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师| R语言| 市场营销| 统计年鉴| 学术培训| 经济学| 经管之家
论坛首页 > 人物专题 > 管理学人 > 范黎波 进入论坛下载中心
财会学人 | 统计学人 | 管理学人 | 金融学人 | 经济学人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范黎波
更多

基本信息

  • 姓  名:

    范黎波

  • 职  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 民  族:汉族
  • 籍  贯:
  • 出生日期:
  •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 所学专业:管理学
  • 最高学历:博士
  • 所属行业:教育行业
  • 联系老师讲课,请扫描右边微信二维码联系客服 微信
  • 简介:范黎波,山东招远人,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系主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WTO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客座教授。

教育经历

教育背景: 经济学博士,09/2001-06/200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中国北京 
专业:国际企业管理; 
论文题目: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企业的学习战略 

哲学硕士,09/1987-01/1989 
中南工业大学,中国长沙 
专业:哲学 

法学学士,09/1983-07/1987 
中南工业大学,中国长沙 
专业:法学

工作经历: 2015.1-至今,教授,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0.3—2015.4,教授,分党委书记,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007.11-2010.3,教授,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006.5-2007.10,教授,院长助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003.1-2004.9,教授,执行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商学院 
2001.3-2007.10,教授,管理学系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1999.10-2001.2,副教授,管理学系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1991.9-1999.9,专职教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系 
1989.1-1991.8,校长秘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办公室

教授课程: 管理理论,战略管理,企业并购与重组

范黎波研究领域

跨国经营与战略管理;

创新理论;

政府规制与治理

范黎波论文与书籍

1. 同行评议期刊 

范黎波、郑建明和江琳,“技术差距、技术扩散与收敛效应——来自134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的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范黎波、郑建明和杨雅钧,“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跨国公司与中国选择”,《证券日报》,2008年12月7日 

范黎波和宋志红,“FDI与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协整分析——基于中国1990-2005年数据”,《国际贸易问题》 2008年第12期 

范黎波、宋志红和刘世敏,“国际合资企业的战略演进与技术学习——以北京•松下显像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增2期 

范黎波和郑建明,“金融危机、跨国公司应对与中国政策选择”,《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CSSCI收录 

范黎波和吴易明,“PCT国际专利申请、技术缺口及对策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5期,CSSCI收录 

江琳和范黎波,“技术差距、收敛效应与追赶战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5期(增刊)》,CSSCI收录 

范黎波、吴勇志和柳钢,“专用性投资、博弈扩展与企业网络形成”,《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CSSCI收录 

范黎波,“外向型企业的“生死劫”与“回归路””,《北大商业评论》,2009年第5期 

范黎波、郑建明和杨雅钧,“中国企业智力资本效率化比较分析-基于VAIC模型”,《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年第5期 

范黎波、吴勇志、吴易明:跨国公司的网络形成与网络化治理-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公司治理评论》(第2卷第1辑,2010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PP. 1-12,2010年9月第1版 

范黎波、吴勇志:新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制造”的地位与战略选择,《光明日报》(理论版),2010年3月2日 

宋志红、范黎波: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10年第3期(第7卷第3期),P.. 400-405,CSSCI收录 
范黎波、王肃、张菲菲: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进分析—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和摩托罗拉实践,《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P.. 20-27,CSSCI收录 

宋志红、范黎波:模仿、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9期(第24卷第09期),pp. 133-137,,CSSCI收录 

宋志红、陈澍、范黎波: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28卷第4期),CSSCI收录 

张军生、范黎波: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生演进:基于1993—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10期,CSSCI收录 

范黎波 杨震宁:新国际分工体系下跨国公司的战略演进与转型,《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CSSCI收录 

宋志红,范黎波,李冬梅,李常洪,“走出去”战略能提升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吗?,《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11期,CSSCI收录 

范黎波:能力认同、风格认同、原景认同,《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第10期,p. 90 

范黎波、施星辉:竖起本土化量化评估的年度标尺——首个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报告,《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0期 

范黎波、王肃:国企增长模式转型:“做强”or“做大”?,《现代国企研究》,2010年第11月号,总第1期 

邢小强、范黎波:当商业遭遇贫困,《北大商业评论》,2010年第12期 

滕文志,范黎波,基于剩余价值理论的Public智力资本效率解析,《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范黎波、吴易明,FDI技术溢出的水平效应与垂直效应——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第3期,CSSCI收录 

吴勇志,范黎波,基于开发性学习的后发企业创西能力形成机制研究,软科学,2011年第7期,,CSSCI收录 

范黎波、王粛,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成长路径演进——基于北一并购科堡的案例分析,财贸经济,2011 年第 8 期,CSSCI收录,本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20期部分收录 

范黎波: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3L路径,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 8 期,CSSCI收录 

范黎波,马聪聪,宋文雯: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机制研究-基于供应链融资视角,管理学家,2011年第9期 

范黎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基于不平衡性视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范黎波: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制度思考,高等教育问题研究,2011年第2期 

范黎波:非常规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的战略选择,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12期,本文被2012年《新华文摘》第3期全文转摘 

范黎波,丁珽,原馨、: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海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CSSCI收录,C类 

范黎波 杨震宁:社会责任、合法性与企业适应性:“国有企业”获得长期绩效的途径,《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CSSCI收录,C类 

范黎波 张岚:中国企业LPSS能力与制度的双唯共变-以中粮集团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9期,CSSCI收录,B类 

范黎波,马聪聪,马晓婕: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11期,CSSCI收录, B类 

范黎波,郑 伟,郑学党:美日TPP战略与中国的应对,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12期,CSSCI收录, B类 

施建军,范黎波: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10月下,总第13期 

范黎波,马聪聪,从资源占有到共享价值-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重心转移,北大商业评论,2012年第11期 

范黎波、施屹舟、郑伟:加强对金砖国家直接投资: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撑,全球化,2013年第1期 

范黎波,丁珽,吴勇志:后发企业技术能力的升级路径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过程视角,新疆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CSSCI收录,C类 

范黎波、施屹舟、郑伟:加强对金砖国家直接投资: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撑,全球化,2013年第1期 

范黎波,马聪聪:跨国公司全球实践的逻辑变迁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2期,CSSCI收录,C类 

范黎波:学会“弯道超车”,人民日报(国际版),2013年4月1日 

杨震宁、李东红、范黎波:身陷“盘丝洞”: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过度影响了创业过程吗?,管理世界,2013年第12期,CSSCI收录,A类 

贾军、范黎波、贾立: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供应商选择模型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CSSCI收录,C类 

贾军、范黎波、贾立:基于单纯形法的供应商选择研究,物流技术,2013年第11期 

范黎波、贾军、贾立: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期(总第337期),CSSCI收录,C类 

范黎波:企业家群体的结构变迁,《新财经》,2014年第2期 

范黎波:全球化的“中国涵义”,《新财经》,2014年第3期 

范黎波:“合规”性是民企未来发展的基石,《新财经》,2014年第4期 

范黎波:中国制造业何以“智造”?《新财经》,2014年第8期 

范黎波、孟阳阳:中国OEM制造发展的新逻辑-来自德国隐形冠军公司的启示,清华管理评论,2014年第3期 

杨震宁、范黎波、李东红:是“腾笼换鸟”还是做“隐形冠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多案例研究,经济管理,2014年第11期(总第527期),CSSCI收录,C类 

范黎波、周英超、杨震宁:“中国式婚姻”:成长型企业的“赘婿式”并购与跨国公司的“教练型”治理,《管理世界》,2014年第12期,CSSCI收录,A类 

范黎波、郎一罡:提升中国制造业“智造水平”的新逻辑-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联姻,《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B企业国际化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0月 

刘云芬,周英超,范黎波: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进与实践—“2014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会议综述,经济管理,2014年第12期,CSSCI收录,C类 

2.专著 

范黎波:“中国制造”的发展路径与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 

3.教材 

范黎波、宋志红,2009,《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北京 

范黎波主要成就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国家授予)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0年(国家授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教育部授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突出贡献奖,2009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授予) 

人大经济论坛

京ICP备11001960号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107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GMT+8, 2024-04-28 11:47

为做大做强论坛,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62719935)

联系QQ: MSN:pinggu.org@hotmail.com 邮箱:service@pinggu.org

合作咨询电话:(010)62719935 广告合作电话:010-68456523 13811729406 (李老师)
投诉电话:(010)68466864 不良信息处理电话:1366129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