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cowt
6198 3

[经济学基础] [转帖]通货膨胀是否会影响就业(大家进来讨论啊)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8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155 个
通用积分
0.060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33 点
帖子
10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22
最后登录
2008-9-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size=3>经济学者相信,“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于是,他们悉心构造各种理论模型(如著名的“菲利普曲线”),试图摸索其中的规律。但是,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模型,后来都陆续被事实推翻了。纷扰过后,经济学里还剩下多少可靠的解释呢?<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 <O:P> </O:P></FONT></P>
<P ><B><U><FONT face=宋体 size=3>通货膨胀的唯一成因<O:P> </O:P></FONT></U></B></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通货膨胀,就是“货币总量”相对“物品总量”不断增大的现象,粗略地说,就是货币“过多”的现象。而大家都知道,只有ZF才有权印刷钞票,所以,通货膨胀的成因,就是ZF发行了过量的钞票。这是通货膨胀的成因,也是通货膨胀的唯一成因。<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ZF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多印钞票,比如,在一些税制不健全的国家,ZF为了负担开支,就要通过增印钞票来暗中征税;另外,ZF为了增加教育、基础建设或国防的开支,或为了援助灾民,也会增印钞票。<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增印钞票的理由数之不尽,有些是正当的,有些是不正当的——更准确地说,对某些人来说是正当的,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是不正当的。正当与否,经济学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但不管怎样,经济学要指出的是,通货膨胀的成因,就是ZF发行了过量的钞票。<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 <O:P> </O:P></FONT></P>
<P ><B><U><FONT face=宋体 size=3>被人误解的通胀成因<O:P> </O:P></FONT></U></B></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但街上流行的说法可不是这样的。人们所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往往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因为房地产商人抬高了地价,有人说是因为股市里的赌风太盛,有人说是因为石油等原材料涨价,有人说是因为ZF的开支太大或债务太重,有人说是因为工会成功地取得了过高的工资,等等。<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这些众说纷纭的通胀成因,都是错误的。并不是说这些现象不会发生,而是这些现象本身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更确切地说,这些现象,有时毋宁是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结果(有时则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人们为什么经常产生类似的误解呢?这是因为,当ZF发行了过量的钞票,从而诱发了通货膨胀时,各种物价的上升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总有一些物品要率先涨价,即使根本不存在通货膨胀,也有一些物品要涨价。于是,人们就误以为这种碰巧率先涨价的物品,就是后来“大规模涨价”的始作俑者。实际上,这种率先涨价的物品,只不过是“大规模涨价”最早的表现罢了。<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 <O:P> </O:P></FONT></P>
<P ><B><U><FONT face=宋体 size=3>相对涨价与绝对涨价<O:P> </O:P></FONT></U></B></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各种物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也会不停地涨跌。如果写诗的报酬高,我就去做诗人;如果编程的报酬高,那我就去做程序员。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所有价格的变化,都仅仅是相对价格的变化,所以我总能根据诗人和程序员的工资,选择到底是做诗人,还是程序员。<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但是,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相对价格这个指标就被歪曲了。假设计算机行业是通货膨胀最早波及的行业,那么所有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其工资收入就会率先上涨。要知道,这种价格上涨是绝对值的上涨,它并不表示这个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更加吃香,而只是这个行业最先体现了通货膨胀而已。其他行业(如诗人)的工资收入很快就会迎头赶上。最终各行业的相对收入是大致不变的。<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问题在于,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行业,都是孤立的,所以当他们的工资收入增加时,他们无从判断,到底是他们的劳动力升值了,还是仅仅水涨船高,自己的劳动力和其他劳动力一同升值,而相互比值并没有改变。这种不确定性,是真实世界非常重要的特征,而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使通货膨胀对就业造成了影响。<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 <O:P> </O:P></FONT></P>
<P ><B><U><FONT face=宋体 size=3>意外的通胀影响就业<O:P> </O:P></FONT></U></B></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如果通货膨胀是在预料之内的,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各行业的工资每年将上涨5%,那么他们就不会跳槽,老板也不会多请工人干活,每个人都只会呆在原来最合适自己的地方。收入增加5%,谁也不会高兴,因为人人都知道,别的一切开支都将增加5%。<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意外的通货膨胀就不同了!如果通货膨胀在意料之外,那么人们就会无所适从。老板的收入忽然增加了,到底是自己的烧饼越来越受欢迎,打败了对面的麦当劳呢,还是出现了普遍的通货膨胀,所有行业的收入都会同步增加,而自己只不过碰巧走在前头罢了呢?不知道,没有办法知道!<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老板们通常会静观其变,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得采取行动。如果认为是自己本事增加了,那么他们就会扩张业务,增加聘用工人,从而带动一片繁荣。所以,每当出现“意外”的通货膨胀时,就业率就往往会增加。而相反,每当出现“意外”的通货紧缩时,失业率则往往会大幅度上升。<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失业率的上升,不是由于经济结构或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改变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接受了错误的信号而造成的。靠误导得来的“好景”是不长久的。烧饼店老板很快发现,其他的成本都追上来了,自己的实物收入并没有增加,而原先的扩张计划,则很可能因为后续资金跟不上而告吹。“意外”的通货膨胀,其危害就在这里:它扭曲了价格信号,使人们用错了资源。<O:P> </O: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诸位,时不时会有一些“著名专家”站出来说,要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提高就业率。这种说法大有问题。没错,“意外”的通货膨胀,的确会使“就业率”上升,但那是因为公众受到价格波动的“误导”使然。那种繁荣是短暂而虚假的。真相很快就会大白,而社会则迟早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漫长的时间,来纠正被错误配置的资源。</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通货膨胀 计算机行业 劳动力结构 工资收入 相对价格 菲利普 经济学 就业 影响 模型

沙发
万岁大中华 发表于 2006-10-11 16:2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体方向是对的,就是分析得不深刻。

政府烂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是事实。但是,为什么政府总是烂发货币?

如果是黄金货币时期,为什么就没有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中,哪一个阶级受损?哪一个阶级受益?有人受损,就一定有人受益!

我觉得,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思考方式来进行一下儿吧。

同仁当共勉,同创中国经济学!    中华经济新思想群QQ号:76961871!

使用道具

藤椅
笨笨song 发表于 2011-3-25 16:38: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认为楼主分析的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使用道具

板凳
chenheart 发表于 2011-3-25 19:57: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因为中国是资金型发展模式,先进的国家更多的是技术型发展模型,中国目前情况下,想要抑制通货膨胀是很难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09:24