你如何在论坛赚取现金:https://bbs.pinggu.org/z_prj.php

经管之家-邀请您加入我们的项目服务电商https://bbs.pinggu.org/thread-6882733-1-1.html
沙发
wocaishiliuking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2-9 14:18: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总是觉得这个消息对于做工科研究的教授很有用。可是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不知道究竟怎样?让我们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以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开公司??所以,基本上,这种政策看起来对所有做科研的人是利好消息,可事实上对于做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人文研究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张白纸而已。

使用道具

藤椅
xinchuzu 发表于 2016-12-9 14:21: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板凳
gz870825 发表于 2016-12-9 14:55: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路过……

使用道具

报纸
痴迷小书童 发表于 2016-12-9 16:28: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吃瓜群众表示看看,继续吃瓜,前面的别挡住!

使用道具

地板
ydb8848 发表于 2016-12-9 19:10: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高校的老师创业存在层层阻力。。。。

使用道具

7
shaoqinglong11 发表于 2016-12-10 05:19: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好的想法。ZF也在支持博士进入产业界,而不止是学界。对于工科教授这是很好的,人文社科就很难,市场没有人文社科领域的直接需求

使用道具

8
天堂之路 发表于 2016-12-10 09:28: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使用道具

9
jjxjiang 发表于 2016-12-10 09:49: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画饼充饥

使用道具

10
carltonf 发表于 2016-12-10 11:34: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只能说是正好时代造就了他们。长远讲对学术界没好处,越发功利罢了。以前做学问,穷也就穷了,大家都穷着。现在同样是教授,区别老大了,有时就只是专业区别,一个正好社会直接用得上,一个见效太慢好处没人看得见……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